CN209536212U -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6212U
CN209536212U CN201822266918.7U CN201822266918U CN209536212U CN 209536212 U CN209536212 U CN 209536212U CN 201822266918 U CN201822266918 U CN 201822266918U CN 209536212 U CN209536212 U CN 209536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conveying
storage box
chassis
safe depo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669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歌
张磊
许田林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e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e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e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e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669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6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6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6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底架、横向平移机构和竖直升降机构,竖直升降机构内设置有储物盒的安置架,储物盒放置在安置架上通过横向平移机构水平输送至库外防护壳内,在库外防护壳内通过竖直升降机构升降储物盒,将储物盒送至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处或收回至库外防护壳内,其优点是在此输送过程中储物盒始终位于竖直升降机构上,避免储物盒在传送过程中颠簸甚至碰撞到输送通道的侧壁,保证储物盒的始终平稳的输送,减少故障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将水平移动工位和竖直升降工位设置在一起,使装置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小,保证输送更为顺畅,提高作业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保管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保管箱整机设备中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机构负责将储物盒通过防护库的输送通道送入防护库内或送出防护库外的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
传统的看物台的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式主要以传送带为主,储物盒置于传送带之上,依靠重力摩擦使储物盒运动,储物盒与输送通道之间间隙配合需要非常恰当,否则输送过程容易出现储物盒与输送通道的内壁相互摩擦碰撞,造成储物盒和输送通道受损,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传统的看物台的输送装置由防护库内水平输送装置和防护库外的顶升装置两套独立输送线构成,在两条水平输送装置和顶升装置交接处不可避免存在60-90毫米的缝隙,如果由于安装不当或外力干涉库外输送线,容易导致两套输送线的交接处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储物盒在行至该处时容易出现上下颠簸。这两个因素都容易使储物盒失去最佳位置状态,在储物盒水平运行到位后送入顶升装置,顶升装置启动将储物盒送出看物台,此时,由于储物盒每次放置在顶升装置上的位置有偏差,储物盒与看物台出盒口边沿就会出现干涉,导致卡盒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输送平稳且作业效率高的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采用这种结构的输送装置能减少储物盒的磨损,延长设备的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底架,所述的输送底架贯穿设置于保管箱库与库外防护壳;
横向平移机构,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的输送底架上,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用于沿所述的输送底架水平输送储物盒至库外防护壳内或收回保管箱库内;
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上,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储物盒的安置架,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用于将储物盒送至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处或收回至库外防护壳内。
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包括水平滑动底板、水平驱动组件以及由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组成的两组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一端通过一组所述的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的输送底架连接,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组所述的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的输送底架连接,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与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连接,且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沿所述的输送底架横向水平往复运动;
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的输送底架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轴接,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相对设置且安装于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该结构中,水平滑动底板的下底面与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减速电机驱动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实现第一传送带带动水平滑动底板在输送底架上往复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易实现的优点,采用第一伺服电机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的优点;水平滑动底板的一端通过一组第一滑动组件与输送底架连接,水平滑动底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组第一滑动组件与输送底架连接,保证水平滑动底板更加平顺的滑动。
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竖向移动板、竖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的左右两侧的竖向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竖向安装架内的直线传动组件,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底盘与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板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支撑臂,每个所述的竖向安装架的下端与相应的所述的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的直线传动组件包括丝杠和沿所述的丝杠直线往复运动的丝杠螺母,所述的丝杠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竖向安装架的顶端,所述的丝杠的下端与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所述的直线传动组件同步传动,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右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安置架通过称重机构与所述的竖向移动板固定连接。
在该结构中,由于在安装板左右两侧安装有两组直线传动组件,直线传动组件包括丝杠和沿丝杠直线往复运动的丝杠螺母,丝杠的上端安装在竖向安装架的顶端,丝杠的下端与竖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且这两组直线传动组件通过竖向驱动组件同步驱动传动,竖向移动板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竖向移动板的右端与位于右侧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保证竖直升降机构在竖向平稳地输送储物盒,采用丝杠和丝杠螺母传送具有传送精度高的优点;在安置架和竖向移动板之间设置有称重机构,既可以防止用户存取超载,避免设备损坏;也可以将每次用户存取后储物盒的重量信息记录并保存供日后查询。
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第二传送带、第二主动带轮、2个第二从动带轮和两组张紧带轮组件,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与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轴接,两个所述的丝杠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轴接,所述的安装板的一侧分别对称安装有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2个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和两组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通过所述的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保证两组直线传动组件同步传动,从而实现安置架上的储物盒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包括安装块、距离调节螺栓和两个张紧带轮,所述的安装块的下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块通过所述的安装槽卡在所述的支撑臂上并通过拧紧螺栓固定,所述的安装板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的凸块与所述的安装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距离调节螺栓,所述的安装块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所述的张紧带轮,两个所述的张紧带轮分别以所述的支撑臂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该结构中,由于将两个张紧轮安装在同一个安装块上,因此调节第二传送带的张紧度时,只需调节安装块即可同步调节两个张紧轮,相交于调节独立的两个张紧轮,调节距离小且调节效率高,使其占用面积小,采用距离调节螺栓具有距离可调的优点。
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还包括前竖向滑板、后竖向滑板和由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组成的四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前端通过所述的前竖向滑板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前竖向滑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后端通过所述的后竖向滑板与相邻的所述的竖向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后竖向滑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滑动组件。在该结构中,保证竖向移动板四点支撑,更为平稳,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保证竖向升降机构输送更为平顺,整个过程无卡顿,走位精准。
所述的输送底架设置有第一限位保护机构,所述的第一限位保护机构包括限位传感器感应片、第一限位传感器及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竖直设置在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限位传感器,通过感应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判断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是否移动至终点,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后端设置有所述的第二限位传感器,通过感应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判断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是否复位到起始位置,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位于所述的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限位传感器之间。当第一伺服电机失效时,限位保护传感器起限位作用。
还包括第二限位保护机构,所述的输送底架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第二限位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限位杆的前端的前限位挡块和设置在所述的限位杆的后端的后限位挡块,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前限位挡块相匹配的前限位口,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后限位挡块相匹配的后限位口。当第一伺服电机、传感器均失效时,第二限位保护机构起限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底架、横向平移机构和竖直升降机构,竖直升降机构内设置有储物盒的安置架,储物盒放置在安置架上通过横向平移机构水平输送至库外防护壳内,在库外防护壳内通过竖直升降机构升降储物盒,将储物盒送至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处或收回至库外防护壳内;在此输送过程中储物盒始终位于竖直升降机构上,避免储物盒在传送过程中颠簸甚至碰撞到输送通道的侧壁,保证储物盒的始终平稳的输送,减少故障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输送底架部分伸入库外防护壳体内,横向平移机构设置在输送底架上,竖直升降机构安装在横向平移机构上,由此可将水平移动工位和竖直升降工位设置在一起,使装置结构更为紧凑、占地面小,保证输送更为顺畅,提高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底架和横向平移机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升降机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带轮组件和安装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底架100,输送底架100贯穿设置于保管箱库与库外防护壳;
横向平移机构200,横向平移机构200设置在输送底架100上,横向平移机构200用于沿输送底架100水平输送储物盒至库外防护壳内或收回保管箱库内;
竖直升降机构300,竖直升降机构300设置在横向平移机构200上,竖直升降机构30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储物盒的安置架1,竖直升降机构300用于将储物盒送至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处或收回至库外防护壳内。
实施例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横向平移机构200包括水平滑动底板210、水平驱动组件以及由第一导轨221和第一滑块222组成的两组第一滑动组件220,水平滑动底板210的一端通过一组第一滑动组件220与输送底架100 连接,水平滑动底板21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组第一滑动组件220与输送底架100连接,水平滑动底板210与水平驱动组件连接,且水平驱动组件驱动水平滑动底板210沿输送底架100 横向水平往复运动;
水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31、第一减速电机232、第一主动带轮233、第一从动带轮234和第一传送带235,第一伺服电机231与第一减速电机232连接,第一减速电机232 固定在输送底架100的一端,第一减速电机232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带轮233轴接,第一从动带轮234与第一主动带轮233相对设置且安装于输送底架100的另一端,第一主动带轮233通过第一传送带235与第一从动带轮234连接,第一传送带235的上表面与水平滑动底板210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竖直升降机构300包括安装板310、竖向移动板320、竖向驱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板310的左右两侧的竖向安装架330以及设置在竖向安装架330内的直线传动组件,安装板310通过连接底盘340与水平滑动底板210固定连接,安装板310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支撑臂311,每个竖向安装架330的下端与相应的支撑臂311固定连接,直线传动组件包括丝杠351和沿丝杠351直线往复运动的丝杠螺母 352,丝杠351的上端安装在竖向安装架330的顶端,丝杠351的下端与竖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竖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直线传动组件同步传动,竖向移动板320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丝杠螺母352固定连接,竖向移动板320的右端与位于右侧的丝杠螺母352固定连接,安置架1通过称重机构与竖向移动板320固定连接,称重机构为重力传感器2。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竖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61、第二减速电机362、第二传送带363、第二主动带轮364、2个第二从动带轮365和两组张紧带轮组件 366,第二伺服电机361与第二减速电机362连接,第二减速电机362固定在其中一个竖向安装架330上,第二主动带轮364与第二减速电机362轴接,两个丝杠351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从动带轮365轴接,安装板310的一侧分别对称安装有张紧带轮组件366,第二主动带轮364、2个第二从动带轮365和两组张紧带轮组件366通过第二传送带363传动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张紧带轮组件366包括安装块3661、距离调节螺栓3662和两个张紧带轮3663,安装块3661的下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3664,安装块3661通过安装槽3664卡在支撑臂311上并通过拧紧螺栓固定,安装板310 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向外凸起的凸块312,凸块312与安装块3661之间设置有距离调节螺栓3662,安装块3661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两张紧带轮3663,两个张紧带轮 3663分别以支撑臂31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竖直升降机构300还包括前竖向滑板370、后竖向滑板380和由第二导轨391和第二滑块392组成的四组第二滑动组件390,竖向移动板320的前端通过前竖向滑板370与竖向安装架330滑动连接,前竖向滑板370的两端部分别与竖向安装架330 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组件390,竖向移动板320的后端通过后竖向滑板380与相邻的竖向安装架330滑动连接,后竖向滑板380的两端部分别与竖向安装架330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组件390。
实施例三,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输送底架100设置有第一限位保护机构,第一限位保护机构包括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图中未显示)、第一限位传感器410及第二限位传感器420,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图中未显示)竖直设置在水平滑动底板210的下底面上,输送底架10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410,通过感应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图中未显示)判断横向平移机构200是否移动至终点,输送底架100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限位传感器420,通过感应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图中未显示)判断横向平移机构200是否复位到起始位置,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图中未显示)位于第一限位传感器410和第二限位传感器420之间。
实施例四,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保护机构,输送底架100上设置有限位杆110,第二限位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限位杆110的前端的前限位挡块510和设置在限位杆110的后端的后限位挡块520,水平滑动底板210的前端设置有与前限位挡块510相匹配的前限位口211,水平滑动底板210的后端设置有与后限位挡块520相匹配的后限位口212。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底架,所述的输送底架贯穿设置于保管箱库与库外防护壳;
横向平移机构,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的输送底架上,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用于沿所述的输送底架水平输送储物盒至库外防护壳内或收回保管箱库内;
竖直升降机构,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上,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储物盒的安置架,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用于将储物盒送至库外防护壳的存取口处或收回至库外防护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包括水平滑动底板、水平驱动组件以及由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组成的两组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一端通过一组所述的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的输送底架连接,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组所述的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的输送底架连接,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与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连接,且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沿所述的输送底架横向水平往复运动;
所述的水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减速电机、第一主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固定在所述的输送底架的一端,所述的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轴接,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与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相对设置且安装于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的第一从动带轮连接,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竖向移动板、竖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的左右两侧的竖向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竖向安装架内的直线传动组件,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连接底盘与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板的四个顶角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支撑臂,每个所述的竖向安装架的下端与相应的所述的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的直线传动组件包括丝杠和沿所述的丝杠直线往复运动的丝杠螺母,所述的丝杠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竖向安装架的顶端,所述的丝杠的下端与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组所述的直线传动组件同步传动,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所述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右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的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安置架通过称重机构与所述的竖向移动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第二传送带、第二主动带轮、2个第二从动带轮和两组张紧带轮组件,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与所述的第二减速电机轴接,两个所述的丝杠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轴接,所述的安装板的一侧分别对称安装有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所述的第二主动带轮、2个所述的第二从动带轮和两组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通过所述的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带轮组件包括安装块、距离调节螺栓和两个张紧带轮,所述的安装块的下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块通过所述的安装槽卡在所述的支撑臂上并通过拧紧螺栓固定,所述的安装板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向外凸起的凸块,所述的凸块与所述的安装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距离调节螺栓,所述的安装块的下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两所述的张紧带轮,两个所述的张紧带轮分别以所述的支撑臂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升降机构还包括前竖向滑板、后竖向滑板和由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组成的四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前端通过所述的前竖向滑板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前竖向滑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的竖向移动板的后端通过所述的后竖向滑板与相邻的所述的竖向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的后竖向滑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竖向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二滑动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底架设置有第一限位保护机构,所述的第一限位保护机构包括限位传感器感应片、第一限位传感器及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竖直设置在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下底面上,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限位传感器,通过感应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判断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是否移动至终点,所述的输送底架的后端设置有所述的第二限位传感器,通过感应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判断所述的横向平移机构是否复位到起始位置,所述的限位传感器感应片位于所述的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二限位传感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保护机构,所述的输送底架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的第二限位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限位杆的前端的前限位挡块和设置在所述的限位杆的后端的后限位挡块,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前限位挡块相匹配的前限位口,所述的水平滑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后限位挡块相匹配的后限位口。
CN201822266918.7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209536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6918.7U CN2095362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6918.7U CN2095362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6212U true CN20953621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66918.7U Active CN20953621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62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237A (zh) * 2022-04-21 2022-07-12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自动刮泥清洗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3237A (zh) * 2022-04-21 2022-07-12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一种压滤机自动刮泥清洗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5735A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CN109573525A (zh) 一种用于载具循环的流水线
CN105174143B (zh) 一种卷入式货叉
CN105945875A (zh) 一种同步交叉双工位装置
CN110228745B (zh) 一种自动调整电梯轿厢偏载的平衡系统
CN211811884U (zh) 一种可调节运输装置
CN209467649U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CN209536212U (zh) 一种全自动保管箱看物台的输送装置
CN110451165A (zh) 塔式升降机
CN109279247A (zh) 一种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
CN110217730B (zh) 一种物流对象管理设备
CN209701797U (zh) 一种玻璃的传送装置
CN208217754U (zh) 一种盘装料供料装置
CN208994610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08665028U (zh) 一种具有滚筒货架的agv小车
CN208278200U (zh) 一种能适应不同高度工作台面的上料机
CN110408759A (zh)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CN106391515B (zh) 瓷砖在线分拣装置
CN207359491U (zh) 注塑自动上料机
CN212150309U (zh) 一种水平移送机构及储物柜
CN214326138U (zh) 一种智能自动出货机的货品传送装置
CN209328870U (zh) 一种取料装置、上下料机构及供料系统
CN110203691A (zh) 一种无级自动变间距模组
CN206741606U (zh) 自动售货机升降机构
CN206395408U (zh) 一种l型医疗器材升降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