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9792U -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9792U
CN209529792U CN201822208484.5U CN201822208484U CN209529792U CN 209529792 U CN209529792 U CN 209529792U CN 201822208484 U CN201822208484 U CN 201822208484U CN 209529792 U CN209529792 U CN 209529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hose
connect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liq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84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N MEDICAL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N MEDICAL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N MEDICAL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N MEDICAL EQUIPMENT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84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9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9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9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透析接头、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可以检测到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可防止止血夹夹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是用于人体体外透析的连接管路,主要作用是连接人体与透析器,将人体内的血液输送到透析器进行净化,并导回人体,形成循环。所起的作用是代替血管,充当血液流动的管路使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由动脉管和静脉管两组管路组成,分别与透析器连接,并分别接入人体动脉与静脉。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测管路内的压力状态,压力传感器能隔绝血液并传导管路内的压力,达到监测管路内压力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血液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常不直接与血液接触,由于当前结构不能直接连接在血路管内过血,这种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一般连接在滴口室上端支管位置,用于测试滴口室腔内压力,而非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此外,管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通过闭合止血夹来夹紧管路,将管路通道隔绝,防止血液流失,控制血液流向。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止血夹结构为靠止血夹上的一整个扣位平面将止血夹边扣住,由于左右两边没有限位,止血夹容易夹偏,有导致管体没能完全夹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可以检测到血路管中血液流动的压力,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可防止止血夹夹偏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导结构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并呈中空管状的传导结构本体、膜片、第一盖体和导管,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与第一盖体之间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盖体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膜片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导管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连接,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进液口连接,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内部鼓起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包括背向所述膜片设置的弧形面;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膜片形状相同并朝外侧鼓起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静脉滴口室包括滴口室本体,滴口室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所述滴口室本体内壁的上部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血液入口连接,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进液通道的侧壁设有开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血液出口处设有呈圆柱体状的滤网,所述滴口室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上端为所述血液出口,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内部,所述出液通道上部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并可阻挡所述滤网的下端进入滴口室本体内部的环形限位凸起,所述滤网的下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凸起对应的环形限位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凹槽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环形限位凸起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针基支管路包括第四软管、母针基、母针基盖和第一止血夹,所述第四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母针基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针基盖与所述母针基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止血夹与所述第二止血夹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一夹臂、连接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上部朝向所述第一夹臂折弯并形成与所述连接臂相对设置的折弯段,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夹臂的连接处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并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扣,所述折弯段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相对应的导向孔,当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对设置且可供管路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凸起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夹臂一侧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所述第二卡扣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卡扣一侧折弯的第一手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冲洗接头,所述冲洗接头包括第二盖体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接头本体,将所述接头本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扣连接,所述接头本体的侧壁连接有外伸支架,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与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盖体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至将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盖合,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上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透析接头盖,所述透析接头盖与所述透析接头可拆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通过在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开口处设置膜片直接与血液接触,血液流过时,由于压力的变化,正压或负压的施加,压力传导膜对压力腔的上下鼓动,张大或压缩压力腔内的空气容积来传导压力,并将导管与压力感应装置连接,从而实现对压力的传导,进而便于对压力的精确检测。此外,通过在止血夹内增加导向结构,只有当导向部正确插入导向孔时,止血夹的第二卡扣才能卡接至第二卡槽,进而实现止血夹的闭合夹紧,当止血夹夹偏时,导向部无法进入止血夹的导向孔中,止血夹无法扣住,导致止血夹弹开,避免出现止血夹夹偏,导致管路漏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止血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止血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力传导结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压力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压力传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滴口室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冲洗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析接头盖;2、透析接头;3、压力传导结构;4、静脉滴口室;5、第一母针基;6、第二母针基盖;7、第二母针基;8、第一止血夹;9、第二止血夹;10、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11、冲洗接头;12、第一软管;13、第二软管;14、第三软管;15、第四软管;16、第五软管;
301、传导结构本体;302、第一盖体;303、导管;304、弧形面;305、膜片;306、第三环形凸起;307、第一环形凸起;308、第一环形槽;309、第二环形凸起;
401、出液通道;402、滴口室本体;403、血液入口;404、第一支管接口;405、滤网;406、进液通道;407、开口;408、环形限位凹槽;409、环形限位凸起;
801、折弯段;802、第一手柄;803、导向部;804、第二卡槽;805、第一夹臂;806、第一夹持部;807、连接臂;808、通孔;809、第二夹持部;810、第二夹臂;811、导向孔;812、第二卡扣;
1101、第二盖体;1102、第二手柄;1103、外伸支架;1104、加强筋;1105、接头本体;1106、第一卡扣;1107、柱塞;1108、第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2-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2、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4、第二止血夹9、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10、第三软管14、第五软管16、母针基支管路和透析接头盖1,所述透析接头2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4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14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4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16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10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4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404,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404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9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16上。
具体地,请参见图4-7,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导结构3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传导结构3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并呈中空管状的传导结构本体301、膜片305、第一盖体302和导管303,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盖体302与传导结构本体301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302的内部,所述膜片305设置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与第一盖体302之间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膜片305与所述第一盖体302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膜片305与第一盖体302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导管303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302的内部并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导管303的上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连接,所述透析接头2的出液口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进液口连接,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4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14连接,所述导管303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之间通过第一软管12、第二软管13和第一母针基5连接。具体地,通过在传导结构本体301的侧壁开口处设置膜片305直接与血液接触,血液流过时,由于压力的变化,正压或负压的施加,压力传导膜对压力腔的上下鼓动,张大或压缩压力腔内的空气容积来传导压力,并将导管303与压力感应装置连接,从而实现对压力的传导,进而便于对压力的精确检测。此外,通过将导管303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302的内部,这样导管303会伸进压力腔中,膜片305在朝向第一盖体302完全鼓起来时,会被顶到,无法完全贴死压力腔上盖面,防止压力腔被完全涨满,压力腔中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而导致压力传递不出去。
本实施例中,所述膜片305朝向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内部鼓起设置,所述第一盖体302包括背向所述膜片305设置的弧形面304,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上设有与所述膜片305形状相同并朝外侧鼓起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如此,可保证膜片305与传导结构本体301的内壁之间的血液始终可以正常流动,而不会发生堵死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305的外边缘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302与传导结构本体301的连接处,所述膜片305的外边缘向上折弯并形成一个第一环形槽308,所述第一盖体30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308相对应并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308内的第一环形凸起307,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盖体30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应并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的第二环形凸起309,所述膜片305的下端面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三环形槽相对应并嵌设于所述第三环形槽内的第三环形凸起306,如此,可保证第一盖体302、膜片305和传导结构本体30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两端内孔、外径都按照标准鲁尔锥度设计,具体地,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两端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可插接于管路内的呈环形的第一台阶位,所述传导结构本体301两端的内壁分别设有可供管路插接的呈环形的第二台阶位,如此,所述力传导结构可以内插管路,也可以外接管路,甚至直接外接配件,方便使用,通配型强。
请参见图8-9,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静脉滴口室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静脉滴口室4包括滴口室本体402,滴口室本体40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血液入口403和血液出口,所述滴口室本体402内壁的上部设有进液通道406,所述进液通道406的上端与所述血液入口403连接,所述进液通道406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进液通道406的侧壁设有开口407。具体地,通过在滴口室本体402内设置作为转弯结构的进液通道406,血液从进液通道406的上端进入,并从进液通道406的下端的侧部流出,需要在进液通道406内转一个弯再滴入滴口室本体402的内部,减小血液流入时的冲击力,降低凝血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血液出口处设有滤网405,优选地,所述滤网405呈圆柱体状,所述滴口室本体402的下端设有出液通道401,所述出液通道401的上端为所述血液出口,所述滤网405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401的内部。用于对血液进行过滤,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液通道401上部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并可阻挡所述滤网405的下端进入滴口室本体402内部的环形限位凸起409,所述滤网405的下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凸起409对应的环形限位凹槽408,所述滤网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凹槽408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401的环形限位凸起409处。如此,滤网405从滴口室外侧组装进入滴口室的内部,通过出液通道401的上部的环形限位凸起409将滤网405固定并限位,滤网405的下端无法穿过环形限位凸起409进入滴口室的内部,如此,可有效的防止滤网405脱落并进入滴口室内,降低滤网405脱落的风险。
更进一步地,所述滴口室本体402的上端还设有用于与母针基支管路连接的第一支管接口404,所述第一支管接口404处连接有母针基支管路。具体地,所述母针基支管路包括第四软管15、第二母针基7、第二母针基盖6和第一止血夹8,所述第四软管1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404连接,所述第四软管15的另一端与所述母针基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针基盖与所述母针基的另一端连接。
请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第一止血夹8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止血夹8与所述第二止血夹9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一夹臂805、连接臂807和第二夹臂810,所述第一夹臂805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臂807与所述第二夹臂8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臂810的上部朝向所述第一夹臂805折弯并形成与所述连接臂807相对设置的折弯段801,所述第一夹臂805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导向部803,所述导向部803与所述第一夹臂805的连接处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槽804,所述第二夹臂810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并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804内的第二卡扣812,所述折弯段801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803相对应的导向孔811,当所述第二卡扣812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804内时,所述导向部803位于所述导向孔811内,所述连接臂807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孔811相对设置且可供管路穿过的通孔808,所述第一夹臂805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夹臂810一侧凸起的第一夹持部806,所述第二夹臂810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夹臂805一侧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806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809。具体地,通过在止血夹内增加导向结构,只有当导向部803正确插入导向孔811时,止血夹的第二卡扣812才能卡接至第二卡槽804,进而实现止血夹的闭合夹紧,当止血夹夹偏时,导向部803无法进入止血夹的导向孔811中,止血夹无法扣住,导致止血夹弹开,避免出现止血夹夹偏,导致管路漏血现象。具体地,当需要对管路进行夹紧时,使管路依次通过通孔808、第一夹持部806与第二夹持部809之间、导向孔811,当止血夹闭合夹紧时,所述第一夹持部806与第二夹持部809将位于第一夹持部806与第二夹持部809之间的管路夹紧。
进一步地,为方便止血夹的打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臂810靠近所述第二卡扣812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卡扣812一侧折弯的第一手柄802,当需要打开止血夹时,只要一掰第一手柄802,止血夹就能打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803与所述第一夹臂805呈锐角设置,从而方便导向部803进入导向槽中,优选地,所述导向部803的宽度与所述导向孔811的宽度相同,如此,可保证只有当导向部803正确插入导向孔811时,止血夹的第二卡扣812才能卡接至第二卡槽804,进而实现止血夹的闭合夹紧,当止血夹夹偏时,导向部803无法进入止血夹的导向孔811中,止血夹无法扣住,导致止血夹弹开。且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对止血夹左右的限位,当第二卡扣812卡入第二卡槽804时,第一夹臂805不能相对于第二夹臂810左右偏移,进一步保证夹持的准确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806和第二夹持部809均为截面呈V形的凸起。当所述第二卡扣812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804内时,所述第一夹持部806与所述第二夹持部809相接触。所述连接臂807为弹性合页或所述第一夹臂805、连接臂807和第二夹臂81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夹臂805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可方便取用。所述导向孔811为沿所述折弯段801的长度方向设置条形孔。
请参见图10,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冲洗接头11,所述冲洗接头11包括第二盖体1101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接头本体1105,将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盖体110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扣连接,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侧壁连接有外伸支架1103,所述外伸支架1103的端部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外伸支架1103的端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盖体1101可转动至将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第一连接端盖合,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上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手柄1102,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二盖体1101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第一连接端卡扣连接,从而保证第二盖体1101与接头本体110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外伸支架1103和第二手柄1102,从而加长了力臂,根据勾股定理,可以降低打开第二盖体1101的力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伸支架1103包括平行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轴线并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外壁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此外,所述外伸支架1103与所述与接头本体1105的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104。如此,可保证外伸支架1103结构的强度,提高冲洗接头1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1101内设有圆柱状的柱塞1107,所述柱塞1107与所述第二盖体1101同轴设置,所述柱塞1107的外径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内径相同,实现对接头本体1105内部的密封。所述柱塞1107呈中空圆柱体状,所述柱塞110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柱塞1107的另一端设有斜面并可插设于所述接头本体1105内,从而方便第二盖体1101的盖合。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壁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一卡扣1106,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1106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108,所述接头本体1105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扣1106与所述第二盖体1101的第一卡槽1108卡扣连接,所述第一卡扣1106的数量为2,2个所述第一卡扣1106相对设置于所述接头本体1105的外壁上,如此,无需设置整圈螺纹,减小非关键位置的材料,降低产品材料,节约成本。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壁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卡扣812,所述第二卡扣812的数量为2,如此,可方便冲洗接头11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透析器连接的透析接头、用于检测管路内液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静脉滴口室、第二止血夹、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第三软管、第五软管和母针基支管路,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连接,所述静脉滴口室的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接口,所述母针基支管路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止血夹设置于所述第五软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压力传导结构和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传导结构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并呈中空管状的传导结构本体、膜片、第一盖体和导管,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盖体与传导结构本体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与第一盖体之间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一盖体间隔设置并在所述膜片与第一盖体之间形成压力腔,所述导管的下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压力腔连通,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连接,所述透析接头的出液口与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进液口连接,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出液口与所述静脉滴口室的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三软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传导结构本体的内部鼓起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包括背向所述膜片设置的弧形面;所述传导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膜片形状相同并朝外侧鼓起的曲面段,所述曲面段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滴口室包括滴口室本体,滴口室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所述滴口室本体内壁的上部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上端与所述血液入口连接,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封闭且所述进液通道的侧壁设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出口处设有呈圆柱体状的滤网,所述滴口室本体的下端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的上端为所述血液出口,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内部,所述出液通道上部的内壁设有向内延伸并可阻挡所述滤网的下端进入滴口室本体内部的环形限位凸起,所述滤网的下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环形限位凸起对应的环形限位凹槽,所述滤网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凹槽固定于所述出液通道的环形限位凸起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针基支管路包括第四软管、母针基、母针基盖和第一止血夹,所述第四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接口连接,所述第四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母针基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针基盖与所述母针基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血夹与所述第二止血夹的结构相同并包括第一夹臂、连接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臂的上部朝向所述第一夹臂折弯并形成与所述连接臂相对设置的折弯段,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夹臂的连接处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夹臂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延伸并可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扣,所述折弯段上设有与所述导向部相对应的导向孔,当所述第二卡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对设置且可供管路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凸起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臂的内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夹臂一侧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所述第二卡扣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背向所述第二卡扣一侧折弯的第一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冲洗接头,所述冲洗接头包括第二盖体和呈中空圆柱体状的接头本体,将所述接头本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卡扣连接,所述接头本体的侧壁连接有外伸支架,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与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平齐,所述第二盖体的外壁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外伸支架的端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至将所述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端盖合,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向外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上端面垂直设置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穿刺针管路连接接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还包括透析接头盖,所述透析接头盖与所述透析接头可拆卸连接。
CN201822208484.5U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Active CN209529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484.5U CN20952979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8484.5U CN20952979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9792U true CN20952979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6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8484.5U Active CN209529792U (zh) 2018-12-26 2018-12-26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9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874A (zh) * 2018-12-26 2019-03-22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874A (zh) * 2018-12-26 2019-03-22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109498874B (zh) * 2018-12-26 2023-12-29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4312B2 (en) Diaphragm pressure pod for medical fluids
US8491550B2 (en) Drainage tube unit
EP2324881B1 (en) A connector for a fluid line in an extracorporeal circuit
NO154114B (no) Perfusjonsdobbeltkateter.
CN209529792U (zh)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210300989U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动静脉内瘘血管功能监测装置
CN209827732U (zh) 一种用于动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209645537U (zh) 一种体外血液透析系统
CN109464715A (zh) 一种用于动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109498874A (zh) 一种用于静脉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管路
CN209713254U (zh) 急性哺乳动物实验动、静脉插管用导管
CN109498873A (zh) 一种体外血液透析系统
CN209500402U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滴口室
CN209770983U (zh) 腹膜透析卡匣组件
CN209499745U (zh) 一种无针采样接头
CN209500529U (zh) 一种止血夹
CN208943100U (zh) 一种穿刺组件及留置针
CN217187196U (zh) 一种流体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血液透析设备
CN209771021U (zh) 一种与血压测量同步的自动控制输液开关装置
CN215309053U (zh) 穿刺器和输液设备
JPH0426110Y2 (zh)
CN214807253U (zh) 一种血液透析导管
CN109464717B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滴口室
CN209500399U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管路的压力传导结构
CN215995090U (zh) 一种利用封隔膜准确判断进针位置的输液器转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