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1681U -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1681U
CN209521681U CN201822049237.5U CN201822049237U CN209521681U CN 209521681 U CN209521681 U CN 209521681U CN 201822049237 U CN201822049237 U CN 201822049237U CN 209521681 U CN209521681 U CN 209521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suspension type
transport systems
goods transport
type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92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敏
李治国
武长虹
张敏
沈子钿
李自峰
孙辉
岳渠德
周华
冯昭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jian Empty Trai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ongjian Empty Trai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ongjian Empty Trai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ongjian Empty Trai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492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1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1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1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地面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轨道梁以及悬挂在轨道梁下方并能够沿着轨道梁行驶的运输车,运输车包括车体,车体通过转向架与轨道梁连接,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防车体内的货物自动流出。通过建立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来缓解地面交通运输的压力,即将货物运输系统建立在空中,充分利用上部空间。具体而言,通过支撑立柱将轨道梁架设在空中,运输车悬挂在轨道梁的下方行驶,并且,将运输车的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在运输谷物、砂石或者液体等流体货物时,能够避免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动流出。

Description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作为最直接有效的流通方式,在当今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只能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经济建设取得高速发展的先到工程。
货物运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货物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地面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尤为突出。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地面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所述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轨道梁以及悬挂在所述轨道梁下方并能够沿着所述轨道梁行驶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通过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连接,所述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防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自动流出。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装货口,所述装货口上设置有第一开合构件,所述第一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装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装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板上。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卸货口,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构件,所述第二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卸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卸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板上。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到所述卸货口处。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内设置有隔挡构件,所述隔挡构件设置为能够阻止所述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窜动。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挡构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挡构件为隔挡板。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能够选择性地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进行固定。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挂钩。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卡板。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的顶板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在上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密封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建立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来缓解地面交通运输的压力,即将货物运输系统建立在空中,充分利用上部空间。具体而言,通过支撑立柱将轨道梁架设在空中,运输车悬挂在轨道梁的下方并能够沿着轨道梁行驶,并且,将运输车的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在运输谷物、砂石或者液体等流体货物时,能够避免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动流出,从而提高了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车体上设置有装货口,并且在装货口上设置有第一开合构件,第一开合构件能够将装货口打开,以便于将货物从装货口装入车体内,第一开合构件还能够将装货口关闭,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车体内的货物从装货口流出。
再进一步地,车体上设置有卸货口,并且在卸货口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构件,第二开合构件能够将卸货口打开,以便于将车体内的货物从卸货口卸出,第二开合构件还能够将卸货口关闭,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车体内的货物从卸货口流出。
更进一步地,卸货口设置在车体的底板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运输谷物、砂石或者液体等流体货物时,车体内的货物能够自动从设置在底板上的卸货口流出。
再进一步地,车体的底板呈倾斜设置,以使车体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到卸货口处。通过这样的设置,既能够避免车体内有货物残留,又能够提高卸货效率。
又进一步地,车体内设置有隔挡构件,通过隔挡构件能够阻止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窜动。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具体而言,车体是通过转向架悬挂在轨道梁的下方,车体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摆动,如果车体内的货物能够在车体内自由窜动,尤其是在运输液体时,如果液体能够在车体内自由窜动会加剧车体的摆动,从而增加车体从轨道梁上脱落的风险。因此,通过在车体内设置隔挡构件以阻止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窜动能够提高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安全性。
又进一步地,装货口和/或卸货口上设置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能够选择性地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装货口和/或卸货口进行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向车体内装货或者将车体内货物卸出时,可以通过固定构件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装货口和/或卸货口进行固定,以防止在装货时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装货口脱离,或者在卸货时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卸货口脱离,从而能够避免在装卸货时造成货物损失。
又进一步地,车体上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密封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密封门进入到车体内部,对车体内残留的货物进行清理,或者对车体内部进行检修。
方案1: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轨道梁以及悬挂在所述轨道梁下方并能够沿着所述轨道梁行驶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通过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连接,所述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防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自动流出。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装货口,所述装货口上设置有第一开合构件,所述第一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装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板上。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卸货口,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构件,所述第二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卸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板上。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到所述卸货口处。
方案7:根据方案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隔挡构件,所述隔挡构件设置为能够阻止所述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窜动。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构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构件为隔挡板。
方案10:根据方案5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能够选择性地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进行固定。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挂钩。
方案12:根据方案10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卡板。
方案13:根据方案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顶板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方案14:根据方案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密封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立柱和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顶部”、“底部”、“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地面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旨在缓解地面的交通运输压力。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包括支撑立柱1、设置在支撑立柱1上的轨道梁2以及悬挂在轨道梁2下方并能够沿着轨道梁2行驶的运输车,运输车包括车体3,车体3通过转向架4与轨道梁2连接,车体3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防车体3内的货物自动流出。其中,支撑立柱1包括埋于地面以下的支墩基础(图中未示出),支墩基础以上为立柱本体11,立柱本体11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等紧固件与支墩基础固定连接,在立柱本体11顶部设置有支撑臂12,轨道梁架2设在支撑臂12上,轨道梁2内部为中空结构,轨道梁2包括顶板21、侧板22和行走板23,转向架4上设置有行走轮(图中未示出),行走轮可以在行走板23上行驶,车体3的顶部与转向架4连接,车体3通过转向架4悬挂于轨道梁2的下方,并且在转向架4的带动下沿着轨道梁2行驶,为了保持车体3的平衡性,车体3的顶部一般通过两个转向架4与轨道梁2连接,在车体3与转向架4的连接处设置有重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车体3内货物的重量,避免车体3超载,从而能够提高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主要以运输谷物、砂石或者液体等流体货物为主,为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车体3内的货物自动流出,将车体3设置为封闭式的结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主要以运输谷物、砂石或者液体等流体货物为主,但这并不能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车当然也可以运输其它类型的货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运输车的运行控制,可以进行远程控制,例如,设置一个中心控制塔台对运输车进行远程操控,这种控制方式比较适用于短距离运输的情形。当然,还可以在运输车上设置一个驾驶室5,由驾驶人员操控运输车的运行,这种操控方式比较适用于远距离运输的情形。此外,在车体3上还可以设置一些摄像头,为操控人员或者驾驶人员提供广阔的视野条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运输车的动力系统,可以采用油料和内燃机作为主驱动动力方案,或者采用外接电力和电机作为主驱动动力方案,再或者采用动力电瓶和电机作为主驱动动力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运输车动力系统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够保证运输车正常运行即可。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车体3上设置有装货口6,装货口6上设置有第一开合构件7,第一开合构件7设置为能够将装货口6打开或者密封关闭。即,当需要向车体3内装货时,通过第一开合构件7将装货口6打开,通过装货口6将货物装进车体3内,装货完成后,再通过第一开合构件7将装货口6密封关闭,以防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从装货口6流出。其中,装货口6设置在车体3的顶板31上,在向车体3内装送货物时,可以将装货口6与输送货物的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相接,以提高装货效率。当然,装货口6也可以设置在车体3的侧板32上,设置在侧板32的顶部,尽量靠近顶板31设置,以使车体3内可以装送更多的货物。此外,装货口6可以设置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形等形状,装货口6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2个或者4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装货口6的具体设置位置、具体形状以及具体数量,只要通过装货口6能够将货物装入车体3内即可。第一开合构件7设置为盖板,盖板的尺寸大于装货口6的尺寸以保证能够将装货口6密封关闭,当然,第一开合构件7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设置为阀门、密封塞等结构。此外,第一开合构件7可以设置为自动打开,或者设置为手动打开,再或者设置为既能自动打开又能手动打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一开合构件7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打开方式,只要通过第一开合构件7能够将装货口6打开或者密封关闭即可。
优选地,在装货口6上设置有固定构件(图中未示出),固定构件能够选择性地将输送货物的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装货口6进行固定。即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向车体内装货时,可以通过设置在装货口6上的固定构件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装货口6进行固定,以防止在装货时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装货口6脱离,装货完成后,再解除固定构件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的连接。其中,固定构件可以设置为固定挂钩,固定挂钩的一端固定在装货口6上,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向车体3内装货时,固定挂钩的另一端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相连接以将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装货口6进行固定,或者固定构件设置为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相适配,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向车体3内装货时,固定卡板可以将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卡置在装货口6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固定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只要通过固定构件能够将输送货物的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装货口6进行固定即可。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车体3上还设置有卸货口8,卸货口8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构件9,第二开合构件9设置为能够将卸货口8打开或者密封关闭。其中,卸货口8设置在车体3的底板33上,在需要将车体3内货物卸出时,通过第二开合构件9将卸货口8打开,车体3内的货物可以从卸货口8自动流出。当然,卸货口8也可以设置在车体3的侧板32上,设置在侧板32的底部,尽量靠近底板33设置,以避免车体3内有过多的货物残留。此外,卸货口8可以设置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圆形等形状,卸货口8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2个或者4个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卸货口8的具体设置位置、具体形状以及具体数量,只要通过卸货口8能够将车体3内的货物卸出即可。第二开合构件9设置为密封塞,密封塞的尺寸与卸货口8的尺寸相适配以保证能够将卸货口8密封关闭,当然,第二开合构件9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设置为阀门、盖板等结构。此外,第二开合构件9可以设置为自动打开,或者设置为手动打开,再或者设置为既能自动打开又能手动打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第二开合构件9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打开方式,只要通过第二开合构件9能够将卸货口8打开或者密封关闭即可。
优选地,在卸货口8上设置有固定构件(图中未示出),固定构件能够将输送货物的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卸货口8进行固定。即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将车体3内货物卸出时,可以通过设置在卸货口8上的固定构件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卸货口8进行固定,以防止在卸货时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卸货口8脱离,装货完成后,再解除固定构件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的连接。其中,固定构件可以设置为固定挂钩,固定挂钩的一端固定在卸货口8上,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将车体3内货物卸出时,固定挂钩的另一端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相连接以将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与卸货口8进行固定,或者固定构件设置为固定卡板,固定卡板与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相适配,在通过输送带、输送管道等专用通道将车体3内货物卸出时,固定卡板可以将输送带或者输送管道卡置在卸货口8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固定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只要通过固定构件能够将输送货物的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卸货口8进行固定即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装货口6和卸货口8可以合并为一个口,即装卸口。通过该装卸口既可以向车体3内装货,又可以将车体3内的货物卸出。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底板33呈倾斜设置,以使车体3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到卸货口8处。即底板33的倾斜方向均朝向卸货口8,通过这样的设置,既有助于提高卸货速度,又能够使车体内的货物全部从卸货口流出,从而无需再通过人工清理车体内的货物。
优选地,如图6所示,车体3内设置有隔挡构件10,隔挡构件10设置为能够阻止车体3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由窜动。尤其是在运输液体时,液体在车体3内自由窜动会加剧车体3的摆动,影响运输车的安全性,因此,在车体3内设置隔挡构件10以阻止车体3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由窜动。其中,隔挡构件10为隔挡板,当然,隔挡构件10也可以设置为隔挡筋、隔挡凸起等机构。此外,隔挡构件10与车体3可以固定连接,以便于对隔挡构件的维修或更换,而且,在运输一些流动性较小的货物时,例如石块、煤块等块状物料,可以将隔挡构件10临时拆除,当然,也可以将隔挡构件10与车体3设置为一体,以便于隔挡构件10与车体3一体成型制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隔挡构件10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与车体3的具体连接形式,只要通过隔挡构件10能够阻止车体3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由窜动即可。
优选地,车体3的顶板31上设置有排气阀门(图中未示出)。由于车体3是封闭式结构,在向车体3内装送压缩气体或者高压液体时,车体3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阀门排出。
优选地,车体3上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密封门(图中未示出)。密封门设置在驾驶室5与车体3连接的部位,以便于驾驶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从密封门处进出车体3,进行对车体内部的检修或对车体内部的货物的清理等工作。当然,密封门也可以设置在车体的其他部位,这种对密封门具体设置位置的调整并比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包括支撑立柱、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的轨道梁以及悬挂在所述轨道梁下方并能够沿着所述轨道梁行驶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通过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连接,所述车体设置为封闭式结构以防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自动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装货口,所述装货口上设置有第一开合构件,所述第一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装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卸货口,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第二开合构件,所述第二开合构件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卸货口打开或者密封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货口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车体内的货物能够全部流到所述卸货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设置有隔挡构件,所述隔挡构件设置为能够阻止所述车体内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窜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构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构件为隔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上设置有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能够选择性地将输送带或输送管道与所述装货口和/或所述卸货口进行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挂钩。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为固定卡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顶板上设置有排气阀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人员进出的密封门。
CN201822049237.5U 2018-12-06 2018-12-06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Active CN209521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9237.5U CN2095216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9237.5U CN2095216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1681U true CN209521681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6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9237.5U Active CN2095216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1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42876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transportar residuos
CN106458437A (zh) 用于支撑剂的运输和储存的设备
CN201566621U (zh) 带活动棚的平车
CN101823630A (zh) 大宗散货集装箱化运输方法、散货集装箱及其卸料机
CN102963630A (zh) 一种铁路大容积干散货运输集装箱
CN107719386A (zh) 一种在多层透气薄壳型真空管道里行驶的真空管道电车
CN209521681U (zh)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CN100484815C (zh) 一种真空管道运输系统中磁悬浮车与车站间的对接装置
CN103935651B (zh) 粉料及液体运输通用集装箱
CN202987930U (zh) 一种铁路大容积干散货运输集装箱
CN108928355A (zh) 一种箭体运输车及箭体装卸方法
CN102649511B (zh) 铁路敞车装车系统
CN209521680U (zh) 悬挂式货物运输系统
CN109435967A (zh) 悬挂式集装箱运输系统
CN203781104U (zh) 粉料及液体运输通用集装箱
CN100482508C (zh) 用于公路车辆的铁路/公路联合运输的混合使用的铁路单元
CN209099079U (zh) 用于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系统的轨道梁
CN209667070U (zh) 悬挂式集装箱运输系统
CN207208070U (zh) 桥面系施工轨道转运装置
CN209635481U (zh) 饲料厂的原料传输装置
CN208716444U (zh) 移动式装车溜槽装置
CN2568586Y (zh) 散装水泥集装罐箱
CN108842532A (zh) 用于悬挂式空中列车轨道系统的轨道梁
CN2272393Y (zh) 铁路用散装罐车
CN205634661U (zh) 用于盾构渣土运输渣土箱地面倒渣的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