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9219U -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9219U
CN209509219U CN201920186538.4U CN201920186538U CN209509219U CN 209509219 U CN209509219 U CN 209509219U CN 201920186538 U CN201920186538 U CN 201920186538U CN 209509219 U CN209509219 U CN 209509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plates
control unit
rotary inertia
movable plate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65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巍
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1865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9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9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9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系统中振动的抑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平动控制单元固定在被控结构底部,平动控制单元下端连接转动控制单元;平动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轨道板Ⅰ、移动板Ⅰ、轨道板Ⅱ、移动板Ⅱ以及限位块;转动控制单元包括双向悬吊装置、悬吊轴、驱动器、变速器、转轴、转动惯量盘以及法兰;本实用新型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技术,将悬吊形式的TMD、AMD以及转动惯量驱动控制装置的优点结合起来,利用多个单元相配合的模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控制的效果,控制力可控。

Description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中振动的抑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国家在土木工程的投入越来越大,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等不断兴建。除此之外,人们还探索开发更广阔的空间,向“深海”、“深空”探索,海洋平台、宇宙空间站等结构也发展迅速。这些空间结构,在施工以及后期运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荷载的作用,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对结构影响较大的往往是动载作用,如地震、风、浪、流、冰、爆炸等,结构在这些动力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振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疲劳与可靠性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结构的破坏失效,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动载作用后,如地震作用,结构产生倒塌破坏,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即使结构没有倒塌,但其内部的设备设施、装饰装修、安装系统受到破坏之后也无法继续使用,甚至造成次生灾害,这给使用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和经济财产损失。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结构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可用,还在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结构物不仅需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还需要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如,高层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在没有减隔震措施的情况下,处于高层的使用者会感到结构物的晃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结构物内部的设备设施甚至会受到由结构物振动引起的破坏,这不仅无法满足人们对结构物的舒适要求,也对经济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由结构物振动引起的各种问题,消除或减轻由外部荷载引起的振动,振动控制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是在土木工程领域,振动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等领域也是热点方向。对于土木工程结构,在结构中恰当地安全振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减轻结构的动力响应,减轻结构的破坏或者疲劳损伤,从而满足人们对结构的安全、舒适等需求,达到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的合理平衡。大量研究表明,振动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防止或减轻结构的破坏,提高结构的防灾性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延长结构寿命,降低结构的维护成本,极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舒适度要求。
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以及混合控制。其中,被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其中用于被动调谐吸能的装置主要包括调谐质量阻尼器和调谐液体阻尼器等,已经在诸多土木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应用。TMD控制的原理是通过调整子结构即阻尼器的频率与主结构即受控结构一致或相近,使子结构与主结构共振,通过子结构内部阻尼机制耗散主结构振动能量,从而消减主结构动力响应,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大量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已经表明,例如:美国波士顿60层的John Hancock大楼、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中国台北101大楼均安装了TMD振动控制系统,通过在后期的应用证明了被动控制TMD系统具有稳定、良好的控制效果。
结构的运动形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通常由平动以及扭转摆动组合而成。然而采用TMD系统控制悬吊质量体系摆动问题时发现:当结构悬挂方向与其摆振运动方向一致时,无论是在初始偏移还是简谐荷载激励输入下,TMD系统都能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当把TMD系统用于结构另一个方向摆振控制即当结构悬挂方向与其摆振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时,无论怎样调整系统参数(如结构摆长、控制系统位置等),TMD系统始终无法工作。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探索,提出了平动TMD控制系统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运动而对回转摆振控制无效的结论。经过学者的研究表明,其根本原因在于此时TMD、TLD等被动控制系统处于离心状态而失去作用,系统质量块(或TLD水箱中的水)根本不运动,甚至主动质量阻尼器/驱动器(英文名Active Mass Damper/Driver,AMD)控制系统主动控制力因需要克服质量块重力分量而使其控制效率大大折扣。然而具有回转摆振运动特性的结构运动形式极为常见,如:不规则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扭转摆振;悬吊结构的摆动;海洋平台在海浪、风、冰等耦合作用下的扭转摆振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结构振动/运动控制系统,使其可以自动克服(或摆脱)重力场对控制系统自身的影响(离心力作用),或者使控制系统自身的工作/运动规律与重力场解耦,系统自振不受重力影响,以上两个方面均可以达到使控制系统充分运动起来的目的,从而发挥控制系统对结构振动的有效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现有的结构振动控制装置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对保障结构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结构振动控制装置/系统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第一,平动TMD控制装置只能控制结构的平动运动而对回转摆振控制无效;第二,平动AMD控制装置虽然可以控制回转摆振,但是控制效率极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第三,被动转动惯量调谐阻尼器对回转摆振运动控制有效,但是其需要针对结构自身进行复杂的调频,对某些复杂结构控制效率较低,效果不佳,存在鲁棒性低,可控性低,适用范围小等缺点。
本发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动TMD对回转摆振运动控制失效;平动AMD控制效率低、效果较差;被动调谐转动惯量阻尼器控制适用鲁棒性低、调频技术复杂、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平动控制单元固定在被控结构底部,平动控制单元下端连接转动控制单元;
平动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轨道板Ⅰ、移动板Ⅰ、轨道板Ⅱ、移动板Ⅱ以及限位块,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安装板固定在被控结构上,轨道板Ⅰ固定在安装板上,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上均开有中心导轨,中心导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辅助导轨Ⅰ和辅助导轨Ⅱ,移动板Ⅰ和移动板Ⅱ上分别带有一个中心滑块,中心滑块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辅助滑块Ⅰ和辅助滑块Ⅱ,中心滑块与中心导轨相配合,辅助滑块Ⅰ和辅助滑块Ⅱ分别与对应轨道板上的辅助导轨Ⅰ和辅助导轨Ⅱ相配合;轨道板Ⅰ固定在安装板下端,轨道板Ⅰ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Ⅰ,移动板Ⅰ下面固定轨道板Ⅱ,轨道板Ⅱ的导轨方向与轨道板Ⅰ的导轨方向垂直,轨道板Ⅱ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Ⅱ;
转动控制单元包括双向悬吊装置、悬吊轴、驱动器、变速器、转轴、转动惯量盘以及法兰,双向悬吊装置固定在移动板Ⅱ下端,悬吊装置下方安装悬吊轴,悬吊轴末端连接驱动器,驱动器输出端连接变速器,变速器外连转轴,转轴通过法兰与转动惯量盘连接,双向悬吊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板、立板以及旋转柱,立板固定在固定板两端,旋转柱固定在立板之间,连接单元的旋转柱交叉安装,形成整体的双向悬吊装置;
被控结构上安装有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控结构的状态数据;
驱动器底座上安装有编码器,驱动器与变速器以及编码器同轴相连。
进一步的,中心导轨的轨道内设置电磁线圈以及高强永磁铁,中心滑块内设有线圈,利用线性电机的原理驱动中心滑块在中心导轨内运动。
进一步的,变速器为减速器,驱动器与减速器外轮廓相同。
进一步的,驱动器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驱动器以及变速器与转动惯量盘垂直连接,转动惯量盘平行于平动控制单元控制平面的方向。
进一步的,中心导轨轨道内有断电装置,用于紧急情况下切断整个平动控制单元的电力供应。
进一步的,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的两个辅助导轨Ⅰ内均分别安装有光栅尺,用于测量和反馈移动板Ⅰ或者移动板Ⅱ的直线位移。
进一步的,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上的辅助导轨Ⅱ的底面上均线性开有一列定位孔,定位孔排列方向与轨道方向一致,移动板Ⅰ以及移动板Ⅱ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可伸缩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定位销的伸缩由液压元件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悬吊质量转动惯量盘为一定质量的圆盘或圆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器以及驱动器末端连接的编码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不发生较大响应情况下,系统作为悬吊TMD(即悬吊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装置,悬吊的转动控制单元作为悬吊的质量块,起到被动控制的作用,在响应较大时,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进行主动控制,结合平动控制和扭转摆振控制技术,使得控制系统可以安装在受控结构上,发挥平动及转动双重控制效果;
本发明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技术,将悬吊形式的TMD、AMD以及转动惯量驱动控制装置的优点结合起来,利用多个单元相配合的模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控制的效果,控制力可控;
该系统采用驱动器及直线驱动器,实现控制力的输出,无需进行复杂的调频设计过程,同时也摆脱了由于调频的技术限制而无法实现控制的问题,适用范围更广;
该系统具有更大的鲁棒性,不受结构形式变化以及外部荷载作用的变化而使控制效果受到过大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平动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平动控制单元轨道板与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轨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双向悬吊装置机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安装板;2、轨道板Ⅰ;3、移动板Ⅰ;4、轨道板Ⅱ;5、移动板Ⅱ;6、限位块;7、中心导轨;8、辅助导轨Ⅰ;9、辅助导轨Ⅱ;10、中心滑块;11、辅助滑块Ⅰ;12、辅助滑块Ⅱ;13、双向悬吊装置;131、固定板;132、立板;133、旋转柱;14、悬吊轴;15、驱动器;16、变速器;17、转轴;18、转动惯量盘;19、法兰;20、断电装置;21、光栅尺;22、编码器;2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平动控制单元固定在被控结构底部,平动控制单元下端连接转动控制单元;
平动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1、轨道板Ⅰ2、移动板Ⅰ3、轨道板Ⅱ4、移动板Ⅱ5以及限位块6,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安装板固定在被控结构上,轨道板Ⅰ固定在安装板上,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上均开有中心导轨7,中心导轨两侧分别开有一个辅助导轨Ⅰ8和辅助导轨Ⅱ9,移动板Ⅰ和移动板Ⅱ上分别带有一个中心滑块10,中心滑块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辅助滑块Ⅰ11和辅助滑块Ⅱ12,中心滑块与中心导轨相配合,辅助滑块Ⅰ和辅助滑块Ⅱ分别与对应轨道板上的辅助导轨Ⅰ和辅助导轨Ⅱ相配合;轨道板Ⅰ固定在安装板下端,轨道板Ⅰ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Ⅰ,移动板Ⅰ下面固定轨道板Ⅱ,轨道板Ⅱ的导轨方向与轨道板Ⅰ的导轨方向垂直,轨道板Ⅱ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Ⅱ。
转动控制单元包括双向悬吊装置13、悬吊轴14、驱动器15、变速器16、转轴17、转动惯量盘18以及法兰19,双向悬吊装置固定在移动板Ⅱ下端,悬吊装置下方安装悬吊轴,悬吊轴末端连接驱动器,驱动器输出端连接变速器,变速器外连转轴,转轴通过法兰与转动惯量盘连接,双向悬吊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板131、立板132以及旋转柱133,立板固定在固定板两端,旋转柱固定在立板之间,连接单元的旋转柱交叉安装,形成整体的双向悬吊装置。
所述悬吊质量转动惯量盘为一定质量的圆盘或圆环,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或者密度较高的其他材料;悬吊轴为刚性轴,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
被控结构上安装有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控结构的状态数据;
驱动器底座上安装有编码器22,驱动器与变速器以及编码器同轴相连,变速器为减速器,驱动器与减速器外轮廓相同,驱动器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
驱动器以及变速器与转动惯量盘垂直连接,转动惯量盘平行于平动控制单元控制平面的方向。
中心导轨的轨道内设置电磁线圈以及高强永磁铁,中心滑块内设有线圈,利用线性电机的原理驱动中心滑块在中心导轨内运动,中心导轨轨道内有断电装置20,用于紧急情况下切断整个平动控制单元的电力供应。
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的两个辅助导轨Ⅰ内均分别安装有光栅尺21,用于测量和反馈移动板Ⅰ或者移动板Ⅱ的直线位移。
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上的辅助导轨Ⅱ的底面上均线性开有一列定位孔23,定位孔排列方向与轨道方向一致,移动板Ⅰ以及移动板Ⅱ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可伸缩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定位销的伸缩由液压元件控制,在不需要平动控制单元作用的时候将其固定。
本发明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器以及连接在驱动器末端的编码器相连接,控制驱动器对转动惯量盘的驱动方向以及转速,控制以及传输部分为现有技术,涉及简单的信号传输以及处理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本发明将被动控制、主动控制相结合,将平动振动控制与回转摆振振动控制相结合,组合设计出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一般结构不发生较大响应情况下,系统作为悬吊TMD(即悬吊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装置,悬吊的转动控制单元作为悬吊的质量块;
当结构受到外部较强的激励作用,发生被动控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的响应时,可以通过结构的实际运动情况,控制系统的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工作发挥作用,从而提供合适的作用于受控结构上的控制力,既可以控制平动振动形式也可以控制扭转摆振振动形式,达到振动控制的目的。
转动控制单元作用的过程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驱动转动惯量盘,转动惯量盘回转转动的加速度产生作用力,通过悬吊轴传递给双向悬吊装置,双向悬吊装置传送作用力到平动控制单元上,进而作用在受控结构上,对受控结构的振动产生控制作用。
转动控制单元作用的过程是利用线性电机的原理,移动板Ⅰ以及移动板Ⅱ下端的中心滑块在轨道板Ⅰ和轨道板Ⅱ内做加速或者减速运动,光栅尺对移动板Ⅰ或者移动板Ⅱ的位置实时测量并反馈,控制器对移动板Ⅰ或者移动板Ⅱ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实时控制,移动板Ⅰ、移动板Ⅱ的运动产生的作用力直接通过安装板作用在受控结构上,将平面内的振动削减,此时转动控制单元作为平动控制单元的质量块,辅助平动控制单元的动作。
当被控结构仅存在扭转摆动动作的时候,平动控制单元无需动作,液压元件控制定位销伸长,定位销卡在定位孔中,将移动板Ⅰ以及移动板Ⅱ锁死,平动控制单元固定。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范围。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动控制单元以及转动控制单元,平动控制单元固定在被控结构底部,平动控制单元下端连接转动控制单元;
平动控制单元包括安装板(1)、轨道板Ⅰ(2)、移动板Ⅰ(3)、轨道板Ⅱ(4)、移动板Ⅱ(5)以及限位块(6),轨道板Ⅰ(2)和轨道板Ⅱ(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6),安装板(1)固定在被控结构上,轨道板Ⅰ(2)固定在安装板(1)上,轨道板Ⅰ(2)和轨道板Ⅱ(4)上均开有中心导轨(7),中心导轨(7)两侧分别开有一个辅助导轨Ⅰ(8)和辅助导轨Ⅱ(9),移动板Ⅰ(3)和移动板Ⅱ(5)上分别带有一个中心滑块(10),中心滑块(10)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辅助滑块Ⅰ(11)和辅助滑块Ⅱ(12),中心滑块(10)与中心导轨(7)相配合,辅助滑块Ⅰ(11)和辅助滑块Ⅱ(12)分别与对应轨道板上的辅助导轨Ⅰ(8)和辅助导轨Ⅱ(9)相配合;轨道板Ⅰ(2)固定在安装板(1)下端,轨道板Ⅰ(2)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Ⅰ(3),移动板Ⅰ(3)下面固定轨道板Ⅱ(4),轨道板Ⅱ(4)的导轨方向与轨道板Ⅰ(2)的导轨方向垂直,轨道板Ⅱ(4)配合安装有移动板Ⅱ(5);
转动控制单元包括双向悬吊装置(13)、悬吊轴(14)、驱动器(15)、变速器(16)、转轴(17)、转动惯量盘(18)以及法兰(19),双向悬吊装置(13)固定在移动板Ⅱ(5)下端,悬吊装置下方安装悬吊轴(14),悬吊轴(14)末端连接驱动器(15),驱动器(15)输出端连接变速器(16),变速器(16)外连转轴(17),转轴(17)通过法兰(19)与转动惯量盘(18)连接,双向悬吊装置(13)包括两个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包括固定板(131)、立板(132)以及旋转柱(133),立板(132)固定在固定板(131)两端,旋转柱(133)固定在立板(132)之间,连接单元的旋转柱(133)交叉安装,形成整体的双向悬吊装置(13);
被控结构上安装有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控结构的状态数据;
驱动器(15)底座上安装有编码器(22),驱动器(15)与变速器(16)以及编码器同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导轨(7)的轨道内设置电磁线圈以及高强永磁铁,中心滑块(10)内设有线圈,利用线性电机的原理驱动中心滑块(10)在中心导轨(7)内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6)为减速器,驱动器(15)与减速器外轮廓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器(15)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器(15)以及变速器(16)与转动惯量盘(18)垂直连接,转动惯量盘(18)平行于平动控制单元控制平面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心导轨(7)轨道内有断电装置(20),用于紧急情况下切断整个平动控制单元的电力供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板Ⅰ(2)和轨道板Ⅱ(4)的两个辅助导轨Ⅰ(8)内均分别安装有光栅尺(21),用于测量和反馈移动板Ⅰ(3)或者移动板Ⅱ(5)的直线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轨道板Ⅰ(2)和轨道板Ⅱ(4)上的辅助导轨Ⅱ(9)的底面上均线性开有一列定位孔(23),定位孔排列方向与轨道方向一致,移动板Ⅰ(3)以及移动板Ⅱ(5)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可伸缩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相配合,定位销的伸缩由液压元件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惯量盘(18)为一定质量的圆盘或圆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器(15)以及驱动器(15)末端连接的编码器连接。
CN201920186538.4U 2019-02-01 2019-02-01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509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538.4U CN2095092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6538.4U CN2095092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9219U true CN209509219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203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6538.4U Active CN2095092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92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632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青岛理工大学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632A1 (zh) * 2019-02-01 2020-08-06 青岛理工大学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0672A (zh)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CN109610675A (zh) 平转复合式建筑振动控制系统
CN100582410C (zh) 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混合质量驱动变阻尼控制装置
CN109610673B (zh)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Kwok et al. Performance of tuned mass dampers under wind loads
CN109610302B (zh) 复合式桥梁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CN209509214U (zh) 带阻尼液箱的转动惯量主动控制装置
CN209508798U (zh) 复合式桥梁扭转振动控制系统
WO2020155642A1 (zh) 主动复合变阻尼转动控制装置
CN110761432B (zh) 转动惯量产生力矩控制方法
WO2020155635A1 (zh) 能源供应型海洋平台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CN209509217U (zh) 平转复合式建筑振动控制系统
CN209509219U (zh) 悬吊式复合调谐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CN108797311A (zh) 一种用于索道桥的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及设计方法
CN105926796A (zh) 压电阻尼智能调谐减振控制装置
CN209509216U (zh)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WO2020155644A1 (zh) 自适应机械驱动调节转动惯量式控制系统
CN108412069B (zh) 超长周期tmd控制系统
CN110725557A (zh)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的sma复合悬摆减震装置
CN113794318B (zh) 一种主动变惯容减震系统
WO2020155637A1 (zh) 带阻尼液箱的转动惯量主动控制装置
CN209511004U (zh) 主动复合变阻尼转动控制装置
WO2020155640A1 (zh) 电磁变阻尼旋转控制系统
JPH05193580A (ja) ヘリコプタの振動軽減装置
JPH0571246A (ja) ハイブリツト型制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