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7612U -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7612U
CN209487612U CN201920411727.7U CN201920411727U CN209487612U CN 209487612 U CN209487612 U CN 209487612U CN 201920411727 U CN201920411727 U CN 201920411727U CN 209487612 U CN209487612 U CN 209487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double
sided adhesive
position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17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锡良
过宏鸣
朱雯婷
柏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17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7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7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76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钒电池密封圈装配装置,尤其是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真空吸盘,还包括升降吸料装置,升降吸料装置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升降吸料装置用于带动真空吸盘吸附双面胶和密封圈;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装有吸料装置,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吸料装置移动;双面胶定位装置,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双面胶;密封圈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密封圈;吸附定位装置,吸附定位装置用于吸附并定位双面胶或密封圈;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位于升降吸料装置的下方。该装置对双面胶进行定位后贴覆,能够提高双面胶贴覆效率、贴覆位置准确、贴覆时间短、劳动强度小、双面胶不会变形。

Description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钒电池密封圈装配装置,尤其是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钒电池密封圈需要贴覆在电池支架板上,避免在安装隔离膜时钒电池密封圈脱落,从而提高钒电池的装配效率。
目前多采用双面胶将电池贴覆在电池支架板上。贴覆时先撕开双面胶一面的隔离纸,将双面胶贴覆在电池支架上,然后将橡胶圈贴覆到电池上。
如图5所示,双面胶91的形状与钒电池密封圈92的形状一致,长接近1米,宽接近0.6米,因此在贴覆双面胶91时需要先要核对双面胶91的位置,然后确定双面胶91与电池支架板93的贴覆面,接着撕去该面的隔离纸,将撕去隔离纸的双面胶91贴覆在电池支架板93上的密封槽内,贴覆双面胶91时从一个角开始贴覆,直到全部贴好,贴好后撕去另一面的隔离纸,再将钒电池密封圈92贴覆到双面胶91上。在将双面胶91贴覆到电池支架板93上时,由于双面胶91容易变形,并且贴覆时依靠眼睛和技能进行对齐,导致双面胶贴覆位置有偏差,贴覆失败率高,同时所需时间较长,贴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在贴覆钒电池密封圈92时,由于钒电池密封圈92较柔软,容易被拉伸,导致钒电池密封圈92贴覆在双面胶91上时非常费力费时,贴覆效率较低。
因此现有的钒电池装配方法装配效率较低,所需时间较长,且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双面胶和钒电池密封圈进行定位后贴覆,能够提高双面胶和钒电池密封圈的装配效率、并且装配的位置准确、装配时间短、劳动强度小、双面胶和钒电池密封圈均不会变形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真空吸盘,还包括升降吸料装置,所述升降吸料装置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所述升降吸料装置用于带动真空吸盘吸附双面胶和密封圈;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装有吸料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吸料装置移动;双面胶定位装置,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双面胶;密封圈定位装置,所述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密封圈;吸附定位装置,所述吸附定位装置用于吸附并定位双面胶或密封圈;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位于升降吸料装置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定位装置和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对双面胶和密封圈进行定位,方便抓取。
吸附定位装置吸附住双面胶或密封圈,实现双面胶和密封圈的固定和定位,使双面胶或密封圈进行整体贴覆,避免双面胶或密封圈变形,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所需时间短。
多个真空吸盘环形布置,保证吸附过程中密封圈和双面胶稳定不脱落,不变形。
优选的,还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台上装有升降吸料装置;及装配底板,所述装配底板固定在移动架上,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固定在装配底板上,且沿直线模组的轴线设置,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和密封圈定位装置分别固定在吸附定位装置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模组为现有的成熟产品,直线模组控制升降吸料装置的位置,从而保证装配位置的准确。
将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使定位简单,只需要一个方向的定位,简化了结构和控制,并且效率高,定位调整时间短。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包括双面胶定位板和双面胶定位柱,所述双面胶定位板上装有双面胶定位柱,所述双面胶定位柱与双面胶上的胶孔一一对应;所述装配底板上装有双面胶定位块,所述双面胶定位块用于限定双面胶定位板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层叠的双面胶,并且对双面胶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方便升降吸料装置抓取双面胶。
双面胶定位柱的直径略小于双面胶的胶孔的直径,双面胶定位柱用于限制双面胶的位置,对双面胶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防止双面胶移动,保证双面胶抓取时的位置准确。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定位装置包括密封圈定位板和密封圈定位柱,所述密封圈定位板上装有密封圈定位柱,所述密封圈定位柱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一一对应;所述装配底板上装有密封圈定位块,所述密封圈定位块用于限定密封圈定位板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层叠的密封圈,并且对密封圈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方便升降吸料装置抓取密封圈。
密封圈定位柱的直径略小于密封圈的密封孔的直径,密封圈定位柱用于限制密封圈的位置,对密封圈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双面胶抓取时的位置准确。
优选的,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包括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顶部固定在移动装置上;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升降框上,且位于升降框的上部;升降滚珠丝杆,所述升降滚珠丝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升降框,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连接;升降丝杆螺母,所述升降丝杆螺母安装在升降滚珠丝杆上;升降连接板,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在升降丝杆螺母上;圆导杆,所述圆导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连接板上;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升降框的底部,所述圆导杆活动插在直线轴承上;及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在圆导杆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板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滚珠丝杆位置控制精确,能够随着密封圈和双面胶的数量减少自动调整下降高度,并且不易冲击双面胶和密封圈,不会损坏双面胶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吸附定位装置包括吸附底板,所述吸附底板的顶面设有避位槽和真空槽,所述避位槽与密封圈上的压膜环相匹配,所述避位槽用于放置压膜环,所述真空槽用于吸附密封圈和双面胶,所述真空槽的底部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为通孔;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安装在真空孔上;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管接头连接;及吸附定位柱,所述吸附定位柱固定在吸附底板上,且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启动后将双面胶、密封圈与真空槽之间的空气吸走,产生负压,负压将双面胶和密封圈紧紧的吸附在吸附底板上,实现双面胶和密封圈的固定,并方便撕去双面胶上的隔离纸。
吸附定位装置既能对双面胶进行固定和定位,同时也能对密封圈进行固定和定位,实现多种功能,简化了装置的结构,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由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双面胶上的胶孔和电池支架板上的固定孔的直径一致,且孔的位置对称设置,因此可以实现吸附定位柱对密封圈、双面胶和电池支撑板的定位,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工序少,装配效率高。
所述真空槽包括横向槽,所述横向槽沿密封圈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的长边相匹配;纵向槽,所述纵向槽沿密封圈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的短边相匹配;及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为环形槽,且密封槽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相匹配;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均与密封槽相通,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横向槽和纵向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槽、纵向槽和密封槽有效保证双面胶和密封圈紧紧吸附在吸附底板上,防止吸附力不够发生位置变动。
优选的,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均设有多个;还包括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分别与横向槽和纵向槽垂直,且相通,所述真空孔设置在连通槽与横向槽或纵向槽相交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横向槽和纵向槽能够保证双面胶、密封圈与吸附底板之间的空气被吸走,保证有效的真空度,避免在双面胶、密封圈与吸附底板之间产生死角,从而有效保证双面胶和密封圈被吸附在吸附底板上,并使双面胶在撕去隔离纸时不会脱离吸附底板,保证双面胶后续贴覆到电池支架板上时的位置准确。
连通槽使横向槽和纵向槽均相通,能够减少管接头和管路,同时不影响抽真空的速度,使结构简单,并且提高了抽真空的可靠性。
钒电池密封圈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面胶和密封圈分别放置到吸附底板的两侧;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双面胶放置到吸附底板上,所述吸附底板吸住双面胶;撕去吸在吸附底板上的双面胶上的隔离纸;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密封圈放置到撕去隔离纸的双面胶上;将密封圈压紧在双面胶上;所述吸附定位装置停止真空吸附,松开吸附底板上的双面胶;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吸附住吸附底板上的密封圈并上升;撕去贴覆在密封圈上的双面胶上的隔离纸;将电池支架板放置到吸附底板上,所述电池支架板的固定孔插在在吸附定位柱上;所述升降吸料装置下降,所述密封圈上的双面胶贴覆在电池支架板上;所述升降吸料装置上升;将密封圈压紧在电池支架板上,完成钒电池的密封圈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过程中,密封圈和双面胶的位置始终在吸附底板的轴线上,从而有效保证了装配位置的准确,提高了装配效率。
钒电池密封圈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面胶和密封圈分别放置到吸附底板的两侧;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双面胶放置到吸附底板上,所述吸附底板吸住双面胶;撕去吸在吸附底板上的双面胶上的隔离纸;放入电池支架板,所述电池支架板的固定孔插在在吸附定位柱上;将电池支架板压紧在吸附底板上的双面胶上,所述双面胶贴覆在电池支架板上;所述吸附定位装置停止真空吸附,松开吸附底板上的双面胶;取下电池支架板并翻转180°,翻转后将再次电池支架板放置到吸附底板上,并使双面胶朝上,所述电池支架板的固定孔插在在吸附定位柱上;撕去贴覆在电池支架板上的双面胶上的隔离纸;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密封圈放置到电池支架板上的双面胶上;所述升降吸料装置上升;将密封圈压紧在双面胶上,完成钒电池的密封圈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钒电池密封圈用双面胶贴覆装置对双面胶进行定位后贴覆,能够提高双面胶贴覆效率、贴覆位置准确、贴覆时间短、劳动强度小、双面胶不会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附底板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钒电池密封圈、双面胶和电池支架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通过对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进行定位和固定实现整体的装配,有效克服了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本身材质软、容易变形的缺点,提高了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的装配效率,并且定位准确,劳动强度小。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真空吸盘5,还包括升降吸料装置,升降吸料装置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5,升降吸料装置用于带动真空吸盘5吸附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装有吸料装置,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吸料装置移动;双面胶定位装置,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双面胶91;密封圈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密封圈92;吸附定位装置,吸附定位装置用于吸附并定位双面胶91或密封圈92;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位于升降吸料装置的下方。
双面胶定位装置和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对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进行定位,方便抓取。
吸附定位装置吸附住双面胶91或密封圈92,实现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的固定和定位,使双面胶91或密封圈92进行整体贴覆,避免双面胶91或密封圈92变形,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所需时间短。
还包括移动架11,移动架11上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直线模组13,直线模组13的滑台14上装有升降吸料装置;及装配底板12,装配底板12固定在移动架11上,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固定在装配底板12上,且沿直线模组13的轴线设置,双面胶定位装置和密封圈定位装置分别固定在吸附定位装置的两侧。
具体的,移动架11为龙门架,直线模组13固定在龙门架的顶部。直线模组13为现有的成熟产品,直线模组13控制升降吸料装置的位置,从而保证装配位置的准确。
将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使定位简单,只需要一个方向的定位,简化了结构和控制,并且效率高,定位调整时间短。
双面胶定位装置包括双面胶定位板21和双面胶定位柱22,双面胶定位板21上装有双面胶定位柱22,双面胶定位柱22与双面胶91上的胶孔911一一对应;装配底板12上装有双面胶定位块23,双面胶定位块23用于限定双面胶定位板21的位置。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层叠的双面胶91,并且对双面胶91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方便升降吸料装置抓取双面胶91。
双面胶定位块23为L形,双面胶定位块23分别固定在双面胶定位板21的四个角,实现双面胶91位置的固定,方便更换双面胶定位装置。
双面胶定位柱22的直径略小于双面胶91的胶孔911的直径,双面胶定位柱22用于限制双面胶91的位置,对双面胶91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防止双面胶91移动,保证双面胶91抓取时的位置准确。
密封圈定位装置包括密封圈定位板24和密封圈定位柱25,密封圈定位板24上装有密封圈定位柱25,密封圈定位柱25与密封圈92上的密封孔921一一对应;装配底板12上装有密封圈定位块26,密封圈定位块26用于限定密封圈定位板24的位置。
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层叠的密封圈92,并且对密封圈92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方便升降吸料装置抓取密封圈92。
密封圈定位块26为L形,密封圈定位块26分别固定在密封圈定位板24的四个角,实现密封圈92位置的固定,方便更换密封圈定位装置。
密封圈定位柱25的直径略小于密封圈92的密封孔921的直径,密封圈定位柱25用于限制密封圈92的位置,对密封圈92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双面胶91抓取时的位置准确。
升降吸料装置包括升降框31,升降框31的顶部固定在直线模组13的滑台14上;升降电机33,升降电机33固定在升降框31的横梁32上,横梁32位于升降框31的上部;升降滚珠丝杆34,升降滚珠丝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升降框31的底部和横梁32上,滚珠丝杆34通过同步带和同步带轮与升降电机33连接;升降丝杆螺母35,升降丝杆螺母35安装在升降滚珠丝杆34上;升降连接板36,升降连接板36固定在升降丝杆螺母35上;圆导杆37,圆导杆37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连接板36上;直线轴承38,直线轴承38固定在升降框31的底部,圆导杆37活动插在直线轴承38上;及升降板39,升降板39固定在圆导杆37的另一端,升降板39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5。
升降滚珠丝杆34位置控制精确,能够随着密封圈92和双面胶91的数量减少自动调整下降高度,并且不易冲击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不会损坏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
多个真空吸盘5环形布置,真空吸盘5的布置的形状与密封圈92和双面胶91一致,保证吸附过程中密封圈92和双面胶91稳定不脱落,不变形。
吸附定位装置包括吸附底板7,吸附底板7的顶面设有避位槽71和真空槽,避位槽71与密封圈92上的压膜环922相匹配,避位槽71用于放置压膜环922,真空槽用于吸附密封圈92和双面胶91,真空槽的底部设有真空孔76,真空孔76为通孔;管接头78,管接头78安装在真空孔76上;真空泵,真空泵通过气管与管接头78连接;及吸附定位柱77,吸附定位柱77固定在吸附底板7上,且与密封圈92上的密封孔921一一对应。
真空泵启动后将双面胶91、密封圈92与真空槽之间的空气吸走,产生负压,负压将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紧紧的吸附在吸附底板7上,实现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的固定,并方便撕去双面胶91上的隔离纸。
吸附定位装置既能对双面胶91进行固定和定位,同时也能对密封圈92进行固定和定位,实现多种功能,简化了装置的结构,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由于密封圈92上的密封孔921、双面胶91上的胶孔911和电池支架板93上的固定孔931的直径一致,且孔的位置对称设置,因此可以实现吸附定位柱77对密封圈92、双面胶91和电池支撑板的定位,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工序少,装配效率高。
吸附定位柱77、双面胶定位柱22和密封圈定位柱25的顶部均为锥形,锥形方便密封圈92、双面胶91和电池支架板93的插入。
真空槽包括横向槽72,横向槽72沿密封圈9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92的长边相匹配;纵向槽73,纵向槽73沿密封圈9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92的短边相匹配;及密封槽74,密封槽74为环形槽,且密封槽74与密封圈92上的密封孔921相匹配;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均与密封槽74相通,真空孔76设置在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的底部。
横向槽72、纵向槽73和密封槽74有效保证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紧紧吸附在吸附底板7上,防止吸附力不够发生位置变动。
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均设有多个;还包括连通槽75,连通槽75分别与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垂直,且相通,真空孔76设置在连通槽75与横向槽72或纵向槽73的相交处。
多个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能够保证双面胶91、密封圈92与吸附底板7之间的空气被吸走,保证有效的真空度,避免在双面胶91、密封圈92与吸附底板7之间产生死角,从而有效保证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被吸附在吸附底板7上,并使双面胶91在撕去隔离纸时不会脱离吸附底板7,保证双面胶91后续贴覆到电池支架板93上时的位置准确。
连通槽75使横向槽72和纵向槽73均相通,能够减少管接头78和管路,同时不影响抽真空的速度,使结构简单,并且提高了抽真空的可靠性。
钒电池密封圈92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分别放置到吸附底板7的两侧;
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双面胶91放置到吸附底板7上,吸附底板7吸住双面胶91;
撕去吸在吸附底板7上的双面胶91上的隔离纸;
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密封圈92放置到撕去隔离纸的双面胶91上;
将密封圈92压紧在双面胶91上;
吸附定位装置停止真空吸附,松开吸附底板7上的双面胶91;
升降吸料装置吸附住吸附底板7上的密封圈92并上升;
撕去贴覆在密封圈92上的双面胶91上的隔离纸;
将电池支架板93放置到吸附底板7上,电池支架板93的固定孔931插在在吸附定位柱77上;
升降吸料装置下降,密封圈92上的双面胶91贴覆在电池支架板93上;
升降吸料装置上升;
将密封圈92压紧在电池支架板93上,完成钒电池的密封圈92装置。
装配过程中,密封圈92和双面胶91的位置始终在吸附底板7的轴线上,从而有效保证了装配位置的准确,提高了装配效率。
另一种钒电池密封圈92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双面胶91和密封圈92分别放置到吸附底板7的两侧;
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双面胶91放置到吸附底板7上,吸附底板7吸住双面胶91;
撕去吸在吸附底板7上的双面胶91上的隔离纸;
放入电池支架板93,电池支架板93的固定孔931插在在吸附定位柱77上;
将电池支架板93压紧在吸附底板7上的双面胶91上,双面胶91贴覆在电池支架板93上;
吸附定位装置停止真空吸附,松开吸附底板7上的双面胶91;
取下电池支架板93并翻转180°,翻转后将再次电池支架板93放置到吸附底板7上,并使双面胶91朝上,电池支架板93的固定孔931插在在吸附定位柱77上;
撕去贴覆在电池支架板93上的双面胶91上的隔离纸;
升降吸料装置和移动装置将密封圈92放置到电池支架板93上的双面胶91上;
升降吸料装置上升;
将密封圈92压紧在双面胶91上,完成钒电池的密封圈92装置。
两种装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圈92、双面胶91和电池支架板93之间的装配顺序。

Claims (8)

1.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包括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吸料装置,所述升降吸料装置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所述升降吸料装置用于带动真空吸盘吸附双面胶和密封圈;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装有吸料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吸料装置移动;
双面胶定位装置,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双面胶;
密封圈定位装置,所述密封圈定位装置用于放置密封圈;
吸附定位装置,所述吸附定位装置用于吸附并定位双面胶或密封圈;
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位于升降吸料装置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台上装有升降吸料装置;及
装配底板,所述装配底板固定在移动架上,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密封圈定位装置和吸附定位装置均固定在装配底板上,且沿直线模组的轴线设置,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和密封圈定位装置分别固定在吸附定位装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定位装置包括双面胶定位板和双面胶定位柱,所述双面胶定位板上装有双面胶定位柱,所述双面胶定位柱与双面胶上的胶孔一一对应;
所述装配底板上装有双面胶定位块,所述双面胶定位块用于限定双面胶定位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定位装置包括密封圈定位板和密封圈定位柱,所述密封圈定位板上装有密封圈定位柱,所述密封圈定位柱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一一对应;
所述装配底板上装有密封圈定位块,所述密封圈定位块用于限定密封圈定位板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吸料装置包括
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顶部固定在移动装置上;
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升降框上,且位于升降框的上部;
升降滚珠丝杆,所述升降滚珠丝杆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升降框,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与升降电机连接;
升降丝杆螺母,所述升降丝杆螺母安装在升降滚珠丝杆上;
升降连接板,所述升降连接板固定在升降丝杆螺母上;
圆导杆,所述圆导杆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连接板上;
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升降框的底部,所述圆导杆活动插在直线轴承上;及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在圆导杆的另一端,所述升降板上装有多个真空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定位装置包括
吸附底板,所述吸附底板的顶面设有避位槽和真空槽,所述避位槽与密封圈上的压膜环相匹配,所述避位槽用于放置压膜环,所述真空槽用于吸附密封圈和双面胶,所述真空槽的底部设有真空孔,所述真空孔为通孔;
管接头,所述管接头安装在真空孔上;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管接头连接;及
吸附定位柱,所述吸附定位柱固定在吸附底板上,且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槽包括
横向槽,所述横向槽沿密封圈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的长边相匹配;
纵向槽,所述纵向槽沿密封圈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密封圈的短边相匹配;及
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为环形槽,且密封槽与密封圈上的密封孔相匹配;
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均与密封槽相通,所述真空孔设置在横向槽和纵向槽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均设有多个;
还包括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分别与横向槽和纵向槽垂直,且相通,所述真空孔设置在连通槽与横向槽或纵向槽相交处。
CN201920411727.7U 2019-03-28 2019-03-28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7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1727.7U CN209487612U (zh) 2019-03-28 2019-03-28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1727.7U CN209487612U (zh) 2019-03-28 2019-03-28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7612U true CN209487612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4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17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7612U (zh) 2019-03-28 2019-03-28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7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92250A1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帽外密封圈自动注胶装置
CN211265606U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
CN209336245U (zh) 一种自动化双撕膜装置
CN109818007A (zh)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209487612U (zh) 钒电池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CN209756083U (zh) 一种手柄外壳自动贴膜设备
CN204348827U (zh) 一种全自动叠片机的叠片台组
CN207719310U (zh) 锂电池自动注液封装机的真空注液静置封装单元
CN206456613U (zh) 一种升降贴膜机构
CN213877848U (zh) 一种电容器真空灌注设备
CN110154455B (zh) 一种曲面玻璃粘合结构
CN209418644U (zh) 一种电池极片用贴胶装置
CN209761945U (zh) 钒电池密封圈用双面胶贴覆装置
CN216763473U (zh) 一种自动贴pe胶片设备
CN114243231A (zh) 一种电芯拔钢钉注氮补液线
CN210175333U (zh) 一种新型通用贴背面商标机
CN220364140U (zh) 一种树脂碳纤维剥离收卷机
CN206475547U (zh) 一种玻璃加热膜片安装工装
CN203305569U (zh) 一种用于输液袋自动生产线的预开袋装置
CN213194390U (zh) 转动式点胶产品旋转台
CN113410506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
CN219890745U (zh) 一种抽样装置
CN213702656U (zh) 一种板材加工中心
CN220864965U (zh) 一种防爆膜贴合机
CN109449368B (zh) 电池极片边缘自动封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