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9687U -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9687U
CN209479687U CN201822226744.1U CN201822226744U CN209479687U CN 209479687 U CN209479687 U CN 209479687U CN 201822226744 U CN201822226744 U CN 201822226744U CN 209479687 U CN209479687 U CN 209479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rotating member
bearing part
locking device
elongated inse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67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翔
何志刚
霍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67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9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9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9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锁定装置包括:转动件、伸缩件和锁定座,转动件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且转动件上具有锁定头;伸缩件,伸缩件伸缩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承载件、另一端铰接于转动件,伸缩件伸缩的过程中推动转动件相对第一承载件转动;锁定座固接于第二承载件,锁定座的至少部分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且锁定座上具有适于对锁定头实施位置锁定的锁定槽;其中,在锁定头到达与锁定槽锁定配合的锁定区域时,如果伸缩件再伸长则推动锁定头运动至与锁定槽脱离配合的解锁区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可使得锁定槽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上,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

Description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轨道车辆的可靠运行,需要设置锁定装置以对道岔梁进行锁定和解锁。相关技术中,锁定装置包括转动件和锁定槽,转动件设在地面基础和道岔梁的其中一个上,锁定槽设在地面基础和道岔梁的另一个上,转动件可转入和转出锁定槽以实现对道岔梁的锁定和解锁,然而由于转动件和锁定槽的结构以及在配合方式上的限制,导致道岔梁或地面基础的厚度大,增大了轨道交通系统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可使得锁定槽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上,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锁定装置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且绕预设轴线可转动,且所述转动件上具有锁定头;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伸缩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伸缩件伸缩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承载件转动;锁定座,所述锁定座固接于第二承载件,所述锁定座的至少部分非嵌设在所述第二承载件内,且所述锁定座上具有适于对所述锁定头实施位置锁定的锁定槽;其中,在所述锁定头到达与所述锁定槽锁定配合的锁定区域时,如果所述伸缩件再伸长,则推动所述锁定头运动至与所述锁定槽脱离配合的解锁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可使得锁定槽显露在第二承载件顶部、而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伸缩件伸长或者缩短的过程中,所述锁定头从进入所述锁定区域转动至离开所述锁定区域,所述转动件转过的角度为15°-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伸缩件伸长的过程中,所述锁定头从离开所述锁定区域转动至极限伸长位置,所述转动件转过的角度为5°-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座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限定出所述锁定槽,其中,每个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平面均垂直于所述预设轴线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限位板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下均具有耐磨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解锁区域检测开关,所述转动件触发所述解锁区域检测开关;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在所述锁定头到达所述锁定区域时,所述转动件触发所述锁定区域检测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件上,所述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和所述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均设在所述开关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基础、相对所述地面基础可运动的道岔梁、以及上述的锁定装置,所述地面基础和所述道岔梁中的一个为所述第一承载件、另一个为所述第二承载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将锁定座固接在第二承载件上且锁定座包括非嵌设于第二承载件的锁定槽,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梁包括梁本体和设在所述梁本体下方的台车,所述地面基础包括安装基础、台车轨道和固定梁,所述台车轨道设在所述安装基础上,所述台车在所述台车轨道上滑行以支撑所述道岔梁转辙,所述道岔梁转辙到位后与所述固定梁衔接,所述台车为所述第一承载件,所述地面基础为第二承载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伸缩件均位于所述梁本体的底部且设在所述台车上,所述锁定座设在所述安装基础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座全部均非嵌设于所述地面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图;
图4是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锁定装置的解锁状态图。
附图标记:
锁定装置100;
转动件1;锁定头11;伸缩件2;第一端2a;第二端2b;
锁定座3;连接板31;限位板32;耐磨板33;加强筋34;锁定槽3a;
开关支架4;转动件支座5;伸缩件支座6;
地面基础200;台车轨道201;安装基础202;道岔梁300;梁本体301;台车302;预设轴线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100,例如,锁定装置100用于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可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等,且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例如列车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详述。
例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基础200和相对地面基础200可运动的道岔梁300,地面基础200和道岔梁300中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承载件、另一个为第二承载件。其中,地面基础200可以是在地面上设置的安装凸台,也可以是与道岔梁300相衔接的固定梁。
参照图1-图5所示,锁定装置100包括:转动件1、伸缩件2和锁定座3,转动件1(直接或间接)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且转动件1上具有锁定头11。伸缩件2伸缩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承载件、另一端铰接于转动件,伸缩件2伸缩的过程中推动转动件1相对第一承载件转动。
如图4所示,锁定座3固接于第二承载件,锁定座3的至少部分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且锁定座3上具有适于对锁定头11实施位置锁定的锁定槽3a;其中,在锁定头11到达与锁定槽3a锁定配合的锁定区域时,如果伸缩件2再伸长,则推动锁定头11运动至与锁定槽3a脱离配合的解锁区域。
由此说明,在锁定头11未达到极限伸长位置时即可与锁定座3锁定配合,从而在将锁定座3设置到第二承载件上时,可使得锁定槽3a显露在第二承载件外、而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转动件1绕预设轴线L可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件1与第一承载件的具体连接结构确定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预设轴线的具体所指。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承载件上可以设有转动件支座5,转动件1的左右两端可以分别设有枢转轴,转动件支座5上设有与枢转轴相适配的枢转孔,转动件1可绕枢转孔的中心线转动,此时,枢转孔的中心线为预设轴线L。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承载件上也可以具有轴孔,转动件支座5上可以具有贯穿轴孔的转轴,此时,轴孔的中心线为预设轴线L。
参照图1和图3所示,伸缩件2伸缩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a(例如,如图3所示的伸缩件2的上端为第一端2a)和第二端2b(例如,如图3所示的伸缩件2的下端为第二端2b),也就是说,第二端2b可以朝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端2a的方向运动以使伸缩件2发生伸缩变化,第一端2a(直接或间接)铰接于第一承载件,第二端2b(直接或间接)铰接于转动件1,伸缩件2伸缩的过程中推动转动件1相对第一承载件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使伸缩件2能够实现伸缩运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如图3所示,伸缩件2可以为驱动缸(例如气动缸、电动缸或液压缸等),第一承载件上可以设有伸缩件支座6,伸缩件2包括缸筒和推杆,缸筒的上端铰接在伸缩件支座6上,推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于缸筒,且推杆的下端铰接于转动件1,推杆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转动件1相对转动件支座5转动。其中,当人站在第一承载件时,人的头顶方向为上,人的脚底方向为下,本文中描述的左右方向为道岔梁300的宽度方向,本文中描述的前后方向为道岔梁300的延伸方向。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座3固接于第二承载件,也就是说,锁定座3相对第二承载件静止,且锁定座3上具有适于对锁定头11实施位置锁定的锁定槽3a。其中,参照图3所示,锁定座3位于预设轴线L的横向一侧(例如,如图3所示锁定座3位于预设轴线的前侧),第一端2a位于预设轴线L的上方,第二端2b位于预设轴线L与锁定座3之间,在锁定头11到达与锁定槽3a锁定配合的锁定区域(如图3所示的锁定头11所在的位置)时,如果伸缩件2向下伸长,第二端2b则推动锁定头11继续向下运动,以到达与锁定槽3a脱离配合的解锁区域(如图5所示的锁定头11所在的位置)。
申请人在实际研究中偶然发现,相关技术中,当伸缩件向下伸长、推动锁定头到达竖直向下的极限位置时,锁定头到达锁定位置,锁定装置呈现锁定状态;此时,如果伸缩件向上缩短,带动锁定件向上旋转一定角度,可使锁定头向上运动到解锁位置,锁定装置切换为解锁状态,为适应锁定装置的这种锁定和解锁的方式,在第二承载件上设置锁定槽时,锁定槽需要嵌设在第二承载件上,从而有导致第二承载件的厚度大,增大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增大了成本。而在本申请中,由于锁定头11未下降到最低极限位置时就可以达到锁定区域,从而在将锁定座3设置到第二承载件上时,可使得锁定槽3a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100,在锁定头11处于锁定区域时,如果伸缩件2伸长,可使得锁定装置100解锁;在锁定头11处于解锁区域,如果伸缩件2缩短、可使得锁定装置100锁定,由此说明,在锁定头11未达到极限伸长位置时即可与锁定座3锁定配合,从而在将锁定座3设置到第二承载件上时,可使得锁定槽3a显露在第二承载件顶部、而非嵌设在第二承载件内,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伸缩件2伸长或者缩短的过程中,锁定头11从进入锁定区域转动至离开锁定区域的过程中,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1为15°-25°。由此,一方面有利于保证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1不至于过小,从而保证锁定头11与锁定槽3a配合时锁定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转动件1从进入锁定区域运动至离开锁定区域的时间,从而有利于缩短锁定装置100的解锁时间。例如,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1可以为15°、或18°、或21°、或25°。
例如,如图3所示,在伸缩件2伸长的过程中,锁定头11从进入锁定区域向下运动至离开锁定区域的过程中,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1为15°-25°;再如,在伸缩件2缩短的过程中,锁定头11从进入锁定区域向上运动至离开锁定区域的过程中,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1为15°-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5所示,在伸缩件2伸长的过程中,锁定头11从离开锁定区域转动至极限伸长位置(即不能再伸长的位置),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2为5°-10°。由此,一方面有利于保证锁定头11从离开锁定区域转动至极限伸长位置的过程中,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2不至于过小,从而有利于确保锁定装置100解锁,进而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使得转动件1的转过的角度a2不至于过大,从而有利于缩短锁定装置100的解锁时间。例如,锁定头11从离开锁定区域向下运动至极限伸长位置的过程中,转动件1转过的角度a2为5°、6°、7°、8°、9°或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5所示,锁定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图未示出)和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图未示出),在锁定头11到达解锁区域时,转动件1触发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在锁定头11到达锁定区域时,转动件1触发锁定区域检测开关。
例如,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可位于预设轴线的下方,且在锁定头11到达解锁区域时,转动件1触发解锁区域检测开关;锁定区域检测开关位于解锁区域检测开关的上方,且在锁定头11到达锁定区域时,转动件1触发锁定区域检测开关。由此,可以保证锁定和解锁的可靠性,确保行车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和锁定区域检测开关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控制系统有信号的传递,当道岔梁300转辙到位且锁定头11到达锁定区域时,转动件1触发锁定区域检测开关以向控制系统发出已锁定信号,确保列车可以安全通行;当列车离开后,锁定头11可以被驱动到达解锁区域,转动件1触发解锁区域检测开关以向控制系统发出已解锁信号,确保道岔梁300可安全进行下一步转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定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开关支架4,开关支架4设在第一承载件上,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和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均设在开关支架4上。由此,有利于实现对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和解锁区域检测开关的安装和固定,且结构简单,方便检修和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锁定座3包括两个限位板32,两个限位板32之间限定出锁定槽3a,其中,每个限位板32的中心平面均垂直于预设轴线L设置(例如,如图2所示的预设轴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每个限位板32的中心平面均垂直于左右方向)。由此,使得锁定座3的结构简单,而且通过两个限位板32限定出锁定槽3a,使得锁定槽3a为半开放式结构,不但便于锁定头11的进出,而且当遇到雨雪、冰雹天气时,可防止锁定槽3a内积水、积雪,从而有利于提高锁定装置100工作的可靠性。可选地,如图2所示,每个限位板32和第一承载件之间还设有加强筋34,从而有利于增强每个限位板32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两个限位板32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均可以具有耐磨板33。由此,有利于提高锁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锁定装置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两个耐磨板33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板32可拆卸地相连,由此使得耐磨板33可更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锁定装置100的使用寿命,例如,耐磨板33与限位板3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基础200、相对地面基础200可运动的道岔梁30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锁定装置100,其中,地面基础200和道岔梁300中的一个为第一承载件、另一个为第二承载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将锁定座3固接在第二承载件上且锁定座3包括非嵌设于第二承载件的锁定槽3a,有利于减小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进而减小第二承载件的用材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道岔梁300可以包括梁本体301和设在梁本体301下方的台车302,地面基础200包括安装基础202、台车轨道201和固定梁,台车轨道201设在安装基础202上,台车302在台车轨道201上滑行以支撑道岔梁300转辙,道岔梁300转辙到位后与固定梁衔接。
例如,台车302作为第一承载件,地面基础200作为第二承载件,转动件1和伸缩件2均位于梁本体301的底部且设在台车302上,锁定座3设在安装基础202上。
由此,由于转动件1和伸缩件2的成本稍高于锁定座3的成本,将转动件1和伸缩件2设置在道岔梁300上,同时在地面基础200上设置多个锁定座3,可以有效地降低建设成本。而且,由于避免将锁定槽3a嵌设在地面基础200内,从而有利于减小地面基础200的厚度,进而减小地面基础200的用材量,同时有利于降低地面基础200的加工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锁定装置100除了可以设在梁本体301的底部之外,还可以设在梁本体301的侧部等位置,具体而言,可以根据道岔梁300的类型来选择锁定装置100的具体设置位置,例如当道岔梁300为内导向式轨道梁或者跨坐式轨道梁时,锁定装置100可以设在道岔梁300的底部或侧部,而当道岔梁300为悬挂式轨道梁时,锁定装置100可以设在道岔梁300的顶部或侧部。
例如,地面基础200可以为设在地面上设置的混凝土安装凸台,台车302和锁定座3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转动件1和伸缩件2均设在台车302上且位于锁定座3和台车302之间,该混凝土安装凸台上固接有钢板,锁定座3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焊接在地面基础200的钢板上,从而减小了地面基础200的厚度,进而有利于减小混凝土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在浇筑混凝土安装凸台时支模,有利于减小浇筑工序;又如,地面基础200为固定梁,锁定座3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焊接在固定梁上,从而有利于降低固定梁的厚度,有利于减小固定梁的用材量并降低固定梁的加工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锁定座3全部非嵌设于地面基础200。由此,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地面基础200的厚度,进而减小地面基础200的用材量,而且非常方便锁定座3的安装。
例如,如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锁定座3可以包括连接板31和两个限位板32,两个限位板32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板31上,两个限位板32之间限定出锁定槽3a,连接板31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焊接在地面基础200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铰接于第一承载件,且所述转动件上具有锁定头;
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伸缩方向上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伸缩件伸缩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第一承载件转动;
锁定座,所述锁定座固接于第二承载件,所述锁定座的至少部分非嵌设在所述第二承载件内,且所述锁定座上具有适于对所述锁定头实施位置锁定的锁定槽;
其中,在所述锁定头到达与所述锁定槽锁定配合的锁定区域时,如果所述伸缩件再伸长则推动所述锁定头运动至与所述锁定槽脱离配合的解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件伸长或者缩短的过程中,所述锁定头从进入所述锁定区域转动至离开所述锁定区域,所述转动件转过的角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件伸长的过程中,所述锁定头从离开所述锁定区域转动至极限伸长位置,所述转动件转过的角度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座包括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在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上间隔开,以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限定出所述锁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板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均具有耐磨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在所述锁定头到达所述解锁区域时,所述转动件触发所述解锁区域检测开关;
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在所述锁定头到达所述锁定区域时,所述转动件触发所述锁定区域检测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件上,所述锁定区域检测开关和所述解锁区域检测开关均设在所述开关支架上。
8.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基础、相对所述地面基础可运动的道岔梁、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所述地面基础和所述道岔梁中的一个为所述第一承载件、另一个为所述第二承载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包括梁本体和设在所述梁本体下方的台车,所述地面基础包括安装基础、台车轨道和固定梁,所述台车轨道设在所述安装基础上,所述台车在所述台车轨道上滑行以实现所述道岔梁转辙,所述道岔梁转辙到位后与所述固定梁衔接,所述转动件和所述伸缩件均位于所述梁本体的底部且设在所述台车上,所述锁定座设在所述安装基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座全部非嵌设于所述地面基础。
CN201822226744.1U 2018-12-26 2018-12-26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209479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6744.1U CN209479687U (zh) 2018-12-26 2018-12-26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6744.1U CN209479687U (zh) 2018-12-26 2018-12-26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9687U true CN20947968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8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6744.1U Active CN209479687U (zh) 2018-12-26 2018-12-26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96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561A (zh) * 2020-05-25 2021-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锁定机构和具有其的道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8561A (zh) * 2020-05-25 2021-1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锁定机构和具有其的道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5366B (zh) 替换梁道岔结构及道岔转辙的方法
WO2016201899A1 (zh) 一种侧向受电器及电动车辆
CN209479687U (zh) 锁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7657817U (zh) 一种钢轨收放列车
CN102787556A (zh) 铁路桥梁可更换伸缩装置
CN109797611A (zh) 无砟轨道换轨机器人
DE3709619C2 (zh)
CN106049208A (zh) 一种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换铺装备及换铺方法
CN203248167U (zh) 安全型斜井衬砌台车
CN106758574B (zh) 一种用于重载车组调头换向的换向道岔
CN205975236U (zh) 一种高速铁路道岔大部件换铺装备
CN107974951A (zh) 一种桥梁轻型无轨挂篮
KR102019920B1 (ko) 경전철 전차선로 점검 차량
CN214193969U (zh) 一种道岔捣固装置安装框架
CN207089148U (zh) 一种翻转式车厢行李架
CN206289524U (zh) 一种梁缝处轨道的抬枕装置
CN206769488U (zh) 车辆存放系统
CN208501497U (zh) 一种高速铁路墩内定型辅助施工平台
CN204098559U (zh) 一种路边停车装置
CN210262667U (zh) 一种轨道式伸缩式登船桥
CN208069648U (zh) 中低速磁浮系统按钮式轨旁疏散平台栏杆结构
CN207683539U (zh) 隧道机车铁鞋制动装置
CN208685354U (zh) 轨道线路道岔区辙叉结构
CN203229866U (zh) 用于安装桥梁伸缩装置弹性锁紧条的机械手
CN202247689U (zh) 一种自适应异型截面轻型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