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9208U -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9208U
CN209479208U CN201821980343.9U CN201821980343U CN209479208U CN 209479208 U CN209479208 U CN 209479208U CN 201821980343 U CN201821980343 U CN 201821980343U CN 209479208 U CN209479208 U CN 209479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torage box
fountain roller
sti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03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Runda Bangj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Runda Bang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Runda Bang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Runda Bang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03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9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9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9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属于印刷用供墨技术领域,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于供墨辊一侧且呈类梯形的刮墨块、用于驱动刮墨块于水平方向活动的电动推杆以及循环供墨组件,刮墨块具有紧靠供墨辊且内凹的弧形侧面、与弧形侧面对应的竖直侧面、水平顶面、与水平顶面对应的水平底面以及两对称分布的竖直端面,刮墨块上于水平底面与弧形侧面之间的交棱部位形成用于刮墨的刮刀部,循环供墨组件包括固定于供墨辊下方的储墨盒、以及固定于固定板上的中转盒、供墨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搅拌机构;其结合刮除与供墨功能一体,更加高效方便;通过搅拌打散,更好的保证墨水循环利用质量。

Description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用供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为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印刷机在对产品进行印刷加工时,起供墨功能的供墨辊在供墨系统中占据最首要的位置,传统的印刷机对产品印刷完成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手动拆出供墨辊用进行清洗,避免供墨辊上积累过得多的余墨,从而影响供墨辊的供墨效果,进而影响印刷效果,然而这样也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清洗过程容易产生废墨水,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通过在具有刮刀部的刮墨块上开设用于容置供墨管的通腔,当供墨辊进行转动时,供墨管经开口槽将墨水喷至供墨辊上实现供墨,而多余的墨水则沿弧形侧面与供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向下流回储墨盒内,同时刮墨块上的刮刀部对供墨辊上积累的墨水表层进行刮除,刮除的墨层结合能够被多余的墨水带入储墨盒内,其结合刮除与供墨功能一体,更加高效方便;另外储墨盒的内底面沿储墨盒的另一侧壁向储墨盒的一侧壁方向倾斜向下,其使得进入储墨盒内凝结成块的膜层沿储墨盒的底面滑入到搅拌轴所在的区域内,被搅拌打散,重新与墨水混合,保证墨水质量,其更好的保证墨水循环利用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固定于供墨辊一侧且呈类梯形的刮墨块、用于驱动所述刮墨块于水平方向活动的电动推杆以及循环供墨组件,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供墨辊一侧,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于靠近所述供墨辊的一侧面上且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垂直,所述刮墨块具有紧靠所述供墨辊且内凹的弧形侧面、与所述弧形侧面对应的竖直侧面、水平顶面、与所述水平顶面对应的水平底面以及两对称分布的竖直端面,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体一端与所述刮墨块的竖直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刮墨块上于所述水平底面与所述弧形侧面之间的交棱部位形成用于刮墨的刮刀部,所述刮刀部位于所述供墨辊的中心轴线下方;
所述循环供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供墨辊下方的储墨盒、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中转盒、供墨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刮墨块的所述竖直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刮墨块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刮墨块的通腔,所述通腔靠近所述弧形侧面与所述水平顶面之间的交棱部位,所述供墨管活动插设于所述通腔内,所述供墨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中转盒内连接导通,所述供墨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沿所述供墨管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出墨孔,所述弧形侧面上设有沿所述刮墨块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刮墨块且连通所述通腔的开口槽,所述出墨孔与所述开口槽对应且倾斜朝向所述供墨辊,所述弧形侧面与所述供墨辊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沿所述弧形侧面的顶边缘向所述弧形侧面的底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储墨盒内设有密封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储墨盒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中转盒连接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有电动泵,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经所述储墨盒一侧壁伸入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底面沿所述储墨盒另一侧壁向所述储墨盒一侧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储墨盒顶部于靠近所述储墨盒另一侧壁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对应位于所述刮刀部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储墨盒顶部于靠近所述储墨盒一侧壁位置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转轴一端的若干搅拌叶。
可选地,所述刮刀部与所述供墨辊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可选地,所述储墨盒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补墨管。
可选地,所述中转盒内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过滤膜层,所述过滤膜层将所述第二容置腔分隔成上腔室以及下腔室,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下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中转盒内且与所述上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储墨盒为透明材料储墨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具有刮刀部的刮墨块上开设用于容置供墨管的通腔,当供墨辊进行转动时,供墨管经开口槽将墨水喷至供墨辊上实现供墨,而多余的墨水则沿弧形侧面与供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向下流回储墨盒内,同时刮墨块上的刮刀部对供墨辊上积累的墨水表层进行刮除,刮除的墨层结合能够被多余的墨水带入储墨盒内,其结合刮除与供墨功能一体,更加高效方便;另外储墨盒的内底面沿储墨盒的另一侧壁向储墨盒的一侧壁方向倾斜向下,其使得进入储墨盒内凝结成块的膜层沿储墨盒的底面滑入到搅拌轴所在的区域内,被搅拌打散,重新与墨水混合,保证墨水质量,其更好的保证墨水循环利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的刮墨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电动推杆;21、伸缩杆体;3、刮墨块;31、弧形侧面;32、竖直侧面;33、水平顶面;34、水平底面;35、竖直端面;36、通腔;37、开口槽;38、刮刀部;41、储墨盒;410、第一容置腔;411、入料斗;412、补墨管;42、电动泵;43、中转盒;431、上腔室;432、下腔室;433、过滤膜层;441、第一连接管;442、第二连接管;451、驱动电机;452、转轴;453、搅拌叶;46、供墨管;461、出墨孔;5、供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固定于供墨辊5一侧且呈类梯形的刮墨块3、用于驱动刮墨块3于水平方向活动的电动推杆2以及循环供墨组件,固定板1位于供墨辊5一侧,电动推杆2固定于固定板1上于靠近供墨辊5的一侧面上且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刮墨块3长度与供墨辊5长度一致,刮墨块3具有紧靠供墨辊5且内凹的弧形侧面31、与弧形侧面31对应的竖直侧面32、水平顶面33、与水平顶面33对应的水平底面34以及两对称分布的竖直端面35,电动推杆2的伸缩杆体21一端与刮墨块3的竖直侧面32固定连接,刮墨块3上于水平底面34与弧形侧面31之间的交棱部位形成用于刮墨的刮刀部38,刮刀部38位于供墨辊5的中心轴线下方;具体来说,固定板1固定于印刷机设置供墨系统位置处,其可以是刚性板材裁剪制成;刮墨板的长度与供墨辊5的长度一致,其保证形成的刮刀部38能够完全刮到供墨辊5;本实施例中刮墨块3的弧形侧面31所在的圆周面与供墨辊5的圆周面相似,方便刮墨块3与供墨辊5之间的安装配合;弧形侧面31与水平底面34之间形成的交棱部位形成类似刮片的刮刀部38,通过刮刀部38来刮除供墨辊5上残留墨;再者,刮刀部38位于供墨辊5的中心轴线下方,如图1所示,这样挂落的残留墨能够直接落下,而不会有下落过程再次粘附在供墨辊5的情况出现;再者通过设置电动推杆2来固定刮墨块3,其不仅能够起到一个固定作用,而且当需要进行调整时,防利用电动推杆2来调整刮墨块3的位置,电动推杆2的伸缩杆体21与刮墨块3之间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就是在刮墨块3的竖直侧面32上开设供伸缩杆体21一端伸入的螺纹孔,来实现固定配合,方便安装拆卸。
如图1和图2所示,循环供墨组件包括固定于供墨辊5下方的储墨盒41、以及固定于固定板1上的中转盒43、供墨管46、第一连接管441、第二连接管442以及搅拌机构,刮墨块3的竖直端面35上设有沿刮墨块3长度方向贯穿刮墨块3的通腔36,通腔36靠近弧形侧面31与水平顶面33之间的交棱部位,供墨管46活动插设于通腔36内,供墨管46的一端通过连接第一连接管441与中转盒43内连接导通,供墨管46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沿供墨管46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出墨孔461,弧形侧面31上设有沿刮墨块3长度方向贯穿刮墨块3且连通通腔36的开口槽37,出墨孔461与开口槽37对应且倾斜朝向供墨辊5,弧形侧面31与供墨辊5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的宽度沿弧形侧面31的顶边缘向弧形侧面31的底边缘方向逐渐减小;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中转盒43可以避免因储墨盒41出现故障时,而出现立即断墨的情况,其能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供墨管46的另一端是密封的,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441连通中转盒43,其中供墨管46固定塞设在通腔36内,并保证供墨管46的外侧壁上的若干出墨孔461与开口槽37对应且倾斜朝向供墨辊5进行喷淋供墨;另外,弧形侧面31与供墨辊5之间形成间隙,间隙的宽度沿弧形侧面31的顶边缘向弧形侧面31的底边缘方向逐渐减小,刮刀部38与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最小,保证刮墨彻底,紧贴供墨辊5进行刮墨,而位于通腔36位置的间隙宽度较大,其方便形成一个供墨的流通的空间,保证供墨稳定,均匀涂至供墨辊5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储墨盒41内设有密封的第一容置腔410,储墨盒41通过第二连接管442与中转盒43连接导通,第二连接管442上固定有电动泵42,第二连接管442一端经储墨盒41一侧壁伸入第一容置腔410内,第一容置腔410的底面沿储墨盒41另一侧壁向储墨盒41一侧壁方向向下倾斜,储墨盒41顶部于靠近储墨盒41另一侧壁位置设有与第一容置腔410连通的入料斗411,入料斗411对应位于刮刀部38的正下方,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储墨盒41顶部于靠近储墨盒41一侧壁位置的驱动电机451、与驱动电机451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伸入第一容置腔410内的转轴452以及固定于转轴452一端的若干搅拌叶453;具体来说,电动泵42可以采用型号为DC40H-24110的微型直流电动泵42,其体积小,动力足;第一容置腔410的底面沿储墨盒41另一侧壁向储墨盒41一侧壁方向向下倾斜,刮除的残留墨结合多余的墨水后进入第一容置腔410内,其中存在部分残留墨为粘结块状,将第一容置腔410的底面设置倾斜,也方便将粘结块状的残留墨引入具有搅拌轴的区域内,再通过搅拌轴的不断搅拌进行打散,重新与墨水进行结合,从而墨水循环利用的质量与效率。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具有刮刀部38的刮墨块3上开设用于容置供墨管46的通腔36,当供墨辊5进行转动时,供墨管46经开口槽37将墨水喷至供墨辊5上实现供墨,而多余的墨水则沿弧形侧面31与供墨辊5之间形成的间隙向下流回储墨盒41内,同时刮墨块3上的刮刀部38对供墨辊5上积累的墨水表层进行刮除,刮除的墨层结合能够被多余的墨水带入储墨盒41内,其结合刮除与供墨功能一体,更加高效方便;另外储墨盒41的内底面沿储墨盒41的另一侧壁向储墨盒41的一侧壁方向倾斜向下,其使得进入储墨盒41内凝结成块的膜层沿储墨盒41的底面滑入到搅拌轴所在的区域内,被搅拌打散,重新与墨水混合,保证墨水质量,其更好的保证墨水循环利用质量。
可选地,刮刀部38与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具体来说,如果刮刀部38与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过小容易与供墨辊5之间发生接触磨损,从而影响供墨辊5以及刮墨块3的使用寿命,而如果刮刀部38与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过大,而容易导致刮墨清理工作不彻底,为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刮刀部38与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可选地,储墨盒41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连通第一容置腔410的补墨管412;具体来说,通过墨水是不断消耗的,为此设置补墨管412能够实时往储墨盒41内进行供给补充墨水,保证印刷的持续进行。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中转盒43内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过滤膜层433,过滤膜层433将第二容置腔分隔成上腔室431以及下腔室432,第一连接管441的一端伸入中转盒43内且与下腔室432连通,第二连接管442的另一端伸入中转盒43内且与上腔室431连通;具体来说,刮除回收的残留墨与储墨盒41内的墨水进行重新混合过程,即使是通过搅拌轴进行搅拌加强混合效果,但是其仍然存在少料的残留墨没能与墨水完全融合,从而通过设置过滤膜层433能够将第二连接管442送入的墨水先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墨水经过第一连接管441送入供墨管46内,其中过滤膜层433可以是涤纶滤布膜层。
可选地,储墨盒41为透明材料储墨盒;具体来说,储墨盒41可以是有机玻璃材料制成,例如亚克力材料,其方便人员检修时直观检查储墨盒41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固定于供墨辊(5)一侧且呈类梯形的刮墨块(3)、用于驱动所述刮墨块(3)于水平方向活动的电动推杆(2)以及循环供墨组件,所述固定板(1)位于所述供墨辊(5)一侧,所述电动推杆(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上于靠近所述供墨辊(5)的一侧面上且与所述固定板(1)相互垂直,所述刮墨块(3)具有紧靠所述供墨辊(5)且内凹的弧形侧面(31)、与所述弧形侧面(31)对应的竖直侧面(32)、水平顶面(33)、与所述水平顶面(33)对应的水平底面(34)以及两对称分布的竖直端面(35),所述电动推杆(2)的伸缩杆体(21)一端与所述刮墨块(3)的竖直侧面(32)固定连接,所述刮墨块(3)上于所述水平底面(34)与所述弧形侧面(31)之间的交棱部位形成用于刮墨的刮刀部(38),所述刮刀部(38)位于所述供墨辊(5)的中心轴线下方;
所述循环供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供墨辊(5)下方的储墨盒(41)、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上的中转盒(43)、供墨管(46)、第一连接管(441)、第二连接管(442)以及搅拌机构,所述刮墨块(3)的所述竖直端面(35)上设有沿所述刮墨块(3)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刮墨块(3)的通腔(36),所述通腔(36)靠近所述弧形侧面(31)与所述水平顶面(33)之间的交棱部位,所述供墨管(46)活动插设于所述通腔(36)内,所述供墨管(46)的一端通过连接第一连接管(441)与所述中转盒(43)内连接导通,所述供墨管(46)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沿所述供墨管(46)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出墨孔(461),所述弧形侧面(31)上设有沿所述刮墨块(3)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刮墨块(3)且连通所述通腔(36)的开口槽(37),所述出墨孔(461)与所述开口槽(37)对应且倾斜朝向所述供墨辊(5),所述弧形侧面(31)与所述供墨辊(5)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沿所述弧形侧面(31)的顶边缘向所述弧形侧面(31)的底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储墨盒(41)内设有密封的第一容置腔(410),所述储墨盒(41)通过第二连接管(442)与所述中转盒(43)连接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42)上固定有电动泵(42),所述第二连接管(442)一端经所述储墨盒(41)一侧壁伸入所述第一容置腔(410)内,所述第一容置腔(410)的底面沿所述储墨盒(41)另一侧壁向所述储墨盒(41)一侧壁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储墨盒(41)顶部于靠近所述储墨盒(41)另一侧壁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腔(410)连通的入料斗(411),所述入料斗(411)对应位于所述刮刀部(38)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储墨盒(41)顶部于靠近所述储墨盒(41)一侧壁位置的驱动电机(451)、与所述驱动电机(451)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伸入所述第一容置腔(410)内的转轴(452)以及固定于所述转轴(452)一端的若干搅拌叶(45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刀部(38)与所述供墨辊(5)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墨盒(41)的另一侧壁上端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410)的补墨管(4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盒(43)内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过滤膜层(433),所述过滤膜层(433)将所述第二容置腔分隔成上腔室(431)以及下腔室(432),所述第一连接管(441)的一端伸入所述中转盒(43)内且与所述下腔室(432)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4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中转盒(43)内且与所述上腔室(431)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墨盒(41)为透明材料储墨盒。
CN201821980343.9U 2018-11-28 2018-11-28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9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0343.9U CN209479208U (zh) 2018-11-28 2018-11-28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0343.9U CN209479208U (zh) 2018-11-28 2018-11-28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9208U true CN209479208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034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9208U (zh) 2018-11-28 2018-11-28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9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1827A (zh) 一种涂料清洁搅拌装置
CN111590699B (zh) 一种柜体类家具外表面装饰贴纸处理装置
CN204883164U (zh) 一种全自动刮刀清洗机
CN207072518U (zh) 一种油墨转运小车
CN209479208U (zh) 绿色印刷用循环供墨装置
CN111546631B (zh)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
CN211518853U (zh) 一种便于进行印刷辊清理的水墨印刷机
CN209934725U (zh) 一种用于生产阻垢剂的搅拌釜
CN100351081C (zh) 印刷机的印刷方法
CN206436725U (zh) 一种单面涂胶机
CN204824248U (zh) 纸厂废水气浮处理装置
CN106585077B (zh) 一种节约印料的丝印机
CN202155097U (zh) 脱水筛
CN209813397U (zh) 一种印刷机
CN1899818A (zh) 静电印刷装置及静电印刷方法
CN214553558U (zh) 一种易清洁型搅拌反应釜
KR20120066803A (ko) 수성인쇄의 인쇄장치
CN213378265U (zh) 一种带有废料收集功能的砂型3d打印装置
CN204586116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印刷油墨单元及曲面印刷机
CN204939985U (zh) 一种环保阻燃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线
CN208630097U (zh) 一种印刷机油墨回收清洗装置
CN204429512U (zh) 一种下卸料离心机用的定向卸料刮刀装置
CN208101384U (zh) 印刷涂料循环利用系统
JP2001047613A (ja) グラビア印刷インキ循環系統のインキ循環回収洗浄システム
CN109773940A (zh) 大幅面陶瓷快速成型装置及其上料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