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8097U - 拆卸工具 - Google Patents

拆卸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8097U
CN209478097U CN201822060257.2U CN201822060257U CN209478097U CN 209478097 U CN209478097 U CN 209478097U CN 201822060257 U CN201822060257 U CN 201822060257U CN 209478097 U CN209478097 U CN 209478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xed
holding section
extracting tool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02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珺琛
陈树
曾其信
汪明古
闫锐
岳清政
孙念领
童世俊
庄旭
姜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02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8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8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8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包括底座、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底座上设有抵顶装置,抵顶装置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抵顶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设置在底座和固定装置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卡环,卡环位于抵顶装置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装置的卡环卡在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从而使轴套与卡环相对固定,然后使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伸缩,使抵顶装置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抵顶力,使得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由于施加的抵顶力均匀稳定,在拆卸时不易损伤轴套,且有效的提高了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拆卸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的机械零件,应用非常广泛。泵的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大体呈筒状。在维修泵时,需要取下轴套进行检查。然而泵在长时间使用后,轴套和泵轴结合处易产生结垢和/或锈蚀,加之轴套光滑、外露部分较短等因素,在拆卸轴套时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中在拆卸轴套时,多采用敲击的方法,即通过敲击轴套的外表面台阶,使轴套与泵轴的连接处松动,从而将轴套取下。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拆卸轴套时,若敲击用力过轻,则无法取下轴套;若敲击用力过大会,则容易损伤轴套,影响轴套的精度。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案在拆卸轴套时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工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拆卸轴套时能够平稳的施加拆卸力,不易损伤轴套,且拆卸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包括底座、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抵顶装置,所述抵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抵顶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抵顶装置的上方,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卡环。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主体以及垂直于所述主体的两个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位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抵接的表面上,所述固定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丝杠,所述底座和固定装置上均设有过孔,丝杠穿过所述过孔后利用螺母实现固定。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抵顶装置为千斤顶。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抵顶装置为丝杠,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拆卸工具,可选的,所述抵顶装置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卸工具,包括底座、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底座上设有抵顶装置,抵顶装置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抵顶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设置在底座和固定装置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卡环,卡环位于抵顶装置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拆卸轴套时,利用固定装置的卡环卡在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从而使轴套与卡环相对固定,然后使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伸缩,从而缩短固定装置与抵顶装置之间的距离,使抵顶装置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继续移动,从而使抵顶装置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抵顶力,使得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由于施加的抵顶力均匀稳定,在拆卸时不易损伤轴套,且有效的提高了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力提供的抵顶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抵顶装置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
110-抵顶装置;
111-套筒;
112-伸缩空间;
113-活塞杆;
200-支撑装置;
210-支撑杆;
300-固定装置;
301-卡环;
310-第一卡持部;
311-主体;
312-固定边;
320-第二卡持部;
33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泵是输送流体的机械零件,应用非常广泛。泵的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大体呈筒状。在维修泵时,需要取下轴套进行检查。然而泵在长时间使用后,轴套和泵轴结合处易产生结垢和/或锈蚀,加之轴套光滑、外露部分较短等因素,在拆卸轴套时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中在拆卸轴套时,多采用敲击的方法,即通过敲击轴套的外表面台阶,使轴套与泵轴的连接处松动,从而将轴套取下。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拆卸轴套时,若敲击用力过轻,则无法取下轴套;若敲击用力过大会,则容易损伤轴套,影响轴套的精度。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案在拆卸轴套时的效率较低。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工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具拆卸轴套时能够平稳的施加拆卸力,不易损伤轴套,且拆卸效率较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包括底座100、支撑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底座100上设有抵顶装置110,抵顶装置110的一端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抵顶装置1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200设置在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上设有卡环301,卡环301位于抵顶装置110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结构,例如平板状结构,本实施例的底座100为圆形板。底座100和支撑装置20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支撑装置200可以是支撑杆、支撑板或筒状连接结构;还可以是长度可以调节的结构。支撑装置200用于连接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用于夹持轴套,可以夹持在轴套的台阶或凹槽部位。抵顶装置110用于顶持泵轴的端部。在支撑装置200设置为长度可以调节的结构时,抵顶装置110可以为长度固定结构,例如千斤顶,将千斤顶的承托部位与泵轴的端部紧密接触,通过千斤顶的上升行程来顶持泵轴。
此外,支撑装置200还可以是固定的结构,抵顶装置110可以为可伸缩的结构,采用此种结构也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效果。
当然,也可以将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均设置成可伸缩的结构,其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卡环301卡持在待拆卸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调节支撑装置200和底座100之间的距离,使得抵顶装置110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完成拆卸准备。拆卸时,进一步缩短支撑装置200和底座100之间的距离,使得抵顶装置110的自由端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推力,从而使泵轴与轴套发生相对位移,使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
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包括底座100、支撑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底座100上设有抵顶装置110,抵顶装置110的一端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抵顶装置1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200设置在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上设有卡环301,卡环301位于抵顶装置110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将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拆卸轴套时,利用固定装置300的卡环301卡在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从而使轴套与卡环301相对固定,然后使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伸缩,从而缩短固定装置300与抵顶装置110之间的距离,使抵顶装置110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继续移动,从而使抵顶装置110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抵顶力,使得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由于施加的抵顶力均匀稳定,在拆卸时不易损伤轴套,且有效的提高了拆卸效率。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共同限定出卡环301。
具体的,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上均设有半个圆环,且二者组合后能够形成卡环301。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可以采用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实现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的卡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通过紧固件330固定连接。第一卡持部310包括主体311以及垂直于主体311的两个固定边312,固定边312位于第一卡持部310与第二卡持部320相抵接的表面上,固定边312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二卡持部320与第一卡持部310相对的表面;第二卡持部320与第一卡持部310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330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将第一卡持部310和第二卡持部320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330可选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后利用螺母固定其自由端即可。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200包括多个支撑杆210,多个支撑杆210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10的数量为四个。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10可以为丝杠,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上均设有过孔,丝杠穿过过孔后利用螺母实现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调节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支撑装置200实现伸缩移动。
采用此种方式时,底座100、支撑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均可拆卸,可以预先配置具有多种不同尺寸的卡环301的固定装置300,以适配不同直径的轴套。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抵顶装置110可以为千斤顶,使用时,通过卡环301卡持住轴套,并转动螺母调节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使千斤顶抵顶在泵轴的端部,通过控制千斤顶逐渐抵顶泵轴,从而使轴套和泵轴分离。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10也可以为可伸缩杆,支撑杆210的活动端与固定装置300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支撑装置200实现伸缩移动。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抵顶装置110可以为固定杆,固定杆抵顶在泵轴的端部,使用时通过可伸缩的支撑装置200调节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固定杆向泵轴施加力,使轴套和泵轴相对移动,实现轴套的拆卸。
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包括底座100、支撑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底座100上设有抵顶装置110,抵顶装置110的一端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抵顶装置1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200设置在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上设有卡环301,卡环301位于抵顶装置110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将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拆卸轴套时,利用固定装置300的卡环301卡在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从而使轴套与卡环301相对固定,然后使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伸缩,从而缩短固定装置300与抵顶装置110之间的距离,使抵顶装置110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继续移动,从而使抵顶装置110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抵顶力,使得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由于施加的抵顶力均匀稳定,在拆卸时不易损伤轴套,且有效的提高了拆卸效率。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力提供的抵顶装置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抵顶装置110可以为千斤顶,千斤顶可以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对泵轴施加力的作用。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抵顶装置110可以为丝杠,此时,底座100上设有螺纹孔,丝杠穿过螺纹孔与底座100固定连接,通过调节丝杠与螺纹孔的相对位置,使丝杠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对泵轴施加力的作用。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抵顶装置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6。在再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抵顶装置110可以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具体的,液压缸或气压缸包括套筒111,套筒111内沿轴线方向形成有伸缩空间112,活塞杆113可沿伸缩空间112上下伸缩,以对泵轴施加力的作用。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200可以为固定结构,即只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抵顶装置110抵顶在泵轴的端部,使用时通过可伸缩的抵顶装置110调节向泵轴施加推力,使轴套和泵轴相对移动,实现轴套的拆卸。
本实施例提供的拆卸工具,包括底座100、支撑装置200和固定装置300,底座100上设有抵顶装置110,抵顶装置110的一端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抵顶装置1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支撑装置200设置在底座100和固定装置300之间,用于支撑固定装置300;固定装置300上设有卡环301,卡环301位于抵顶装置110的上方,其中,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将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结构,在拆卸轴套时,利用固定装置300的卡环301卡在轴套外表面的台阶或凹槽部位,从而使轴套与卡环301相对固定,然后使支撑装置200和抵顶装置110中的至少一个沿竖直方向伸缩,从而缩短固定装置300与抵顶装置110之间的距离,使抵顶装置110的自由端抵顶在泵轴的端部;继续移动,从而使抵顶装置110向泵轴的端部施加抵顶力,使得轴套逐渐从泵轴上拆卸下来。由于施加的抵顶力均匀稳定,在拆卸时不易损伤轴套,且有效的提高了拆卸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抵顶装置,所述抵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抵顶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用于支撑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抵顶装置的上方,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和抵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共同限定出所述卡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包括主体以及垂直于所述主体的两个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位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相抵接的表面上,所述固定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等间距设置且位于同一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丝杠,所述底座和固定装置上均设有过孔,丝杠穿过所述过孔后利用螺母实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所述支撑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固定装置的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装置为千斤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装置为丝杠,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装置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CN201822060257.2U 2018-12-10 2018-12-10 拆卸工具 Active CN209478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0257.2U CN209478097U (zh) 2018-12-10 2018-12-10 拆卸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0257.2U CN209478097U (zh) 2018-12-10 2018-12-10 拆卸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8097U true CN20947809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8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0257.2U Active CN209478097U (zh) 2018-12-10 2018-12-10 拆卸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8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8990A (zh) * 2022-06-21 2022-10-14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拆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8990A (zh) * 2022-06-21 2022-10-14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拆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9195B (zh) 一种机匣零件的支撑工装
CN106764084B (zh) 一种管道夹具
CN111002222B (zh) 一种汽车轮毂表面加工机
CN207026993U (zh) 一种高精度快速自定位夹具
CN104289938A (zh) 一种圆轴专用夹具
CN202498114U (zh) 多角度多直径工件折弯装置
CN209478097U (zh) 拆卸工具
CN206997661U (zh) 一种锻造用夹具
CN109600003A (zh) 发动机转子叶片拆装设备
CN109909662B (zh) 一种叶轮叶片的焊接台
CN208871151U (zh) 管道辅助对接装置
EP1681185A3 (de) Federträger
CN106499354B (zh) 卡瓦装置及钻机
CN210024252U (zh) 一种叶轮叶片焊接工作台
CN104942107A (zh) 用于弯折油管的弯管机
US11426835B2 (en) Screw thread roller burnishing apparatus
CN204221432U (zh) 一种圆轴专用夹具
CN113084073B (zh) 一种薄钢板风管连体法兰快速铆接工具
CN204248436U (zh) 枢轴式等速万向节轴毂加工装夹装置
CN103465076A (zh) 一种四点夹持夹具
CN210578183U (zh) 用于泵的转子装配工具
CN111663453A (zh) 一种曲线u型肋拼装装置及方法
CN107297596B (zh) 文物矫形仪
US1810275A (en) Mandrel
CN211193721U (zh)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