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1660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1660U
CN209471660U CN201822138850.4U CN201822138850U CN209471660U CN 209471660 U CN209471660 U CN 209471660U CN 201822138850 U CN201822138850 U CN 201822138850U CN 209471660 U CN209471660 U CN 20947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guide
optical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88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CHOM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Ech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CH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CH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CH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88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1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路调整部件,光路调整部件包括入光区和出光区,光路调整部件的出光区设在导光板的端面位置;光源,光源设在导光板的背侧;光线准直组件;光线准直组件能够将光源的光线转换为射向光路调整部件入光区的平行光束,光路调整部件能够将所述平行光束调整后经出光区入射导光板。本技术方案将光源设在导光板的背侧,光源的光线依次通过光线准直组件准直、光路调整部件调整方向后,入射导光板。通过上述设计,入光侧宽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屏占比率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更美观,实现四边超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是侧边入光,灯条和散热板有一定厚度,入光侧需要布局光源和散热结构空间,普通的侧入式都是三边窄边框,入光侧因为结构布局,会比较宽。要达到屏占比率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更美观,实现四边超窄边框对于显示产品就显得极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入光侧宽度可以做得很小,能够实现超窄边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
光路调整部件,光路调整部件包括入光区和出光区,光路调整部件的出光区设在导光板的端面位置;
光源,光源设在导光板的背侧;
光线准直组件;
光线准直组件能够将光源的光线转换为射向光路调整部件入光区的平行光束,光路调整部件能够将所述平行光束调整后经出光区入射导光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导光板的端面形成入光面,导光板的背面形成反光面,导光板的前面形成出光面,光源方向与导光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光线准直组件包括准直透镜。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光路调整部件包括普罗棱镜。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准直透镜距离普罗棱镜镜面的距离为0~0.3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在导光板反光面背侧的反射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在反射片背侧的散热板,光源包括设在散热板端面上的灯条。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包括设在背光模组外围的中框、设在背光模组背侧的背板以及设在背光模组前侧的光学膜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光源设在导光板的背侧,光源的光线依次通过光线准直组件准直、光路调整部件调整方向后,入射导光板。本技术方案通过上述设计,入光侧宽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屏占比率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更美观,实现四边超窄边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或图2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4;
光路调整部件7,光路调整部件7包括入光区和出光区,光路调整部件7的出光区设在导光板4的端面位置;
光源5,光源5设在导光板4的背侧;
光线准直组件9;
光线准直组件9能够将光源5的光线转换为射向光路调整部件7入光区的平行光束,光路调整部件7能够将所述平行光束调整后经出光区入射导光板4。
光源5设在导光板4的背侧,光源5的光线依次通过光线准直组件9准直、光路调整部件7调整方向后,入射导光板4。本技术方案通过上述设计,将光源5后置,入光侧宽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屏占比率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更美观,实现四边超窄边框。
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导光板4的端面形成入光面,导光板4的背面形成反光面,导光板4的前面形成出光面,光源5方向与导光板4平行设置,并且正对光路调整部件7的入光区,光从光源5发出,经过光线准直组件9后,平行入射光路调整部件7的入光区,在光路调整部件7中反射、折射后,由出光区入射到导光板4中,再经过导光板4的网点均匀分布到整个显示区域,由于入射光源5不直接设在导光板4的入光侧,可实现显示装置四边窄边的设计。
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光线准直组件9包括反射镜和/或透镜,如抛物线凹面镜等,作为优选,光线准直组件9包括准直透镜,准直透镜将光源5发光面伞状光包转换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平行于导光板4入射光路调整部件7的入光区。
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光路调整部件7包括反射镜和/或透镜,其通过光线反射和/或折射实现光路方向调整,将平行光束180°逆转后入射导光板4,作为优选,光路调整部件7包括普罗棱镜,普罗棱镜为等腰直角三棱镜,末端平面对着直角。在使用上,光线由三棱镜中最大的长方形面——第一平面进入,经过斜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两次全反射,再穿透原来的入射平面——第一平面射出。第一平面沿平行光束方向正对第二平面的区域形成入光区,第一平面沿平行光束方向正对第三平面的区域形成出光区。
光线从准直透镜出射后,垂直入射普罗棱镜的第一平面,入射角为零,光线不发生折射偏转,之后入射棱镜的第二平面,入射角是45°,棱镜选择折射率较大的材质,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光线发生全反射,再入射第三平面,入射角同样是45°,同样原理,在棱镜第三平面也是发生全反射。最后,光线垂直出射第一平面,向外传播。综上,光线从普罗棱镜的第一平面射入,最后在第一平面射出,光路传播方向转了180°,且光线在棱镜传播都是全反射,光从普罗棱镜出射,之后进入到导光板4,再经过网点的作用均匀分布为面光源5。普罗棱镜需要选择高折射率的材质,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以入射角45°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空气的折射率约等于1.0,则全反射的条件是普罗棱镜材质的折射率大于也就是n普罗棱镜≥1.14143。
导光板4材质可以是PMMA、MS等光学级塑料或玻璃材料,依使用环境、寿命、价格考量等因素可采单一或混合剂量调配或层叠上述材料制作而成。
普罗棱镜的斜边宽度等于导光板4厚度、灯条宽度、反射片1厚度的总和,普罗透镜的斜边上半面和导光板4入光侧紧贴。因为普罗棱镜截面的高只有3mm左右,所以显示模组的入光侧可以很窄。
准直透镜的作用为准直光源5的光线,材质可以是PMMA、PC、PS、Silicone等光学级塑料或玻璃材料等。
准直透镜不宜离普罗棱镜太远,否则光损失较大,因为玻璃的熔点高,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准直透镜距离普罗棱镜镜面的距离为0~0.3mm。普罗棱镜第一平面紧贴导光板4入光面。
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导光板4反光面设置反光微结构、反光涂层等,作为优选,还包括设在导光板4反光面背侧的反射片1,导光板4射向反光面的部分光被反射片1反射回导光板4。
在某一或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反射片1背侧的散热板6,光源5包括设在散热板6端面上的灯条,散热板6作为光源5的散热部件,也后置在导光板4的背侧,即无需在入光侧布局散热结构空间,入光侧宽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屏占比率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更美观,实现四边超窄边框。灯条与散热板6直接或间接连接,作为优选,灯条通过导热双面胶贴附在无需折弯的散热板6端面,导热胶导热系数大于等于0.8W/mK。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显示或者照明。
包括设在背光模组外围的中框8、设在背光模组背侧的背板2以及设在背光模组前侧的光学膜片3。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
光路调整部件,光路调整部件包括入光区和出光区,光路调整部件的出光区设在导光板的端面位置;
光源,光源设在导光板的背侧;
光线准直组件;
光线准直组件能够将光源的光线转换为射向光路调整部件入光区的平行光束,光路调整部件能够将所述平行光束调整后经出光区入射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导光板的端面形成入光面,导光板的背面形成反光面,导光板的前面形成出光面,光源方向与导光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光线准直组件包括准直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光路调整部件包括普罗棱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准直透镜距离普罗棱镜镜面的距离为0~0.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导光板反光面背侧的反射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反射片背侧的散热板,光源包括设在散热板端面上的灯条。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背光模组外围的中框、设在背光模组背侧的背板以及设在背光模组前侧的光学膜片。
CN201822138850.4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47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850.4U CN20947166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850.4U CN20947166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1660U true CN209471660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90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8850.4U Active CN20947166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1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9181B2 (en) Light collector for an illumination optic
CN101078795B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0386673C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8842366B2 (en) Transmissive body
CN100555037C (zh) 背光模组
CN100465729C (zh) 用于背式照明的中空楔形光导
CN109031512B (zh) 导光膜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JP4856261B2 (ja) 光をコリメートする導光体、導光体のコリメーション改善方法、バックライト、及び表示装置
CN100395623C (zh) 背光模组
CN109445096A (zh) 一种全彩倾斜波导投影显示系统
WO2020192300A1 (zh) 光学准直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61758B (zh) 光转换结构、背光模组及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CN110308511B (zh) 一种导光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614370A (zh) 照明装置及采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13156707A (zh) 面光源装置和平板显示装置
CN20947166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384307U (zh) 背光模组、lcd显示屏及虚拟现实显示头盔
KR20120122642A (ko) 반사 광원형 측광식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도광 시스템
CN108646466A (zh) 背光模组、lcd显示屏及虚拟现实显示头盔
CN208384305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8752343U (zh)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防漏光结构
CN102537775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467504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741314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579622B (zh) 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