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0194U -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0194U
CN209470194U CN201822005967.5U CN201822005967U CN209470194U CN 209470194 U CN209470194 U CN 209470194U CN 201822005967 U CN201822005967 U CN 201822005967U CN 209470194 U CN209470194 U CN 20947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rol valve
water supply
feed pipe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5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晓健
周艳
丁林玲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 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 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 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 Feng Steel (zhangjia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5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0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0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总管,在给水总管上至少并联有两个锅炉给水泵,给水总管的出口通过汽包给水管连通汽包、同时通过低温过热器给水管连通低温过热器,在汽包给水管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主调节阀及第二电动调节阀,在汽包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一旁通阀的汽包给水旁通管,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主调节阀及第四电动调节阀,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二旁通阀的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高,能在线对调节阀及锅炉给水泵进行维修,保证了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发电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是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向煤气发电锅炉的汽包供水,从而控制煤气发电锅炉的蒸汽发生量。煤气发电锅炉的结构包括:炉体及低温过热器,在炉体上方设置有上集箱,在上集箱上方设置有汽包,在炉体的下方设置有下集箱,所述汽包的出水口通过围设在炉体外部的下降管连通下集箱的进口,下集箱的出口通过设置于炉体内部的上升管连通上集箱的进口,上集箱的出口与汽包的蒸汽进口相连通,汽包的蒸汽出口与低温过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
煤气发电锅炉生产时,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将凝汽式汽轮机的凝汽器中的热水从汽包的给水口打入汽包、并同时从低温过热器的进水口打入低温过热器,进入汽包的热水再经下降管进入下集箱,再经下集箱进入各上升管,热水在经过上升管时会与炉体内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换热而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再进入上集箱,再经上集箱进入汽包,进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内被分离成饱和蒸汽与水,汽包内的饱和蒸汽经蒸汽出口进入低温过热器,进入低温过热器的饱和蒸汽会与进入低温过热器的热水进行换热而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再供凝气式汽轮机的汽轮机使用,同时低温过热器中与饱和蒸汽换热后的热水再回流至汽包中。目前所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内包括设有调节阀的给水总管及锅炉给水泵。上述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存在的缺点是: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低,当调节阀或锅炉给水泵出现故障时,需将整个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停运才能进行调节阀或锅炉给水泵的维修,无法保证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高的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总管,其特征在于:在给水总管上至少并联有两个锅炉给水泵,给水总管的出口通过汽包给水管连通汽包的给水口、同时通过低温过热器给水管连通低温过热器的进水口,在汽包给水管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主调节阀及第二电动调节阀,在汽包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一旁通阀的汽包给水旁通管,汽包给水旁通管的一侧管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阀前的汽包给水管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相连接,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主调节阀及第四电动调节阀,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二旁通阀的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的一侧管端与第三电动调节阀阀前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四电动调节阀阀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中:在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上连通有给水排气管,在给水排气管上设置有给水排气阀。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中:在给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五电动调节阀、手动调节阀及流量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中:在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中:在第四电动调节阀阀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高,能在线对调节阀及锅炉给水泵进行维修,保证了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总管1,在给水总管1上至少并联有两个锅炉给水泵2,在本实施例中,在给水总管1上并联有两个锅炉给水泵2,工作时,两个锅炉给水泵2一备一用,给水总管1的出口通过汽包给水管3连通汽包4的给水口、同时通过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连通低温过热器6的进水口,在汽包给水管3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主调节阀8及第二电动调节阀9,在汽包给水管3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一旁通阀10的汽包给水旁通管11,汽包给水旁通管11的一侧管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7阀前的汽包给水管3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二电动调节阀9阀后的汽包给水管3相连接,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电动调节阀12、第二主调节阀13及第四电动调节阀14,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二旁通阀15的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16,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16的一侧管端与第三电动调节阀12阀前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四电动调节阀阀14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动调节阀9阀后的汽包给水管3上连通有给水排气管17,在给水排气管17上设置有给水排气阀18,通过给水排气管及给水排气阀能及时将汽包给水管3中的气体排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在给水总管1上设置有第五电动调节阀19、手动调节阀20及第一流量计21,在第二电动调节阀9阀后的汽包给水管3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22,在第四电动调节阀14阀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上设置有第三流量计23,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管路上的流量,使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对系统作出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锅炉给水泵2的进口与出口处均设置有第六电动调节阀27,这样在保证煤气发电锅炉生产顺利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故障锅炉给水泵的在线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锅炉给水泵2将凝汽式汽轮机的凝汽器24中的热水打入给水总管1,再依次经第五电动调节阀19、手动调节阀20及第一流量计21分配到汽包给水管3及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进入汽包给水管3的热水再依次经第一电动调节阀7、第一主调节阀8、第二电动调节阀9及第二流量计22从汽包4的给水口进入煤气发电锅炉25的汽包4;而进入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的热水则依次经第三电动调节阀12、第二主调节阀13、第四电动调节阀14及第三流量计23从低温过热器6的进水口进入煤气发电锅炉25的低温过热器6;煤气发电锅炉25将汽包4内的热水形成过热蒸汽后排入凝汽式汽轮机的汽轮机26,凝汽式汽轮机将做功后的蒸汽再通入凝汽器24回收使用;在煤气发电锅炉25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时打开给水排气阀18,通过给水排气阀18及时将汽包给水管3中的气体排走,保证汽包给水管3的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
当第一主调节阀8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关闭第一电动调节阀8与第二电动调节阀9,并同时打开第一旁通阀10,此时,给水总管1分配到汽包给水管3的热水会经汽包给水旁通管11进入汽包,不会再经过第一主调节阀8,从而可以在线对第一主调节阀8进行维修,使得第一主调节阀8故障不会影响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样的,当第二主调节阀13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关闭第三电动调节阀12与第四电动调节阀14,并同时打开第二旁通阀15,此时,给水总管1分配到低温过热器给水管5的热水会经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16进入低温过热器6,不会再经过第二主调节阀13,从而可以在线对第二主调节阀13进行维修,使得第二主调节阀13故障不会影响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保证了生产效率;同样的,当其中一台锅炉给水泵2发生故障时,将该故障锅炉给水泵2进口与出口处的第六电动调节阀27关闭,同时启动另一台正常的锅炉给水泵2、并同时打开该正常锅炉给水泵2进口与出口处的第六电动调节阀27,此时,就可以在线进行故障锅炉给水泵的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高,能在线对调节阀及锅炉给水泵进行维修,保证了煤气发电锅炉生产系统的安全顺行,提高生产效率。

Claims (6)

1.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总管,其特征在于:在给水总管上至少并联有两个锅炉给水泵,给水总管的出口通过汽包给水管连通汽包的给水口、同时通过低温过热器给水管连通低温过热器的进水口,在汽包给水管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主调节阀及第二电动调节阀,在汽包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一旁通阀的汽包给水旁通管,汽包给水旁通管的一侧管端与第一电动调节阀阀前的汽包给水管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相连接,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顺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电动调节阀、第二主调节阀及第四电动调节阀,在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并联连接有带第二旁通阀的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低温过热器给水旁通管的一侧管端与第三电动调节阀阀前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相连接、另一侧管端与第四电动调节阀阀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上连通有给水排气管,在给水排气管上设置有给水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给水总管上设置有第五电动调节阀、手动调节阀及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电动调节阀阀后的汽包给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四电动调节阀阀后的低温过热器给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锅炉给水泵的进口与出口处均设置有第六电动调节阀。
CN201822005967.5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Active CN209470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967.5U CN209470194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967.5U CN209470194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0194U true CN209470194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5967.5U Active CN209470194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01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382A (zh) * 2018-11-30 2019-03-08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114892761A (zh) * 2022-06-20 2022-08-12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更换取水泵房取水设备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382A (zh) * 2018-11-30 2019-03-08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109442382B (zh) * 2018-11-30 2024-05-14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114892761A (zh) * 2022-06-20 2022-08-12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更换取水泵房取水设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81677A1 (zh) 一种太阳能燃煤耦合灵活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973017B (zh) 环冷机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5863754A (zh) 一种70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热力系统
CN106949521B (zh) 一种实现汽轮机凝汽器高真空运行的供热改造方法
CN114812247B (zh) 耦合储热的高灵活性燃煤发电系统
CN209470194U (zh)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104533554B (zh) 一种用于一次再热机组的新型高效给水回热系统
CN112856363B (zh)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CN201420573Y (zh) 除氧器/汽包一体化的水泥余热发电装置
CN104456519B (zh) 一种用于二次再热机组的新型高效给水回热系统
CN206018578U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多压余热锅炉的加药和取样系统
CN201897203U (zh) 一种用于电厂/能源站的余热锅炉
CN113154356A (zh) 一种高温蒸汽复合热力系统及其利用方法
CN109442382A (zh) 一种煤气发电锅炉给水系统
CN210485839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107327827A (zh) 一种大型汽水两用型锅炉
CN207907205U (zh) 一种大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
CN207661753U (zh) 一种干熄焦锅炉给水装置
CN207795326U (zh) 汽轮机发电机组
CN207454050U (zh) 一种利用余热循环发电装置
CN207006100U (zh) 一种环冷机废气与烧结大烟道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5957140U (zh) 热利用率高的供热系统
CN208982126U (zh)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CN109296415B (zh) 一种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机组供汽过热度利用系统
CN203501816U (zh) 干法水泥生产线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循环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