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2440U - 防辐射手机套 - Google Patents

防辐射手机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2440U
CN209462440U CN201920507803.4U CN201920507803U CN209462440U CN 209462440 U CN209462440 U CN 209462440U CN 201920507803 U CN201920507803 U CN 201920507803U CN 209462440 U CN209462440 U CN 209462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component
radiation proof
layer
mobile phon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78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琪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078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2440U/zh
Priority to US16/583,196 priority patent/US2020032877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2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24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围合形成容纳腔;第一吸收件,所述第一吸收件贴合于所述折边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位于所述底板的区域部分留空;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吸收件吸收辐射,且通过所述第一吸收件部分区域留空,以保证手机的正常通信,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Description

防辐射手机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辐射手机套。
背景技术
如今,使用手机进行通信时,将手机贴在头部使用。由于手机通信的过程中会出现电磁辐射污染,而用户长期在如此的近距离会受到电磁波的辐射污染,会使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目前,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大部分手机通常使用防辐射的手机套对手机的辐射进行防护,即将手机套制作成全包式,从而影响手机信号接收且防辐射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辐射手机套,解决了目前手机使用防辐射的手机套影响手机信号接收且防辐射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围合形成容纳腔;
第一吸收件,所述第一吸收件贴合于所述折边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位于所述底板的区域部分留空;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件沿着所述折边的弯折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微波透射层,所述微波透射层覆盖于所述底板,且所述微波透射层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
所述微波透射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吸收件的留空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角度θ,其中,θ的角度范围为20°~75°。
可选地,所述延长部的内侧壁上贴合有第一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件的厚度为0.2mm~2mm。
可选地,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盖件,所述盖件与所述底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盖件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关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
可选地,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第二吸收件,所述第二吸收件贴附于所述盖件朝向所述容纳腔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盖件上设置有显示窗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吸收件背离所述盖件的一侧贴合有第二绝缘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底壳以及第一吸收件,所述底壳具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吸收件贴合于所述折边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位于所述底板的区域部分留空,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吸收件吸收辐射,且通过所述第一吸收件部分区域留空,以保证手机的正常通信,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示例性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例性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防辐射手机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辐射手机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吸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防辐射手机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防辐射手机套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防辐射手机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防辐射手机套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防辐射手机套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辐射手机套。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底壳1以及第一吸收件2,所述底壳1具有底板11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1周边的折边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围合形成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手机产品,所述容纳腔13与手机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比如:所述容纳腔13对应手机产品的扬声器出声处、电源按键、摄像头、音量按键等位置设置有通孔或凹槽,以匹配到手机产品对应功能的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产品可以为搭载IOS系统、安卓系统或其他系统的手机,而所述容纳腔13的尺寸根据机产品的型号或类型决定,具体尺寸根据具体的型号或类型设定,在此并无限制。
所述底壳1的材质为轻质弹性材料,比如:塑料、橡胶、钢化玻璃等轻质弹性材料。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为一体结构,比如:将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一体注塑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为分体结构,所述折边12通过黏性胶粘接在所述底板11的周边,其中,该黏性胶包括但不限于胶水、强力胶水等,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贴合于所述折边12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2位于所述底板11的区域部分留空。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其中,所述壳体1被配置为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吸收件2,在另外的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不使用所述壳体1,即直接将手机产品设于所述第一吸收件2中,且所述第一吸收件2外侧包覆一层硅胶或橡胶的保护套,也可实现对手机产品背面进行留空以保持手机的正常通信,以及吸收手机产品侧面产生的辐射。
可选地,所述折边12为内扣型结构,即所述第一吸收件2贴合并扣接于所述折边12的内侧壁上。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吸收件2与所述折边12连接的稳定性,可使用黏性较好的双面胶带粘贴所述第一吸收件2与所述折边12,以避免该防辐射手机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轻易地从所述折边12处脱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与所述折边12的连接还可使用其他方式,比如:胶水等,在此并无限制。
所述第一吸收件2对应于所述底板11的区域部分留空,即当手机产品装设在所述第一吸收件2时,所述第一吸收件2相对于手机产品的背面留空,以防止手机产品的通信信号被遮挡,从而可以保持手机产品正常通信信号。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材质采用吸波屏蔽材料,即所述第一吸收件2被配置为用于吸收手机产品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辐射,当所述第一吸收件2扣接于所述折边12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吸收件2可以吸收手机产品侧面的辐射,且由于所述第一吸收件2相对于手机产品的背面留空,即不会影响到手机产品的正常通信,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产品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留空区域可为一种或多种规则形状、不规则形状组合形成,比如:该留空区域可为规则方形、圆弧形、圆形、N边形(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等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该留空区域还可为不规则的方形、圆弧形、圆形、N边形(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等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当留空区域所处的区域太大时,用户在通话过程中,手机背部辐射仍会朝向用户脑部方向衍射;当留空区域所处的区域太小时,减弱了手机的通讯信号以及增大了手机的辐射强度。如图1所示,即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留空区域距离所述底板11的较长侧边的距离d,且d<10mm;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留空区域距离所述底板11顶端的侧边的距离h,且8mm<h<50mm。在本实施例中,d的取值为3mm,h的取值为20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取值范围,d、h的取值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在此并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留空区域的形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仅仅只是对留空区域的形状进行改变,以实现在保持手机产品正常通信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衰减手机产品产生的辐射,应当认为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所述吸波屏蔽材料可为磁性吸波屏蔽材料、金属粉末吸波屏蔽材料、液态合金吸波屏蔽材料、复合纤维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橡胶吸波屏蔽材料、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树脂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泡沫吸波屏蔽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所述吸波屏蔽材料为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为例,该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包括吸波剂为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镍包铜粉三氯化铜聚合物粉)、液态合金粉等,基于上述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即所述第一吸收件2由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液态合金粉中的一种制成的单层结构。
或者,基于上述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即所述第一吸收件2由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液态合金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多层复合结构。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还可以是由上述除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外的其他吸波屏蔽材料制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底壳1以及第一吸收件2,所述底壳1具有底板11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1周边的折边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围合形成容纳腔13,所述第一吸收件2贴合于所述折边12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2位于所述底板11的区域部分留空,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吸收件2吸收辐射,且通过所述第一吸收件2部分区域留空,以保证手机的正常通信,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边12为朝向底板内扣的结构,即所述折边12朝向所述容纳腔13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吸收件2沿着所述折边12的弯折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吸收件2与所述折边12的形状相匹配,以当手机产品装设于所述容纳腔13后,通过所述第一吸收件2以及所述折边12的结构可以扣紧手机产品。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吸收件2完全包覆于手机产品的侧边,加强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吸收辐射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微波透射层(图未示),所述微波透射层覆盖于所述底板11,且所述微波透射层位于所述容纳腔13内。其中,所述微波透射层被配置为用于使微波透射到外部,本实施例中,微波为电磁波,即所述微波透射层用于透射电磁波。
所述微波透射层可粘贴于所述底板11上,且所述微波透射层处于所述容纳腔13中,使得所述微波透射层能够与手机产品的背面抵接,以更好地传递手机产品的电磁波,从而保持手机产品的正常通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可以采用微波透射材料制备形成所述微波透射层,其中,微波透射材料可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PET(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塑胶等,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吸收件2相对于手机产品的背面留空,即所述微波透射层也可覆盖于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留空处,也可实现所述微波透射层与手机产品的背面直接抵接,以更好地传递手机产品的电磁波,从而保持手机产品的正常通信。
可选地,所述微波透射层的厚度为小于2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波透射层的厚度为0.5mm,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取值范围,所述微波透射层的厚度还可以是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延长部21,所述延长部21与所述底板11之间形成角度θ,其中,θ的角度范围为20°~75°,以阻挡并减少手机对人体的辐射,即减少通话时手机屏幕正面方向对用户脑部的辐射。其中,所述延长部21从所述第一吸收件2朝向手机产品屏幕延伸,延伸距离为2mm~5mm,当然,基于上述取值范围,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边缘朝向手机产品屏幕延伸的距离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并不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边缘朝向手机产品屏幕延伸距离较小时,该手机套的防辐射作用削弱;当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边缘朝向手机产品屏幕延伸距离较大时,该手机套的边缘遮挡住了手机屏幕且不美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边缘朝向手机产品屏幕延伸3mm。
如图3所示,所述延长部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角度θ,本实施例中角度θ优选为45°,能够有效地减小通话时手机屏幕正面方向对用户脑部的辐射,从而加强了手机套对手机朝向人体脑部的方向辐射的防护。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角度θ的取值范围,角度θ可设置为其他数值,比如:48°、50°等,也可实现上述的效果,在此并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延长部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角度θ的取值较小时,该手机套的边缘遮挡住了手机屏幕,当所述延长部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角度θ的取值较大时,该手机套的边缘外观跨度太大且不美观。本实施例中角度θ优选为45°。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延长部21朝向手机产品的屏幕延伸,即所述延长部21的部分结构可能会与屏幕接触并导电,使得手机屏幕被唤醒。本实施例中,所述延长部21的内侧壁上贴合有第一绝缘层(图未示),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延长部21与手机产品的屏幕之间,能够有效地隔离所述延长部21与手机产品的屏幕之间的接触导电,防止手机屏幕被唤醒。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硅胶、橡胶等绝缘材料制备,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0.5mm,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优选为0.1mm。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还可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厚度为0.2mm~2mm。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吸收件2的厚度为0.5mm。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盖件3,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转动连接,且所述盖件3设于将所述容纳腔13关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13打开的开位置之间。为了提高该手机套的防辐射效果,即在通话时,可以将手机屏幕遮盖住,以吸收手机屏幕处产生的电磁波。
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为一体结构,比如:将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一体注塑成型或者挤压成型等,且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均采用轻质弹性材料,比如:塑料、橡胶、钢化玻璃等轻质弹性材料,以使所述盖件3能够转动至所述容纳腔13关闭的闭位置或者所述容纳腔13打开的开位置,以遮盖或打开所述底壳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还可以为分体结构,所述盖件3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底壳1转动连接,此时,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可为不同的材料制备,也可为相同的材料制备,其中,该转动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铰链等,在此并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件3可以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上、下、左、右侧边对应的四个方向(图4只示出了盖件位于底壳右侧的情况),在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能将所述盖件3盖合于所述底壳1上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第二吸收件4,所述第二吸收件4贴附于所述盖件3朝向所述容纳腔13的表面。即当盖合所述盖件3时,所述第二吸收件4朝向手机屏幕,以吸收从手机屏幕上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从而减少在通话过程中手机屏幕对用户的辐射,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产品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为了保证所述第二吸收件4与所述盖件3连接的稳定性,可使用黏性较好的双面胶带粘贴所述第二吸收件4与所述盖件3,以避免该防辐射手机套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吸收件4轻易地从所述盖件3处脱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收件4与所述盖件3的连接还可使用其他方式,比如:胶水等,在此并无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收件4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吸波屏蔽材料可为磁性吸波屏蔽材料、金属粉末吸波屏蔽材料、液态合金吸波屏蔽材料、复合纤维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橡胶吸波屏蔽材料、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树脂吸波屏蔽材料、复合泡沫吸波屏蔽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所述吸波屏蔽材料为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为例,该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包括吸波剂为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镍包铜粉三氯化铜聚合物粉)、液态合金粉等,基于上述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即所述第二吸收件4由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液态合金粉中的一种制成的单层结构。
或者,基于上述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即所述第二吸收件4由铁粉、四氧化三铁、石墨粉、镍粉、羰基镍粉、镍碳粉、钴铁合金粉、钛化钡粉、钴镝粉、镍镉粉、锡合金粉、磁性铜合金粉、液态合金粉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多层复合结构。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收件4还可以是由上述除复合硅胶吸波屏蔽材料外的其他吸波屏蔽材料制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使所述盖件3在盖合所述底壳1时能够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拨号、接听等通话操作,在所述盖件3上设置有显示窗口31,且所述显示窗口31对应于手机屏幕的拨号、接听等通话操作区域。当然,在所述盖件3上还设置一些其他的孔状开口,以实现手机正常的通信功能,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所述显示窗口31的形状可为一种或多种规则形状、不规则形状组合形成,比如:该留空区域可为规则方形、圆弧形、圆形、N边形(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等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该留空区域还可为不规则的方形、圆弧形、圆形、N边形(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等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在此并无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窗口31的区域应该与手机屏幕上的拨号、接听等通话操作的区域适配,且大小适中。当所述显示窗口31的区域较大时,该手机套的防辐射作用削弱。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吸收件4朝向手机产品的屏幕设置,在盖合所述盖件3时,所述第二吸收件4可能会与手机屏幕接触,即所述第二吸收件4的部分结构可能会与屏幕接触并导电,使得手机屏幕被唤醒。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收件4背离所述盖件3的一侧贴合有第二绝缘层(图未示),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吸收件4与手机产品的屏幕之间,能够有效地隔离所述第二吸收件4与手机产品的屏幕之间的接触导电,防止手机屏幕被唤醒。
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硅胶、橡胶等绝缘材料制备,在此并无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0.5mm,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优选为0.1mm。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还可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并无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盖件3上的周边设置包边33,所述包边33用于包覆手机产品的侧边,以使手机侧边产生的辐射波减弱。且所述包边33与所述第二吸收件4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即采用吸波屏蔽材料,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所述盖件3上还设有状态显示窗口32,用于显示手机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盖件3可以设置在所述底壳1的上、下、左、右侧边对应的四个方向(图6只示出了盖件位于底壳右侧的情况),在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述盖件3与所述底壳1之间的位置关系,只要能将所述盖件3盖合于所述底壳1上,使得所述包边33包覆于手机侧边即可。
基于上述实施例,经权威检验机构检测,本实用新型防辐射手机套,以YD-T1644.1-2007(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的测试标准,在WCDMA BAND1的频段,以10g的电磁为例,10g的电磁吸收SAR(W/Kg)减小值为99.1%,以1g的电磁为例,1g的电磁吸收SAR(W/Kg)减小值为99.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底壳1以及第一吸收件2,所述底壳1具有底板11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1周边的折边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折边12围合形成容纳腔13,所述第一吸收件2贴合于所述折边12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2位于所述底板11的区域部分留空,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2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吸收件2吸收辐射,且通过所述第一吸收件2部分区域留空,以保证手机的正常通信,从而有效地衰减手机在信号强度差或者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辐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周边的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围合形成容纳腔;
第一吸收件,所述第一吸收件贴合于所述折边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吸收件位于所述底板的区域部分留空;
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件为由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制成的单层结构或者为至少复合有一层吸波屏蔽材料层的多层复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件沿着所述折边的弯折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手机套包括微波透射层,所述微波透射层覆盖于所述底板,且所述微波透射层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
所述微波透射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吸收件的留空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角度θ,其中,θ的角度范围为20°~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的内侧壁上贴合有第一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件的厚度为0.2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盖件,所述盖件与所述底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盖件设于将所述容纳腔关闭的闭位置与将所述容纳腔打开的开位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手机套还包括第二吸收件,所述第二吸收件贴附于所述盖件朝向所述容纳腔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件上设置有显示窗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辐射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件背离所述盖件的一侧贴合有第二绝缘层。
CN201920507803.4U 2019-04-12 2019-04-12 防辐射手机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62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7803.4U CN209462440U (zh) 2019-04-12 2019-04-12 防辐射手机套
US16/583,196 US20200328770A1 (en) 2019-04-12 2019-09-25 Anti-radiation mobile phone c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7803.4U CN209462440U (zh) 2019-04-12 2019-04-12 防辐射手机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2440U true CN209462440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780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62440U (zh) 2019-04-12 2019-04-12 防辐射手机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2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09976A1 (en) Radiation protection device for cellular telephones
US20200328770A1 (en) Anti-radiation mobile phone case
US6448490B1 (en) Assembly for attenuating emissions from electronic sources
JPH11513867A (ja) シールド装置
JPH04220851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装置
CN209462440U (zh) 防辐射手机套
US20020148625A1 (en) Shielding device for a hand-held radiophone
CA3196341C (en) Ear-mounted two-way radio system
CN211581848U (zh) 防辐射手机套
EP2330751A1 (en) Shielding case for mobile or radio telephone
CN209881877U (zh) 手机套
RU2396890C1 (ru) Чехол для мобильных (радио) телефонов
WO2003028424A1 (en) Shiel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01207672Y (zh) 背听式手机防辐射屏蔽装置
CN209151158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对讲机
CN210609322U (zh) 手机壳体
CN201174724Y (zh) 手机防辐射屏蔽装置
WO2008067570A2 (en) Screened wireless telephone device and method
KR200170103Y1 (ko) 핸드폰용 부착구
JP2513538Y2 (ja) 携帯電話装置
CN2701181Y (zh) 手机防辐射屏蔽装置
CN210694059U (zh) 手机壳体及手机
JPH1065379A (ja) 携帯通信機用電磁波反射パネル
CN102801831A (zh) 一种手机防辐射保护装置
CN216055144U (zh) 一种内置式手机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