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0537U -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0537U
CN209460537U CN201920255891.3U CN201920255891U CN209460537U CN 209460537 U CN209460537 U CN 209460537U CN 201920255891 U CN201920255891 U CN 201920255891U CN 209460537 U CN209460537 U CN 209460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pats
pcb board
lamp bar
reflec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58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尧
张继兵
张登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58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0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0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0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包括PCB板、LED芯片或LED灯、透镜;所述PCB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安装在PCB板的第一表面;所述透镜环绕LED芯片或LED灯布设,在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相反的底面形成有护脚,所述护脚位于PCB板的宽度方向,且护脚的自由端伸出PCB板的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对背光模组中的每一个点光源的透镜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透镜的底面设置护脚,以阻隔反射片,避免其在受热膨胀后伸入到透镜与灯条的PCB板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降低透镜被反射片刮掉的风险,并通过减小在反射片上开设的避位孔的尺寸,以避免暗团产生,保证背光亮度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背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中的灯条的结构设计以及基于所述灯条设计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平板显示设备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用于为显示屏提供充足的亮度,以使显示屏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目前的平板显示设备,按照背光方式不同,主要分成侧入式平板显示设备和直下式平板显示设备,而直下式平板显示设备相比侧入式平板显示设备,在成本上更具优势。
目前的直下式平板显示设备,其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1、反射片2、灯条3、扩散板4等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灯条3固定安装在背板1上,包括PCB板6和布设在PCB板6上的多个点光源5。反射片2位于所述PCB板6的前方,且与背板1装配在一起。在反射片2上开设有多个避位孔9,每一个避位孔9对应灯条3上的一个点光源5,使点光源5可以经由所述避位孔9穿出,位于反射片2的前方。
如图2所示,在每一个点光源5中均包含有LED芯片8和围绕所述LED芯片8设置的透镜7,且所述透镜7完全位于PCB板6的前方。在反射片2上针对每一个点光源5开设避位孔9时,为了开孔方便,通常将避位孔9的形状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图3所示,且尺寸远大于点光源5中的透镜7的外径尺寸。之所以要将避位孔9的尺寸开大,是因为在环境温度升高或者点光源5点亮引发其周围温升时,反射片2会受热膨胀。若避位孔9紧贴透镜7开设,反射片2在受热膨胀后会伸向透镜7与PCB板6之间的间隙,因此,存在反射片2将透镜7刮下的风险。
将避位孔9的尺寸开大,在反射片2未受热膨胀的情况下,会导致较大面积的背板1和PCB板6外露,如图3所示。背板1和PCB板6的外露面积越大,点光源5前方区域的光线越少,导致该区域出现暗团问题,继而影响了背光亮度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背光模组中的灯条上的透镜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旨在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易出现的暗团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灯条,包括PCB板、LED芯片或LED灯、透镜;其中,所述PCB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安装在所述PCB板的第一表面;所述透镜环绕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布设,在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相反的底面形成有护脚,所述护脚位于所述PCB板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优选的,所述透镜包括两个所述护脚,两个所述护脚以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护脚呈直线型,且平行于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
为了便于在透镜的底面形成直线型的护脚,优选将所述透镜的底面设计成矩形或圆角矩形,所述护脚的延伸长度优选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边长相当。
优选的,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二表面。
优选的,所述护脚可以平齐于透镜底面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的方向垂直延伸;或者,所述护脚可以内缩于透镜底面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的方向垂直延伸。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和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LED芯片或LED灯、透镜;所述PCB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安装在所述PCB板的第一表面;所述透镜环绕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布设,在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相反的底面形成有护脚,所述护脚位于所述PCB板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PCB板的第二表面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套设于所述透镜上,在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透镜从所述避位孔中漏出,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反射片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为了尽量减小背板经由反射片的避位孔外露的面积,继而解决因避位孔开设尺寸过大而导致的暗团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设计所述避位孔与所述护脚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侧边紧邻所述护脚,避位孔的非紧邻所述护脚的侧边与所述透镜具有一定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可以按照反射片受热膨胀后,所述避位孔的非紧邻护脚的侧边不会接触到所述透镜的要求确定,以防止出现反射片刮掉透镜的情况。
再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和灯条;所述灯条包括PCB板、LED芯片或LED灯、透镜;所述PCB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安装在所述PCB板的第一表面;所述透镜环绕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布设,在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相反的底面形成有护脚,所述护脚位于所述PCB板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PCB板的第二表面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套设于所述透镜上,在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透镜从所述避位孔中漏出,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反射片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背光模组中的每一个点光源的透镜结构进行改进型设计,通过在透镜的底面设置护脚,以阻隔反射片,避免其在受热膨胀后伸入到透镜与灯条的PCB板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降低透镜被反射片刮掉的风险,提高点光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由于透镜有了护脚的保护,因此在反射片上开设避位孔时,可以减小避位孔的尺寸,使背板经由避位孔外露的面积尽量地缩小,由此达到了增加点光源前方区域的光线,避免暗团产生的目的,保证了背光模组的背光亮度的均匀性。此外,缩小反射片的开孔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反射片起到定位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装配难度,节约成本。将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应用在显示设备中,可以改善影像显示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背光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点光源的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点光源与反射片上开设的避位孔之间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灯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背光模组中反射片与灯条之间的装配关系图;
图6是图4所示灯条上的其中一个点光源的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点光源与反射片上开设的避位孔之间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灯条上的其中一个点光源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点光源与反射片上开设的避位孔之间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背光模组易出现的暗团问题,对背光模组中的灯条上的每一个点光源的透镜进行全新的结构设计,在确保点光源的透镜不会被反射片刮掉的情况下,通过缩小反射片上开设的避位孔的尺寸,以使每一个点光源前方区域的光线增多,继而避免了该区域内暗团的产生,改善了背光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灯条主要包括一个长条形的PCB板14以及布设在所述PCB板14上的若干个点光源10。在每一个点光源10中均包含有至少一颗LED芯片或LED灯11以及用于对所述LED芯片或LED灯11发出的光线起到增强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的透镜12,结合图6所示。其中,所述PCB板14包括呈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一表面141和第二表面142,所述LED芯片或LED灯11布设在PCB板14的第一表面141上,透镜12环绕所述LED芯片或LED灯11布设,且由所述PCB板14对其进行支撑。所述透镜12包括出光侧和与所述出光侧位置相反的底面122。在所述透镜12的底面122形成有护脚13,所述护脚13位于PCB板14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护脚13的自由端131伸出所述PCB板14的第一表面1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脚13优选设置两个,且两个护脚13在透镜12的底面122以PCB板14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即,将PCB板14从其上的每一个点光源12的两个护脚13之间穿过,通过设计两个护脚13的自由端131伸出PCB板14的第一表面141,由此可以利用透镜12的两个护脚13将PCB板14挡护在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护脚13优选设计成直线型,且平行于PCB板14的长度方向。两个护脚13可以平齐于透镜底面122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122的方向垂直延伸,如图6所示,也可以内缩于透镜底面122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122的方向垂直延伸,如图8所示。所述两个护脚13的自由端131可以与PCB板14的第二表面142平齐,也可以高于PCB板14的第二表面142,或者伸出PCB板14的第二表面142。两个护脚13之间的距离可以与PCB板14的宽度相当,如图8所示,也可以明显大于PCB板14的宽度,如图6所示。
为了便于在透镜12的底面122形成直线型的护脚13,本实施例优选将透镜12的底面122设计成矩形或者圆角矩形,如图4所示,例如可以将透镜12的下部直接设计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底座或者圆角矩形底座121,底座121上方形成异形碗状的折射体。在底座121的底面122相对的两侧各自形成一个直线型的护脚13,两个护脚13的长度(即,护脚延伸的长度)优选与矩形底座121的底面边长相当,即,两个护脚13的长度等于或者略小于矩形底座121的底面边长,以进一步增强护脚13对PCB板14的挡护作用。
将本实施例的灯条应用在背光模组中,例如可以使用多根如图4所示的灯条,以水平或者竖直方向平行布设在背光模组的背板1上,如图5所示。然后,在灯条的前方布设反射片2,并在反射片2上开设若干个避位孔20。所述避位孔20的开设数量和开设位置应与布设在背板1上的所有灯条上的点光源10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从而使每一个点光源10可以从与之对应的避位孔20中露出反射片2,利用反射片2将每一个点光源10照射到反射片2上的光线反射至扩散板,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由于本实施例在每一个点光源10的透镜12上设计了护脚13结构,且设计每一个护脚13的自由端131均伸出反射片2靠近背板1的一侧,即,利用护脚13将灯条的PCB板14的至少第一表面141与反射片2完全隔离,从而在反射片2上针对每一个点光源10开设避位孔20时,无需设计避位孔20的每一个侧边均远离透镜12的外缘,对于避位孔20中与透镜12的两个护脚13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侧边21、22可以设计得紧邻透镜12的两个护脚13,结合图7、图9所示,但避位孔25的另外两个侧边23、24仍需与透镜12间隔开一段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应按照反射片2受热膨胀后,避位孔20的所述另外两个侧边23、24不会接触到透镜12的要求确定。这样,在反射片2受热膨胀后,避位孔20的其中两个侧边21、22抵靠在透镜12的两个护脚13上,另外两个侧边23、24虽然向透镜12的方向靠近了,但由于预留了安全距离,因此,反射片2的另外两个侧边23、24不会伸入到透镜12与PCB板14之间的间隙中,因而不会将透镜12从PCB板14上刮掉。
将图7(或图9)与图3对比可见,在透镜12上形成护脚13后,反射片2上开设的避位孔20的尺寸明显小于使用常规透镜时需要开设的避位孔的尺寸,当护脚13内缩于透镜12的底面122布设时(如图8所示),避位孔20的两个侧边21、22既可以紧邻护脚13开设(如图9所示),也可以紧邻透镜12的外缘开设(如图7所示)。无论采用上述两种开设方式的哪一种,通过避位孔20外露的背板1的面积都会明显地缩小,由此便可增加点光源10前方区域的光线,避免在该区域产生暗团,实现背光模组的背光亮度的均匀化。
为了简化开孔操作,所述避位孔20优选设计成长方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背光亮度的均匀度,优选在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上布设丝印网点,例如油墨网点等,通过在背光模组中选用丝印扩散板,可以进一步改善背光模组的背光效果。
在显示设备(例如平板电视、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等)中使用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可以在消除灯条上的透镜被刮掉风险的情况下,避免背光出现暗团现象,从而提升了显示设备的影像显示效果,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条,包括:
PCB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LED芯片或LED灯,其安装在所述PCB板的第一表面;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镜,其环绕所述LED芯片或LED灯布设,在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相反的底面形成有护脚,所述护脚位于所述PCB板的宽度方向,且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两个所述护脚,两个所述护脚以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呈直线型,且平行于所述PCB板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底面为矩形或圆角矩形,所述护脚的延伸长度与所述透镜的底面的边长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平齐于透镜底面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的方向垂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内缩于透镜底面的外缘并沿远离透镜底面的方向垂直延伸。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反射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条;所述灯条的PCB板的第二表面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套设于所述透镜上,在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透镜从所述避位孔中漏出,所述护脚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反射片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孔与所述护脚位置相对应的侧边紧邻所述护脚,避位孔的非紧邻所述护脚的侧边与所述透镜间具有一定安全距离。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920255891.3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09460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5891.3U CN209460537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5891.3U CN209460537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0537U true CN209460537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5891.3U Active CN209460537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05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701A (zh) * 2020-05-27 2020-08-2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631018A (zh) * 2020-12-24 2021-04-09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840309A (zh) * 2021-09-18 2023-03-24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背光灯条以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701A (zh) * 2020-05-27 2020-08-2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631018A (zh) * 2020-12-24 2021-04-09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840309A (zh) * 2021-09-18 2023-03-24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背光灯条以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0537U (zh)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9901327A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08009369A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JP200706663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58522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planar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201205132A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672620B (zh) 背光模组
KR10131874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JP2004022344A (ja)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6171253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ッセンブリの導光板
CN201110928Y (zh) 一种线路板及背光源
US2016020957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6191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935845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JP6329955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059829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182611U (zh) 光扩散组件、背光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TWI437279B (zh) 下擴散片、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CN101696780B (zh) 背光模块、平面显示器及其定位元件的设计方法
KR20170044688A (ko) 이동 단말기
CN206093696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2082738U (zh) 可调整薄厚的背光模块
CN1996125A (zh) 用于一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学元件总成
CN213934281U (zh) 一种打孔屏智能机塑胶导光板
JP3981836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