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9918U -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9918U
CN209449918U CN201821853366.3U CN201821853366U CN209449918U CN 209449918 U CN209449918 U CN 209449918U CN 201821853366 U CN201821853366 U CN 201821853366U CN 209449918 U CN209449918 U CN 209449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buckling parts
column
hol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33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清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jiang Jialemei Umbrell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Jialemei Umbrell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Jialemei Umbrella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Jialemei Umbrella Co Ltd
Priority to JP2019000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3220734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9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9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免缝伞珠,包括柱体、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柱体的内侧具有轴向设置的插孔;上扣合部固定连接于柱体的外端;上扣合部的下表面成型有向下的扣合柱;下扣合部设有扣孔;伞布是由上扣合部上表面外绕至下表面从而外套于扣合柱;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将伞布固定夹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之间;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分离或一体。本发明采用扣合柱与扣孔配合固定夹住伞布,实现伞布与伞珠的免缝连接,大大提供了制伞工作效率,降低制伞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伞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背景技术
伞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用于晴天遮阳,雨天遮雨,应用非常广阔。而伞珠用于固定伞布,是伞具的必要组件。虽然伞具结构不断得到改进,但是伞珠的基本结构并未做多少改进,其结构通常为一长粒型的机构,开设有轴向设置的插孔以及供针线穿过的线孔,必须由人工将伞珠一粒一粒地缝合在伞布的外边缘,在将伞珠插套在伞长骨的末端,增加了制伞的麻烦程度,降低了制伞的生产效率,占用大量人力,严重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缝合伞珠,组装更加安全,提高制伞效率的伞及其免缝伞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免缝伞珠,包括柱体、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柱体的内侧具有轴向设置的插孔;上扣合部固定连接于柱体的外端;上扣合部的下表面成型有向下的扣合柱;下扣合部设有扣孔;伞布是由上扣合部上表面外绕至下表面从而外套于扣合柱;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将伞布固定夹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之间;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分离或一体。
优选的,扣合柱包括上柱和下柱;上柱呈圆柱状;下柱的上端为圆柱状段,下端的直径减缩从而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段;扣孔包括上孔和下孔,上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从而形成倾斜的导向侧壁,下孔呈圆柱状,下孔的直径等于上孔的最小直径,上柱的直径不大于下孔的直径;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下柱圆柱段对应于下孔且两者为过盈配合,扣合柱的底端不露出下扣合部下表面。
优选的,上孔的侧壁由下扣合部上表面向上延伸,扣合柱和上扣合部之间还成型有底座;上孔的侧壁外直径等于底座的直径。
优选的,下扣合部下表面成型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扣孔位于凹槽中部,下孔的侧壁由凹槽顶壁向下延伸;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下柱锥状段露出下孔部分的高度大于下柱圆柱状段的高度。
优选的,上扣合部靠近柱体的一侧较远离柱体的一侧向下凸出,凸出的部分定为凸部,凸部的中间具有向柱体一侧凹陷的V槽,V槽关于柱体的中轴线对称;上扣合部设有两个扣合柱,两个扣合柱关于V槽对称,下扣合部设有对应的两个扣孔。
优选的,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除了两者的接触面外,其它面都采用无棱角设计;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一体成型,两者之间具有折痕。
优选的,扣合柱的上端具有径向弹性;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扣合柱的上端卡于扣孔下方。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伞,包括伞本体,伞本体为直骨伞或多折伞,伞本体的主骨外端套有所述免缝伞珠,伞布的边缘固定夹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之间。
进一步的,伞本体为直骨伞,包括中棒、主骨、支骨、上巢、下巢、伞尾、伞头和伞布;伞尾固定于中棒顶端,伞头位于中棒底端;上巢固定于中棒上部,下巢滑动外套于中棒;主骨的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的内端枢接于下巢,尾端铰接于对应的主骨;伞布罩盖主骨上方;中棒上端的中空部安装有定滑轮座,一动滑轮座于中棒的中空部滑动;定滑轮座安装有定滑轮,动滑轮座安装有动滑轮;中棒的中空部还设有拉绳和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中棒底端,另一端钩挂于动滑轮座;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定滑轮座,另一端则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伸出中棒外并固定于下巢。
进一步的,主骨采用玻璃纤维一体成型,主骨的中部成型有打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扣合柱与扣孔配合固定夹住伞布,实现伞布与伞珠的免缝连接,大大提供了制伞工作效率,降低制伞成本。
2、扣合柱的底端采用锥状的尖端设计,能够直刺破伞布,无需在伞布另外加工孔,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扣合柱下端的锥状设计,与扣孔倾斜导向面相配合,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上下扣合部的快速装配扣合,提高组装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3、下柱的上端与下孔相对应且两者为过盈配合,大大增强了扣合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一体成型,两者之间具有折痕,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有利于伞具的快速组装。同时由于零件数量的减少,且所要开发的模具少,有利于减少企业模具投入和生产线投入,降低伞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利润。
5、凸部中间具有向柱体一侧凹陷的V槽,V槽既可以作为伞布边角的定位槽,又能容纳伞布多余的线头。
6、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除了两者的接触面外,其它面都采用无棱角设计,避免戳伤人员,保障了用伞安全性。
7、主骨采用玻璃纤维一体成型,主骨的中部成型有打线孔,可以直接采用打线器进行打线,相较于人工穿线,其效率更高。
8、中棒设置拉线和拉伸弹簧,实现自动开伞,降低制伞成本,外观结构更简单、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下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为A-A处剖视图;
图4为B-B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1扣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下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2扣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4的结构立体图;
图9为实施例4 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棒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4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上滑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下滑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伞珠;11、柱体;111、插孔;12、上扣合部;121、扣合柱;1211、上柱;1212、下柱;122、底座;13、下扣合部;131、扣孔;1311、上孔;1312、下孔;132、凹槽;14、凸部;141、V槽;2、伞布;3、中棒;31、定滑轮座;311、定滑轮;32、动滑轮座;321、动滑轮;33、拉绳;34、拉绳弹簧;4、主骨;41、打线孔;5、支骨;6、上巢;7、下巢;8、伞尾;9、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方向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上、下顶、底等,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免缝伞珠,包括柱体11、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本发明的上、下、顶、底,是基于说明书附图5所示的方位关系)。柱体11呈圆柱状管体,其内侧呈中空从而构成轴向设置的插孔111,该插孔111用于插入伞骨的外端(本发明的内是指离中棒中轴线近的一侧,外是指离中棒中轴线远的一侧)。上扣合部12连接于柱体11的外端,上扣合部12可以直接与柱体11一体成型,也可以上扣合部12通过相应的连接件(插接、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柱体11外端。上扣合部12的下表面成型有向下的扣合柱121。与之对应的,下扣合部13设有扣孔131。制伞时,先将伞布中间固定套于伞尾,再将本免缝伞珠插于伞骨的外端部,然后拉扯伞骨边缘的其中一边角,使其由上扣合部12上表面外绕至下表面从而外套于扣合柱121,最后将下扣合部13压入上扣合部12,使扣合柱121与扣孔131相配合从而将伞布2固定夹于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之间。伞布边缘的边角可以预先打套入扣合柱121的孔,也可以由扣合柱121直接穿刺出一个孔。
如图3所示,扣合柱121包括上柱1211和下柱1212。上柱1211呈圆柱状;下柱1212的上端为圆柱状段,下端的直径减缩从而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段;且下柱1212的最大直径大于上柱1211的直径,使得扣合柱1212整体呈伞状结构。在扣合柱121和上扣合部12之间还成型有底座122,具有增强扣合柱121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于套住伞布2,且其较扣合柱1212的直径大,因此其能在更远地拉扯伞布2,减少伞布2发生位移;同时由底座122承受伞布拉力,能避免伞布2作用于扣合柱121,影响扣合结构的牢固性。
如图4所示,扣孔131包括上孔1311和下孔1312。上孔1311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从而形成倾斜的导向侧壁,其侧壁是由下扣合部13上表面向上延伸而成,而且上孔1311的侧壁外直径等于底座122,上孔1311的侧壁与底座122形成套住伞布2的柱体。下孔1312呈圆柱状;下孔1312的直径等于上孔1311的最小直径,下孔131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上柱1211的直径,下孔1312的侧壁由下扣合部13的凹槽132顶壁向下延伸。其中,凹槽13是由下扣合部13下表面向上凹陷而成。
如图5所示,扣合柱121和扣孔131配合时,下柱1212圆柱状段对应于下孔1312且两者为过盈配合;上柱1211对应于上孔1311或局部对应下孔1312,但上柱1211与下孔1312需间隙配合,不能为过盈配合;底座122与上孔1311上延侧壁的顶面相抵;扣合柱121的底端不露出下扣合部13下表面,且下柱1212锥状段露出下孔1312部分的高度大于下柱1212圆柱状段的高度。如图5所示,下柱1212圆柱状段与下孔1312过盈配合,保证扣合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扣合柱121的尖头部未被限于孔径较小的扣合孔131内,但被隐藏于孔径较大的凹槽13内,既可以避免扣合柱121伤人,保证安全;又能方便外力进入凹槽13内按压扣合柱121的尖头部,实现解扣,拆除本免缝伞珠。
如图1所示,上扣合部12靠近柱体11的一侧较远离柱体11的一侧向下凸出,凸出的部分定为凸部14,凸部14的中间具有向柱体11一侧凹陷的V槽141。V槽141关于柱体11的中轴线对称。伞布2的边角为V形,因此此V槽141可以作为限位槽,用于实现快速对准伞布2,避免伞布2被倾斜固定,保证伞具的美观,大气。本实施例中,一个免缝伞珠都设有两个扣合柱121,并配套有两个扣孔131,且两个扣合柱121关于V槽141对称,固定效果更好。
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除了两者的接触面外,其它面都采用无棱角设计,既能避免伞布2被刺破,又能防止对他人造成伤害,整体结构美观大方。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免缝伞珠,包括柱体11、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采用注塑一体成型。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之间具有折痕(未示出),方便快速扣合,且折痕附近采用坡状缺口设计,使扣合过程更加流畅。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免缝伞珠,包括柱体11、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柱体11呈圆柱状管体,其内侧呈中空从而构成轴向设置的插孔111,该插孔111用于插入伞骨的外端。上扣合部12连接于柱体11的外端,上扣合部12可以直接与柱体11一体成型,也可以上扣合部12通过相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柱体11外端。上扣合部12的下表面成型有向下的扣合柱121。与之对应的,下扣合部13设有扣孔131。制伞时,先将伞布中间固定套于伞尾,再将本免缝伞珠插于伞骨的外端部,然后拉扯伞骨边缘的其中一边角,使其由上扣合部12上表面外绕至下表面从而外套于扣合柱121,最后将下扣合部13压入上扣合部12,使扣合柱121与扣孔131相配合从而将伞布2固定夹于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之间。伞布边缘的边角可以预先打套入扣合柱121的孔,也可以由扣合柱121直接穿刺出一个孔。
如图7所示,扣合柱121的上端具有径向弹性,在扣合柱121上端的中间开一裂口即可。当扣合柱121与扣孔131相配合时,扣合柱121先径向收缩,直至其上端露出扣孔131下方,扣合柱121上端撑开卡于扣孔131下方。
实施例3
一种伞,包括伞本体,伞本体为直骨伞或多折伞,伞本体的主骨外端套有实施例1或2的免缝伞珠1,伞布的边缘固定夹于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之间。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一种直骨伞,包括中棒3、主骨4、支骨5、上巢6、下巢7、伞尾8、伞头9、伞布2和伞珠1。伞尾8固定于中棒3顶端。伞头9位于中棒3底端。上巢6固定于中棒3上部。下巢7滑动外套于中棒3。若干主骨4的内端枢接于上巢6。若干支骨5的内端枢接于下巢7,尾端铰接于对应的主骨4。伞布2罩盖主骨4上方,边缘固定夹于免缝伞珠1的上扣合部12和下扣合部13之间。
本实施例的主骨4和直骨5都可以采用金属制成,或玻璃纤维制成。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主骨4采用的是玻璃纤维一体成型,且在其中部一体成型有打线孔41。该打线孔41的孔径较现有穿线孔大,可供打线器的头部直接穿过,以便利用打线器进行穿线,相较于现有人工穿线,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的伞珠1采用的是实施例1和2的免缝伞珠。
如图10-13所示,中棒3上端的中空部安装有定滑轮座31,一动滑轮座32于中棒3中空部滑动;而定滑轮座31安装有定滑轮311,动滑轮座32安装有动滑轮321。中棒3的中空部还设有拉绳33和拉伸弹簧34。拉伸弹簧34的一端固定于中棒3底端,另一端钩挂于动滑轮座32;拉绳33的一端固定于定滑轮座31,另一端则依次绕过动滑轮321和定滑轮311后,再伸出中棒3外并固定于下巢7。
本实施例中定滑轮座31和动滑轮座32是以圆柱体为基本形状,以更好地匹配装于中棒3内,同时在中棒3顺畅地滑动。定滑轮311通过销轴(未示出)固定于定滑轮座31;动滑轮321也通过销轴固定于动滑轮座32;动滑轮座32还固定另一根销轴,用于钩挂弹簧拉绳34。
中棒3的顶部开有一缺口(未示出),该缺口能够供定滑轮座31局部外露,将一销钉依次穿过上巢6、中棒3和定滑轮座31,从而固定滑轮座31。上巢6在成型时,局部径向外凸构成容纳定滑轮座31外露的空间(未指示),同时拉绳33自该空间穿过并与下方的下巢7连接。
本实施例的应用:收伞时,手动向下拉动下巢7,固定在下巢7的拉绳33拉动动滑轮座32,拉伸弹簧34拉长,直至下巢7卡在伞头9的开伞按钮。开伞时,按下开伞按钮,下巢7脱离开伞按钮的限制,在拉伸弹簧34作用下,动滑轮座32拖动拉绳33,带动下巢7上滑至开伞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柱体的内侧具有轴向设置的插孔;上扣合部固定连接于柱体的外端;上扣合部的下表面成型有向下的扣合柱;下扣合部设有扣孔;伞布是由上扣合部上表面外绕至下表面从而外套于扣合柱;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将伞布固定夹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之间;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分离或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扣合柱包括上柱和下柱;上柱呈圆柱状;下柱的上端为圆柱状段,下端的直径减缩从而呈上大下小的锥状段;扣孔包括上孔和下孔,上孔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状从而形成倾斜的导向侧壁,下孔呈圆柱状,下孔的直径等于上孔的最小直径,上柱的直径不大于下孔的直径;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下柱圆柱段对应于下孔且两者为过盈配合,扣合柱的底端不露出下扣合部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上孔的侧壁由下扣合部上表面向上延伸,扣合柱和上扣合部之间还成型有底座;上孔的侧壁外直径等于底座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下扣合部下表面成型有向上凹陷的凹槽,扣孔位于凹槽中部,下孔的侧壁由凹槽顶壁向下延伸;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下柱锥状段露出下孔部分的高度大于下柱圆柱状段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上扣合部靠近柱体的一侧较远离柱体的一侧向下凸出,凸出的部分定为凸部,凸部的中间具有向柱体一侧凹陷的V槽,V槽关于柱体的中轴线对称;上扣合部设有两个扣合柱,两个扣合柱关于V槽对称,下扣合部设有对应的两个扣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除了两者的接触面外,其它面都采用无棱角设计;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为一体成型,两者之间具有折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缝伞珠,其特征在于:扣合柱的上端具有径向弹性;扣合柱与扣孔相配合时,扣合柱的上端卡于扣孔下方。
8.一种伞,包括伞本体,伞本体为直骨伞或多折伞,其特征在于:伞本体的主骨外端套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免缝伞珠,伞布的边缘固定夹于上扣合部和下扣合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伞,其特征在于:伞本体为直骨伞,包括中棒、主骨、支骨、上巢、下巢、伞尾、伞头和伞布;伞尾固定于中棒顶端,伞头位于中棒底端;上巢固定于中棒上部,下巢滑动外套于中棒;主骨的内端枢接于上巢;支骨的内端枢接于下巢,尾端铰接于对应的主骨;伞布罩盖于主骨上方;中棒上端的中空部安装有定滑轮座,一动滑轮座于中棒的中空部滑动;定滑轮座安装有定滑轮,动滑轮座安装有动滑轮;中棒的中空部还设有拉绳和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中棒底端,另一端钩挂于动滑轮座;拉绳的一端固定于定滑轮座,另一端则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后,伸出中棒外并固定于下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伞,其特征在于:主骨采用玻璃纤维一体成型,主骨的中部成型有打线孔。
CN201821853366.3U 2018-10-26 2018-11-12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Active CN209449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0146U JP3220734U (ja) 2018-10-26 2019-01-18 傘及びその縫付不要露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417966 2018-10-26
CN201821741796 2018-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9918U true CN209449918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8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3366.3U Active CN209449918U (zh) 2018-10-26 2018-11-12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9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1528B1 (ko) 개선된 샤프트와 리브 조립체를 갖는 우산
US10492579B1 (en) Arthritic-aiding triple-sail wind-rotating wind-aligning umbrella
US20090293925A1 (en) Umbrella with mechanism for automatic opening or closing
US10016033B2 (en) Adjustable canopy umbrella with auditory pin locking and centering system
US5823215A (en) Automatic closing and opening umbrella with fixed type of plural sections of middle rod in variable dynamic process and ratio
CN110916307A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CN209449918U (zh) 一种伞及其免缝伞珠
US6276380B1 (en) Anti-wind umbrellas
US6199571B1 (en) Lightening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control module
CN210726908U (zh) 一种新型自动开收伞骨
US6202660B1 (en) Upright shade
CN213414062U (zh) 一种按压折叠的车篷骨架
CN209965448U (zh) 一种飞机弓和雨伞伞骨及雨伞
CN218112941U (zh) 一种新型堵漏伞
CN2610717Y (zh) 多折拉绳自动伞之中棒结构
CN111297007A (zh) 张拉式雨伞
KR100614843B1 (ko) 안테나식 우산살대의 구조
CN210960683U (zh) C字形伞柄
CN211747454U (zh) 一种组合式手推开合吊伞
GB2322799A (en) Umbrella having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means
CN212545974U (zh) 一种手动开收直骨伞具
CN219438381U (zh) 一种无按钮折叠杆
CN214432385U (zh) 自动伞的开收控制装置
KR102427295B1 (ko) 접이식 우산
CN217471396U (zh) 一种用于伞骨的尾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