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6930U -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6930U
CN209446930U CN201920243588.1U CN201920243588U CN209446930U CN 209446930 U CN209446930 U CN 209446930U CN 201920243588 U CN201920243588 U CN 201920243588U CN 209446930 U CN209446930 U CN 209446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lass
lenti
micro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3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文妙清
刘绍云
宋跃云
涂兴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ntaife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ntaife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ntaife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ntaifeng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3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6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6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6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玻璃背板、反射片、玻璃导光板、下增光膜、上增光膜、液晶面板、玻璃前盖板,所述玻璃导光板一侧设有若干光源,所述玻璃导光板上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涂覆有若干网点,所述网点上侧覆盖有透明UV油墨层,所述透明UV油墨层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列规则的V型槽。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将网点和lenti微结构同时设置在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上,透明UV油墨层能够作为网点的保护材料,能够防止网点脱落、氧化等,提升了网点的寿命,且加工得到的带lenti微结构的玻璃导光板出光亮度高,能够避免使用扩散板,节省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可分为侧入式、直下式、中空式光源结构,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需要较多的LED光源,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被逐渐淘汰;目前,最为常见的结构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由LED点光源发射到导光板的导光点,导光点将入射光发散,从而将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导光板按材质可分为亚力克导光板和玻璃导光板,是作为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的差异影响着显示屏的质量,一般为了提高显示屏的画质,需要在导光板上侧增加一个扩散板,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但是使用扩散板会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且扩散板的价格较高,增加了制作成本。
针对这一问题,部分厂商推出了表面具有lenti微结构的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出光面压印出V型槽,使出光面具有扩散效果,从而避免使用扩散板,降低制作成本。由于制作V型槽需要在较厚的材料上进行,同时由于导光板的网点需要进行防水氧保护,即在网点下端涂覆一层防水氧材料,用以提升网点的寿命。而传统的结构中,V型槽与网点分布在导光板的两个端面,使制作得到的导光板具有较大的厚度,不符合当代显示屏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用于解决玻璃导光板出光面出射光的光线发散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玻璃背板、反射片、玻璃导光板、下增光膜、上增光膜、液晶面板、玻璃前盖板,所述玻璃导光板一侧设有若干光源,上增光膜5所述玻璃导光板上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涂覆有若干网点,所述网点上侧覆盖有透明UV油墨层,所述透明UV油墨层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列规则的V型槽。
具体的,所述透明UV油墨层的厚度为h,所述V型槽的深度为d,h=25~28μm,d=12~16μm。
具体的,所述网点呈阵列分布在所述出光面上,所述网点的高度为f,d=10~12μm。
具体的,每两个所述V型槽之间的距离为L,L=120~150μm。
具体的,所述透明UV油墨层的折射率为1.0~1.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将网点和lenti微结构同时设置在玻璃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作为lenti微结构底料的透明UV油墨层能够作为网点的保护材料,能够防止网点脱落、氧化等,提升了网点的寿命,且加工得到的带lenti微结构的玻璃导光板出光亮度高,能够避免使用扩散板,节省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的光线原理图。
附图标记为:玻璃背板1、反射片2、玻璃导光板3、网点31、透明UV油墨层32、V型槽321、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5、液晶面板6、玻璃前盖板7、光源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玻璃背板1、反射片2、玻璃导光板3、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5、液晶面板6、玻璃前盖板7,玻璃导光板3一侧设有若干光源8,上增光膜5玻璃导光板3上端面为出光面,出光面上涂覆有若干网点31,网点31上侧覆盖有透明UV油墨层32,透明UV油墨层3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列规则的V型槽321,光源8发出的光线经过玻璃导光板3的入光面发生第一次折射,若第一次折射光照射在网点下端则进行第一次反射,第一次反射光射出玻璃导光板3下端面时发生第二次折射,第二次折射光照射在反射片2上发生第二次反射后再次从玻璃导光板3下端面进入,此时发生第三次折射,第三次折射光经过两个网点31之间的间隙而进入透明UV油墨层32,然后在V型槽321的斜切面发生第四次折射,若干条光线类似这样的原理而从在V型槽321的斜切面射出,实现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优选地,透明UV油墨层32的厚度为h,V型槽321的深度为d,h=25~28μm,d=12~16μm。
优选地,网点31呈阵列分布在出光面上,网点31的高度为f,d=10~12μm。
优选地,每两个V型槽321之间的距离为L,L=120~150μm。
优选地,为了使经过玻璃导光板3的光进入透明UV油墨层32时、以及光透过透明UV油墨层32之后具有折射效果,透明UV油墨层32的折射率为1.0~1.21。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叠设的玻璃背板(1)、反射片(2)、玻璃导光板(3)、下增光膜(4)、上增光膜(5)、液晶面板(6)、玻璃前盖板(7),所述玻璃导光板(3)一侧设有若干光源(8),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导光板(3)上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涂覆有若干网点(31),所述网点(31)上侧覆盖有透明UV油墨层(32),所述透明UV油墨层(32)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排列规则的V型槽(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UV油墨层(32)的厚度为h,所述V型槽(321)的深度为d,h=25~28μm,d=12~16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31)呈阵列分布在所述出光面上,所述网点(31)的高度为f,d=10~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V型槽(321)之间的距离为L,L=120~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UV油墨层(32)的折射率为1.0~1.21。
CN201920243588.1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Active CN209446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3588.1U CN20944693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3588.1U CN20944693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6930U true CN209446930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3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3588.1U Active CN20944693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69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655A (zh) * 2020-05-21 2020-08-0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背板边缘透光结构及其显示设备
CN112180483A (zh) * 2020-10-28 2021-01-05 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光学胶全贴合玻璃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31146A (zh) * 2021-04-07 2021-06-25 浙江彩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玻璃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655A (zh) * 2020-05-21 2020-08-07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背板边缘透光结构及其显示设备
CN111510655B (zh) * 2020-05-21 2022-08-0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背板边缘透光结构及其显示设备
CN112180483A (zh) * 2020-10-28 2021-01-05 东莞市银泰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光学胶全贴合玻璃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31146A (zh) * 2021-04-07 2021-06-25 浙江彩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玻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6930U (zh) 一种带lenti微结构的背光模组结构
CN103471009A (zh) 新型led透镜和液晶显示背光屏
CN106154398A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739009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81685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977648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6169173A1 (zh) 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KR101070686B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212379604U (zh) 一种可改变出光颜色的导光膜
CN209803516U (zh) 一种带有散光结构的背光模组
CN209446927U (zh) 一种全贴合的轻薄型背光模组结构
CN208506439U (zh) 一种超薄型背光模组结构
CN208314413U (zh) 一种直下式扩散成像的背光源结构
KR101600996B1 (ko) 고균일 색상을 구현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8795979U (zh)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背光模组
CN203533426U (zh) 新型led透镜和液晶显示背光屏
CN210401731U (zh) 一种侧入式玻璃导光板结构
CN209446929U (zh) 一种大尺寸显示屏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07364978U (zh) 透光板及面板灯
CN208384305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8506303U (zh) 一种侧入式光源及量子点导光的背光源结构
CN209028244U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676739A (zh) 一种透光板及面板灯
TW201430452A (zh) 擴散片及背光模組
TWM358989U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