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5927U -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5927U
CN209445927U CN201920366959.5U CN201920366959U CN209445927U CN 209445927 U CN209445927 U CN 209445927U CN 201920366959 U CN201920366959 U CN 201920366959U CN 209445927 U CN209445927 U CN 209445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plate
connecting rod
cubing
internal dec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69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silk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silk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silk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silk Automob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69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5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5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5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后背门内饰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包括后背门上板、后背门右侧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后背门上板的下方连接有后背门下板,且后背门上板的左侧连接有后背门左侧板,所述后背门右侧板安装在后背门上板的右侧位置,所述后背门左侧板的外侧面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焊接安装在后背门右侧板的外侧面位置,且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杆,所述限位杆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前端贯穿安装有竖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固定杆。该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不仅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而且该装置具有防撞功能,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背门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后背门内饰板由4个分件组合总成而成,检具也是单独的4套检具;现通过检具结构把原4套检具组立形成1套,这样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检测总成零件的匹配状态;
目前常用的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不仅不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而且不具有防撞功能,还不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旨在解决目前常用的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不仅不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而且不具有防撞功能,还不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包括后背门上板、后背门右侧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后背门上板的下方连接有后背门下板,且后背门上板的左侧连接有后背门左侧板,所述后背门右侧板安装在后背门上板的右侧位置,且后背门右侧板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左侧板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下板的底部四周和后背门上板的后侧面四周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后背门左侧板的外侧面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板焊接安装在后背门右侧板的外侧面位置,且第二限位板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杆,所述限位杆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前端贯穿安装有竖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后背门上板、后背门下板、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之间构成竖截面呈“L”形的整体结构,且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关于后背门上板对称设置,并且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后背门下板通过连接杆和竖杆与后背门左侧板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杆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下底面与后背门下板的下底面不在同一平面内,且固定块和后背门下板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支撑杆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杆和支撑杆的竖截面均为曲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竖杆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的形状为“U”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不仅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而且该装置具有防撞功能,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
1.后背门左侧板、后背门右侧板和后背门上板均以卡合连接相固定,后背门下板、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通过连接杆和竖杆固定,从而对后背门下板、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进行固定,进而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
2.通过固定块能够避免该装置直接与地面接触,且能够避免该装置受潮,并且后背门上板、后背门左侧板和后背门右侧板的四周均安装有固定块,通过固定块能够对该装置进行遮挡,使该装置具有防撞功能;
3.通过对该检具结构的更改实现4套检具可以组立形成一套综合检具,可以模拟背门零件装车状态进行匹配分析,而且改善后的检具可以对背门零件即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背门下板与固定块连接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背门上板;2、后背门下板;3、后背门左侧板;4、后背门右侧板;5、固定块;6、第一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8、限位杆;9、支撑杆; 10、连接杆;11、竖杆;1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包括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3、后背门右侧板4、固定块5、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7、限位杆8、支撑杆9、连接杆10、竖杆 11和固定杆12,后背门上板1的下方连接有后背门下板2,且后背门上板1的左侧连接有后背门左侧板3,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之间构成竖截面呈“L”形的整体结构,且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关于后背门上板1对称设置,并且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便于对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 3和后背门右侧板4进行连接,后背门下板2通过连接杆10和竖杆11与后背门左侧板3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杆10为中空结构,便于对连接杆10进行固定,后背门右侧板4安装在后背门上板1的右侧位置,且后背门右侧板4 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左侧板3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下板2的底部四周和后背门上板1的后侧面四周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5,后背门左侧板3的外侧面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且第一限位板6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限位杆8,后背门右侧板4的外侧面焊接安装有第二限位板7,且第二限位板7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杆9,限位杆8和支撑杆9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前端贯穿安装有竖杆11,连接杆10与竖杆1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10 的形状为“U”形,通过竖杆11对连接杆10进行固定,固定块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固定杆12。
如图1中固定块5的下底面与后背门下板2的下底面不在同一平面内,且固定块5和后背门下板2之间通过固定杆12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块5能够避免该装置直接与地面接触。
如图4中限位杆8和支撑杆9与连接杆10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杆8和支撑杆9的竖截面均为曲面,便于对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3 和后背门右侧板4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时,后背门下板2的下底面与固定块5的下底面不在同一平面内,通过固定块5能够避免该装置直接与地面接触,能够避免该装置受潮,且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的四周均安装有固定块5,通过固定块5能够对该装置进行遮挡,使该装置具有防撞功能,且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并关于后背门上板1对称设置,后背门左侧板3、后背门右侧板4和后背门上板1 均以卡合连接相固定,将连接杆10卡合在限位杆8和支撑杆9的上下两端位置,并将竖杆11贯穿在连接杆10的前端位置,并通过连接杆10与竖杆11之间的螺栓连接,从而对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进行固定,进而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通过对该检具结构的更改实现4套检具可以组立形成一套综合检具,可以模拟背门零件装车状态进行匹配分析,而且改善后的检具可以对背门零件即可以实现原来的检测功能又能实现零件匹配功能,这就是该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包括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右侧板(4)和第二限位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上板(1)的下方连接有后背门下板(2),且后背门上板(1)的左侧连接有后背门左侧板(3),所述后背门右侧板(4)安装在后背门上板(1)的右侧位置,且后背门右侧板(4)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左侧板(3)的外侧面四周、后背门下板(2)的底部四周和后背门上板(1)的后侧面四周均焊接安装有固定块(5),所述后背门左侧板(3)的外侧面焊接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且第一限位板(6)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限位杆(8),所述第二限位板(7)焊接安装在后背门右侧板(4)的外侧面位置,且第二限位板(7)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限位杆(8)和支撑杆(9)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前端贯穿安装有竖杆(11),所述固定块(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固定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上板(1)、后背门下板(2)、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之间构成竖截面呈“L”形的整体结构,且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关于后背门上板(1)对称设置,并且后背门左侧板(3)和后背门右侧板(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下板(2)通过连接杆(10)和竖杆(11)与后背门左侧板(3)之间构成拆卸结构,且连接杆(10)为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下底面与后背门下板(2)的下底面不在同一平面内,且固定块(5)和后背门下板(2)之间通过固定杆(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和支撑杆(9)与连接杆(10)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且限位杆(8)和支撑杆(9)的竖截面均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与竖杆(1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10)的形状为“U”形。
CN201920366959.5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Active CN209445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6959.5U CN20944592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6959.5U CN20944592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5927U true CN209445927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3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6959.5U Active CN209445927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59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9293A (zh) * 2020-08-18 2021-01-15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单品检具组立机构
CN113218268A (zh) * 2021-03-24 2021-08-06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带铰链总成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9293A (zh) * 2020-08-18 2021-01-15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单品检具组立机构
CN113218268A (zh) * 2021-03-24 2021-08-06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带铰链总成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5927U (zh) 一种后背门内饰板组立检具
CN2082925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的塔吊用连接通道
CN105215885B (zh) 一种前保险杠装配工装
CN211393637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标准节的引进装置
CN210543861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初效袋式过滤器
CN207776092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CN204811101U (zh) 一种麦稻秸秆打捆机针
CN212249129U (zh) 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护网固定杆
CN209792996U (zh) 一种专用车上装组对通用工装
CN209066987U (zh) 一种具有减少线路走廊功能的高压铁塔
CN207240003U (zh) 飞机肋板敏捷定位系统
CN207966314U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号牌装置
CN209720920U (zh) 一种避免螺旋钢管滚落的搬运装置
CN218806150U (zh) 一种工程机械发动机罩骨架
CN208276848U (zh) 一种17型车钩检修操作平台
CN204691878U (zh) 消声器通用支架
CN2087488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组件
CN204517275U (zh) 一种用于更换架空线路绝缘子的碗头挂板m销取销器
CN208855347U (zh) 一种板簧吊耳导向安装结构
CN211190906U (zh) 一种弛张筛横梁
CN207521804U (zh) 转子磁轭键槽拉刀的导向装置
CN208754702U (zh) 一种适用于花生捡拾机的底架
CN202743401U (zh) 一体式弯通梁车架
CN214084618U (zh) 一种耐磨高强度的电动自行车连接件
CN206424576U (zh) 一种航模主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