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41103U -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41103U
CN209441103U CN201821567490.3U CN201821567490U CN209441103U CN 209441103 U CN209441103 U CN 209441103U CN 201821567490 U CN201821567490 U CN 201821567490U CN 209441103 U CN209441103 U CN 209441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m
lid
wheel
wheel fastener
skir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74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旭
赵风远
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74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41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41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包括盖体,盖体内设置有与车轮紧固件的外侧面相适配的内腔,内腔的内壁面中至少一个向内腔内部形成有拱形面。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结构较为简单,制作精度容易把控。

Description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家庭中常用的代步工具。当前大部分车型的车轮紧固件都配置有装饰盖,其一方面能够提高车轮螺栓或者螺母等车轮紧固件的防腐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车轮的美观程度。
为了装配方便以及避免装饰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落,现有的装饰盖通常在内壁设置有用于增加盖体内壁与车轮紧固件配合摩擦力的结构,通常为沿深度方向设置在盖体内壁上的若干凸条。虽然这种设置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饰盖与车轮紧固件的配合牢固程度,但是由于装饰盖体积较小,凸条的设置使得装饰盖内部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无法保证,从而导致装饰盖与紧固件配合过紧不好装配或配合过松而容易脱落的情况出现。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该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车轮紧固件的外侧面相适配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多个内壁面,所述多个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内腔内部形成有拱形面。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拱形面沿所述内壁面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的截面设置。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柱状盖体的外围还套设有裙罩,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车轮紧固件的容纳孔,所述裙罩的外侧面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孔面相匹配;并且/ 或者所述裙罩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的轴向长度。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裙罩的内侧面与所述盖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外腔。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的封闭端伸出所述裙罩,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装饰面,从而所述装饰面、所述盖体与所述裙罩共同围设形成拆卸槽。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饰面、所述盖体和裙罩一体成型。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壁面的入口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盖体为柱状,并且/或者所述柱状盖体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内腔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在上述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壁面的结合处设置有对角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车轮,所述车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紧固件配置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包括盖体,盖体内设置有与车轮紧固件的外侧面相适配的内腔,内腔具有多个内壁面,多个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向内腔内部形成有拱形面。
通过多个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内壁面直接向内腔方向形成拱形面,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通过拱形面与车轮紧固件的外侧面相互作用形成较大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使得装饰盖牢牢地紧固在车轮紧固件上,不易脱落。并且,相比现有技术中凸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拱形面由内壁面直接形成,结构较为简单,其制作精度容易把控,进而保证了装饰盖与车轮紧固件的紧密配合,防止装饰盖由于配合过松脱落或配合过紧不好装配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解决了现有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适于大规模生产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六角头螺栓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二);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柱状盖体;11、对角避让槽;12、内壁面;13、拆卸槽;2、裙罩;3、装饰面;4、内腔;5、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下述的实施方式中紧固件是结合六角头螺栓来解释说明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螺栓,例如方头螺栓、七角头螺栓、八角头螺栓等,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包括柱状盖体 1、裙罩2和装饰面3,车轮上设置有容纳车轮紧固件的容纳孔。具体的,柱状盖体1用于包裹六角头螺栓的外露部,柱状盖体1的外围设置有裙罩2,裙罩2的外侧面与容纳孔的内孔面相匹配,由于六角头螺栓的安装位置通常为沉头圆孔,因此裙罩2对应地设置为圆筒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裙罩2的形状以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六角头螺栓的安装位置为多边形沉头孔时,裙罩2的截面也对应地设置为多边形等。此外,裙罩2沿轴向方向上的长度要大于柱状盖体1沿轴向上的长度以便适配六角头螺栓的装配工况。裙罩2的设置避免了风沙雨水进入容纳孔内部后造成柱状盖体1和六角头螺栓的腐蚀,延长了装饰盖的使用寿命。裙罩2沿轴向的长度大于柱状盖体1轴向长度的设置方式,使得装饰盖在安装时裙带2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装饰盖安装位置过深而不好拆卸的情况发生。
继续参照图1至图3,柱状盖体1内设置有与六角头螺栓的外侧面相适配的内腔4,内腔4的六个内壁面12向内腔4的内部直接形成有拱形面,拱形面沿内壁面12的宽度方向设置,即为沿内腔 4周向的两对边向内壁面12中间逐渐拱起。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壁面1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与柱状盖体1的轴向相同的方向,宽度方向则指的是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上述的六边形内腔的边的方向。可替代的,拱形面也可以沿内壁面12的长度方向设置,即为从内腔4轴向的两对边向内壁面12中间逐渐拱起,或沿内壁面1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设置拱形面。可替代的,内腔4不必六个内壁面12均设置拱形面,至少设置一个拱形面即可,例如,形成有拱形面的内壁面可以间隔设置,比如间隔设置3个,也可连续设置,比如连续设置三个、四个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内腔4的内壁面12直接形成拱形面,拱形面与六角头螺栓的外侧面相互作用形成较大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使得装饰盖牢牢地紧固在六角头螺栓的螺帽外侧面上,不易脱落。并且,相比现有技术中凸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拱形面结构较为简单,其制作精度容易把控,进而保证了装饰盖与六角头螺栓的紧密配合,防止脱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解决了现有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参照图3,裙罩2的内侧面与柱状盖体1的外侧面之间还形成有外腔5,在装配时由于柱状盖体1和六角头螺栓之间的过盈配合导致柱状盖体1会存在变形,外腔5的设置即为柱状盖体1的变形提供了空间要求,保证柱状盖体1的顺利安装。参照图2,柱状盖体1的封闭端伸出裙罩2,封闭端上设置有装饰面3。需要说明的是,封闭端为柱状盖体1的底面所在一端。其中,装饰面3为六角形的板状结构,其外表面可以喷涂与轮辋匹配的各种颜色,达到不同型号的外观设计要求。装饰面3、柱状盖体1与裙罩2共同围设形成六角形的拆卸槽13。拆卸槽13的设置方便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的安装和拆卸。较为优选地,装饰面3、柱状盖体1和裙罩2采用一体成型的设置方式。当然,三者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粘接、铆接等方式,也可以为一体成型与螺纹连接结合的方式。
参照图1,相邻的两个内壁面12的结合处设置有对角避让槽11,对角避让槽11的设置以便装饰盖在安装时容易与六角头螺栓的六个角对接从而方便压入。另外,内壁面12的入口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图中未示出),以便装饰盖在安装时容易与六角头螺栓对接从而方便压入。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采用塑料材料制得,也可以采用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轮通过紧固件与车体连接,紧固件配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裙罩2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柱状盖体1设置于裙罩2内部,与裙罩2的底面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裙罩2的外侧与拆卸槽13 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裙罩2为简单的开口圆柱形结构,即加工方式简单,避免了在裙罩2上制作六角形通孔时精度误差造成的不适配或适配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裙罩2上的通孔中装配柱状盖体1的复杂工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置有与车轮紧固件的外侧面相适配的内腔,所述内腔具有多个内壁面,所述多个内壁面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内腔内部形成有拱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面沿所述内壁面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围还套设有裙罩,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车轮紧固件的容纳孔,所述裙罩的外侧面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孔面相匹配;并且/或者所述裙罩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的轴向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罩的内侧面与所述盖体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外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封闭端伸出所述裙罩,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装饰面,从而所述装饰面、所述盖体与所述裙罩共同围设形成拆卸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所述盖体和裙罩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面的入口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为柱状,并且/或者所述柱状盖体的外表面和/或所述内腔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壁面的结合处设置有对角避让槽。
10.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车轮,所述车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配置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
CN201821567490.3U 2018-09-25 2018-09-25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Active CN209441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490.3U CN209441103U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490.3U CN209441103U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41103U true CN209441103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0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7490.3U Active CN209441103U (zh) 2018-09-25 2018-09-25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41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1103U (zh) 车轮紧固件的装饰盖及汽车
CN203570805U (zh) 紧固螺栓结构
CN207333428U (zh) 一种具有防松自锁结构的螺栓紧固装置
CN201262183Y (zh) 一种弹簧滚珠式防松防盗螺母
CN203051348U (zh) 卡接机构
CN205371253U (zh) 一种防松防盗螺母及其夹头
CN205680668U (zh) 管式pecvd石墨舟安装固定夹具
CN206149643U (zh) 一种可拆卸紧固结构
CN21014126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地铁用防松螺母
CN209366008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及汽车后尾灯结构
CN203532464U (zh) 一种压紧机构
CN208584179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汽车制造用冲孔模具拆卸装置
CN207762110U (zh) 紧固组件
CN205358866U (zh) 一种家具用罗马柱
CN203704510U (zh) 螺钉加强板及螺钉紧固结构
CN206072088U (zh) 六角法兰锁紧螺母
CN105757421B (zh) 玻璃底座紧固结构及液晶电视或液晶显示器
CN2846844Y (zh) 一种涨型卡扣
CN208994196U (zh) 一种卷材支撑结构
CN207272074U (zh) 用于镦制特定截面形状的凹穴的组合式冲头
CN204345801U (zh) 空调器
CN211693152U (zh) 一种紧固组件
CN210371529U (zh) 一种易拆卸的定位销
CN218343678U (zh) 一种电动车整车车把拆卸结构
CN203454569U (zh) 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 Floor of Yihe Building, No. 1 Kangle Plaza, Central,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