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4483U -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4483U
CN209434483U CN201821914096.2U CN201821914096U CN209434483U CN 209434483 U CN209434483 U CN 209434483U CN 201821914096 U CN201821914096 U CN 201821914096U CN 209434483 U CN209434483 U CN 209434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rotective door
pedestal
socket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40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家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140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4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4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4483U/zh
Priority to GB1914133.2A priority patent/GB2579882B/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6Inwardly pivoting shut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4Laterally sliding shut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01R24/7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5/00Three poles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10)和插座(1)。保护门组件(10)包括:基座(300);LN极保护门(200),安装在基座(300)上,并且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到插座的LN极插孔的第二凸部(210a)和第三凸部(210b);以及E极保护门(100),可枢转地安装至基座(300)并且包括适于伸入到插座的E极插孔的第一凸部(110),E极保护门(100)被配置成与LN极保护门(200)联动并且能够响应于与插座配合的插头的E极插针的插入而相对于基座(300)枢转,以使得第一凸部(110)离开E极插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保护门组件的外观面与插座面板的外观面大致齐平,能够防止灰尘和装修污染物进入插孔并且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Description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插座,特别涉及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
背景技术
有些插座设置有保护门,用于覆盖插座的插孔。在插头未插入插座时,保护门覆盖插座的插孔,以防止灰尘或装修污染物进入插座内部;在插头插入插座时,保护门移开以允许插针能够插入插座中以建立电连接。然而,传统的插座保护门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是体现在以下方面。尽管设置有保护门,但是插孔处仍有深坑,在一些插孔(例如E极)处仍能看到插座内的接线端子。细小物体通过深坑进入插座,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灰尘或装修污染物也容易进入到深坑中,难以清理,甚至堵塞插孔,影响插座的正常使用。
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插座的上述缺陷。因此,期望对传统的插座的保护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以解决或消除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保护门组件包括:基座;LN极保护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到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的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以及 E极保护门,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包括适于伸入到所述插座的E极插孔的第一凸部,所述E极保护门被配置成与所述LN极保护门联动并且能够响应于与所述插座配合的插头的E极插针的插入而相对于所述基座枢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离开所述E极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E极保护门和所述LN极保护门能够接合在一起,使得所述E极保护门在枢转中按压所述LN极保护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离开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E极保护门和所述LN极保护门之一包括突出部,所述E极保护门和所述LN极保护门中的另一个包括适于与所述突出部接合的凹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E极保护门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所述基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彼此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缺口用于充当所述第一凸部的枢转路径的避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E极保护门包括轴部,与所述第一凸部平行地延伸并且适于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侧壁上的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阻挡部,被配置成在所述E极保护门枢转至预定位置时与所述E极保护门抵接,以促使所述保护门组件在垂直于所述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缺口的底面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形成为台阶形状,并且所述E极保护门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配合的相应台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之一设置有朝向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中的另一方延伸的轴,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接纳所述轴的孔,并且所述 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经由轴孔配合安装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还包括防旋转装置,其被配置成在所述E极保护门枢转时防止所述LN极保护门相对于所述基座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之一朝向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中的另一方延伸的另一轴;以及设置在所述LN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用于接纳所述另一轴的另一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其倾斜地且压缩地设置在所述E极保护门和所述基座之间,并且适于对所述E 极保护门施加弹力,进而使所述E极保护门的第一凸部能够伸入到所述插座的E极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其被配置成对所述LN极保护门施加弹力,以使得在所述LN极保护门在预定位置时,所述LN极保护门的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能够分别伸入到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邻近所述E极保护门和所述 LN极保护门之间的接合部被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还包括第三复位弹簧,其被配置成被基座施加弹力,以使得在所述三插头的插针从所述插座中拔出时驱动所述保护门组件在垂直于所述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插座。插座包括:面盖,其设置有供三插头的插针插入的E极插孔和LN极插孔;根据上述方面所述的保护门组件;以及底壳,其内包括与所述插头的插针形成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与所述E极插孔和所述LN极插孔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保护门组件的复位位置的限位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保护门组件的凸部能伸入到插座的E、L、N极插孔中,并且保护门组件的外观面与插座面板的外观面大致齐平,能够防止灰尘和装修污染物进入插孔并且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E极保护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LN极保护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7-图10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图7是插针尚未插入插座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插针部分插入插座且E极保护门的凸部恰好脱离插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插针从图8的位置继续插入而驱动保护门组件水平移动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保护门组件移动到位且插头的三个插针开始插入接线端子的状态示意图。在图7-图10的每个附图中,(a)是插座和插头在 E极插针处的局部剖视正视图;(b)是插座和插头在E极插针处的局部剖视侧视视图;(c)是插座和插头从斜上方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部分部件以便于示出插针、插孔和凸部之间的相互位置; (d)是插座和插头从斜上方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的结构细节。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说明的方便,关于“上”、“下”、“左”、“右”、“水平”、“竖直”等方向的说明,这些仅以附图所示的示例作为示例性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运动方向均可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插座1 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保护门相对于插座面盖而言在外观上看为平的,保护门与外观面大致齐平。在这种插座中,插孔完全被保护门堵住,因此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了灰尘和装修污染物的进入。另外,还显著地提高了插座的美观性。
尽管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护门相对于插座面盖在外观上看为平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也可以不与插座面盖齐平。例如,插座插孔可以设有导向特征。在一些实施例(未示出)中,保护门的凸部局部地延伸进插孔,插孔的内表面可以形成导向特征。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公开以二插-三插组合的面板插座中的三孔插座为例进行了说明,本公开的发明构思也可以适用于单独的三插插座以及组合有三插插座的各种插座。
在图2的爆炸图中示出插座1的主要部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插座1包括:面盖20、保护门组件10和底壳30。面盖20包括插孔面和包围插孔面的面框。面盖20可以被安装至底壳30。面盖20和底壳30之间设置有保护门组件10。底壳30内包括与插头的插针形成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40。鉴于面盖20、底壳30、电端子40等这些部件均为本领域所熟知,省略对其详细说明,重点将描述与本公开相关的保护门组件10的结构。
下面参考图3-图6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10的结构细节。图3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10的整体示意图,图3-图6分别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10的E极保护门 100、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保护门组件10可包括E极保护门100、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E极保护门100和LN极保护门200安装在基座 300上。
E极保护门100可枢转地安装至基座300并且包括可伸入到插座的E极插孔的第一凸部110。在插头的E极插针的插入E极插孔时,即E极插针按压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时,E极保护门100 整体相对于基座300枢转,以使得第一凸部110离开E极插孔。
LN极保护门200包括可分别伸入到插座的LN极插孔的第二凸部210a和第三凸部210b。LN极保护门200被配置成与E极保护门 100联动。在E极保护门100整体相对于基座300枢转时,伴随E极保护门100的枢转运动,LN极保护门200被驱动而向下运动。关于 E极保护门100和LN极保护门200运动的细节将在下面结合图7-图 10进一步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E极保护门100和LN极保护门200能够接合在一起,使得E极保护门100在枢转中按压LN极保护门200,进而驱动第二凸部210a和第三凸部210b离开插座的LN极插孔。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特别地参见图4和图5,E极保护门100包括突出部120,LN极保护门200包括适于与突出部接合的凹部220。在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被插头的E极插针下压式,凸部能够与凹部接合,通过这样接合结构,在E极保护门100枢转运动时,将向下压制LN极保护门200,进而带动LN极保护门200向下运动。应当理解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突出部120和凹部220可以颠倒配置。例如,LN极保护门200上包括突出部120,而E极保护门100 设置凹部220,也可以实现上述联动目的。此外,凸部和凹部的形状没有限制,只要能够通过两者的抵接形成联动即可。此外,凸部和凹部的接合结构也仅仅是示例性的,这样的结构制造简单且能满足运动要求。应当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联动布置。作为示例,E极保护门100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该轴可以插入到设置在 LN极保护门200中的孔中,也可以实现上述联动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E极保护门100通过轴孔配合可枢转地安装至基座300。E极保护门100包括轴部130,与第一凸部110平行地延伸并且适于可枢转地安装至侧壁上的孔3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0设置有适于接纳轴部的孔。如图6所示,基座300包括彼此相对的侧壁310,侧壁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缺口 320用于充当第一凸部110的枢转路径的避空区域。采用这样的结构,结构简单并且同时能够确保E极保护门100的枢转运动不受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0可包括阻挡部,阻挡部被配置成在E 极保护门100枢转至预定位置时与E极保护门100抵接,以促使保护门组件10在垂直于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借助阻挡部,可以将插针下压E极保护门100的力转化为使保护门组件10在水平方向上平移的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设置在缺口320的底面处。这样的结构,阻挡部的位置便于控制并且易于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可以设置在E极保护门100和基座300的枢转接合处。阻挡部可以成型为各种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260形成为台阶形状,并且E极保护门100设置有与阻挡部配合的相应台阶部360。借助台阶形状,可以确保E极保护门100和基座300在平动时,两者之间为面接触以确保保护门组件的整体运动更加顺畅。关于阻挡部的结构以及E极保护门100和基座300运动的细节将在下面结合图7-图10进一步描述。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之间的接合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LN极保护门200可设置有朝向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中的另一方延伸的轴340,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接纳轴340的孔240,并且 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经由轴孔配合安装在一起。应当理解的是,
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之一设置有朝向LN极保护门200 和基座300中的另一方延伸的轴340,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 中的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接纳轴340的孔240,并且LN极保护门200 和基座300经由轴孔配合安装在一起。应当理解是,采用轴孔配合的安装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只要能够确保 LN极保护门200能相当于基座300上下运动并且在LN极保护门200 被按压到位时能够与基座300整体水平运动即可。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基座300可沿上下方向形成有滑槽,LN极保护门200可沿上下方向形成与滑槽接合的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10还可包括防旋转装置,用于成在E极保护门100枢转时防止LN极保护门200相对于基座300旋转。在图示的实施例中,LN极保护门200设置有朝向基座300延伸的另一轴250。基座300设置用于接纳另一轴250的另一孔350。轴和孔的结构就构成了防旋转装置。通过两个轴孔配合的结构,可以防止 LN极保护门200相对于基座30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应当理解的是,这样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前面所述的滑槽和滑块结构也可以用作防旋转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10包括多个复位弹簧,用于分别使得E极保护门100、LN极保护门200和保护门组件10复位。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弹簧400倾斜地且压缩地设置在E 极保护门100和基座300之间,并且适于对E极保护门100施加弹力,进而使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能够伸入到插座的E极插孔。在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被插头的E极插针按压时,第一凸部110克服第一复位弹簧400的弹性力而枢转;当插头的E极插针从插座的E极插孔拔出时,第一复位弹簧400对E极保护门100施加弹性力,以使得E极保护门100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E极保护门100 和基座300设置有弹簧的挂接部,以确保弹簧的位置相对稳定。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500被配置成对LN极保护门 200施加弹力,以使得在LN极保护门200在预定位置时,LN极保护门200的第二凸部210a和第三凸部210b能够分别伸入到插座的LN 极插孔。在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枢转而带动LN极保护门 200向下运动时,LN极保护门200需要克服第二复位弹簧500的弹性力而下压;当插头E极保护门100复位时,第二复位弹簧500对 LN极保护门200施加弹性力以驱动LN极保护门200向上运动而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500可配置在LN极保护门200 和基座30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500可配置在LN 极保护门200和插座的底壳30之间。对于第二复位弹簧500的布置位置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第二复位弹簧500能够对LN极保护门200 施加弹性力以使得LN极保护门200复位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500套在LN极保护门200和基座300之间的轴上,以确保弹簧的位置相对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500邻近E极保护门100和LN 极保护门200之间的接合部被布置。这样的布置,可以使得E极保护门100和LN极保护门200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分布更加平衡。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三复位弹簧600被配置成被基座300施加弹力,以使得在三插头的插针从插座中拔出时驱动保护门组件10在垂直于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复位弹簧600 被水平地布置在保护门组件10的基座300与插座的底壳3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0和底壳30设置有弹簧的抵接部或挂接部,以确保弹簧的位置相对稳定。在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被插头的E极插针按压到预定位置时,插头向下的作用力为E极保护门 100提供水平运动的力分量,在水平力分量的作用下,保护门组件10整体克服第三复位弹簧600的作用力而水平运动;当插头的E极插针从插座的E极插孔拔出时,第三复位弹簧600对保护门组件10施加水平弹性力,以推动保护门组件10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的底壳30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保护门组件的运动位置的限位部。用于对保护门组件10相反的方向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制。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复位弹簧400、500、600 均被实施为螺旋弹簧的形式。应当理解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复位弹簧可以采用其它例如卷簧、板簧等形式。
下面参考图7-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的工作过程。为了清楚起见,图中省略了部分附图标记并且去除了部分部件。
图7示出插针尚未插入插座的状态示意图。在该状态下,保护门组件10位于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特别参见(a)、(b)和(c),此时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和LN极保护门200的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210a、210b与插座的插孔大致齐平。插座的E极插针2 接触第一凸部110,即将下压第一凸部110。在该初始位置下,第一复位弹簧400对E极保护门100施加倾斜向上的弹性力,以使得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保持伸入插座的E极插孔中;第二复位弹簧 500对LN极保护门200的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210a、210b施加竖直向上的弹性力,以使得LN极保护门200的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210a、 210b保持伸入插座的L和N极插孔中。
图8示出E极插针2已经开始插入E极插孔但LN极插针尚未接触相应凸部的状态示意图。在该状态下,E极插针2已经开始插入E 极插孔时,E极插针2按压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第一凸部110向下移动。由于E极保护门100相对于基座300可枢转地连接,因此E极保护门100克服第一回复弹簧400的作用而围绕轴130枢转。 E极保护门100做旋转运动,E极保护门100的设置有第一凸部110 的表面将倾斜;在E极保护门100枢转至一定位置时,E极保护门100 的突出部120接合LN极保护门200的凹部220,因此随着E极保护门100的枢转,LN极保护门200开始克服第二复位弹簧500的作用而向下移动。在该状态下,如图所示,特别是(c),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仍然位于插头插针的行进路径上。
图9示出插头的E、L、N极插针进一步插入E极插孔的状态示意图。由于E极保护门100做旋转运动,因此E极保护门100的设置有第一凸部110的表面将倾斜。来自插头插针的向下的作用力经由该倾斜表面将提供水平力分量。在该位置处,E极保护门100的台阶部260与基座300的台阶部360形成面接触,确保E极保护门100不再继续旋转,并且能够确保水平力分量的可靠传递。借助该水平力分量的作用,推动保护门组件100整体克服第三回复弹簧600的作用而水平向右移动。如图所示,特别是,特别是(c)和(d),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将偏移开初始位置,从而允许E、L、N极插针继续插入。
图10示出从图9进一步插入插头的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特别是(a)所示,插头的E极插针2越过保护门组件而开始接触E极接线端子。类似地,插头L、N极插针继续插入而越过保护门组件而开始接触L、N极接线端子。从该状态起,继续插入插头,插头将完全插入到插座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门组件,能够对插座插孔提供有效保护并且不会对插头插针的移动造成任何阻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提供上述说明是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脱离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现方式来实现。而且为了不模糊本实用新型,在当前的说明中省略了已知的功能和结构的并非必要的细节。
虽然在这里已图解和描述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用旨在达到同样目的任何安排来替换所显示的特定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在其它环境下具有其它的应用。本申请旨在覆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变或变例。以下的权利要求决不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被限制于这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00);
LN极保护门(200),安装在所述基座(300)上,并且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到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的第二凸部(210a)和第三凸部(210b);以及
E极保护门(100),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基座(300)并且包括适于伸入到所述插座的E极插孔的第一凸部(110),所述E极保护门(100)被配置成与所述LN极保护门(200)联动并且能够响应于与所述插座配合的插头的E极插针的插入而相对于所述基座(300)枢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110)离开所述E极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E极保护门(100)和所述LN极保护门(200)能够接合在一起,使得所述E极保护门(100)在枢转中按压所述LN极保护门(200),进而驱动所述第二凸部(210a)和所述第三凸部(210b)离开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E极保护门(100)和所述LN极保护门(200)之一包括突出部(120),所述E极保护门(100)和所述LN极保护门(200)中的另一个包括适于与所述突出部接合的凹部(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E极保护门(100)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所述基座(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0)包括彼此相对的侧壁(310),所述侧壁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缺口(320)用于充当所述第一凸部(110)的枢转路径的避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E极保护门(100)包括轴部(130),与所述第一凸部(110)平行地延伸并且适于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侧壁上的孔(3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0)包括阻挡部,被配置成在所述E极保护门(100)枢转至预定位置时与所述E极保护门(100)抵接,以促使所述保护门组件(10)在垂直于所述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缺口(320)的底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260)形成为台阶形状,并且所述E极保护门(100)设置有与所述阻挡部(260)配合的相应台阶部(3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之一设置有朝向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中的另一方延伸的轴(340),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中的所述另一方设置有用于接纳所述轴(340)的孔(240),并且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经由轴孔配合安装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旋转装置,其被配置成在所述E极保护门(100)枢转时防止所述LN极保护门(200)相对于所述基座(300)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转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之一朝向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中的另一方延伸的另一轴(250);以及
设置在所述LN极保护门(200)和所述基座(300)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用于接纳所述另一轴(250)的另一孔(35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复位弹簧(400),其倾斜地且压缩地设置在所述E极保护门(100)和所述基座(300)之间,并且适于对所述E极保护门(100)施加弹力,进而使所述E极保护门(100)的第一凸部(110)能够伸入到所述插座的E极插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复位弹簧(500),其被配置成对所述LN极保护门(200)施加弹力,以使得在所述LN极保护门(200)在预定位置时,所述LN极保护门(200)的所述第二凸部(210a)和所述第三凸部(210b)能够分别伸入到所述插座的LN极插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00)邻近所述E极保护门(100)和所述LN极保护门(200)之间的接合部被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复位弹簧(600),其被配置成被基座(300)施加弹力,以使得在所述插头的插针从所述插座中拔出时驱动所述保护门组件(10)在垂直于所述插针插入方向上整体平动。
17.一种插座(1),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盖(20),其设置有供三插头的插针插入的E极插孔和LN极插孔;
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门组件(10);以及
底壳(30),其内包括与所述插头的插针形成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4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110)、所述第二凸部(210a)和所述第三凸部(210b)与所述E极插孔和所述LN极插孔大致齐平。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插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30)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保护门组件(10)的运动位置的限位部。
CN201821914096.2U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Active CN209434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4096.2U CN209434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GB1914133.2A GB2579882B (en) 2018-11-20 2019-10-01 Protective cover assembly for a socket and a sock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4096.2U CN209434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4483U true CN209434483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9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4096.2U Active CN209434483U (zh)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4483U (zh)
GB (1) GB25798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9001A (en) * 2019-09-30 2021-05-19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Socket
CN116031687A (zh) * 2023-03-28 2023-04-28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74240U (zh) * 2019-04-30 2020-02-14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N210040723U (zh) * 2019-07-25 2020-02-07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电气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4100A (en) * 1951-08-25 1954-02-17 Crabtree & Co Ltd J A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shielded electric sockets
CN106549247B (zh) * 2015-09-18 2019-01-22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座
CN105742867B (zh) * 2016-04-07 2017-06-09 牛培行 互动式无孔插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9001A (en) * 2019-09-30 2021-05-19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Socket
GB2589001B (en) * 2019-09-30 2022-01-12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Socket
CN116031687A (zh) * 2023-03-28 2023-04-28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CN116031687B (zh) * 2023-03-28 2023-06-02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79882B (en) 2021-03-17
GB201914133D0 (en) 2019-11-13
GB2579882A (en)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4483U (zh)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US9887483B2 (en) Socket
CN104377518B (zh) 复式插座
WO2014023164A1 (zh) 具空间变换之插头组体
CN201667434U (zh) 双保护门
US20210328378A1 (en) Protection cover device for socket and socket
WO2020133599A1 (zh) 带新型防尘门机构的电插塞连接器及模组
CN106129741A (zh) 电源插座
US6764322B1 (en) Power plug receptacle having safety cover
CN204927614U (zh) 插座
CN106921078B (zh) 一种旋转式暗藏地插
CN201069843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KR100750957B1 (ko) 전기안전사고 방지를 위한 공동주택의 전기 배전구조
KR200218451Y1 (ko) 테이블 부설용 출몰식 다기능 콘센트
CN106549247B (zh) 插座
KR20130045053A (ko) 안전 콘센트
CN205406806U (zh) 插座保护门
CN106450933A (zh) 插座
TWI446638B (zh) 接電單元及其插座
KR20090006785U (ko) 레버형 커넥터
CN203423296U (zh) 一种电源插座安全门结构
CN103474815A (zh) 一种电源插座安全门结构
CN220585599U (zh) 一种新型桌面插座
CN209016327U (zh) 插座
CN220710697U (zh) 一种安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