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1687A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Google Patents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31687A CN116031687A CN202310310528.8A CN202310310528A CN116031687A CN 116031687 A CN116031687 A CN 116031687A CN 202310310528 A CN202310310528 A CN 202310310528A CN 116031687 A CN116031687 A CN 1160316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on door
- plate
- hole
- door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保护门组件和插座,属于电气技术领域。该保护门组件包括保护门盒、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保护门盒的盒底具有地极过孔、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第一保护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具有第一斜面;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均可滑行位于保护门盒中,当第一保护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的对应第一斜面的部分遮挡地极过孔,第二板和第二保护门遮挡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当按压第一斜面时,第一保护门沿第一方向滑行,且推动第二保护门沿第二方向滑行,当第一保护门滑行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板暴露地极过孔,第二板和第二保护门暴露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采用本公开,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解决传统插座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和开关插座,是电气连接中经常使用到的器件。
传统插座,其插套暴露在插孔中,那么易导电的细小物体容易落入插孔中,接触到插套而引发触电,尤其是小孩容易伸入到插孔中,碰触到插套而触电,这种传统插座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保护门组件和插座,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传统插座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根据本公开了一种保护门组件,所述保护门组件包括保护门盒、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所述保护门盒的盒底具有地极过孔、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所述第一保护门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均能在所述保护门盒中滑行,当所述第一保护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板的对应所述第一斜面的部分遮挡所述地极过孔,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二保护门中的一个遮挡所述负极过孔,另一个遮挡所述正极过孔,当按压所述第一斜面时,所述第一保护门沿第一方向滑行,且推动所述第二保护门沿第二方向滑行,当所述第一保护门滑行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板暴露所述地极过孔,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二保护门暴露所述负极过孔和所述正极过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门呈L型,所述第一板为竖板,所述第二板为横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门沿着所述第二板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二保护门沿着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面的顶端和底端沿着所述第二板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分布,且所述顶端相比于所述底端,更靠近所述第二保护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保护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板遮挡所述负极过孔,所述第二保护门遮挡所述正极过孔;所述第二保护门具有避让孔,当所述第一保护门滑行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板和所述负极过孔错开,以将负极过孔暴露,所述避让孔和所述正极过孔位置相对,以将正极过孔暴露。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门组件应用于直流插座中,所述负极过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正极过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门组件应用于直流插座中,所述第一保护门沿着所述负极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二保护门沿着所述正极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门的与所述第二保护门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斜面,或者,所述第二保护门的与所述第一保护门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三斜面,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门的与所述第二保护门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保护门的与所述第一保护门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三斜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门组件应用于直流插座中,所述第一斜面为曲面,且与直流插头的地极插销端部的球状曲面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在对应所述第一斜面底端的位置处具有缺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布置有复位弹簧,或者,所述第二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布置有所述复位弹簧,或者,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布置有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二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布置有所述复位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且伸缩方向和所述第一保护门的滑行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且伸缩方向和所述第二保护门的滑行方向平行;当插头从所述保护门组件所在插座拔出时,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第二保护门在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遮挡所述地极过孔、负极过孔和所述正极过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门的第一板具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在所述第一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在所述第二保护门和所述保护门盒的内壁之间。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壳体、插套组件和上述所述的保护门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地极插孔、负极插孔和正极插孔,所述插套组件包括地极插套、负极插套和正极插套;所述插套组件和所述保护门组件均位于所述壳体中,且所述地极插孔、所述地极过孔和所述地极插套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所述负极插孔、所述负极过孔和所述负极插套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所述正极插孔、所述正极过孔和所述正极插套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
在本公开中,保护门组件应用在插座中,位于插座的插孔和插套之间,当插头未插入时,保护门组件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将插孔遮挡,防止细小物体或儿童手指伸入插孔中。而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地极插销可以通过按压位于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而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而不再遮挡插孔。可见,保护门组件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又不影响插头的插入。
而且,按压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才可以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那么,即使儿童的手指伸入至地极插孔,但是地极插孔处的地极插套并不带电,不会引发触电。而儿童的手指伸入至负极插孔或正极插孔,都无法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可见,该保护门组件具有更强的安全性。
而且,这种通过插头的地极插销驱动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的方案,由于负极插孔单独插入、正极插孔单独插入,以及负极插孔和正极插孔同时插入,都无法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使得保护门组件具有防单极插入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流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流插头插入直流插座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门组件的保护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保护门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保护门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流插头插入保护门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保护门开始推动第二保护门滑行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保护门推动第二保护门滑行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护门盒;10、盒底;11、地极过孔;12、负极过孔;13、正极过孔;2、第一保护门;21、第一板;22、第二板;23、第二斜面;211、第一斜面;212、安装槽;213、缺口;3、第二保护门;31、避让孔;32、第三斜面;100、壳体;101、地极插孔;102、负极插孔;103、正极插孔;200、直流插头;201、地极插销;202、负极插销;203、正极插销;300、插套组件;302、负极插套;303、正极插套。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和“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门组件,该保护门组件应用在插座中,该插座具体可以是交流插座,也可以是直流插座,本实施例以直流插座进行示例。
如图1所示为直流插座的示意图,其壳体100具有地极插孔101、零线插孔(即N极插孔或负极插孔102)和火线插孔(即L极插孔或正极插孔103)。直流插座的三个插孔与交流插座的三个插孔类似,也是呈三角形分布,地极插孔101位于上方,负极插孔102位于左下方,正极插孔103位于右下方,但是区别在于,地极插孔101为圆孔,负极插孔102和正极插孔103均为矩形孔,且两者垂直排布,例如,负极插孔102沿着插座的长度方向分布,正极插孔103沿着插座的宽度方向分布。
如图2所示,插座包括插套组件300,插套组件300包括地极插套(图中未示出)、负极插套302和正极插套303,插套组件300位于壳体100中,在位置关系上,地极插套和地极插孔101位置相对,负极插套302和负极插孔102位置相对,正极插套303和正极插孔103位置相对。
这样,当直流插头200插入至插座的插孔中时,地极插销201穿过地极插孔101,伸入至地极插套中,地极插销与地极插套接触而电连接,负极插销202穿过负极插孔102,伸入至负极插套302中,负极插销202与负极插套302接触而电连接,正极插销203穿过正极插孔103,伸入至正极插套303中,正极插销203与正极插套303接触而电连接。
考虑到细小物体也能穿过负极插孔,与负极插套接触,或者,穿过正极插孔,与正极插套接触而引发触电,所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门组件,该保护门组件位于插孔和插套组件之间,用来遮挡插孔,以避免细小物体或者儿童手指,伸入至插孔中与插套接触而触电。
如图3所示,保护门组件包括保护门盒1、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其中,如图3并参考图4所示,保护门盒1包括盒底10和围绕盒底10四周的盒壁,盒底10具有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
在一种示例中,该保护门组件可以应用在直流插座中,那么,地极过孔11和地极插孔101相匹配,如图4所示,地极过孔11为圆孔,其半径可以稍微大于地极插孔101的半径。同样,负极过孔12和负极插孔102匹配,如图4所示,负极过孔12为矩形孔,其长度可以稍微大于负极插孔102的长度,宽度可以稍微大于负极插孔102的宽度。正极过孔13和正极插孔103匹配,如图4所示,正极过孔13为矩形孔,其长度可以稍微大于正极插孔103的长度,宽度可以稍微大于正极插孔103的宽度。
继续参考图4所示,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在盒底10的分布关系为,负极过孔12的长度方向和正极过孔13的长度方向互为垂直关系,负极过孔12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正极过孔13的沿着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可以共线。
这样,保护门组件位于壳体的插孔和插套组件之间,其中,地极过孔11和地极插孔101位置相对,负极过孔12和负极插孔102位置相对,正极过孔13和正极插孔103位置相对。
如图3所示,第一保护门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第一板21在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斜面211。
其中,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板21用来遮挡地极过孔11,第二板22和第二保护门3中一个用来遮挡负极过孔12,另一个用来遮挡正极过孔13。
在一种示例中,由于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三者呈三角形排布,而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板21用来遮挡地极过孔11,那么,为了实现第二板22遮挡负极过孔12或者遮挡正极过孔13,相应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可以互为垂直排布,那么,第一保护门2可以呈L型,第一板21可以为竖板,第二板22可以为横板。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位于盒底10的上表面,盒底10的过孔和壳体100的插孔位置相对,那么,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用来遮挡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用来遮挡地极插孔101、负极插孔102和正极插孔103。
为了使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既能遮挡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又不影响插头的插入,那么,相应的,如图5并参考图6所示,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均可滑行位于保护门盒1中,如图5所示,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板21的对应第一斜面211的部分遮挡地极过孔11,第二板22和第二保护门3遮挡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当按压第一斜面211时,第一保护门2沿第一方向滑行,且推动第二保护门3沿第二方向滑行。如图6所示,当第一保护门2滑行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板21不再遮挡地极过孔11,而暴露地极过孔11,第二板22和第二保护门3不再遮挡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而暴露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7所示,当插头插入插座时,由于地极插销201的长度,要长于负极插销202和正极插销203,那么,地极插销201先伸入至地极插孔101中。由于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斜面211遮挡地极过孔11,那么,地极插销201按压第一斜面211。第一斜面211受到压力时,第一保护门2便可以沿第一方向滑行,同时推动第二保护门3沿第二方向滑行。插头200继续向下插入,那么,第一保护门2可以滑行至第二位置,第一保护门2的对应第一斜面211的位置不再遮挡地极过孔11,第二板22和第二保护门3也不再遮挡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进而插头便可以穿过保护门组件,伸入至插套组件的插套中,实现电连接。
由此可见,保护门组件应用在插座中,位于插座的插孔和插套之间,当插头未插入时,保护门组件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将插孔遮挡,防止细小物体或儿童手指伸入插孔中,而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地极插销可以通过按压位于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而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而不再遮挡插孔,从而暴露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可见,保护门组件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又不影响插头的插入。
由上述所述,第一保护门2的第二板22和第二保护门3,遮挡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一种方案可以是,第二板22遮挡负极过孔12,第二保护门3遮挡正极过孔13,另一种方案可以是,第二板22遮挡正极过孔13,第二保护门3遮挡负极过孔12。
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板22遮挡负极过孔12,第二保护门3遮挡正极过孔13。该方案中,为了使第一保护门2以最短滑行行程打开负极过孔12,第二保护门3以最短滑行行程打开正极过孔13,相应的,参考图6所示,第一保护门2沿着负极过孔12的宽度方向滑行,第二保护门3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滑行。
又例如,第二板22遮挡正极过孔13,第二保护门3遮挡负极过孔12。该方案中,为了使第一保护门2以最短滑行行程打开正极过孔13,第二保护门3以最短滑行行程打开负极过孔12,相应的,第一保护门2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滑行,第二保护门3沿着负极过孔12的宽度方向滑行。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保护门2的滑行方向和第一斜面211有关,例如,在第一保护门2的第二板22遮挡负极过孔12的方案中,如果第一斜面211的顶端和底端沿着负极过孔12的宽度方向分布,那么,第一保护门2沿着负极过孔12的宽度方向滑行。又例如,如果第一斜面211的顶端和底端沿着负极过孔12的长度方向分布,那么,第一保护门2沿着负极过孔12的长度方向滑行。
另一种情况下,在第一保护门2的第二板22遮挡正极过孔13的方案中,如果第一斜面211的顶端和底端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分布,那么,第一保护门2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滑行。也即第一保护门2左右水平滑行,并通过斜面结构推动第二保护门3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暴露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三个过孔。
因此,在设计阶段,可以根据第一保护门2的预期滑行方向,来设定第一斜面211。但是为了以最小的滑行行程打开三个过孔,那么,第一保护门2沿着其第二板22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第二保护门3沿着其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
为了实现第一保护门2沿着其第二板22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那么,第一斜面211的顶端和底端沿着第二板22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分布,且顶端相比于底端更靠近第二保护门3,底端位于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板21的端部。
这样可以以最小的滑动距离打开三个过孔,可使得第一斜面211的倾斜角度最大,地极插销的插入更省力。
在一种示例中,为了实现保护门组件的小型化和紧凑化,相应的,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均以最小滑行行程来打开各自覆盖的过孔,可以以第二板22覆盖负极过孔12,第二保护门3覆盖正极过孔13进行示例。
那么,由于第一保护门2沿着负极过孔12的宽度方向滑行,第二保护门3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滑行,而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垂直排布,那么,要想第一保护门2在滑行中推动第二保护门3,相应的,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相互接触位置具有斜面。
例如,一种方案可以是,如图8所示,第一保护门2的用来与第二保护门3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斜面23,第二保护门3的用来与第一保护门2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三斜面32,其中,第二斜面23和第三斜面32的斜率相等,那么,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位于保护门盒1中,且第二斜面23和第三斜面32接触。
这样,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保护门2沿着第一方向滑行时,第二保护门3在第三斜面32的位置处,受到垂直于第三斜面32的压力F,该作用力F,可以分解为沿着第一方向的F1和沿着第二方向的F2。由于第二方向的作用力才可以促使第二保护门3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滑行,所以,如图6所示,沿着第一方向的F1,可以通过保护门盒1的盒壁的支撑力来平衡,那么,第二保护门3便在F2的作用下,沿着第二方向滑行。
又例如,另一种方案可以是,第一保护门2的用来与第二保护门3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斜面23,而第二保护门3不具有第三斜面。
又例如,另一种方案可以是,第二保护门3的用来与第一保护门2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三斜面32,而第一保护门2不具有第二斜面。
其中,第一保护门2具有第二斜面23的方案中,如图8所示,第二斜面23可以位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直角位置处。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保护门2的第二板22遮挡和打开负极过孔12,是通过第二板22与负极过孔12位置相对和相错开实现的,而第二保护门3遮挡和打开正极过孔13,可以通过避让孔与正极过孔13的位置关系来实现,那么,相应的,如图3所示,第二保护门3具有避让孔31,避让孔31和正极过孔13匹配,例如,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如图5所示,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避让孔31和正极过孔13的位置相错开,以遮挡正极过孔13,如图6所示,而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二位置时,避让孔31和正极过孔13的位置相对,以打开正极过孔13。
在一种示例中,直流插头200的地极插销插入地极插孔101中,可以按压到第一斜面211,而促使第一保护门2滑行,如图7所示,考虑到直流插头200的地极插销201为圆柱状,而端部外表面为球面,那么,为了增大地极插销201和第一斜面2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大作用力,相应的,如图8所示,第一斜面211为曲面,且与直流插头的地极插销端部的球状曲面匹配。
在一种示例中,为了便于地极插销201顺畅插入到地极过孔11中,相应的,如图5所示,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板21在对应第一斜面211底端的位置处具有缺口213。借助该缺口213,地极插销201可以比较容易伸入到地极过孔11中。
在一种示例中,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以后,为了使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复位至遮挡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相应的,该保护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
在一种示例中,复位弹簧可以包括两个弹簧,如图3所示,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其中,第一弹簧4用于使第一保护门2复位,第二弹簧5用于使第二保护门3复位。
那么,第一弹簧4位于第一保护门2和保护门盒1的内壁之间,且伸缩方向和第一保护门2的滑行方向平行,第二弹簧5位于第二保护门3和保护门盒1的内壁之间,且伸缩方向和第二保护门3的滑行方向平行。
这样,当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以后,第一保护门2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力下,复位至遮挡地极过孔,以及遮挡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中的一个(如负极过孔),第二保护门3在第二弹簧5的作用力下,复位至遮挡负极过孔和正极过孔中的另一个(如正极过孔)。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6所示,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可以处于压缩状态,而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弹簧4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第二弹簧5可以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
这样,当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第一保护门2在第一弹簧4的推动下复位,第二保护门3在第二弹簧5的推动下复位。
该方案中,为了减少保护门盒1的尺寸,相应的,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保护门2的第一板21的表面具有安装槽212,第一弹簧4可以位于安装槽212中。与第一弹簧4的一端抵在第一板21的一端部相比,显然,安装在安装槽212的方案,更有利于减小保护门盒1的尺寸,至少能减小保护门盒1沿着第一板21长度方向的尺寸。
同样,第二保护门3也可以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沿着正极过孔13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二弹簧5也可以位于第二保护门3的安装槽中,以减少保护门盒1沿着正极过孔13宽度方向的尺寸。
上述是第一弹簧推着第一保护门复位,第二弹簧推着第二保护门复位,在另一种方案中,第一弹簧也可以拉着第一保护门复位,第二弹簧也可以拉着第二保护门复位,相应的,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可以处于拉伸状态,而当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弹簧4可以处于拉伸状态或自然状态,第二弹簧5可以处于拉伸状态或自然状态。
这样,当插头从插座中拔出时,第一保护门2在第一弹簧4的拉动下复位,第二保护门3在第二弹簧5的拉动下复位。
在另一种示例中,复位弹簧也可以包括一个弹簧,该弹簧可以是上述所述的第一弹簧4,也可以是上述所述的第二弹簧5。
例如,复位弹簧包括上述所述的第一弹簧4,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具有联动关系,如可以在斜面接触位置连接,那么,第一保护门2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滑行中,便可以借助与第二保护门3的连接关系,拉动第二保护门3复位。
又例如,复位弹簧包括上述所述的第二弹簧5,该方案中,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可以不具有连接关系,而是借助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之间的斜面接触关系,第二保护门3在第二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时,推动第一保护门2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门组件应用在插座中,位于插座的插孔和插套之间,当插头未插入时,保护门组件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将插孔遮挡,防止细小物体或儿童手指伸入插孔中,而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地极插销可以通过按压位于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而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而不再遮挡插孔。可见,保护门组件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又不影响插头的插入。
而且,按压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才可以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那么,即使儿童的手指伸入至地极插孔,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但是地极插孔处的地极插套并不带电,不会引发触电,而儿童的手指伸入至负极插孔或正极插孔,都无法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可见,该保护门组件具有更强的安全性。
而且,这种通过插头的地极插销驱动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的方案,由于负极插孔单独插入、正极插孔单独插入,以及负极插孔和正极插孔同时插入,都无法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使得保护门组件具有防单极插入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如图1和图2所示,插座包括壳体100、插套组件300和上述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中,图2中只示意了保护门组件的保护门盒1。如图1所示,壳体100具有地极插孔101、负极插孔102和正极插孔103,如图2所示,插套组件300包括地极插套(图中未示出)、负极插套302和正极插套303。
如图2所示,插套组件300和保护门组件均位于壳体100中,且地极插孔101、地极过孔11和地极插套在沿着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负极插孔102、负极过孔12和负极插套302在沿着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正极插孔103、正极过孔13和正极插套303在沿着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因插座具有上述所述的保护门组件,故当插头未插入插座时,保护门组件的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将插孔遮挡,防止细小物体或儿童手指伸入插孔中,而当插头插入时,插头的地极插销可以通过按压位于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而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而不再遮挡插孔。可见,保护门组件可以提高插座的安全性,又不影响插头的插入。
而且,按压地极插孔下方的第一斜面,才可以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那么,即使儿童的手指伸入至地极插孔,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但是地极插孔处的地极插套并不带电,不会引发触电,而儿童的手指伸入至负极插孔或正极插孔,都无法驱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可见,该保护门组件具有更强的安全性。
而且,这种通过插头的地极插销驱动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的方案,由于负极插孔单独插入、正极插孔单独插入,以及负极插孔和正极插孔同时插入,都无法促使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滑行,使得保护门组件具有防单极插入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组件包括保护门盒(1)、第一保护门(2)和第二保护门(3);
所述保护门盒(1)的盒底(10)具有地极过孔(11)、负极过孔(12)和正极过孔(13),所述第一保护门(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具有第一斜面(211);
所述第一保护门(2)和所述第二保护门(3)均可滑行位于所述保护门盒(1)中,当所述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板(21)的对应所述第一斜面(211)的部分遮挡所述地极过孔(11),所述第二板(22)和所述第二保护门(3)遮挡所述负极过孔(12)和所述正极过孔(13),当按压所述第一斜面(211)时,所述第一保护门(2)沿第一方向滑行,且推动所述第二保护门(3)沿第二方向滑行,当所述第一保护门(2)滑行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板(21)暴露所述地极过孔(11),所述第二板(22)和所述第二保护门(3)暴露所述负极过孔(12)和所述正极过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门(2)呈L型,所述第一板(21)为竖板,所述第二板(22)为横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门(2)沿着所述第二板(22)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所述第二保护门(3)沿着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滑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211)的顶端和底端沿着所述第二板(22)所遮挡的过孔的宽度方向分布,且所述顶端相比于所述底端靠近所述第二保护门(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保护门(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板(22)遮挡所述负极过孔(12),所述第二保护门(3)遮挡所述正极过孔(13);
所述第二保护门(3)具有避让孔(31),当所述第一保护门(2)滑行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板(22)和所述负极过孔(12)错开,所述避让孔(31)和所述正极过孔(13)位置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组件应用于直流插座中,所述负极过孔(12)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正极过孔(13)的长度方向互为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门(2)的与所述第二保护门(3)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二斜面(23),和/或,所述第二保护门(3)的与所述第一保护门(2)接触的位置具有第三斜面(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组件应用于直流插座中,所述第一斜面(211)为曲面,且与直流插头的地极插销端部的球状曲面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在对应所述第一斜面(211)底端的位置处具有缺口(21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保护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门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保护门(2)和所述保护门盒(1)的内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保护门(3)和所述保护门盒(1)的内壁之间,布置有所述复位弹簧。
1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壳体(100)、插套组件(300)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保护门组件,所述壳体(100)具有地极插孔(101)、负极插孔(102)和正极插孔(103),所述插套组件(300)包括地极插套、负极插套(302)和正极插套(303);
所述插套组件(300)和所述保护门组件均位于所述壳体(100)中,且所述地极插孔(101)、所述地极过孔(11)和所述地极插套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所述负极插孔(102)、所述负极过孔(12)和所述负极插套(302)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所述正极插孔(103)、所述正极过孔(13)和所述正极插套(303)在沿着所述插座的厚度方向上位置相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10528.8A CN116031687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10528.8A CN116031687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31687A true CN116031687A (zh) | 2023-04-28 |
CN116031687B CN116031687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607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10528.8A Active CN116031687B (zh) | 2023-03-28 | 2023-03-28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31687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56347U (ja) * | 1998-07-31 | 1999-02-16 | 秋山 李 | マルチタイプ安全コンセントアダプター |
DE10216209C1 (de) * | 2002-04-12 | 2003-07-10 | Abb Patent Gmbh | Berührungsschutzvorrichtung mit Längsschieb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dose |
CN101697390A (zh) * | 2009-10-20 | 2010-04-21 | 浙江三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锁扣保护门的电气插座 |
CN201667434U (zh) * | 2010-03-22 | 2010-12-08 |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 双保护门 |
TWM514677U (zh) * | 2015-08-14 | 2015-12-21 | wei-jun Xiao | 萬用插座結構 |
CN105261907A (zh) * | 2015-09-21 | 2016-01-20 | 蔡梦淑 | 一种可伸缩的地极插销转换器 |
CN206293668U (zh) * | 2016-08-03 | 2017-06-30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US9761985B1 (en) * | 2016-11-30 | 2017-09-12 | Rich Brand Industries Limited | Socket with safety protection effect |
CN208723169U (zh) * | 2018-08-22 | 2019-04-09 | 中山市西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保护门的安全插座 |
CN209434483U (zh) * | 2018-11-20 | 2019-09-24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CN210296742U (zh) * | 2019-08-16 | 2020-04-10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式的插座 |
CN213460250U (zh) * | 2020-10-23 | 2021-06-15 | 牟式云 | 一种新型插座保护门 |
CN214044090U (zh) * | 2021-02-04 | 2021-08-24 | 冯翔 | 一种防触电插座 |
CN215528014U (zh) * | 2021-08-03 | 2022-01-14 |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插插座 |
-
2023
- 2023-03-28 CN CN202310310528.8A patent/CN1160316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56347U (ja) * | 1998-07-31 | 1999-02-16 | 秋山 李 | マルチタイプ安全コンセントアダプター |
DE10216209C1 (de) * | 2002-04-12 | 2003-07-10 | Abb Patent Gmbh | Berührungsschutzvorrichtung mit Längsschieb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dose |
CN101697390A (zh) * | 2009-10-20 | 2010-04-21 | 浙江三蒙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锁扣保护门的电气插座 |
CN201667434U (zh) * | 2010-03-22 | 2010-12-08 |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 双保护门 |
TWM514677U (zh) * | 2015-08-14 | 2015-12-21 | wei-jun Xiao | 萬用插座結構 |
CN105261907A (zh) * | 2015-09-21 | 2016-01-20 | 蔡梦淑 | 一种可伸缩的地极插销转换器 |
CN206293668U (zh) * | 2016-08-03 | 2017-06-30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US9761985B1 (en) * | 2016-11-30 | 2017-09-12 | Rich Brand Industries Limited | Socket with safety protection effect |
CN208723169U (zh) * | 2018-08-22 | 2019-04-09 | 中山市西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设有保护门的安全插座 |
CN209434483U (zh) * | 2018-11-20 | 2019-09-24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用于插座的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CN210296742U (zh) * | 2019-08-16 | 2020-04-10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式的插座 |
CN213460250U (zh) * | 2020-10-23 | 2021-06-15 | 牟式云 | 一种新型插座保护门 |
CN214044090U (zh) * | 2021-02-04 | 2021-08-24 | 冯翔 | 一种防触电插座 |
CN215528014U (zh) * | 2021-08-03 | 2022-01-14 |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误插插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31687B (zh) | 2023-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926773B1 (en) | A cover-equipped connector | |
US9048559B2 (en) | Power outlet with jack safety shield device | |
US765137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SD protection | |
US7934935B1 (en) | Locking door for an electrical outlet | |
US636816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anti-mismating mechanism | |
US12057668B2 (en) | Adapter | |
CN219246994U (zh) | 电连接器、底座及电连接器与底座组合 | |
CN111224294B (zh) | 具有防水、防触电功能的插座 | |
CN116031687B (zh)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
KR101239222B1 (ko) | 플러그 분리가 용이한 콘센트 | |
CN112448204A (zh) | 一种防触电插座板和插头前置组件 | |
CN116632576A (zh) | 插座和电源连接器 | |
CN203674452U (zh) | 插座 | |
CN112054342B (zh) | 一种户外防水防触电插线板 | |
CN219534934U (zh) | 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
CN217469036U (zh) | 一种结构紧凑型usb组合插座 | |
CN218866922U (zh) | 防触电插座 | |
CN101685923A (zh) | 插座安全装置 | |
CN206225735U (zh) | 一种充电器插头 | |
CN210468209U (zh) | 一种电源插座的保护装置 | |
US691879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ti-mismating device | |
CN220066214U (zh) | 一种安全插座 | |
CN219321780U (zh) | 排插 | |
CN219017964U (zh) | 一种两三插保护门 | |
CN210379518U (zh) | 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