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1932U - 一种蓄热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1932U
CN209431932U CN201822013170.XU CN201822013170U CN209431932U CN 209431932 U CN209431932 U CN 209431932U CN 201822013170 U CN201822013170 U CN 201822013170U CN 209431932 U CN209431932 U CN 209431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body
brick
groove
slot
car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31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朋飞
孙再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20131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1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1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19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热砖,包括砖体,砖体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槽,长槽左右两侧均与砖体相通,长槽内壁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曲槽,曲槽左右两侧与砖体相通,砖体前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左右两侧与砖体相通,相邻的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件,砖体后部上侧固定安装第一凸起,砖体后部下侧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凸起能够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内,砖体上部左右两侧开设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简单,砖块相互堆叠时,凹槽与凸起的配合有利于砖块对正,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确保连接的通道一致且形状良好,长槽和曲槽能够增加砖体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加快蓄热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热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热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砖块就是一个长方体,需要建造蓄热堆时,通常直接堆砌,在堆砌过程中,需要的位置留出长方体的通道,由于蓄热需要储能高,传热快,所以在堆垛中不使用粘结或连接用建筑材料,如典型的水泥、混凝土等,因此在堆垛施工中,存在对砖块质量要求高、对齐费事、留出通道一致性差、通道前后通过性差,整个堆垛施工作业依赖操作人员技能,对人员技能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砖,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蓄热砖,包括砖体,砖体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槽,长槽左右两侧均与砖体相通,长槽内壁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曲槽,曲槽左右两侧与砖体相通,砖体前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左右两侧与砖体相通,相邻的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卡件,砖体后部上侧固定安装第一凸起,砖体后部下侧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凸起能够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内,砖体上部左右两侧开设第二卡槽,相邻的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卡件,砖体下部左侧固定安装第二凸起,砖体下部右侧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插接配合,砖体前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截面为横V字型的通风道,通风道前后两侧均与砖体相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砖,所述的卡槽截面均为T型,卡件截面为工字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砖,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燕尾型,第一凸起的横截面为燕尾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砖,所述的第二卡件的长度小于第二卡槽的长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砖,所述的长槽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凹面向外。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热砖,所述的长槽数量至少为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砖体相互叠放时,先将同一水平面相邻的砖体插接配合,第二凸起插到相邻的第二凹槽内时砖体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第二卡槽配合在一起,将第二卡件插入相应的第二卡槽内,从而对砖体进行二次固定,固定效果更好,接着叠放第二层砖体时,使用者能够将热源先放置在长槽内在进行安装,由于安装后无法很好地观察内部情况,提前放置能够避免安装热源时的损坏情况,将第二层的砖体由右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凸起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进行初次的固定连接,再接着将第一卡件插到相邻的第一卡槽内,进行二次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砖体的连接效果好,提高使用时的固定效果和使用寿命;使用时热源进行加热,砖体通过长槽和曲槽进行蓄热,长槽和曲槽增大与热源的接触面积,且热源位于砖体上下两侧,因此能够尽快完成加热工作,启动吹风时,气体通过通风道,通风道的形状能够增加气体流通的距离和时间,进而将砖体内更多的热量带走,使用效果好,当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通风道时,将第二卡件从第二卡槽内移除,即增加通风道的数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简单,砖块相互堆叠时,凹槽与凸起的配合有利于砖块对正,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确保连接的通道一致且形状良好,长槽和曲槽能够增加砖体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加快蓄热的速度,横V字形的通风道能够增加热空气流通距离和流通时间,使得空气携带出去的热量更多,提高热转换效率,有效减少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蓄热砖,如图所示,包括砖体1,砖体1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槽2,长槽2左右两侧均与砖体1相通,长槽2内壁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曲槽3,曲槽3左右两侧与砖体1相通,砖体1前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卡槽4,第一卡槽4左右两侧与砖体1相通,相邻的第一卡槽4内设有第一卡件5,砖体1后部上侧固定安装第一凸起6,砖体1后部下侧开设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与第一凸起6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凸起6能够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7内,砖体1上部左右两侧开设第二卡槽11,相邻的第二卡槽11内设有第二卡件12,砖体1下部左侧固定安装第二凸起8,砖体1下部右侧开设第二凹槽9,第二凸起8与第二凹槽9插接配合,砖体1前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截面为横V字型的通风道10,通风道10前后两侧均与砖体1相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砖体1相互叠放时,先将同一水平面相邻的砖体1插接配合,第二凸起8插到相邻的第二凹槽9内时砖体1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第二卡槽11配合在一起,将第二卡件12插入相应的第二卡槽11内,从而对砖体1进行二次固定,固定效果更好,接着叠放第二层砖体1时,使用者能够将热源先放置在长槽2内在进行安装,由于安装后无法很好地观察内部情况,提前放置能够避免安装热源时的损坏情况,将第二层的砖体1由右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凸起6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7内,进行初次的固定连接,再接着将第一卡件5插到相邻的第一卡槽4内,进行二次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砖体1的连接效果好,提高使用时的固定效果和使用寿命;使用时热源进行加热,砖体1通过长槽2和曲槽3进行蓄热,长槽2和曲槽3增大与热源的接触面积,且热源位于砖体1上下两侧,因此能够尽快完成加热工作,启动吹风时,气体通过通风道10,通风道10的形状能够增加气体流通的距离和时间,进而将砖体1内更多的热量带走,使用效果好,当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通风道10时,将第二卡件12从第二卡槽11内移除,即增加通风道的数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简单,砖块相互堆叠时,凹槽与凸起的配合有利于砖块对正,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确保连接的通道一致且形状良好,长槽和曲槽能够增加砖体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加快蓄热的速度,横V字形的通风道能够增加热空气流通距离和流通时间,使得空气携带出去的热量更多,提高热转换效率,有效减少热量流失。
具体而言,卡件与对应的卡槽相配合,能够起到连接砖体1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卡槽截面均为T型,卡件截面为工字型。卡槽截面均为T型,卡件截面为工字型,能够很好地连接砖体1,制造简单。
具体的,凹槽与凸起的配合能够连接砖体1,并且起到连接后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凹槽7的横截面为燕尾型,第一凸起6的横截面为燕尾型。第一凹槽7、第一凸起6的横截面均为燕尾型,连接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卡件与对应的卡槽相配合,能够起到连接砖体1的作用,当需要更多的通风道时,可以拆除卡件,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卡件12的长度小于第二卡槽11的长度。第二卡件12的长度小于第二卡槽11的长度,当需要更多的通风道时,方便拆除卡件。
更进一步的,长槽2内放置热源,现有的热源多为电加热管,本实施例所述的长槽2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凹面向外。长槽2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凹面向外,能够很好地放置电加热管,避免挤压或损坏热源。
更进一步的,长槽2内放置热源,现有的热源多为电加热管,本实施例所述的长槽2数量至少为3个。为了更好地时砖体1蓄热,因此设置长槽2数量至少为3个,提高解热效果和缩短加热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1),砖体(1)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长槽(2),长槽(2)左右两侧均与砖体(1)相通,长槽(2)内壁分别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曲槽(3),曲槽(3)左右两侧与砖体(1)相通,砖体(1)前部上下两侧分别开设第一卡槽(4),第一卡槽(4)左右两侧与砖体(1)相通,相邻的第一卡槽(4)内设有第一卡件(5),砖体(1)后部上侧固定安装第一凸起(6),砖体(1)后部下侧开设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与第一凸起(6)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凸起(6)能够插到对应的第一凹槽(7)内,砖体(1)上部左右两侧开设第二卡槽(11),相邻的第二卡槽(11)内设有第二卡件(12),砖体(1)下部左侧固定安装第二凸起(8),砖体(1)下部右侧开设第二凹槽(9),第二凸起(8)与第二凹槽(9)插接配合,砖体(1)前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截面为横V字型的通风道(10),通风道(10)前后两侧均与砖体(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截面均为T型,卡件截面为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7)的横截面为燕尾型,第一凸起(6)的横截面为燕尾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件(12)的长度小于第二卡槽(1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槽(2)截面为弧形结构且凹面向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槽(2)数量至少为(3)个。
CN201822013170.X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蓄热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1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170.XU CN209431932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蓄热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170.XU CN209431932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蓄热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1932U true CN209431932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31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1932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蓄热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19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776A (zh) * 2019-10-08 2019-11-26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固体电蓄热的异形结构蓄热砖及摆放方式
CN114739222A (zh) * 2022-05-05 2022-07-12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蓄放热模块及智能控制相变蓄放热系统
CN116003104A (zh) * 2022-12-27 2023-04-25 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固废材料蓄热砖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0776A (zh) * 2019-10-08 2019-11-26 沈阳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固体电蓄热的异形结构蓄热砖及摆放方式
CN114739222A (zh) * 2022-05-05 2022-07-12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蓄放热模块及智能控制相变蓄放热系统
CN114739222B (zh) * 2022-05-05 2023-09-22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蓄放热模块及智能控制相变蓄放热系统
CN116003104A (zh) * 2022-12-27 2023-04-25 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固废材料蓄热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16003104B (zh) * 2022-12-27 2024-03-08 沈阳兰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固废材料蓄热砖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1932U (zh) 一种蓄热砖
CN207244296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压烫装置
CN207751292U (zh) 太阳能螺旋式茶叶烘干系统
CN107192238A (zh) 一种染布机的烘干装置
CN208653149U (zh) 一种新型喷水织机脱水装置
CN207076627U (zh) 一种用于生产瓦楞纸板的烘干机
CN211772085U (zh) 一种纺织品加热定型装置
CN107212736A (zh) 一种燃气式蒸汽发生器及其内胆
CN207447761U (zh) 一种导引部件
CN107096699A (zh) 一种用于生产瓦楞纸板的烘干机
CN209369175U (zh) 一种环板穿筋式钢筋与型钢连接构造
CN206321019U (zh) 涤纶纤维专用节能加热装置
CN209655777U (zh) 一种锶铁氧体预烧设备
CN217032016U (zh) 一种烧结多孔砖热流循环式烧结装置
CN217973710U (zh) 一种用于铺布机熨烫的加热装置
CN207685190U (zh) 一种木炭窑专用的烧制运输装置
CN207815693U (zh) 电磁加热装置
CN208458556U (zh) 一种热管地热采集装置
CN220900899U (zh) 一种人造草坪烘干装置
CN212961701U (zh) 一种新型热风炉热风出口组合砖
CN218354439U (zh) 一种茶叶滚筒杀青装置
CN210165570U (zh) 一种太空能热水器
CN217209758U (zh) 一种暖通空调余热利用装置
CN209299348U (zh) 一种信息交换箱扫描组件
CN208883946U (zh) 退火炉炉口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