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0949U -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0949U
CN209430949U CN201822172198.8U CN201822172198U CN209430949U CN 209430949 U CN209430949 U CN 209430949U CN 201822172198 U CN201822172198 U CN 201822172198U CN 209430949 U CN209430949 U CN 209430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hole
connector
shaft
idl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21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保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ip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ip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ip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ip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21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0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0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0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两端的两个驱动滚轮;每个驱动滚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件和滚轮,第一锥齿轮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外凸起延伸形成凸台,凸台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第一锥齿轮的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转轴固连,第一转轴上转动套设第二锥齿轮和滚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滚轮同轴固连,第二锥齿轮的半径小于滚轮的半径。通过设计成采用锥齿传动的结构,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1.5~5),该齿数比,具有较大扭矩,增强驱动力,保证管道机器人能够稳定的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市政管道环境非常恶劣,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腐蚀、疲劳破坏或者使管道内部潜在缺陷发展成破损而引起泄漏事故等,特别是水类管道,还容易堵塞等事故。因此管道的管内探测、清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用工程,目前管内探测、清污大多还采用人工进行操作,受管道尺寸、环境恶劣等因素限制,导致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基于该问题,目前出现了管道机器人。
现有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驱动装置,申请号:201810153336X,采用车轮—螺旋叶片滚筒—麦克纳姆轮,或者麦克纳姆轮—螺旋叶片滚筒—麦克纳姆轮组合作为驱动轮,能够应对管道中不同状况,适应性强。但是利用电机驱动麦克纳姆轮转动,带动管道机器人前进的速度缓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带动管道机器人前进的速度缓慢,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两端的两个驱动滚轮。
每个驱动滚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件和滚轮,第一锥齿轮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外凸起延伸形成凸台,凸台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第一锥齿轮的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转轴固连,第一转轴上转动套设第二锥齿轮和滚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滚轮同轴固连,第二锥齿轮的半径小于滚轮的半径。
所述驱动滚筒包括内筒、转动套设置在内筒外部的外筒,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外部的壳体,壳体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内筒中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驱动机构水平放置时,螺旋叶片的下缘高于滚轮的下缘。螺旋叶片的下缘和滚轮的下缘的高度差为2-10mm。螺旋叶片的高度为1-5cm。
当管道机器人在硬质介质上运动时,滚轮与地面接触,中间的螺旋叶片悬空,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和滚轮转动,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所以扭矩大,锥齿传动扭动大,滚轮转动较快,不易打滑,驱动效果好。当管道机器人在软质介质上运动时,管道机器人因为重力作用会下陷,则滚轮和中间的螺旋叶片均与地面接触,电机驱动滚筒和滚轮一起转动,螺旋叶片转动,将淤泥等向后排出,使管道机器人向前移动,虽然此时管道机器人运动速度慢,但因为接触面积大,不会打滑;当管道机器人悬浮在水中时,螺旋叶片相当于螺旋桨,螺旋叶片转动向后排水驱动管道机器人前进。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内筒,且位于外筒中,沿电机输出轴方向延伸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法兰、电机盖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法兰、电机盖和第二连接件均为旋转体,第一法兰通过螺钉与内筒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法兰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法兰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机盖呈圆环状,电机盖通过螺钉与第一法兰固连,电机盖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电机盖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推力轴承安装在电机盖上,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固连,且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一侧的端面中央沿轴线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一柱状体,第一柱状体沿轴线开设有第一孔,电机输出轴插入第一孔中,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第二连接件固连;第二连接件远离电机一侧的端面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二柱状体,第二柱状体沿轴线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孔,第二孔为阶梯孔,第二空中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一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嵌设在第一深沟球轴承内,且与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固连,第一深沟球轴承抵靠在阶梯孔的台阶面上,其外圈与阶梯孔的内壁固连;第一限位件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连。
其中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通孔密封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柱状体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凸台插入第二通孔中,且第二端盖与第一锥齿轮密封固连。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与第二转轴固定连,且第二端盖抵靠在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端第一限位件随着第二转轴一起转动,防止第二转轴窜动,提高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所述内筒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端盖,第三端盖与内筒的端面密封固连,第三端盖的外端面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空心轴,电机的电线从空心轴中穿出,电线与空心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空心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为旋转体,第三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密封固连。
基于申请号:201710896483.1,名称:一种驱动滚筒的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201810153336X,名称:一种管道机器人驱动装置,申请人继续研究、反复试验,进行了改进,通过将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第二连接件直接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固连,电机与内筒固连,则电机驱动第二连接件转动,带动外筒转动,动力传递效率高,能量损耗小,保证外筒能够正常转动。
同时,在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外周面设置密封件,设置多道防水组件,提高防水密封性能,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
通过设置第一推力轴承,提高轴向载荷承载能力,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改进,所述空心轴上沿轴向向外依次套设有第二推力轴承、隔片环、第二深沟球轴承、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
通过设置第二推力轴承,提高轴向载荷承载能力,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提高防水密封性能,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
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筒状,其腔体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小径部的内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第一间隔部,第二推力轴承、隔片环和第二深沟球轴承嵌于第三连接件大径部,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嵌于第三连接件小径部,且分别位于第一间隔部的两侧。
其中,第二推力轴承的一端与第二端盖相抵靠,另一端与隔片环的一端面抵靠;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一端与隔片环的另一端面抵靠,另一端抵靠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三端盖的一端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四柱状体,第四柱状体的中心开设有凹腔,另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通孔密封转动套设在空心轴上,凸台插入凹腔中,且第四柱状体与第一锥齿轮通过螺钉密封固连;所述空心轴的末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通过设置结构,便于装配,防水性能良好,且结构稳定性强。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1.5~5),该齿数比,具有较大扭矩,增强驱动力,保证管道机器人能够稳定的运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环状第二间隔部,第二间隔部将第二转轴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锥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一段上,且凸台抵靠在第二间隔部上,第二段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限位件中心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段与第一限位件螺纹连接,便于拆装。第一限位件远离第二间隔部的一端沿外周面凸起形成第三间隔部,第一深沟球轴承卡设在第二间隔部和第三间隔部之间,防止第一深沟球轴承沿轴向窜动,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包括滚轮本体和第四端盖,滚轮本体的中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第四间隔部,第二锥齿轮通过铜套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一体式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滚轮本体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三轴承卡设在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间隔部之间,第四端盖与滚轮本体通过螺钉紧固,第四端盖抵靠在第四间隔部外圈上,且第四端盖与第二限位件之间存在间隙,防止第三轴承沿轴向窜动,提高结构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本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凹槽,使滚轮本体的外周面形成多个防滑第三凸起,第三凸起的高度为2~10mm,增大摩擦,防止打滑。
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减轻重量。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转轴或者空心轴插入第四通孔中,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件紧固;第一转轴插入第五通孔中并通过键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六孔为螺纹孔,用于连接外部其他部件。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上开设两两互相垂直的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同时满足三个不同方向的部件与之牢靠连接的要求,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稳定性好。
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采用镁合金材质制成,密度小,便于该管道机器人在水中运动时,能够悬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采用尼龙材质制成,耐磨。
进一步改进,两个驱动滚轮的第二锥齿与滚轮的组合位于电机轴线的两侧,结构平衡,稳定性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成采用锥齿传动的结构,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1.5~5),该齿数比,具有较大扭矩,增强驱动力,保证管道机器人能够稳定的运动。
2)、滚轮采用镁合金材质制成,密度小,便于该管道机器人在水中运动时,能够悬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采用尼龙材质制成,耐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5为第二连接件沿轴线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三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7为第一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8为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件和滚轮的结构图。
图9为滚轮本体的结构图。
图10为滚轮本体沿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第一锥齿轮的结构图。
图12为第二转轴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12所示,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两端的两个驱动滚轮。
每个驱动滚轮包括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6、第一连接件14和滚轮17,第一锥齿轮10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外凸起延伸形成凸台1001,凸台1001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第一锥齿轮的第一通孔1002;第一连接件14与第一转轴15固连,第一转轴15上转动套设第二锥齿轮16和滚轮17,第一锥齿轮10和第二锥齿轮16啮合,第二锥齿轮16与滚轮17同轴固连,第二锥齿轮16的半径小于滚轮17的半径。
所述驱动滚筒包括内筒3、转动套设置在内筒3外部的外筒2,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2外部的壳体1,壳体1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101;内筒中固定设置有电机4;所述驱动机构水平放置时,螺旋叶片101的下缘高于滚轮17的下缘。螺旋叶片的下缘和滚轮的下缘的高度差为2-10mm。螺旋叶片的高度为1-5cm。
当管道机器人在硬质介质上运动时,滚轮与地面接触,中间的螺旋叶片悬空,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和滚轮转动,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所以扭矩大,锥齿传动扭动大,滚轮转动较快,不易打滑,驱动效果好。当管道机器人在软质介质上运动时,管道机器人因为重力作用会下陷,则滚轮和中间的螺旋叶片均与地面接触,电机驱动滚筒和滚轮一起转动,螺旋叶片转动,将淤泥等向后排出,使管道机器人向前移动,虽然此时管道机器人运动速度慢,但因为接触面积大,不会打滑;当管道机器人悬浮在水中时,螺旋叶片相当于螺旋桨,螺旋叶片转动向后排水驱动管道机器人前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伸出内筒,且位于外筒中,沿电机输出轴方向延伸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法兰5、电机盖6和第二连接件8,第一法兰5、电机盖6和第二连接件8均为旋转体,第一法兰5通过螺钉与内筒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法兰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法兰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机盖6呈圆环状,电机盖通过螺钉与第一法兰固连,电机盖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电机盖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件8通过第一推力轴承7安装在电机盖6上,第二连接件8的外周面与外筒2的内壁固连,且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83,用于密封圈;第二连接件8靠近电机4一侧的端面中央沿轴线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一柱状体81,第一柱状体81沿轴线开设有第一孔82,电机输出轴插入第一孔82中,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第二连接件8固连;第二连接件8远离电机一侧的端面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二柱状体84,第二柱状体84沿轴线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孔85,第二孔为阶梯孔,第二空中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11和第一限位件12,其中第一限位件12嵌设在第一深沟球轴承11内,且与第一深沟球轴承11的内圈固连,第一深沟球轴承11抵靠在阶梯孔的台阶面上,其外圈与阶梯孔的内壁固连;第一限位件12与第二转轴9的一端固连。
其中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10通过第一通孔1002密封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9上,第二柱状体84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第二端盖13,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凸台1001插入第二通孔中,且第二端盖与第一锥齿轮10密封固连。
通过设置第一限位件与第二转轴固定连,且第二端盖抵靠在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外端第一限位件随着第二转轴一起转动,防止第二转轴窜动,提高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所述第二转轴9的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14固连;第二转轴9与第一转轴15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6啮合。
所述内筒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端盖19,第三端盖19与内筒的端面密封固连,第三端盖的外端面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空心轴20,电机的电线从空心轴中穿出,电线与空心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空心轴20上转动套设有第三连接件25,第三连接件25为旋转体,第三连接件25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密封固连。
基于申请号:201710896483.1,名称:一种驱动滚筒的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201810153336X,名称:一种管道机器人驱动装置,申请人继续研究、反复试验,进行了改进,通过将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第二连接件直接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固连,电机与内筒固连,则电机驱动第二连接件转动,带动外筒转动,动力传递效率高,能量损耗小,保证外筒能够正常转动。
同时,在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外周面设置密封件,设置多道防水组件,提高防水密封性能,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
通过设置第一推力轴承,提高轴向载荷承载能力,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心轴20上沿轴向向外依次套设有第二推力轴承21、隔片环、第二深沟球轴承22、密封骨架23和羊毛毡密封环24。
通过设置第二推力轴承,提高轴向载荷承载能力,增加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提高防水密封性能,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
所述第三连接件25为筒状,其腔体包括大径部252和小径部253,小径部的内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第一间隔部251,第二推力轴承21、隔片环和第二深沟球轴承22嵌于第三连接件大径部,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嵌于第三连接件小径部,且分别位于第一间隔部251的两侧。
其中,第二推力轴承的一端与第二端盖相抵靠,另一端与隔片环的一端面抵靠;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一端与隔片环的另一端面抵靠,另一端抵靠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三端盖的一端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四柱状体,第四柱状体的中心开设有凹腔,另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通孔密封转动套设在空心轴上,凸台插入凹腔中,且第四柱状体与第一锥齿轮通过螺钉密封固连;所述空心轴的末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通过设置结构,便于装配,防水性能良好,且结构稳定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3,该齿数比,具有较大扭矩,增强驱动力,保证管道机器人能够稳定的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可以为1:1.5、1:2、1:2.5、1:3.5、1:4.5或1:5等,或者其中任意一个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9上设置有环状第二间隔部903,第二间隔部903将第二转轴分为第一段901和第二段902,其中第一锥齿轮10转动套设在第一段上,且凸台1001抵靠在第二间隔部903上,第二段902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限位件12中心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段902与第一限位件12螺纹连接,便于拆装。第一限位件远离第二间隔部的一端沿外周面凸起形成第三间隔部,第一深沟球轴承卡设在第二间隔部和第三间隔部之间,防止第一深沟球轴承沿轴向窜动,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包括滚轮本体17和第四端盖18,滚轮本体17的中开设有第三通孔172,第三通孔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第四间隔部173,第二锥齿轮16通过铜套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15上,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连接件14的一端一体式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滚轮本体17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三轴承卡设在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间隔部之间,第四端盖18与滚轮本体17通过螺钉紧固,第四端盖抵靠在第四间隔部外圈上,且第四端盖与第二限位件之间存在间隙,防止第三轴承沿轴向窜动,提高结构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本体17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凹槽,使滚轮本体的外周面形成多个防滑第三凸起171,第三凸起的高度为2~10mm,增大摩擦,防止打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本体17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减轻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4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转轴9或者空心轴20插入第四通孔141中,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件14紧固;第一转轴15插入第五通孔142中并通过键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六孔143为螺纹孔,用于连接外部其他部件。通过在第一连接件上开设两两互相垂直的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同时满足三个不同方向的部件与之牢靠连接的要求,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且稳定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采用镁合金材质制成,密度小,便于该管道机器人在水中运动时,能够悬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采用尼龙材质制成,耐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驱动滚轮的第二锥齿与滚轮的组合位于电机轴线的两侧,结构平衡,稳定性强。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驱动滚轮的第二锥齿与滚轮的组合可以位于电机轴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滚筒和设置在驱动滚筒两端的两个驱动滚轮;
每个驱动滚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件和滚轮,第一锥齿轮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外凸起延伸形成凸台,凸台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第一锥齿轮的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转轴固连,第一转轴上转动套设第二锥齿轮和滚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与滚轮同轴固连,第二锥齿轮的半径小于滚轮的半径;
所述驱动滚筒包括内筒、转动套设置在内筒外部的外筒,以及固定设置在外筒外部的壳体,壳体的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内筒中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驱动机构水平放置时,螺旋叶片的下缘高于滚轮的下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内筒,且位于外筒中,沿电机输出轴方向延伸依次同轴设置有第一法兰、电机盖和第二连接件,第一法兰、电机盖和第二连接件均为旋转体,第一法兰通过螺钉与内筒的第一端面连接,第一法兰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法兰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机盖呈圆环状,电机盖通过螺钉与第一法兰固连,电机盖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存在间隙,电机盖的外周面与外筒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推力轴承安装在电机盖上,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固连,且第二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连接件靠近电机一侧的端面中央沿轴线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一柱状体,第一柱状体沿轴线开设有第一孔,电机输出轴插入第一孔中,电机输出轴通过键与第二连接件固连;第二连接件远离电机一侧的端面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二柱状体,第二柱状体沿轴线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孔,第二孔为阶梯孔,第二空中设置有第一深沟球轴承和第一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嵌设在第一深沟球轴承内,且与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固连,第一深沟球轴承抵靠在阶梯孔的台阶面上,其外圈与阶梯孔的内壁固连;第一限位件与第二转轴的一端固连;
其中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通孔密封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柱状体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凸台插入第二通孔中,且第二端盖与第一锥齿轮密封固连;
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所述内筒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端盖,第三端盖与内筒的端面密封固连,第三端盖的外端面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空心轴,电机的电线从空心轴中穿出,电线与空心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空心轴上转动套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为旋转体,第三连接件的外周面与外筒的内壁密封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上沿轴向向外依次套设有第二推力轴承、隔片环、第二深沟球轴承、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
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筒状,其腔体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小径部的内壁沿径向凸起,形成第一间隔部,第二推力轴承、隔片环和第二深沟球轴承嵌于第三连接件大径部,密封骨架和羊毛毡密封环嵌于第三连接件小径部,且分别位于第一间隔部的两侧;
其中,第二推力轴承的一端与第二端盖相抵靠,另一端与隔片环的一端面抵靠;第二深沟球轴承的一端与隔片环的另一端面抵靠,另一端抵靠在大径部和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面上;
所述第三连接件远离第三端盖的一端中心部向外凸起并延伸形成第四柱状体,第四柱状体的中心开设有凹腔,另一个驱动滚轮的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通孔密封转动套设在空心轴上,凸台插入凹腔中,且第四柱状体与第一锥齿轮通过螺钉密封固连;所述空心轴的末端与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件固连;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1.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环状第二间隔部,第二间隔部将第二转轴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锥齿轮转动套设在第一段上,且凸台抵靠在第二间隔部上,第二段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限位件中心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段与第一限位件螺纹连接;第一限位件远离第二间隔部的一端沿外周面凸起形成第三间隔部,第一深沟球轴承卡设在第二间隔部和第三间隔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滚轮本体和第四端盖,滚轮本体的中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壁向外凸起形成第四间隔部,第二锥齿轮通过铜套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一体式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滚轮本体通过第三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三轴承卡设在第二限位件和第四间隔部之间,第四端盖与滚轮本体通过螺钉紧固,第四端盖抵靠在第四间隔部外圈上,且第四端盖与第二限位件之间存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本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凹槽,使滚轮本体的外周面形成多个防滑第三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转轴或者空心轴插入第四通孔中,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件紧固;第一转轴插入第五通孔中并通过键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六孔为螺纹孔,用于连接外部其他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采用镁合金材质制成,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CN201822172198.8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Active CN209430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2198.8U CN209430949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2198.8U CN209430949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0949U true CN209430949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3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2198.8U Active CN209430949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0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657A (zh) * 2018-12-20 2019-03-01 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657A (zh) * 2018-12-20 2019-03-01 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N109404657B (zh) * 2018-12-20 2023-08-15 南京管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8654B (zh) 一种基于螺杆钻具的机械式轴向旋转冲击钻井工具
CN109404658A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
CN209430949U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N109404656A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主体结构
CN108506636A (zh) 一种驱动滚筒
CN209430946U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主体结构
CN109404657A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N110131520A (zh) 一种适用于非满水管道的机器人主体结构
CN108302281A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驱动装置
CN210344713U (zh) 一种适用于非满水管道的机器人主体结构
CN209430948U (zh) 一种锥齿传动管道机器人
CN214661776U (zh) 同轴圆锥齿轮减速机
CN212793184U (zh) 一种新型手动开孔钻
CN211974881U (zh) 一种石油钻井提速用钻头
CN201047252Y (zh) 长螺旋钻机液压动力头
CN209100608U (zh) 一种重型工程机械的行走减速机
CN202300195U (zh) 轴向进水、气的动力头
CN208153953U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驱动装置
CN206802205U (zh) 一种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
CN107604598B (zh) 一种新型齿轮传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CN206530655U (zh) 一种螺旋钢球活齿传动减速装置
CN115749581B (zh) 一种防制动防掉大扭矩涡轮钻具
CN211737971U (zh) 具有轴端密封的复合滚柱活齿减速器
CN206175573U (zh) 一种单偏心短传动链减速器
CN206036141U (zh) 一种一输入两输出同轴行星齿轮式增氧机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