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7370U -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 Google Patents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7370U
CN209417370U CN201822273641.0U CN201822273641U CN209417370U CN 209417370 U CN209417370 U CN 209417370U CN 201822273641 U CN201822273641 U CN 201822273641U CN 209417370 U CN209417370 U CN 209417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fine
coupling tube
optical fiber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36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宏宇
李扬帆
强彦峰
牛淑兰
张世强
王林田
田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222736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7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7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7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属于光缆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盘体,正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纤的存纤腔和与存纤腔连通的光纤进出口;穿纤管,设置在光纤进出口上,且穿纤管的出纤端延伸至存纤腔内;以及过渡管,呈盘绕式,设置在存纤腔外,且过渡管的出纤端与穿纤管的进纤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接续用接头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旨在解决目前的光纤存纤盒在使用时易造成光纤断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大规模推广,通信领域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线路光缆方面,从原先的中心套管式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又称ADSS光缆),到层绞式ADSS光缆,再到现在普遍使用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又称OPGW光缆),对应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也形式多样。在高电压等级的线路方面,普遍采用机械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的合金“炮弹头”式接头盒。该种接头盒的外壳采用电化处理,耐腐蚀,性能优良,可重复开启、扩容、维修或复接,在OPGW线路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是,配有两根短光纤穿纤管的直进容纤盘式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光纤穿纤管直接固定于存纤盘的正面,当光缆收到外力或接头盒晃动时,容易在光纤穿纤管处和余纤发生摩擦,使余纤受损甚至断裂,造成通信业务中断。
另外,目前220kV线路中,多采用24芯光缆进行业务传输,光缆线路的稳定运行将直接影响电网大数据的传输,对电网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去客观因素外,光缆的熔接工作也成为了我们主观可掌控的重要步骤。接续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接续质量的关键在于接续损耗的大小,其次在于光纤的固定工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接续损耗方面,我们能够完全满足要求将接头损耗控制在相关规程中规定的0.05dB以下。而在消缺及扩容工作中,多次发现光纤被存纤盘或绑扎带切断或压断的情形,若断纤正是业务传输通道,势必会造成业务中断,影响电网稳定;即使所断光纤空余,也为日后通道的扩容埋下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旨在解决目前的光纤存纤盒在使用时易造成光纤断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包括:盘体,正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纤的存纤腔和与所述存纤腔连通的光纤进出口;
穿纤管,设置在所述光纤进出口上,且所述穿纤管的出纤端延伸至所述存纤腔内;以及
过渡管,呈盘绕式,设置在所述存纤腔外,且所述过渡管的出纤端与所述穿纤管的进纤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的正面还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存纤腔的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背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的进纤端通过防水胶带或压板与所述盘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套设在所述过渡管外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的背面上,所述弹性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渡管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进出口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的两侧,所述穿纤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的两侧,两个穿纤管的出纤端通过对应的光纤进出口延伸至所述存纤腔内,所述过渡管为两个,且各过渡管的进纤端与对应穿纤管分设在所述盘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穿纤管和所述过渡管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在穿纤管的进纤端前加设了过渡管,有效消除了进入存纤腔内的光纤所携带的残余应力,实现了进纤操作的有序进行,使得光纤能够自然顺畅地在存纤腔内盘留,有效防止了光纤被钢管护套锐边擦伤和光纤因残余应力跷起被盘体上的卡扣、盖板等压断的现象发生,且存纤盘发生轻微晃动也不会对光纤造成损伤,同时也为后期盘纤及问题消缺节省出了不少时间。经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熔接完成后,不仅盘纤简便美观,而且光纤在存纤腔内井然有序,更为符合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高要求。过渡管设置在存纤腔的外部,便于光纤在通过过渡管时将其自身携带的或整条光缆携带的扭转应力进行释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接续用接头盒,包括盒体,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设置在所述盒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接头盒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光纤接续用接头盒采用了上述光纤接续用存纤盘,有效消除了进入存纤腔内的光纤所携带的残余应力,实现了进纤操作的有序进行,使得光纤能够自然顺畅地在存纤腔内盘留,有效防止了光纤被钢管护套锐边擦伤和光纤因残余应力跷起被盘体上的卡扣、盖板等压断的现象发生,且存纤盘发生轻微晃动也不会对光纤造成损伤,同时也为后期盘纤及问题消缺节省出了不少时间。经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接头盒,熔接完成后,不仅盘纤简便美观,而且光纤在存纤腔内井然有序,更为符合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高要求。过渡管设置在存纤腔的外部,便于光纤在通过过渡管时将其自身携带的或整条光缆携带的扭转应力进行释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过渡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光纤接续用存纤盘;11、盘体;12、存纤腔;13、穿纤管;14、固定件;15、光纤进出口;16、防水胶带;17、盖板;18、过渡管;20、光纤;30、盒体;40、钢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进行说明。所述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包括盘体11,正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纤20的存纤腔12和与存纤腔12连通的光纤进出口15;穿纤管13,设置在光纤进出口15上,且穿纤管13的出纤端延伸至存纤腔12内;以及过渡管18,呈盘绕式,设置在存纤腔12外,且过渡管18的出纤端与穿纤管13的进纤端连通。
传统入盘方式因工艺的不成熟,极易造成光纤20被存纤盘的锐边切断的情况,轻则造成返工,重则影响电网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在穿纤管13的进纤端前加设了过渡管18,穿纤操作时,先将光纤20穿入过渡管18内,在过渡管18内将其自身携带的扭转力或位移应力充分消耗掉,再经过穿纤管13,进入存纤腔12进行盘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穿纤管13的进纤端前加设了过渡管18,有效消除了进入存纤腔12内的光纤20所携带的残余应力,实现了进纤操作的有序进行,使得光纤20能够自然顺畅地在存纤腔12内盘留,有效防止了光纤20被钢管护套锐边擦伤和光纤20因残余应力跷起被盘体11上的卡扣、盖板17等压断的现象发生,且存纤盘发生轻微晃动也不会对光纤20造成损伤,同时也为后期盘纤及问题消缺节省出了不少时间。经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熔接完成后,不仅盘纤简便美观,而且光纤20在存纤腔内井然有序,更为符合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高要求。过渡管18设置在存纤腔12的外部,便于光纤20在通过过渡管18时将其自身携带的或整条光缆携带的扭转应力进行释放。
本实施例中过渡管18可以采用盘管或软管,采用软管时可将其盘绕成U型或环形,只要能够使得光纤20自身携带的扭转应力进行释放即可。
本实施例中过渡管18可采用透明管或半透明管制成,便于操作人员精确判断穿入过渡管18内的光纤20应力释放情况和插入长度,这一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盘体11的正面还设置有用于覆盖存纤腔12的盖板17。
盖板17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灰尘等杂物落入存纤腔12内,进而确保了存纤腔12内部及其内光纤20的整洁,且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光纤20由存纤腔12内掉出的现象发生,保证了存纤盘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过渡管18设置在盘体11的背面上。
这一设置使得存纤盘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易搬运。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过渡管18的进纤端通过防水胶带16或压板与盘体11可拆卸连接。
防水胶带16或压板的设置实现了过渡管18进纤端与盘体11的可拆卸连接,确保了穿纤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防水胶带16取材及安装便捷,且不会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影响,保证了过渡管18进纤端与盘体11连接关系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过渡管18通过固定件14与盘体11固定连接。
固定件14的设置实现了过渡管18与盘体11的固定连接,确保了存纤盘发生晃动时过渡管18不会由盘体11上掉落,进而保证了存纤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可以为胶带、卡箍等,只要能实现过渡管18与盘体11的固定连接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固定件14为套设在过渡管18外的弹性套,弹性套固定设置在盘体11的背面上,弹性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过渡管18的两侧。
采用弹性套作为过渡管18与盘体11的固定件14,使得盘体11发生轻微晃动时过渡管18可不受影响,且弹性套具有弹性,使得弹性套远离盘体11的一端距离盘体11的间距可根据过渡管18的厚度或盘圈数进行适当的改变,进而便于不同规格或长度的过渡管18与同一规格的弹性套相互组合,进而提高了存纤盘组装或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弹性套可以采用橡胶套或其他带弹性的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光纤进出口1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盘体11的两侧,穿纤管1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盘体11的两侧,两个穿纤管13的出纤端通过对应的光纤进出口15延伸至存纤腔12内,过渡管18为两个,且各过渡管18的进纤端与对应穿纤管13分设在盘体11的两侧。
各过渡管18的进纤端与对应穿纤管13分设在盘体11的两侧,便于穿入过渡管18的光纤20释放扭转应力,符合其使用要求。光纤进出口15、穿纤管13和过渡管18分别设置为两个,有效提高了穿纤效率,符合其使用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纤管13和过渡管18一体成型确保了两者连接关系的稳定型,同时确保了穿纤操作的顺畅进行。过渡管18可认为是加长的穿纤管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纤接续用接头盒。请参阅图3,所述光纤接续用接头盒,包括:盒体30,光纤接续用存纤盘10,设置在盒体3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接头盒,采用了上述光纤接续用存纤盘10,有效消除了进入存纤腔12内的光纤20所携带的残余应力,实现了进纤操作的有序进行,使得光纤20能够自然顺畅地在存纤腔12内盘留,有效防止了光纤20被钢管护套锐边擦伤和光纤20因残余应力跷起被盘体11上的卡扣、盖板17等压断的现象发生,且存纤盘发生轻微晃动也不会对光纤20造成损伤,同时也为后期盘纤及问题消缺节省出了不少时间。经试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接续用接头盒,熔接完成后,不仅盘纤简便美观,而且光纤20在存纤腔内井然有序,更为符合电力系统通信方面的高要求。过渡管18设置在存纤腔12的外部,便于光纤20在通过过渡管18时将其自身携带的或整条光缆携带的扭转应力进行释放。
下面以24芯光缆为例,具体描述本方案:
(1)按照正常操作,将需要对接的两根OPGW光缆进行开剥,开剥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切割刀的进刀深度,否则极易造成断纤。实际操作中,若进刀深度不好掌握,可在废弃的光缆端部进行试验,调整好进刀深度。
(2)光缆开剥后,固定在光纤接续用接头盒上(光纤20的保护钢管余留>1m),将钢管单元40捋直,在距断面位置60-80mm处用钢管切割刀切断钢管,缓慢拉动钢管将光纤20外的钢管保护套去除,拉动过程中要保持钢管单元40不弯曲,用力均匀、速度适当,防止钢管变形或切断后锐边擦伤光纤20。
(3)将光纤20穿入过渡管18,过渡管18的进纤端用压板和防水胶带16进行紧固。过渡管18的主体则采用盘绕式固定于盘体11上。
(4)光纤20穿过过渡管18再经穿纤管13进入存纤腔12,钢管单元40则固定在接头盒内,防止发生扭转或位移,锐边切断光纤20。
(5)按照色谱顺序,依次对光纤20进行熔接、收容和回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11),正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固定光纤(20)的存纤腔(12)和与所述存纤腔(12)连通的光纤进出口(15);
穿纤管(13),设置在所述光纤进出口(15)上,且所述穿纤管(13)的出纤端延伸至所述存纤腔(12)内;以及
过渡管(18),呈盘绕式,设置在所述存纤腔(12)外,且所述过渡管(18)的出纤端与所述穿纤管(13)的进纤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1)的正面还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存纤腔(12)的盖板(1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8)设置在所述盘体(11)的背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8)的进纤端通过防水胶带(16)或压板与所述盘体(11)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18)通过固定件(14)与所述盘体(1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4)为套设在所述过渡管(18)外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11)的背面上,所述弹性套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渡管(18)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进出口(1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1)的两侧,所述穿纤管(1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1)的两侧,两个穿纤管(13)的出纤端通过对应的光纤进出口(15)延伸至所述存纤腔(12)内,所述过渡管(18)为两个,且各过渡管(18)的进纤端与对应穿纤管(13)分设在所述盘体(11)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纤管(13)和所述过渡管(18)一体成型。
9.光纤接续用接头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30),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接续用存纤盘(10),设置在所述盒体(30)内。
CN201822273641.0U 2018-12-29 2018-12-29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Active CN209417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3641.0U CN209417370U (zh) 2018-12-29 2018-12-29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3641.0U CN209417370U (zh) 2018-12-29 2018-12-29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7370U true CN209417370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3641.0U Active CN209417370U (zh) 2018-12-29 2018-12-29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7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5269U (zh) 一种易于分离的骨架光纤保护式光缆
CN209417370U (zh) 光纤接续用存纤盘及接头盒
CN105974545B (zh) 预制成端双芯铠装蝶形引入光缆
CN209374078U (zh) 一种光纤复合型数据电缆
JPH09218328A (ja) 分割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
CN202153265U (zh) 一种皮线光缆
CN109239859A (zh) 一种用于多芯光器件的精准分纤与防护系统
CN212905612U (zh) 48芯以下三进三出光缆接头盒
CN211206904U (zh) 一种新型光缆铺设用线路固定装置
CN209296996U (zh) 一种光纤分路器用束线整理装置
CN201548729U (zh) 光缆尾纤的储纤盒
CN202330812U (zh) 一种光纤分线箱
CN102841419A (zh) 蝶形光缆跳纤
CN210090777U (zh) 一种光纤分纤箱接线结构
CN209281039U (zh) 光纤单元框
CN207650468U (zh) 一种无分路器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CN208432752U (zh) 一种高性能现场定长免熔连接跳纤系统
CN209352375U (zh) 一种光缆生产用绕包装置
CN202563131U (zh) 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CN201716442U (zh) 带骨架的蝶形光缆
CN209570727U (zh) 一种易收纳光纤跳线
JP2005292518A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ユニット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13423555U (zh) 一种自粘式蝶形引入光缆
CN206479680U (zh) 一种新型4芯带状碟形引入光缆
CN211554409U (zh) 具有子单元设计的光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