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5984U - 一种污泥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5984U
CN209415984U CN201822132101.0U CN201822132101U CN209415984U CN 209415984 U CN209415984 U CN 209415984U CN 201822132101 U CN201822132101 U CN 201822132101U CN 209415984 U CN209415984 U CN 209415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r belt
ash
accepting box
sludge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2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毅
向光富
陈林杰
杨学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en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en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en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enl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21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5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5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5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烘干机,其包括烘干机本体、驱动装置、输送带、接灰盒、刮灰件和控制器,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空腔,输送带安装在空腔的底部,驱动装置安装于烘干机本体上,且驱动装置与输送带传动连接,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伸出,接灰盒安装在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且接灰盒安装于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的下方,且接灰盒的开口与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相对布置,刮灰件安装在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接灰盒之间,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污泥烘干机能够实现其内部灰尘的自动处理,有效的防止烘干机底部的灰尘积压过后,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行以及内部的整洁度。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烘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污泥的处置和开发利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而污泥烘干机可以一次性将90%含水量的物料烘干至成品,污泥的干化处理能够使污泥农用、作为燃料使用、焚烧乃至为减少填埋场地等处理方法成为可能。
传统的污泥烘干机组具有多层烘干网带,烘干的热风从烘干机组底部往上对污泥进行烘干,污泥不断在烘干带上进行多次烘干,在烘干输送带传送过程中,污泥逐渐被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在传送过程中部分污泥灰会从输送带边缘或者输送带本身的缝隙掉落在机组底部,长期不清理将造成灰尘堆积,影响机组内的整洁度,且影响机组的正常使用。为了防止出现灰尘的堆积,现有的做法是采用手动刮灰件,利用其定期人工对机组底部的灰尘进行手动清理,该操作方法的清理工序较为麻烦且清理不干净;或者采用抽风机将机组内的灰尘全部吸出,以能够达到机组清洁的目的,但是该清洁方式只能清除机组箱体内粉末状灰尘,并不能清除机组积压的颗粒状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烘干机,该污泥烘干机能够实现其内部灰尘的自动处理,有效的防止烘干机底部的灰尘积压过后,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行以及内部的整洁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烘干机,其包括烘干机本体、驱动装置、输送带、接灰盒、刮灰件和控制器;
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烘干机本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伸出,所述接灰盒安装在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且所述接灰盒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的下方,且所述接灰盒的开口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相对布置;
所述刮灰件安装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接灰盒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刮灰件具有两个端部,所述刮灰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刮灰件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接灰盒内。
可选的,所述刮灰件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灰盒中,并与所述接灰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弯折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且所述弯折部为沿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灰盒外侧弯折,所述弯折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烘干污泥的网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网带的下方,且所述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网带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挡灰组件,所述挡灰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挡灰组件连接于所述网带与所述输送带之间。
可选的,所述挡灰组件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与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支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与所述网带相接触,所述第三支板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板的底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相接。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挡灰组件相对布置的第一挡灰板和两块一一对应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的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挡灰板位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处,所述挡灰组件、所述第一挡灰板和所述两块第二挡灰板在所述空腔内围设于所述输送带的四周,所述第二挡灰板连接于所述输送带和所述网带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灰板为沿竖直方向直立布置,且所述第一挡灰板的底部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两块一一对应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二挡灰板连接于所述网带和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两块第一挡灰板的第一端部分别和所述挡灰组件相连接,所述两块第一挡灰板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处。
可选的,所述第二挡灰板为沿所述输送带的边缘向外侧倾斜布置,且所述第二挡灰板为波浪形板。
可选的,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相对应的落灰口,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所述落灰口处伸出,所述接灰盒安装在所述落灰口的下方,且所述接灰盒为抽屉式盒体。
可选的,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落灰口的位置处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均位于所述密封装置内。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第一密封盖设置于所述落灰口处,且所述第一密封盖罩设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二密封盖围设在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周围,且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密封盖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端部外侧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所述网带的端部穿过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进料箱内,所述进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密封装置连接于所述进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接灰盒的开口之间。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接灰料斗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围设在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周围,所述接灰料斗的顶端开口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箱的底部四周,所述接灰料斗的底端开口与所述第二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接灰料斗与所述接灰盒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接灰料斗为漏斗状。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定时器,所述驱动装置设有第一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送带的底部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驱动装置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驱动装置、输送带、接灰盒、刮灰件和控制器,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空腔,输送带安装在空腔的底部,驱动装置安装于烘干机本体上,且驱动装置与输送带传动连接,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伸出,接灰盒安装在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上的外侧,且接灰盒对应安装于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的下方,刮灰件安装在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接灰盒之间,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由此,设置在该污泥烘干机的空腔底部的输送带能够对其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和传送,防止灰尘掉落在烘干机的底部进行堆积,避免影响烘干机的正常工作,并有效的保证烘干机内部的整洁度;落在输送带上的灰尘能够被输送带运送到位于烘干机本体的外侧的接灰盒中收集,输送带的接灰盒之间设置的刮灰件能够保证将输送带上的灰尘全部清理干净,并使灰尘沿着自身落入接灰盒中,以有效的实现烘干机对产生的灰尘的自动处理,清理工序较少,操作简单,且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可靠;该烘干机中用于传送灰尘的输送带的驱动装置由控制器来控制,精确有效,整个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的介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人力,且该污泥烘干机能够对各种状态下的污泥进行清除处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此外,该污泥烘干机的输送带四周设置有第一挡灰板和第二挡灰板,能够有效的放置灰尘落在输送带以外的地方,便于将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完全的收集,保证烘干机内部的清洁度;接灰盒使用的是抽屉式盒体,方便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将抽屉抽出,以对收集到的灰尘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烘干机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工作;在输送带和接灰盒的开口上方设置有密封装置,能够防止输送带将灰尘传递至接灰盒内时灰尘飞出接灰盒外部,保证接灰盒对灰尘的可靠收集。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由控制器进行只智能化的控制,自动的实现对烘干机的定时清理,提高整个烘干机的智能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污泥烘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污泥烘干机的输送带与接灰盒相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所述的污泥烘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装置,2、烘干机本体,21、空腔,22、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3、输送带,31、输送带的第一端部,4、接灰盒,5、刮灰件,51、刮灰件的第一端部,52、刮灰件的第二端部,53、连接部,54、弯折部,6、第一挡灰板,7、第二挡灰板,8、间隙,9、密封装置,91、第一密封盖,92、第二密封盖,93、接灰料斗,10、挡灰组件,101、第一支板,102、第二支板,103、第三支板, 11、进料箱,111、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包括烘干机本体2、驱动装置1、输送带3、接灰盒4、刮灰件5和控制器,所述烘干机本体2内设有空腔21,所述输送带3安装在所述空腔21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1安装于所述烘干机本体2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输送带3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伸出,所述接灰盒4安装在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上,且所述接灰盒4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的下方,且所述接灰盒4的开口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相对布置,所述刮灰件5安装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和所述接灰盒4之间,所述驱动装置1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基于以上结构,该污泥烘干机在工作过程中,污泥能够在烘干机本体2内部的空腔21中进行多次的烘干,然后被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污泥逐渐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在传送过程中会有部分的污泥灰从缝隙中掉落到空腔21的底部,由于在空腔21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带3,故而空腔21中在传送时掉落的污泥灰会落在输送带3上,控制器对驱动装置1进行自动的控制,驱动装置1开始工作驱动输送带3开始传送工作,此时掉落在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能够在输送带3 的传送中,逐渐向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方向运动,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 从第一侧壁伸出,故而能够将污泥灰通过第一侧壁输送到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在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的外侧安装有接灰盒4,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被传送至第一端部后掉落进接灰盒4内,安装在接灰盒4和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的刮灰件5能够将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清理干净,并能够引导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沿刮灰件5落入接灰盒4中,保证对输送带3上的污泥清理的可靠性。整个装置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且能够对污泥烘干机本体2的内部所产生的污泥灰进行自动的处理,防止污泥灰在烘干机本体2的底部进行堆积,避免长时间不处理而影响烘干机本体2的正常工作,有效的保证烘干机本体2内部的清洁度。且在对污泥进行收集的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的介入,节省人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该烘干机本体2的空腔21底部所设置的输送带3能够对粉末状、颗粒状等多种状态的污泥灰进行收集,使得该装置具有以提高整个装置对污泥灰处理的可靠性。
其中,刮灰件5具有两个端部,刮灰件的第一端部51与输送带3的底部相贴合,刮灰件的第二端部52伸入接灰盒4内,刮灰件的第一端部51贴合在输送带3的底部,当污泥灰被传送至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时,输送带3开始发生转向,此时粘附在输送带3上表面上的污泥灰开始转入输送带3的下方,由抵靠在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的底部的刮灰件的第一端部51将污泥灰从输送带3 上铲下,使得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能够全部落入到接灰盒4当中,也不会影响到输送带3的正常工作,有效的避免污泥灰在输送带3上沉积,提高输送带3 的清洁度;而刮灰件的第二端部52伸入到接灰盒4中,能够对从输送带3上落下的污泥灰产生引导的作用,保证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能够全部准确的落进接灰盒4当中,提高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的清洁度,保证污泥灰收集工作的可靠度。刮灰件5包括连接部53和弯折部54,连接部53伸入接灰盒4中,并与接灰盒4的内壁相连接,保证连接部53与接灰盒4之间的可靠固定,防止连接部 53出现晃荡,避免导致污泥灰落在外面,弯折部54连接在连接部53的上端,且弯折部54为沿连接部53向接灰盒4外侧弯折,弯折部54的自由端与输送带3的底部相贴合,弯折部54的自由端能够实现铲落污泥灰的效果,弯折部54沿连接部53向外侧弯折,能够使得弯折部54和连接部53之间形成一道类似于弧形的形状,保证污泥灰在下落过程中的顺畅性,防止污泥灰在刮灰件5上的堆积,避免造成堵塞。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刮灰件5采用的是金属件,且连接部53和弯折部54为一体加工成型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生产和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将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全部刮落下来,保证装置对污泥灰进行收集的可靠性,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刮灰件5的材料的加工类型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
另外,在烘干机本体2的空腔21中还设有用于烘干污泥的网带,输送带3 位于网带的下方,且输送带3的长度大于网带的长度,网带是用来供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和传送的装置,污泥在网带上被烘干并发生干化,且在被网带传送的过程中,部分的污泥灰从网带的边缘或者间隙8中落下到输送带3上,输送带3负责对污泥灰进行可靠的收集和整理,输送带3的长度大于网带的长度,以便于对网带上所产生的污泥灰进行充分的收集,且能够将收集到的污泥灰完全送出到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在空腔21内设置有挡灰组件10,挡灰组件10设置于输送带3的第二端部,输送带3的第二端部位于空腔21内,挡灰组件10 连接于网带与所述输送带3之间,挡灰组件10能够对输送带4第二端部处的灰尘进行有效的阻挡,防止其从边缘落下至烘干机本体2的底部,造成污染。挡灰组件10包括第一支板101、第二支板102和第三支板103,第二支板102平行设置于输送带3与网带之间,第一支板101垂直连接于第二支板102的一侧,且第一支板101的顶部与网带相接触,第三支板103倾斜连接于第二支板102 的另一侧,且第三支板103的底部与输送带3的第二端部相接,第三支板103 的倾斜方向是由输送带3的第二端部的边缘向外侧进行倾斜,根据实际的烘干机本体2的内部造型,当输送带3的第二端部与网带的第二端部并不相互平齐时,竖直方向上设置的第一支板101能够将从网带的第二端部处漏下的灰尘隔挡在由输送带3的这一侧,再通过第二支板102缩短网带的第二端部和输送带3 的第二端部之间横向的相对距离,第三支板103采用倾斜设计的方式,既能够方便将灰尘全部引入到输送带3上,又能够防止灰尘在挡灰组件10上堆积,保证将灰尘全部引入输送带3上的可靠性。第一挡灰板6为沿竖直方向直立布置,且第一挡灰板6的底部与输送带3之间设置有间隙8,直立布置的第一挡灰板6 能够对落入到输送带3上的两端的污泥灰进行限定,防止污泥灰落在外侧,且第一挡灰板6底部与输送带3之间设置的间隙8能够使得该装置适应于一定厚度的污泥灰,便于将输送带3上堆积的具备一定厚度的污泥灰从间隙8中送出,防止出现由于污泥灰堆积过高而造成输送带3被卡住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3和网带之间的挡板结构还可以设计为不需要第一挡灰板6,而是直接使得两块第二挡灰板7的第一端部分别和挡灰组件10相连接,两块第一挡灰板7的第二端部穿过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 连接于接灰盒4的开口处,由此能够有效的减少挡灰板的数量,使得第二挡灰板7从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处伸出,由此来保证将上方网带上漏下来的灰尘全部限定在输送带3上,并可靠的运送出烘干机本体2的空腔21,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设计,且效果可靠。其中,第二挡灰板7的设计均为沿输送带3的边缘向外侧倾斜布置,且第二挡灰板7为波浪形板,向外侧倾斜的第二挡灰板7 能够扩大输送带3的接灰范围,使得由网带的边缘落下的污泥灰也能够顺利的落入到输送带3上,第二挡灰板7是由多块弯折的挡板拼接形成的板件,即为波浪形板,能够扩大自身的面积,使得污泥灰也能够在第二挡灰板7上被收集和整理。
在空腔21内还设置有两块与输送带3的两端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一挡灰板6 和两块与输送带3的两侧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挡灰板7,两块第一挡灰板6和两块第二挡灰板7围设在输送带3的四周,且第一挡灰板6和第二挡灰板7均位于输送带3与网带之间,设在在输送带3和网带之间的第一挡灰板6和第二挡灰板7能够保证从网带的边缘掉落的污泥灰能顾被全部收集到输送带3上,有利于防止污泥灰落入到输送带3以外的地方,影响烘干机本体2内部空腔21的清洁度。第一挡灰板6为沿竖直方向直立布置,且第一挡灰板6的底部与输送带3之间设置有间隙8,
进一步的,在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上设有与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相对应的落灰口,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从落灰口处伸出,接灰盒4安装在落灰口的下方,且接灰盒4为抽屉式盒体,接灰盒4设置在落灰口的下方,以便于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从落灰口处穿出后,接灰盒4能够对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进行准确的接收,接灰盒4采用的抽屉式结构,即在接灰盒4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抽屉,当接灰盒4内的污泥灰到达一定的量时,能够采用定期将期内的抽屉抽出的方式,对接灰盒4内部的污泥灰进行清理,以保证该污泥烘干机的持续工作,且对接灰盒4内的污泥灰进行清理的过程并不会影响烘干机的正常工作,从而能够实现污泥烘干机的持续不间断的有效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上的所述落灰口的位置处安装有密封装置9,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和接灰盒4的开口均位于密封装置9内,密封装置9能够对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所收集的污泥灰进行有效的密封,防止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被铲落入接灰盒4中时,灰尘飞出接灰盒4外,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密封装置9包括第一密封盖91和第二密封盖92,第一密封盖91设置于落灰口处,且第一密封盖91罩设在输送带的第一端部31上,实现对输送带3的伸出烘干机本体2的第一端部进行密封,第二密封盖92围设在接灰盒4的开口周围,且第一密封盖91与第二密封盖92固定连接,实现对输送带3和接灰盒4的开口处的统一密封,确保污泥灰不会飞出接灰盒4的外部。另外,围设在接灰盒4的开口处的第二密封盖92采用的是透明盖板,方便工作人员在污泥烘干机工作时对接灰盒4内部的污泥灰收集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便于确定是否需要对接灰盒4内部的污泥灰进行清理,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
进一步的,在控制器内设置有定时器,驱动装置1设有第一开关,控制器与定时器分别与第一开关电连接,驱动装置1对输送带3的驱动工作是通过控制装置内的定时器和第一开关来实现的,在使用污泥烘干机进行工作时,先对定时器设置一个预设值,在烘干机开始对污泥进行烘干操作时,启动控制器内的定时器开始工作,当定时器没有达到预设值时,驱动装置1不工作,输送带3 只对网带上产生的污泥灰进行接收,但是暂时不传送;当定时器达预设值时,定时器发出相应的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控制驱动装置1 的第一开关打开,使得驱动装置1开始工作,从而由驱动装置1电动输送带3 开始进行传送工作,以将输送带3上的污泥灰向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进行传递。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驱动装置1的启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分别能够对输送带3 上的压力进行检测,在烘干机正式开始工作之前,先对控制器进行预设,设定一个预设值,在污泥烘干机对污泥进行烘干时,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输送带3 上的压力值,并将各自检测到的压力值分别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将接受到的压力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在接收到压力值中,有任一个压力值大于预设值,则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开关,使得驱动装置1开始工作,从而带动输送带3 进行污泥灰的传送工作。除上述区别外,本实施例中输送带3、烘干机本体2、接灰盒4、刮灰件5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相应的效果及原理也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密封装置的设计,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本体2的第一端部外侧安装有进料箱11,进料箱11位于输送带3 的上方,且网带的端部穿过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22位于进料箱11内,进料箱1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11,密封装置9连接于进料箱11的底部与接灰盒4的开口之间。由此,烘干机在开始工作之前,先通过进料口111向其内部输送污泥,污泥通过网带被输送进烘干机本体2内,在进行进料的操作的过程中,从进料口111倒入的污泥也会从网带的边缘滑落到外面,对环境造成污泥,此时,将密封装置9的结构设计为包括接灰料斗93和第二密封盖92,第二密封盖92 围设在接灰盒4的开口周围,接灰料斗93的顶端开口固定连接于进料箱11的底部四周,接灰料斗93的底端开口与第二密封盖9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接灰料斗93与接灰盒4相连通,从而保证从进料箱11内漏出来的污泥能够通过接灰料斗93被向接灰盒4中聚集,保证周围环境的干净和整洁。接灰料斗93的形状设计为漏斗状,保证有效的对灰尘进行聚集和引导,使得灰尘能够全部被送入接灰盒4中。除上述区别外,本实施例中输送带3、烘干机本体2、接灰盒 4、刮灰件5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相应的效果及原理也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包括有设置在其空腔21的底部的输送带3,输送带3 能够对烘干机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和传送,防止灰尘掉落在烘干机的底部进行堆积,避免影响烘干机的正常工作,并有效的保证烘干机内部的整洁度;落在输送带3上的灰尘能够被输送带3运送到位于烘干机本体2的外侧的接灰盒4中收集,输送带3的接灰盒4之间设置的刮灰件5能够保证将输送带3上的灰尘全部清理干净,并使灰尘沿着自身落入接灰盒4中,以有效的实现烘干机对产生的灰尘的自动处理,清理工序较少,操作简单,且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可靠;该烘干机中用于传送灰尘的输送带3的驱动装置1由控制器来控制,精确有效,整个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的介入,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人力,且该污泥烘干机能够对各种状态下的污泥进行清除处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此外,该污泥烘干机的输送带3四周设置有第一挡灰板6 和第二挡灰板7,能够有效的放置灰尘落在输送带3以外的地方,便于将烘干机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完全的收集,保证烘干机内部的清洁度;接灰盒4 使用的是抽屉式盒体,方便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将抽屉抽出,以对收集到的灰尘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烘干机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工作;在输送带3和接灰盒4 的开口上方设置有密封装置9,能够防止输送带3将灰尘传递至接灰盒4内时灰尘飞出接灰盒4外部,保证接灰盒4对灰尘的可靠收集。驱动装置1的工作状态能够由控制器进行只智能化的控制,自动的实现对烘干机的定时清理,提高整个烘干机的智能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推广前景。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本体、驱动装置、输送带、接灰盒、刮灰件和控制器;
所述烘干机本体内设有空腔,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底部,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烘干机本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
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伸出,所述接灰盒安装在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的外侧,且所述接灰盒安装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的下方,且所述接灰盒的开口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相对布置;
所述刮灰件安装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接灰盒之间;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件具有两个端部,所述刮灰件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刮灰件的第二端部伸入所述接灰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件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接灰盒中,并与所述接灰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弯折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且所述弯折部为沿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灰盒外侧弯折,所述弯折部的自由端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烘干污泥的网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网带的下方,且所述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网带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挡灰组件,所述挡灰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挡灰组件连接于所述网带与所述输送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灰组件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第三支板,所述第二支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与所述网带之间,所述第一支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与所述网带相接触,所述第三支板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板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板的底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部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挡灰组件相对布置的第一挡灰板和两块一一对应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的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一挡灰板位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处,所述挡灰组件、所述第一挡灰板和所述两块第二挡灰板在所述空腔内围设于所述输送带的四周,所述第二挡灰板连接于所述输送带和所述网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灰板为沿竖直方向直立布置,且所述第一挡灰板的底部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两块一一对应布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第二挡灰板,所述第二挡灰板连接于所述网带和所述输送带之间,所述两块第二挡灰板的第一端部分别和所述挡灰组件相连接,所述两块第二挡灰板的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连接于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灰板为沿所述输送带的边缘向外侧倾斜布置,且所述第二挡灰板为波浪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相对应的落灰口,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从所述落灰口处伸出,所述接灰盒安装在所述落灰口的下方,且所述接灰盒为抽屉式盒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落灰口的位置处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均位于所述密封装置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第一密封盖设置于所述落灰口处,且所述第一密封盖罩设在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二密封盖围设在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周围,且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二密封盖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端部外侧安装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所述网带的端部穿过所述烘干机本体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进料箱内,所述进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密封装置连接于所述进料箱的底部与所述接灰盒的开口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接灰料斗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围设在所述接灰盒的开口周围,所述接灰料斗的顶端开口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箱的底部四周,所述接灰料斗的底端开口与所述第二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接灰料斗与所述接灰盒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料斗为漏斗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定时器,所述驱动装置设有第一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定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底部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驱动装置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1822132101.0U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污泥烘干机 Active CN209415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101.0U CN209415984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污泥烘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2101.0U CN209415984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污泥烘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5984U true CN209415984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8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2101.0U Active CN209415984U (zh) 2018-12-18 2018-12-18 一种污泥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5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957A (zh) * 2018-12-18 2019-03-08 广东芬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烘干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957A (zh) * 2018-12-18 2019-03-08 广东芬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烘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5984U (zh) 一种污泥烘干机
CN209655305U (zh) 一种生活垃圾上料装置
CN213514918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烘干装置
CN109442957A (zh) 一种污泥烘干机
CN206291680U (zh) 一种姜片烘干脱水系统
CN201598031U (zh) 煤矿输送带转载点除尘装置
CN216472791U (zh) 一种带式污泥干燥机自动上料结构
CN109335425A (zh) 一种城建用垃圾桶清理装置
CN108014900A (zh) 一种矿石破碎、采样、除尘一体化系统
CN209759382U (zh) 一种焦炉地面除尘站烟气脱硫装置
CN204134291U (zh) 砷渣分体回收节能控制装置
CN211411378U (zh) 一种灰尘收集处理器
CN204447957U (zh) 一种固体投料式反应设备
CN208016671U (zh) 一种鸡粪收集装置
CN202190707U (zh) 一种贝类蒸煮加工自动生产线
CN207791939U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粉料输送机
CN207070726U (zh) 一种养羊专用传送式喂草机
CN208292076U (zh) 一种粉末投料设备
CN215982617U (zh) 一种清灰装置及干渣机
CN208471056U (zh) 一种用于盐袋卸垛机的密封集料装置及盐袋卸垛机
CN215745394U (zh) 一种粉尘收集系统
CN110171652A (zh) 一种可自动回收垃圾袋的垃圾箱
CN208285385U (zh) 一种扫描设备的照明组件
CN217867092U (zh) 一种熟料卸料口收尘装置
CN218260837U (zh) 物料风送供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