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5518U -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5518U
CN209415518U CN201821789602.XU CN201821789602U CN209415518U CN 209415518 U CN209415518 U CN 209415518U CN 201821789602 U CN201821789602 U CN 201821789602U CN 209415518 U CN209415518 U CN 209415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bracket
straight
gas
mo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96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勇
刑军慧
谢青松
殷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xi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oxi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xi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oxi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96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5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5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5518U/zh
Priority to US16/589,167 priority patent/US1102231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包括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设有供燃气流出并形成火焰的多个出气口,各所述支架分别铰接于一个转轴;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限位单元,各所述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所述限位单元用于限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行程范围;当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绕各自的转轴转动,使各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呈内凹型。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支架角度变化,达到适应不同形状锅具的目的。

Description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灶通常包含燃烧器以及围绕燃烧器设置的锅架,其中,锅架用于支撑锅具,燃烧器作为加热源用于加热锅具内的食物。但是,现有的锅架和燃烧器的结构设计相对单一,而锅具的形状则非常多样化,这就导致燃气灶与锅具的结合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存在锅具无法稳定地放置在燃气灶上,或者,锅具受热不均、受热效果差的现象,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包括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设有供燃气流出并形成火焰的多个出气口,各所述支架分别铰接于一个转轴;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限位单元,各所述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所述限位单元用于限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行程范围;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绕各自的转轴转动,使各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呈内凹型。
较之现有的固定式燃烧器,本实施例所述燃烧器的炉头可以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形状锅具的支撑和加热需求。具体地,通过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支架实现角度的变化,以实现炉头在不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具有方案简单、成本低、结构复杂度低、易于制造的优点。进一步,通过限位单元将各个支架保持在相应的工作位置,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支架发生非预期位移而导致支撑于其上的锅具倾覆。进一步,通过将支架保持在不同的工作位置,能够使得炉头形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可选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线性电机、螺旋传动的直线运动机构或者带连杆的直线运动机构。由此,可以有效带动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绕转轴上下转动,以使支架能够以最短运动里程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驱动部;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与驱动部耦合,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所述传动轴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相互耦合的传动部和固定单元,所述传动部套接于所述传动轴上,受所述固定单元的限制,所述传动部随着所述传动轴的旋转而沿所述传动轴上下运动,所述上下运动是指沿着传动轴的长度方向运动;多个支撑杆,每一个所述支撑杆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各个支撑杆的第一端直接或间接铰接于所述传动部,各个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支架铰接。由此,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将传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部的线性运动,并通过支撑杆将线性运动传递至支架。进一步,直线运动机构整体结构复杂度低,驱动部、传动轴、传动部、固定单元和支撑杆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拼接方式结合,易于装配,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简单。
可选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导柱,套接于所述传动轴和传动部外围,所述导柱上沿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槽;销部,所述销部的一端伸入开设于所述传动部的第一插孔,所述销部可在所述槽内上下运动,以限制所述传动部随着传动轴旋转而旋转。由此,可以将传动部的旋转运动有效转换为直线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组装。
可选的,所述直线运动机构还包括:滑块,套接于所述导柱外围,所述滑块与所述传动部固定并随所述传动部上下运动,所述各个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由此,可以通过滑块将传动部的直线运动趋势传递至支撑杆,进而实现对支架角度的调节。
可选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销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插孔后伸入所述第一插孔,以将滑块与传动部固定。由此,可以在充分利用已有部件的基础上实现滑块与传动部的同步运动,精简整体零件数量,降低装配复杂度。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为梯形螺母,所述传动轴上具有与所述梯形螺母相适配的梯形螺纹。由此,可以实现螺旋传动的效果,以将传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部的直线运动。
可选的,所述燃烧器还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外围,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开设有供传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由此,可以通过壳体保护直线运动机构,避免使用过程中直线运动机构受到外力碰撞而被损坏。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与所述支架的数量相适应,每一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支架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直线运动机构靠近所述炉头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各所述支架的第二铰接点铰接于所述转轴,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的第一铰接点绕第二铰接点转动。由此,随着直线运动机构的直线运动,可以实现支架的角度变化,从而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随着各支架的第一铰接点绕第二铰接点转动,使得各支架远离炉头中心的一端能够向远离或靠近燃气灶的面板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平面型或内凹型的炉头,以稳定支撑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可选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靠近炉头中心的一端。由此,可以合理缩短支撑杆的长度,降低成本,同时实现支架远离炉头中心的一端可以绕其靠近炉头中心的一端转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架具有向所述炉头中心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开设有贯穿突出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部固定有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使所述支架铰接于所述转轴。由此,支撑部穿过支架并铰接于支架内部,使得铰接的位置不易受到外力损坏,利于延长炉头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数量与所述工作位置的数量相适应,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至触动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停止作直线运动,以使所述支架保持在对应的工作位置。由此,可以实现直线运动机构的自动停止运作,以在带动支架运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后自动将支架保持在该工作位置,供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由此,本实施例所述燃气灶的炉头能够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能够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燃烧器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爆炸图;
图6是图5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导柱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导柱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图5中滑块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中:
100-燃烧器;110-支架;110a-支架远离炉头中心的一端;110b-支架的上表面;110c-支架靠近燃烧器中心的一端;111-出气口;112-第一铰接点;113-第二铰接点;114-突出部;114a-突出部的上表面;114b-突出部的下表面;115-第二通孔;116-炉头;116a-炉头中心;120-转轴;130-直线运动机构;131-驱动部;131a-电机主轴;132-传动轴;132a-传动轴的第一端;132b-传动轴的第二端;133-传动部;134-固定单元;135-支撑杆;135a-支撑杆的第一端;135b-支撑杆的第二端;136-滑块;136a-第三通孔;136b-第三铰接点;151-导柱;152-槽;153-销部;154-第一插孔;155-第二插孔;160-壳体;161-第一通孔;162-衬部;170-支撑部;210-面板;z-直线运动方向;r-传动轴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的锅架和燃烧器的结构设计相对单一,无法与形状多变的锅具良好匹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包括多个支架,各所述支架设有供燃气流出并形成火焰的多个出气口,各所述支架分别铰接于一个转轴;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限位单元,各所述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所述限位单元用于限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行程范围;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绕各自的转轴转动,使各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当各所述支架处于其中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呈内凹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所述燃烧器的炉头可以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形状锅具的支撑和加热需求。具体地,通过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支架实现角度的变化,以实现炉头在不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具有方案简单、成本低、结构复杂度低、易于制造的优点。
进一步,通过限位单元将各个支架保持在相应的工作位置,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支架发生非预期位移而导致支撑于其上的锅具倾覆。
进一步,通过将支架保持在不同的工作位置,能够使得炉头形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示意图。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燃烧器100可以包括炉头116,炉头116可以包括多个支架110,各所述支架110可以设有供燃气流出并形成火焰的多个出气口111。
更为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各所述支架110可以分别铰接于一个转轴120。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3,所述燃烧器100还可以包括直线运动机构130和限位单元,各所述支架110可以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所述限位单元可以用于限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行程范围。
进一步地,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110可以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带动下绕各自的转轴120转动,使各所述支架110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各所述支架110处于其中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116可以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如图4所示。为便于表述,接下来将位于图4所示位置的炉头116称为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炉头116。也即,此时各支架110处于第二工作位置。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当各所述支架110处于其中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116可以呈内凹型,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表述,接下来将位于图1所示位置的炉头116称为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炉头116。也即,此时各支架110处于第一工作位置。
由此,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炉头116可以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形状锅具的支撑和加热需求。例如,当处于图1所示的第一工作位置时,炉头116可以适于支撑圆底锅;当处于图4所示的第二工作位置时,炉头116可以适于平底锅。
进一步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直线运动方向在附图中以z方向标示,也即,直线运动机构130可以以图示的角度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各支架110在图1所示位置和图3所示位置之间切换。
作为一个变化例,除图1和图4示出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外,各支架110还可以处于其他更多的工作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支架110与燃气灶的面板210之间的角度,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形状的锅具的支撑要求。
具体地,通过直线运动机构130带动支架110实现角度的变化,以实现炉头116在不同工作位置之间的切换,具有方案简单、成本低、结构复杂度低、易于制造的优点。
进一步,通过限位单元将各个支架110保持在相应的工作位置,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支架110发生非预期位移而导致支撑于其上的锅具倾覆。
进一步,通过将支架110保持在不同的工作位置,能够使得炉头116形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可以包括线性电机、螺旋传动的直线运动机构130或者带连杆的直线运动机构130。由此,均可以有效带动支架110在竖直方向(即z方向)上绕转轴120上下转动,以使支架110能够以最短运动里程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例如,带连杆的直线运动机构130可以为四连杆结构,这同样能够实现通过直线运动带动支架110在z方向上绕转轴120转动的效果。
接下来以螺旋传动的直线运动机构为例做具体阐述。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6,其中,图5省略了面板210,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可以包括:驱动部131;传动轴132,所述传动轴132沿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z方向)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2a和第二端132b,其中,所述传动轴132的第一端132a可以与驱动部131耦合,在所述驱动部131的驱动下,所述传动轴132可绕自身轴线r旋转;相互耦合的传动部133和固定单元134,所述传动部133可以套接于所述传动轴132上,受所述固定单元134的限制,所述传动部133可以随着所述传动轴132的旋转而沿所述传动轴132上下运动,所述上下运动是指沿着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运动(即沿着z方向运动);多个支撑杆135,每一个所述支撑杆135沿长度方向可以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5a和第二端135b,其中,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一端135a可以直接或间接铰接于所述传动部133,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二端135b与相应的支架110铰接。
由此,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将传动轴13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部133的线性运动,并通过支撑杆135将线性运动传递至支架110。
进一步,直线运动机构130整体结构复杂度低,驱动部131、传动轴132、传动部133、固定单元134和支撑杆135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拼接方式结合,易于装配,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简单。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驱动部131可以为旋转电机,或者,还可以为其他能够驱动传动轴132绕自身轴线r做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驱动部131可以具有电机主轴131a,传动轴132的第一端132a与电机主轴131a通过轴套(图未示)耦合。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传动部133可以为梯形螺母,传动轴132上可以具有与梯形螺母相适配的梯形螺纹。由此,可以实现螺旋传动的效果,以在固定单元134的配合下将传动轴13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部133的直线运动。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7和图8,其中,图8可以与图6所示导柱151的剖视图相对应,固定单元134可以包括:导柱151,套接于传动轴132和传动部133外围,导柱151上沿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即z方向)可以开设有槽152;销部153,销部153的一端可以伸入开设于传动部133的第一插孔154,销部153可在槽152内上下运动,以限制传动部133随着传动轴132旋转而旋转。
由此,可以将传动部133的旋转运动有效转换为直线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组装。
具体地,在传动轴132受驱动部131的驱动而绕自身轴线r旋转时,带动套接其上的传动部131一同旋转,但是,由于传动部131上耦合有销部153,传动部131的旋转运动被销部153和套接于传动部133外围的导柱151上开设的槽152所阻挡,使得传动部131无法随传动轴132自转而只能沿着传动轴132上的螺纹在z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由此,通过销部153与槽152的配合实现螺旋传动的效果,能够有效节省整个直线运动机构130在z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槽152沿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根据支架110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时的高度差确定,以确保随着传动部133的上下运动(即沿z方向的运动)能够将支架110带动至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
作为一个变化例,当支架110可以处于两个以上工作位置时,槽152沿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可以与支架110所能处于的最高工作位置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间的高度差确定。
进一步地,槽152的宽度可以与销部153的直径相适配,以确保销部153能够穿过槽152后与传动部133耦合,并起到阻挡销部153绕r轴旋转的效果。由此,通过槽152来阻挡销部153转动,能够实现阻挡与销部153耦合的传动部133绕r轴旋转的效果。
进一步地,槽152的宽度可以略大于销部153的直径,以避免销部153随传动部133上下运动期间与槽152相互摩擦而发生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10,直线运动机构130还可以包括:滑块136,套接于导柱151外围,滑块136与传动部133固定并随传动部133上下运动,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一端135a与滑块136铰接。
由此,可以通过滑块136将传动部133的直线运动趋势传递至支撑杆135,进而实现对支架110角度的调节。
例如,结合图3和图11,滑块136沿z方向可以开设有第三通孔136a,传动轴132、螺接于传动轴132的传动部133、套接于传动轴132和传动部133外围的导柱151穿过第三通孔136a,以实现滑块136套接于导柱151外围的效果。
同时,开设于滑块136上的第二插孔155的位置与开设于导柱151上的槽152以及开设于传动部133上的第一插孔154的位置相对应,以使销部153能够依次穿过第二插孔155和槽152后伸入第一插孔154,从而实现将滑块136与传动部133相固定,并限位于槽152的效果。
例如,由于导柱151套接于传动轴132和传动部133的外围,因而,滑块136可以与传动部133自槽152暴露在外的部分相耦合,以使滑块136能够与传动部133相固定并随传动部133的上下运动而运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块136上可以设置有第三铰接点136b,支撑杆135的第一端135a与第三铰接点136b铰接,其中,第三铰接点136b的数量可以与支撑杆135的数量相适应。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6,滑块136上可以开设有第二插孔155,销部153的一端穿过第二插孔155后伸入第一插孔154,以将滑块136与传动部133固定。
由此,可以在充分利用已有部件的基础上实现滑块136与传动部133的同步运动,精简整体零件数量,降低装配复杂度。
例如,当滑块136为立方体结构时,可以在滑块136垂直于z方向的四个面上分别开设第二插孔155,相应的,导柱151在相适应的四个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槽152,传动部133在相适应的四个方向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154。由此,可以在滑块136的四个面上分别实现滑块136与传动部133通过销部153固定,并可一同沿槽152上下运动的效果,优化直线运动机构130的整体强度,更好地起到阻挡传动部133随传动轴132的旋转而旋转的效果,确保螺旋运动的实现。
作为一个变化例,滑块136、销部153和传动部13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如销部15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滑块136和传动部133,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牢固度,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图4至图6,燃气灶的燃烧器100还可以包括:壳体160,设置于直线运动机构130外围,壳体160靠近驱动部131的一侧可以开设有供传动轴132穿过的第一通孔161。
由此,可以通过壳体160保护直线运动机构130,避免使用过程中直线运动机构130受到外力碰撞而被损坏。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6,为防止传动轴132在驱动部131的驱动下在自转期间发生左右晃动,可以在第一通孔161的周围设置衬部162,衬部162包裹传动轴132,以在起到耐磨润滑作用的同时,固定传动轴132防止其左右滑动。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9,支撑杆135的数量可以与支架110的数量相适应,每一支撑杆135的第二端135b与相应的支架110的第一铰接点112铰接,直线运动机构130靠近炉头116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支撑部170,转轴120固定于支撑部170上,各支架110的第二铰接点113铰接于所述转轴120,当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时,各支架110的第一铰接点112绕第二铰接点113转动。
由此,随着直线运动机构130的直线运动,可以实现支架110的角度变化,从而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进一步,随着各支架110的第一铰接点112绕第二铰接点113转动,使得各支架110远离炉头中心116a(如图12所示)的一端110a能够向远离或靠近燃气灶的面板210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平面型或内凹型的炉头,以稳定支撑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铰接点112可以位于支架110的下端,所述第二铰接点113可以位于支架110的上表面110b靠近炉头中心116a的一端110c。
由此,可以合理缩短支撑杆135的长度,降低成本,同时实现支架110远离炉头中心116a的一端110a可以绕其靠近炉头中心116a的一端110c转动的效果。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12,支架110可以具有向炉头中心116a延伸的突出部114,突出部114上开设有贯穿突出部114的上表面114a和下表面114b的第二通孔115,支撑部170固定有转轴120的一端可以伸入第二通孔115内以使支架110铰接于转轴120。
由此,支撑部170穿过支架110并铰接于支架110内部,使得铰接的位置不易受到外力损坏,利于延长炉头116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可选例中,突出部114的上表面114a与支架110的上表面110b可以是齐平的,以在炉头116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能够形成平坦的上表面。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可以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数量与工作位置的数量相适应,当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至触动微动开关时,直线运动机构130停止作直线运动,以使支架110保持在对应的工作位置。
由此,可以实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自动停止运作,以在带动支架110运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后自动将支架110保持在该工作位置,供用户使用。
以支架110的工作位置包括图1示出的第一工作位置和图3示出的第二工作位置为例,限位单元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沿槽15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槽152的两端,以在滑块136沿z方向运动至槽152的最上端或最下端时确保限制传动轴132继续转动,从而将支架110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
例如,微动开关可以设置于壳体160内壁与销部153相适应的位置,由此,销部153随滑块136运动期间碰触微动开关使得驱动部131停止运作,也即,使得驱动部131停止驱动传动轴132继续自转,从而将支架110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
作为一个变化例,限位单元也可以是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对直线运动机构130的运动的限制功能的。
以驱动部131为旋转电机为例,可以在旋转电机的运行程序中嵌入限位程序,如设定自第一工作位置运动至第二运动位置的电机旋转圈数,在实际运行中,当旋转电机的运行圈数达到设定的数值后,控制旋转电机自动停止运行,这同样能够起到限制直线运动机构130继续直线运动,进而将支架110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图1至图12示出的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由此,本实施例所述燃气灶的炉头116能够在多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以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口径的锅具。
其中,燃烧器100的炉头116部分可以位于面板210以上,燃烧器100的直线运动机构130部分可以位于面板210以下并处于用户不可见的效果,以优化用户体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包括炉头(116),所述炉头(116)包括多个支架(110),各所述支架(110)设有供燃气流出并形成火焰的多个出气口(111),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支架(110)分别铰接于一个转轴(120);
所述燃烧器(100)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130)和限位单元,各所述支架(110)分别连接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所述限位单元用于限定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行程范围;
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110)在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的带动下绕各自的转轴(120)转动,使各所述支架(110)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
当各所述支架(110)处于其中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116)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当各所述支架(110)处于其中另一个工作位置时,所述炉头(116)呈内凹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包括线性电机、螺旋传动的直线运动机构(130)或者带连杆的直线运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包括:
驱动部(131);
传动轴(132),所述传动轴(132)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2a)和第二端(132b),其中,所述传动轴(132)的第一端(132a)与驱动部(131)耦合,在所述驱动部(131)的驱动下,所述传动轴(132)可绕自身轴线旋转;
相互耦合的传动部(133)和固定单元(134),所述传动部(133)套接于所述传动轴(132)上,受所述固定单元(134)的限制,所述传动部(133)随着所述传动轴(132)的旋转而沿所述传动轴(132)上下运动,所述上下运动是指沿着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运动;
多个支撑杆(135),每一个所述支撑杆(135)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5a)和第二端(135b),其中,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一端(135a)直接或间接铰接于所述传动部(133),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二端(135b)与相应的支架(110)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134)包括:
导柱(151),套接于所述传动轴(132)和传动部(133)外围,所述导柱(151)上沿传动轴(13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槽(152);
销部(153),所述销部(153)的一端伸入开设于所述传动部(133)的第一插孔(154),所述销部(153)可在所述槽(152)内上下运动,以限制所述传动部(133)随着传动轴(132)旋转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还包括:
滑块(136),套接于所述导柱(151)外围,所述滑块(136)与所述传动部(133)固定并随所述传动部(133)上下运动,所述各个支撑杆(135)的第一端(135a)与所述滑块(136)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6)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55),所述销部(15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插孔(155)后伸入所述第一插孔(154),以将滑块(136)与传动部(13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133)为梯形螺母,所述传动轴(132)上具有与所述梯形螺母相适配的梯形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160),设置于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外围,所述壳体(160)靠近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开设有供传动轴(132)穿过的第一通孔(16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5)的数量与所述支架(110)的数量相适应,每一所述支撑杆(135)的第二端(135b)与相应的支架(110)的第一铰接点(112)铰接,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靠近所述炉头(116)的一端设置有支撑部(170),所述转轴(120)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70)上,各所述支架(110)的第二铰接点(113)铰接于所述转轴(120),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时,各所述支架(110)的第一铰接点(112)绕第二铰接点(113)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点(112)位于所述支架(110)的下端,所述第二铰接点(113)位于所述支架(110)的上表面(110b)靠近炉头中心(116a)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0)具有向所述炉头中心(116a)延伸的突出部(114),所述突出部(114)上开设有贯穿突出部(114)的上表面(114a)和下表面(114b)的第二通孔(115),所述支撑部(170)固定有所述转轴(12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15)内以使所述支架(110)铰接于所述转轴(1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燃烧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数量与所述工作位置的数量相适应,当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作直线运动至触动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直线运动机构(130)停止作直线运动,以使所述支架(110)保持在对应的工作位置。
13.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1821789602.XU 2018-10-31 2018-10-31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Active CN209415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9602.XU CN20941551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US16/589,167 US11022317B2 (en) 2018-10-31 2019-10-01 Movable burner of gas cooktop and gas cookto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9602.XU CN20941551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5518U true CN209415518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9602.XU Active CN209415518U (zh) 2018-10-31 2018-10-31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2317B2 (zh)
CN (1) CN2094155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481A (zh) * 2019-11-11 2021-05-07 盛菊芳 基于重力传动的火苗自动调节式燃气炉具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185651A1 (en) * 2020-03-17 2021-09-23 BSH Hausgeräte GmbH Gas cooktop and burner component of gas cooktop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0576B (zh) * 2017-07-03 2020-08-11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气灶用燃烧器及燃气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3416A (en) * 1979-09-04 1982-02-02 Lau Ka K Wok burner
US4435638A (en) * 1981-08-20 1984-03-06 Jenn-Air Corporation Electric range surface element
CN2190244Y (zh) * 1994-01-14 1995-02-22 丁宝和 一种燃用多种燃气的烹调炉
US6978777B2 (en) * 2003-11-20 2005-12-27 Eastman Holding Company Cooking stove including invertible support rack, support rack with dual cooking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ES2319031B1 (es) * 2007-02-21 2010-02-03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ña, S.A. Campo de coccion con un elemento de calentamiento movible.
KR200438941Y1 (ko) * 2007-02-28 2008-03-11 이기정 로스터의 버너승강장치
JP4146494B1 (ja) * 2007-03-15 2008-09-10 拓平 山本 加熱調理器
US8087408B2 (en) * 2007-10-09 2012-01-03 Kenyon International, Inc. Safety system for a stove
US10228144B2 (en) * 2015-05-28 2019-03-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pan detection and cooktop adjustment for multiple heating sections
CN210485044U (zh) * 2019-06-27 2020-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机构及升降厨具
CN110207199A (zh) * 2019-06-27 2019-09-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灶台、嵌入式燃气灶
CN111594878A (zh) * 2020-05-08 2020-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及采用其的灶台组件
CN112146129B (zh) * 2020-08-06 2021-11-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2481A (zh) * 2019-11-11 2021-05-07 盛菊芳 基于重力传动的火苗自动调节式燃气炉具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185651A1 (en) * 2020-03-17 2021-09-23 BSH Hausgeräte GmbH Gas cooktop and burner component of gas cookto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32308A1 (en) 2020-04-30
US11022317B2 (en)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5518U (zh) 可运动的燃气灶的燃烧器和燃气灶
JP6894496B2 (ja) 制御パネル反転機構及び調理器具
CN110537832B (zh) 一种可自动翻转的面板机构及家用电器
CN101327101B (zh) 一种高效节能电烤箱
CN103371739B (zh) 一种煎烤机
KR20050039681A (ko) 토스터
CN108720296A (zh) 一种具有储物功能的智能茶几
CN110230826A (zh) 升降灶
EP2174568B1 (en) Device for the movement and support of elements of a furniture unit
CN107405043A (zh) 具有能够被降下进入到存放空间中的门的家用器具,所述门具有用于使门支撑单元的支撑弓形件运动的椭圆槽
CN108991943A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门体缓冲装置
CN211582728U (zh) 一种控制面板的上翻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11380784U (zh) 一种可自动翻转的面板机构及家用电器
CN102028413A (zh) 一种锅具运动装置及应用其的烹调设备
CN215295018U (zh) 用于燃气灶的升降支架
CN217090481U (zh) 一种足浴器
CN220174965U (zh) 一种旋转式披萨炉
CN209694949U (zh) 定位铰接机构及应用其的煎烤机
CN208864081U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固体投料装置
CN208625500U (zh) 厨用料理机的安装结构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厨用料理机
CN109892959A (zh) 炒菜机及平台升降机构
CN102401402B (zh) 锅触式大火自动开关燃气灶具
CN110319061A (zh) 扫风机构及风机
CN110338638B (zh) 一种偏心式自动烹饪设备及采用其的烹饪系统
CN205500317U (zh) 自动投料机构和智能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