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5390U -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5390U
CN209415390U CN201920350562.7U CN201920350562U CN209415390U CN 209415390 U CN209415390 U CN 209415390U CN 201920350562 U CN201920350562 U CN 201920350562U CN 209415390 U CN209415390 U CN 209415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navigation
screw rod
detections
tail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05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Qunli Marine Anchor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05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5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5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53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包括固定于尾桶上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端的顶板、设置于顶板与尾桶之间的安装板、固定于安装板上的航标灯以及设置于尾桶上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顶板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丝杆、固定于顶板底面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保护套以及设置于尾桶上的驱动部,顶板上开设有用于通过航标灯的过灯孔;丝杆竖直穿过安装板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且丝杆两端分别与顶板底面以及尾桶上表面转动连接;支撑杆穿过安装板上表面,且支撑杆设有多根,多根支撑杆环绕丝杆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在恶劣天气下有效保护了航标灯,保证了航标在夜晚时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背景技术
航标是航行标志的简称,主要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包括过河标、沿岸标、导标、过渡导标、首尾导标、侧面标、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和桥涵标等。航标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具有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作用,其通常设于通航水域或其近处,以标示航道、锚地、滩险及其他碍航物的位置,表示水深、风情,指挥狭窄水道的交通。航标在大体上有两部分构成,分为浮在水面上的尾桶以及固定于尾桶上部的灯架。
目前,公告号为CN2031114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航标灯架,包括顶标、太阳电池组、雷达反射器、日标、灯架、电池箱和加强筋。所述顶标在航标灯架的最上端位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在顶标下端的两侧位置,所述雷达反射器在航标灯架的中间位置,所述日标在航标灯架的两侧,所述灯架在航标灯架的两侧,所述电池箱在灯架内部位置,所述加强筋在灯架的两侧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在灯架外端设有两条加强筋,使得航标灯架固定的更加牢靠,减少了航标灯架被恶劣天气损坏的几率,但存在以下缺陷:在出现恶劣天气时,该航标灯架上的航标灯完全裸露在外部,容易造成航标灯的损坏,从而导致航标在夜晚失灵。为此,亟需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该航标灯架能够在恶劣天气下有效保护航标灯,保证航标在夜晚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该航标灯架在恶劣天气下有效保护了航标灯,保证了航标在夜晚时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包括固定于尾桶上的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杆上端的顶板、设置于顶板与尾桶之间的安装板、固定于安装板上的航标灯以及设置于尾桶上部的用于防护航标灯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丝杆、固定于所述顶板底面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保护套以及设置于尾桶上的用于检测暴雨天气并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所述航标灯的过灯孔;所述丝杆竖直穿过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底面以及尾桶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且所述支撑杆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环绕丝杆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天气状态良好时,航标灯穿过过灯孔并裸露在顶板上侧,此时,航标灯的位置较高,能够照射得更远,便于航行的船只发现航标信号,而当出现恶劣天气时,驱动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安装板朝下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的航标灯穿过过灯孔移动至顶板下侧,此时,固定于顶板与安装板之间的保护套伸张,使得航标灯设置于保护套内,防止航标灯被外界的雨水损坏电路,保证了航标灯的使用,使得浮标在夜晚时也能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由柔性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板下移时,保护套下端在安装板的带动下下移,使得安装板上的航标灯移动至保护套内,而保护套由柔性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使得航标灯位于保护套内时仍可照射灯光出去,从而使得航标保持指示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于尾桶上部的驱动箱、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之固定的涡轮、固定于所述驱动箱内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蜗杆,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箱内;所述蜗杆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箱内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得涡轮转动,驱动力丝杆转动,实现了安装板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驱动箱上的控制器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箱上的风速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航标处的风速增强,此时,风速传感器检测到风速增强的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驱动信号至驱动电机处,使得驱动电机工作,从而使得安装板下移,进而使得航标灯收入保护套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灯孔内固定有具有弹性的防水片,所述防水片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航标灯穿出过灯孔时,航标灯上端穿过防水片上的十字形孔,从而使得航标灯露出顶板,而当航标灯收入保护套内时,防水片上的十字形孔内侧壁抵紧,有效避免了外界雨水通过十字形孔进入保护套内损坏航标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航标灯顶部设有半球体结构的圆头,所述圆头的圆形端面与所述航标灯顶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航标灯穿过防水片时,固定于航标灯上的圆头穿过十字形孔,此时,圆头的曲面与十字形孔内侧壁接触,防止航标灯的上端边缘刮伤防水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内设有一端与所述防护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的固定杆,且多根所述支撑杆均设置于所述防护圈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上固定有防护圈,且支撑杆设置于防护圈内,使得当航标与海上的漂浮物碰撞时,防护圈与漂浮物接触,避免支撑杆遭受碰撞后折断,防止航标设置于支撑杆上的航标灯掉入海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圈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圈竖直排列,且所述防护圈之间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架环绕所述丝杆均匀分布,且所述安装架上可拆卸连接固定有雷达反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航标上的雷达反射器安装在安装架上,且雷达反射器与安装架环绕航标四周分布,使得航标四周各个方位均具有较好的反射能力,便于维护人员定位航标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出现恶劣天气时,驱动部驱动丝杆转动,使得与丝杆螺纹连接的安装板朝下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的航标灯穿过过灯孔移动至顶板下侧,此时,固定于顶板与安装板之间的保护套伸张,使得航标灯设置于保护套内,防止航标灯被外界的雨水损坏电路,保证了航标灯的使用,使得浮标在夜晚时也能正常使用;
2.保护套由柔性透明塑料材质制成,使得航标灯位于保护套内时仍可照射灯光出去,从而使得航标保持指示功能;
3.航标上的雷达反射器安装在安装架上,且雷达反射器与安装架环绕航标四周分布,使得航标四周各个方位均具有较好的反射能力,便于维护人员定位航标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顶板;21、过灯孔;211、防水片;212、十字形孔;3、安装板;31、长槽;4、航标灯;41、圆头;5、防护装置;51、丝杆;52、保护套;53、驱动部;531、驱动箱;532、涡轮;533、驱动电机;534、蜗杆;535、控制器;536、传感器;6、防护圈;61、固定杆;62、安装架;621、安装平面;622、紧固螺栓;63、雷达反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包括支撑杆1、顶板2、安装板3、航标灯4、防护装置5以及防护圈6。支撑杆1为圆形杆状,其轴线倾斜,支撑杆1上端朝向尾桶中部倾斜,且其下端与尾桶上表面固定。顶板2为方形板状结构,其板面水平,且其底面与支撑杆1上端固定。此外,支撑杆1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1环绕顶板2的竖直中心线均匀分布。安装板3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顶板2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安装板3设置于尾桶与顶板2之间。安装板3上表面开设有长槽31,长槽31的长度方向穿过安装板3的轴线,其截面呈矩形,且长槽31开设有四处,四处长槽31与四根支撑杆1对应,使得四根支撑杆1分别穿过四处长槽31。
如图1所示,航标灯4为灯棒状,其轴线竖直,且其下端与安装板3上表面固定。航标灯4设有四根,四根航标灯4环绕安装板3的轴线均匀分布。航标灯4上还设有圆头41,圆头41为半球体结构,其圆形端面与航标灯4上表面固定。防护装置5包括丝杆51、保护套52以及驱动部53,丝杆51竖直设置于顶板2与尾桶之间,其轴线与顶板2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其一端与顶板2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尾桶上表面转动连接,且丝杆51穿过安装板3上表面中心并与安装板3螺纹连接。保护套52为管状,其由柔性透明塑料制成,保护套52套设于丝杆51上,其上端与顶板2底面固定并密封,其下端与安装板3上表面固定并密封,且航标灯4均设置于保护套52内。
如图1所示,驱动部53包括驱动箱531、涡轮532、驱动电机533、蜗杆534、控制器535以及传感器536。驱动箱531为圆形箱体结构,其轴线与丝杆51的轴线重合,驱动箱531底面与尾桶上表面固定,且丝杆51竖直穿过驱动箱531上表面以及底面并与驱动箱531转动连接。涡轮532设置于驱动箱531内,其套设于丝杆51上并与之固定。驱动电机533与驱动箱531内底壁固定,其输出轴的轴线水平,且蜗杆534的轴线与驱动电机533的输出轴轴线重合。蜗杆534一端与驱动电机53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另一端与驱动箱531内侧壁转动连接,且蜗杆534与涡轮532啮合。控制器535设置于驱动箱531上部并与驱动箱531上表面固定,其与驱动电机533电连接。风速传感器536设置于驱动箱531上部并与驱动箱531上表面固定,且风速传感器536与控制器535电连接。此外,结合图2所示,顶板2上开设有过灯孔21,过灯孔21的截面呈圆形,其共设有四处,四处过灯孔21在水平方向上分别与四根航标灯4对齐。过灯孔21内设有防水片211,防水片211为圆形片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轴线与过灯孔21的轴线重合,且防水片211与过灯孔21的内侧壁固定。防水片211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孔212,十字形孔212由相互垂直的缝隙构成,其相互垂直的缝隙交点与防水片211的轴线重合。
如图1所示,防护圈6为截面呈圆形的圈状结构,其套设于四根支撑杆1上,且丝杆51的轴线竖直穿过防护圈6的圆心。此外,防护圈6设有两个,两个防护圈6竖直排列,且防护圈6上设有固定杆61、安装架62以及雷达反射器63。固定杆61为截面呈圆形的杆状结构,其轴线穿过丝杆51的轴线并与之垂直,且固定杆61一端与固定圈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杆1固定。此外,防护圈6上的固定杆61共设有四根,四根固定杆61环绕防护圈6的圆心均匀分布。安装架62为截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一端与较高的防护圈6底部固定,另一端与较低的防护圈6顶部固定,且安装架62的远离丝杆51的侧壁中部朝向丝杆51凹陷,形成竖直设置的安装平面621。此外,安装架62共设有四个,四个安装架62环绕丝杆51的轴线均匀分布。雷达反射器63设置于安装平面621上,用于反射雷达信号,便于维护人员定位航标的位置。安装架62上还设有紧固螺栓622,紧固螺栓622的轴线水平,其端部依次穿过安装架62靠近丝杆51的侧壁以及安装平面621并延伸至雷达反射器63内,且紧固螺栓622与雷达反射器63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雷达反射器63与安装架62可拆卸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天气状态良好时,航标灯4裸露在顶板2上侧,此时,航标灯4的位置较高,能够照射得更远,便于航行的船只发现航标信号,而当出现恶劣天气时,驱动电机533工作,带动蜗杆534以及涡轮532转动,驱动了丝杆51转动,使得与丝杆51螺纹连接的安装板3朝下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上的航标灯4穿过过灯孔21移动至顶板2下侧,此时,固定于顶板2与安装板3之间的保护套52伸张,使得航标灯4设置于保护套52内,防止航标灯4被外界的雨水损坏电路,保证了航标灯4的使用,使得浮标在夜晚时也能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包括固定于尾桶上的支撑杆(1)、固定于支撑杆(1)上端的顶板(2)、设置于顶板(2)与尾桶之间的安装板(3)、固定于安装板(3)上的航标灯(4)以及设置于尾桶上部的用于防护航标灯(4)的防护装置(5),其特征是: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2)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丝杆(51)、固定于所述顶板(2)底面与尾桶上表面之间的保护套(52)以及设置于尾桶上的用于检测暴雨天气并驱动所述丝杆(51)转动的驱动部(53),所述顶板(2)上开设有用于通过所述航标灯(4)的过灯孔(21);所述丝杆(51)竖直穿过所述安装板(3)上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51)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底面以及尾桶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穿过所述安装板(3)上表面,且所述支撑杆(1)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杆(1)环绕丝杆(51)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套(52)由柔性透明塑料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驱动部(53)包括固定于尾桶上部的驱动箱(531)、套设于所述丝杆(51)上并与之固定的涡轮(532)、固定于所述驱动箱(531)内的驱动电机(533)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533)输出轴上的蜗杆(534),所述涡轮(532)设置于所述驱动箱(531)内;所述蜗杆(534)远离所述驱动电机(53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箱(531)内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蜗杆(534)与所述涡轮(53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驱动部(5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驱动箱(531)上的控制器(535)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箱(531)上的风速传感器(536),所述控制器(535)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533)以及所述风速传感器(53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过灯孔(21)内固定有具有弹性的防水片(211),所述防水片(211)上表面开设有十字形孔(2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航标灯(4)顶部设有半球体结构的圆头(41),所述圆头(41)的圆形端面与所述航标灯(4)顶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防护圈(6),所述防护圈(6)内设有一端与所述防护圈(6)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固定的固定杆(61),且多根所述支撑杆(1)均设置于所述防护圈(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其特征是:所述防护圈(6)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护圈(6)竖直排列,且所述防护圈(6)之间固定有安装架(62);所述安装架(6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架(62)环绕所述丝杆(51)均匀分布,且所述安装架(62)上可拆卸连接固定有雷达反射器(63)。
CN201920350562.7U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15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0562.7U CN209415390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0562.7U CN209415390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5390U true CN209415390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05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15390U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5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76745U (zh) 一种用于远洋航行监测的防侧翻的海洋气象浮标
CN209719848U (zh) 一种抗风浪海洋监测浮标
CN113734359B (zh) 一种渔船定位浮标
CN208671972U (zh) 一种水文气象浮标装置
CN209415390U (zh) 一种便于雷达检测的锥形航标灯架
CN111152888A (zh) 航标、航标防撞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9719855U (zh) 一种防滑航标浮体上部结构
CN212099256U (zh) 一种港口用航标
CN202686698U (zh) 大型海洋气象监测浮标
CN211281382U (zh) 一种新型自发电航标
CN108045506A (zh) 一种具有潮汛提示功能的节能航标
CN109131751B (zh) 海洋工程用海岸线暗礁提醒装置
CN209553443U (zh) 一种多功能浮标式天线
CN113096444B (zh) 一种内河航道控制河段的通行指挥方法
CN214524296U (zh) 一种水文测验浮标
CN21133635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自动寻回海洋航标
US9580152B2 (en) Deployable anchoring device
CN208036551U (zh) 一种海岸垃圾拦截浮标
CN202306974U (zh) 一种标志牌体
CN219029695U (zh) 一种带塑料空心板的勘测浮标
CN214776420U (zh) 一种聚乙烯多功能航标
KR200419278Y1 (ko) 해양 관측용 부이
CN220924442U (zh) 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
CN219623852U (zh) 一种航道信号灯
CN220786067U (zh) 一种水环境监测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