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1511U - 弹力纱换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力纱换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1511U
CN209411511U CN201821808394.3U CN201821808394U CN209411511U CN 209411511 U CN209411511 U CN 209411511U CN 201821808394 U CN201821808394 U CN 201821808394U CN 209411511 U CN209411511 U CN 209411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piece
stretch yarn
transiting rod
yarn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83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山山
安志轩
区树恒
胡其俩
何韵湘
吴海彬
廖良
张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83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1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1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1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力纱换管装置。该弹力纱换管装置包括定位件以及过渡部件。定位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具有放染色筒管的定位槽以及贯穿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部;所述过渡部件包括基座以及过渡杆,所述过渡杆连接在所述基座上,当所述基座由所述定位件的下方朝向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移动时,所述过渡杆能够由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突出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该弹力纱换管装置在倒筒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弹力纱内层难退绕问题且纱线损耗小。

Description

弹力纱换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力纱换管装置。
背景技术
弹力纱在染色前需要进行松纱,松纱也即将弹力纱从较大直径的绕纱筒管子上转移到较小外径的染色筒管上,这样生产的弹力纱的密度小,能够满足质量要求。目前,弹力纱从较大直径的绕纱筒管上转移到较小直径的染色筒管上的过渡阶段中,由于绕纱筒管与染色筒管的外径差,使得脱离绕纱筒管后的弹力纱没有支撑,弹力纱内层呈现自由收缩状态,此时的弹力纱再转移到染色筒管上时,弹力纱内层收缩的纱线易于与染色筒管摩擦产生变形与重叠,如此在倒筒过程中出现弹力纱内层难退绕,纱线损耗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换管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弹力纱难转移问题且减少纱线损耗的弹力纱换管装置。
一种弹力纱换管装置,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具有放置染色筒管的定位槽以及贯穿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部;以及
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包括基座以及过渡杆;所述过渡杆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渡杆能够由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突出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上围绕所述定位槽呈环形分布,所述过渡杆的数量不多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不同的所述过渡杆能够分别插入至不同的所述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杆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一致,多个所述过渡杆能够与多个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过渡杆在所述基座上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呈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纱换管装置还包括机台;所述定位件设在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基座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让位通道,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让位通道内,所述第一表面朝上,所述第二表面朝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力纱换管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基座移动以带动所述过渡杆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升降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基座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过渡杆上升或者下降。
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在换管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弹力纱难转移问题,且能够减少弹力纱内层纱线损耗。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在用于弹力纱换管时,先根据弹力纱所在的绕纱筒管的外径设置过渡杆的外径,过渡杆的外径与染色筒管的外径之和不大于绕纱筒管的外径;在使用时,先将染色筒管的一端放在定位件上的定位槽内,基座由所述定位件的下方朝向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移动,使得过渡杆能够由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突出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再将绕纱筒管置放在染色筒管上,绕纱筒管的下端面同时与染色筒管的上端面、过渡杆的上端面接触,通过外部的设备对绕纱筒管上的弹力纱施力使得弹力纱从绕纱筒管下移至过渡杆上,当弹力纱完全转移至过渡杆上后,将基座移动至离开定位件以带动过渡杆从弹力纱内逐渐抽出,当过渡杆从弹力纱内完全抽出后,即完成了外径较大的弹力纱由绕纱筒管上转移至外径较小的染色筒管上,染色筒管上的弹力纱即可进行染色工序。
染色筒管上具有多个染色孔,当从绕纱筒管上褪下的弹力纱直接套在染色筒管上,由于绕纱筒管与染色筒管之间的外径差,从绕纱筒管上褪下的弹力纱的内层纱线在无支撑的状态下会掉至染色筒管上的多个染色孔内,染色孔会阻碍弹力纱的移动,染色孔会影响弹力纱的转移效率,并且染色孔会对弹力纱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大,而设置过渡杆后,过渡杆的外壁光滑,可以用于对弹力纱支撑和引导,便于弹力纱的移动,不会对弹力纱的内层纱线造成阻碍,能够提高弹力纱的转移效率,并且不会对弹力纱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小。
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通过设置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过渡杆的数量为多个实现了对弹力纱内层多个角度进行支撑以及引导,便于弹力纱的移动,不会对弹力纱的内层纱线造成阻碍,能够提高弹力纱的转移效率,并且不会对弹力纱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弹力纱换管装置与绕纱筒管、染色筒管配合示意图;
图3为弹力纱移动到染色筒管时的示意图;
图4为过渡部件从染色筒管脱离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弹力纱换管装置;100:定位件;110:定位槽;120:定位孔;200:过渡部件;210:基座;220:过渡杆;20:绕纱筒管;30:染色筒管;40:弹力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力纱换管装置10,其包括定位件100以及过渡部件200。
定位件100的第一表面具有用于供染色筒管30嵌设的环形的定位槽110以及贯穿定位件100的第一表面如上表面与第二表面如下底面的定位孔120,定位孔120位于定位槽110的外部且紧邻定位槽110。
过渡部件200包括基座210以及过渡杆220。过渡杆220连接在基座210上,当基座210由定位件100的下方朝向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移动时,过渡杆220能够由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插入定位孔120内并突出于定位件100的第一表面。
过渡杆220的材质优选为是金属或者玻璃,也即过渡杆220优选为金属杆或者玻璃杆,金属杆或者玻璃杆的外表面光滑,其与弹力纱40的摩擦力小,便于弹力纱40的移动。过渡杆220的外观优选为圆柱体或者圆弧体。
在一具体示例中,定位孔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孔120在定位件100上围绕定位槽110呈环形分布。过渡杆220的数量不多于定位孔120的数量,过渡杆220在基座210上呈环形分布,当基座210由定位件100的下方朝向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移动时,不同的过渡杆220能够分别插入至不同的定位孔120内。各个过渡杆220的长度一致。
过渡杆220的外径根据染色筒管30的外径以及绕纱筒管20的外径设置。过渡杆220的外径与染色筒管30的外径之和不大于小于绕纱筒管20的外径。过渡杆220的外径与染色筒管30的外径之和可以等于绕纱筒管20的外径,优选地,过渡杆220的外径与染色筒管30的外径之和略小于绕纱筒管20的外径。
优选地,过渡杆220的数量与定位孔120的数量一致,多个过渡杆220能够与多个定位孔120一一对应。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10通过设置定位孔120的数量为多个,过渡杆220的数量为多个实现了对弹力纱40内层多个角度进行支撑以及引导,便于弹力纱40的移动,不会对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造成阻碍,能够提高弹力纱40的转移效率,并且不会对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小。
在一具体示例中,多个定位孔120在定位件100上均匀分布,多个过渡杆220在基座210上均匀分布。在附图1中,过渡杆220示出的数量为四个,不难理解,过渡杆220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数量个,如一个、两个、三个、五个等。
进一步地,定位件100呈板状。定位件100呈板状的设置能够便于弹力纱换管装置10的加工制作,减少加工制作原材料,减少成本。更优选地,定位件100为矩形板。
优选地,基座210呈板状。基座210呈板状的设置能够便于弹力纱换管装置10的加工制作,减少加工制作原材料,减少成本。更优选地,基座210为圆形板。
在一具体示例中,弹力纱换管装置10还包括机台,机台在附图1-4中均未示出。定位件100设在机台的工作台面上,基座210活动连接在机台上且位于定位件100的下方。
在一具体示例中,工作台面上设有贯穿工作台面的让位通道,定位件100位于让位通道内,定位件100嵌设在让位通道内,第一表面朝上,第二表面朝下。
优选地,定位件100与工作台面可拆卸式连接。定位件100与工作台面可拆卸式连接的设置能够便于定位件100的更换、维修等。
在一具体示例中,弹力纱换管装置10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在附图1-4中均未示出。驱动部件设在机台上且连接于基座210,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基座210移动以带动过渡杆220移动。
优选地,基座210与过渡杆220可拆卸式连接。基座210与过渡杆220可拆卸式连接的设置能够便于过渡杆220的更换、维修等。
在一具体示例中,驱动部件为升降驱动部件,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基座210升降运动以带动过渡杆220上升或者下降。
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10在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先根据弹力纱40所在的绕纱筒管20的外径设置过渡杆220的外径,过渡杆220的外径与染色筒管30的外径之和不大于绕纱筒管20的外径。
参见图2所示,将染色筒管30的一端嵌设在定位件100上的定位槽110内,基座210由定位件100的下方朝向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移动,使得过渡杆220能够由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插入定位孔120内并突出于定位件100的第一表面,过渡杆220分布在染色筒管30的四周且紧贴着染色筒管30,再将绕纱筒管20置放在染色筒管30上,绕纱筒管20的下端面同时与染色筒管30的上端面、过渡杆220的上端面接触。
参见图3所示,通过外部的设备对绕纱筒管20上的弹力纱40施力使得弹力纱40从绕纱筒管20上下移至过渡杆220上。
参见图4所示,当弹力纱40完全转移至过渡杆220上后,将基座210移动至离开定位件100以带动过渡杆220从弹力纱40内逐渐抽出,当过渡杆220从弹力纱40内完全抽出后,即完成了外径较大的弹力纱40由绕纱筒管20上转移至外径较小的染色筒管30上,染色筒管30上的弹力纱40即可进行染色工序。
上述弹力纱换管装置10在倒筒过程中能够避免出现弹力纱40内层难退绕问题,弹力纱40内层纱线损耗小。先根据弹力纱40所在的绕纱筒管20的外径设置过渡杆220的外径,过渡杆220的外径与染色筒管30的外径之和不大于绕纱筒管20的外径;在使用时,先将染色筒管30的一端嵌设在定位件100上的定位槽110内,基座210由定位件100的下方朝向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移动,使得过渡杆220能够由定位件100的第二表面插入定位孔120内并突出于定位件100的第一表面,过渡杆220分布在染色筒管30的四周且紧贴着染色筒管30,再将绕纱筒管20置放在染色筒管30上,绕纱筒管20的下端面同时与染色筒管30的上端面、过渡杆220的上端面接触,通过外部的设备对绕纱筒管20上的弹力纱40施力使得弹力纱40从绕纱筒管20上下移至过渡杆220上,当弹力纱40完全转移至过渡杆220上后,将基座210移动至离开定位件100以带动过渡杆220从弹力纱40内逐渐抽出,当过渡杆220从弹力纱40内完全抽出后,即完成了外径较大的弹力纱40由绕纱筒管20上转移至外径较小的染色筒管30上,染色筒管30上的弹力纱40即可进行染色工序。
染色筒管30上具有多个染色孔,当从绕纱筒管20上褪下的弹力纱40直接套在染色筒管30上,由于绕纱筒管20与染色筒管30之间的外径差,从绕纱筒管20上褪下的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在无支撑的状态下会掉至染色筒管30上的多个染色孔内,染色孔会阻碍弹力纱40的移动,染色孔会影响弹力纱40的转移效率,并且染色孔会对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大,而设置过渡杆220后,过渡杆220的外壁光滑,可以用于对弹力纱40支撑和引导,便于弹力纱40的移动,不会对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造成阻碍,能够提高弹力纱40的转移效率,并且不会对弹力纱40的内层纱线造成损伤或者损坏,造成纱线损耗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具有用于供染色筒管放置的定位槽以及贯穿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部;以及
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包括基座以及过渡杆;所述过渡杆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过渡杆能够由所述定位件的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并突出于所述定位件的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上围绕所述定位槽分布,所述过渡杆的数量不多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各个所述过渡杆能够分别插入至不同的所述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杆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一致,多个所述过渡杆能够与多个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件上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过渡杆在所述基座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呈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换管装置还包括机台;所述定位件设在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基座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台上且位于所述定位件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让位通道,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让位通道内,所述第一表面朝上,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工作台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换管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基座移动以带动所述过渡杆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力纱换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升降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所述基座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过渡杆上升或者下降。
CN201821808394.3U 2018-11-05 2018-11-05 弹力纱换管装置 Active CN209411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394.3U CN209411511U (zh) 2018-11-05 2018-11-05 弹力纱换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394.3U CN209411511U (zh) 2018-11-05 2018-11-05 弹力纱换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1511U true CN209411511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8394.3U Active CN209411511U (zh) 2018-11-05 2018-11-05 弹力纱换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15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0584A (zh) * 2018-11-05 2019-01-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弹力纱换管装置及弹力纱换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0584A (zh) * 2018-11-05 2019-01-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弹力纱换管装置及弹力纱换管方法
CN109250584B (zh) * 2018-11-05 2023-11-28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弹力纱换管装置及弹力纱换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1511U (zh) 弹力纱换管装置
CN109250584A (zh) 弹力纱换管装置及弹力纱换管方法
CN204366374U (zh) 一种球头销防尘罩装配机
CN203917534U (zh) 杠杆翻边机构
CN208103693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拉件
CN106622888A (zh) 环形件夹持机构
CN208266056U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中芯棒抽芯设备
CN103750726B (zh) 一种多口径去核管的山楂去核器
CN109395977A (zh) 点胶上色设备
CN204239494U (zh) 一种滚珠自动安装机构
CN204168091U (zh) 一种电机外壳的固定工装设施
CN206511746U (zh) 易操作式络筒机锭子夹头
CN208166991U (zh) 一种用于培养箱的培养皿夹持盘
CN205881677U (zh) 一种变压器骨架插针装置
CN203875834U (zh) 定位销顶出治具
CN207642739U (zh) 一种阀门阀芯铣削加工用快速装夹装置
CN207812052U (zh) 可调式缝纫机线架
CN208351797U (zh) 用于模块化生产线实训和考核装置的横臂搬运单元
CN204235186U (zh) 一种型材夹具
CN213568312U (zh) 一种光器件管脚的开脚装置
CN205242085U (zh) 挤压型纺织用拉伸装置
CN206084290U (zh) 一种拉拔模自动镶套装置
CN207104385U (zh) 一种新型随行夹具快速定位机构
CN209000838U (zh) 开关电器的电磁铁装置
CN212539912U (zh) 一种氮吹仪试管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