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6183U -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6183U
CN209406183U CN201822190889.0U CN201822190889U CN209406183U CN 209406183 U CN209406183 U CN 209406183U CN 201822190889 U CN201822190889 U CN 201822190889U CN 209406183 U CN209406183 U CN 209406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bin
raw material
premixing
closed conveying
magnes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08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明亮
唐昊
魏文荣
王志宇
张树伟
杨恒杰
杨红彩
项泽强
梁佳琪
时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 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 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 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 Sheng Build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08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6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6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6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涉及菱镁墙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粉煤灰料仓、第一密闭输送机、氧化镁料仓、第二密闭输送机、预混合搅拌机、称重传感器、收尘器和控制器;第一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粉煤灰料仓下方;第二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氧化镁料仓下方,收尘器固定连接于预混合搅拌机上方,并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用于将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回收;第一密闭输送机、第二密闭输送机、预混合搅拌机和收尘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原料预混,从而克服了现有的菱镁墙板在养护过程中吸潮发生二次反应而膨胀,导致菱镁墙板翘曲变形的缺陷,使粉状原料在制备料浆之前混合均匀,以降低产品后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菱镁墙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背景技术
菱镁墙板是气硬性胶凝材料,其突出的三大缺陷是:制品易吸潮返卤、耐水性较差和易翘曲变形,且翘曲变形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行业的发展。造成菱镁墙板翘曲变形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粉状原料中活性氧化镁遇氯化镁溶液后生成的氢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结合生成主要成分为5Mg(OH)2·MgCL2·8H2O和3Mg(OH)2·MgCL2·8H2O的氧化镁-氯化镁-水三元化合物的反应较快,如果原料没有预混合或者预混合不均匀,没有被氯化镁溶液浸润的粉状原料就会被包裹在氧化镁-氯化镁-水三元化合物内部,造成反应不均匀,这些未反应的原料在后期菱镁墙板的养护过程中吸潮就会进行二次反应而膨胀,进而导致菱镁墙板翘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粉状原料在制备料浆之前混合均匀,不仅有利于提高后续粉状原料与氯化镁溶液混合制备料浆的效率,还能够使粉状原料反应更完全,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后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包括粉煤灰料仓、第一密闭输送机、氧化镁料仓、第二密闭输送机、预混合搅拌机、称重传感器、收尘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粉煤灰料仓下方,用于将所述粉煤灰料仓内的粉煤灰密闭输送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氧化镁料仓下方,用于将所述氧化镁料仓内的氧化镁密闭输送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部,用于测量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粉状原料的重量,所述收尘器固定连接于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上方,并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用于将原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回收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所述预混合搅拌机、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收尘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自动预混所述氧化镁和所述粉煤灰。
优选的,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为双螺旋搅拌机。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料仓的内壁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潮涂层。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料仓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压缩空气环吹管,用于防止粉状原料挂壁,且两个所述压缩空气环吹管均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尘器为脉冲袋式收尘器。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料仓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底部的锥斗部分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和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均为螺旋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氧化镁料仓为钢制氧化镁料仓,所述粉煤灰料仓为钢制粉煤灰料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制备料浆之前通过预混合搅拌机将氯化镁和粉煤灰混合均匀,并通过控制器与预混合搅拌机、称重传感器、第一密闭输送机、第二密闭输送机和收尘器电连接,以实现粉状原料的自动预混合,这样设置,不仅有利于提高后续粉状原料与氯化镁溶液混合制备料浆的效率,还能够使粉状原料反应更完全,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后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设备的氧化镁料仓或粉煤灰料仓的结构图。
其中:1-氧化镁料仓,2-粉煤灰料仓,3-预混合搅拌机,4-收尘器,5-第一密闭输送机,6-第二密闭输送机,7-防潮涂层,8-耐磨层,9-压缩空气环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粉状原料在制备料浆之前混合均匀,不仅有利于提高后续粉状原料与氯化镁溶液混合制备料浆的效率,还能够使粉状原料反应更完全,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后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包括粉煤灰料仓2、第一密闭输送机5、氧化镁料仓1、第二密闭输送机6、预混合搅拌机3、称重传感器、收尘器4和控制器;第一密闭输送机5固定设置于粉煤灰料仓2下方,用于将粉煤灰料仓2内的粉煤灰密闭输送至预混合搅拌机3内;第二密闭输送机6固定设置于氧化镁料仓1下方,用于将氧化镁料仓1内的氧化镁密闭输送至预混合搅拌机3中,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预混合搅拌机3内部,用于测量预混合搅拌机3内粉状原料的重量,收尘器4固定连接于预混合搅拌机3上方,并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用于将原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回收至预混合搅拌机3内;第一密闭输送机5、第二密闭输送机6、预混合搅拌机3、称重传感器和收尘器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粉状原料的自动预混合。
粉状原料预混合过程如下:
首先第一密闭输送机5开启,将粉煤灰料仓2中的粉煤灰输送至预混合搅拌机3中,预混合搅拌机3内部的称重传感器测量输入的粉煤灰的重量,当称重传感器监测到粉煤灰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第一密闭输送机5关闭,停止粉煤灰的输送;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密闭输送机6开启,将氧化镁料仓1中的氧化镁输送至预混合搅拌机3中,预混合搅拌机3内的称重传感器测量粉煤灰和不断输入的氧化镁的重量,当称重传感器测得的数值达到设定值时,称重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信号后,控制第二密闭输送机6关闭,停止向预混合搅拌机3内输入物料,同时控制器控制收尘器4和预混合搅拌机3开启,预混合搅拌机3对粉状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收尘器4吸收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并将吸收的扬尘回收至预混合搅拌机3内,以提高粉状原料预混合效率,从而实现粉状原料在制备料浆之前混合均匀,这样设置,不仅有利于提高后续粉状原料与氯化镁溶液混合制备料浆的效率,还能够使粉状原料反应更完全,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后期翘曲变形的可能性。
预混合搅拌机3为双螺旋搅拌机。
氧化镁料仓1的内壁和粉煤灰料仓2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潮涂层7,用于防止粉状原料受潮。
氧化镁料仓1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和粉煤灰料仓2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压缩空气环吹管9,用于防止粉状原料挂壁,且两个压缩空气环吹管9均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为压缩空气环吹管9提供压缩空气。
收尘器4为脉冲袋式收尘器。
氧化镁料仓1和粉煤灰料仓2的底部的锥斗部分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耐磨层8。
第一密闭输送机5和第二密闭输送6机均为螺旋输送机,且螺旋输送机的输送速度可变。
氧化镁料仓1为钢制氧化镁料仓,粉煤灰料仓2为钢制粉煤灰料仓。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煤灰料仓、第一密闭输送机、氧化镁料仓、第二密闭输送机、预混合搅拌机、称重传感器、收尘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粉煤灰料仓下方,用于将所述粉煤灰料仓内的粉煤灰密闭输送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固定设置于所述氧化镁料仓下方,用于将所述氧化镁料仓内的氧化镁密闭输送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部,用于测量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粉状原料的重量,所述收尘器固定连接于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上方,并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用于将原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回收至所述预混合搅拌机内;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所述预混合搅拌机、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收尘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实现自动预混所述氧化镁和所述粉煤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合搅拌机为双螺旋搅拌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料仓的内壁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潮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料仓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底部的锥斗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压缩空气环吹管,用于防止粉状原料挂壁,且两个所述压缩空气环吹管均与压缩空气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器为脉冲袋式收尘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料仓和所述粉煤灰料仓的底部的锥斗部分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闭输送机和所述第二密闭输送机均为螺旋输送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料仓为钢制氧化镁料仓,所述粉煤灰料仓为钢制粉煤灰料仓。
CN201822190889.0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Active CN209406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0889.0U CN209406183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0889.0U CN209406183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6183U true CN209406183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0889.0U Active CN209406183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6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9450A (zh) * 2018-12-25 2019-03-22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9450A (zh) * 2018-12-25 2019-03-22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52858U (zh) 定量给料机
CN103192451B (zh) 一种复合保温板生产线及其加工保温板的工艺
CN102358705A (zh) 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烧结陶粒的工艺及系统
CN101672081B (zh) 一种利用烧结干法脱硫副产物制备免烧免蒸砖的方法
CN101328758A (zh) 外墙自保温复合生态轻质墙板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CN209406183U (zh)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CN205651516U (zh) 干粉砂浆自动化生产工艺设备
CN205364231U (zh) 3d打印的石膏基和水泥基预拌干混砂浆生产线
CN205889556U (zh) 一种可移动全封闭式混合砂浆搅拌站
CN212636109U (zh) 一种高性能环保石膏的生产设备
CN109499450A (zh) 一种原料预混合生产菱镁墙板的设备
CN207669508U (zh) 一种粉煤灰干混砂浆生产系统
CN20532600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
CN205799857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9399879B (zh) 一种吹填泥被的固化方法
CN204997821U (zh) 一种发泡混凝土设备机组
CN110523308B (zh) 一种烧结原材料的混合方法
CN202572625U (zh) 砌块搅拌成型系统
CN201579876U (zh) 干粉砂浆生产线预搅拌系统
CN205600985U (zh)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线
CN205380785U (zh) 一种干混普通砂浆的生产系统
CN210915848U (zh) 一种轻质砂浆零破损生产设备
CN214238877U (zh) 一种轻质底层抹灰石膏生产装置
CN211246429U (zh) 一种用于防火板材生产的自动配料装置
CN205600972U (zh) 干混砂浆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