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514U -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514U
CN209401514U CN201920459034.5U CN201920459034U CN209401514U CN 209401514 U CN209401514 U CN 209401514U CN 201920459034 U CN201920459034 U CN 201920459034U CN 209401514 U CN209401514 U CN 20940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mechanical interlocks
moving contact
state
open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90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忠
曾晓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S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SE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SE
Priority to CN2019204590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该机械联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其各包括:连接至第一动触头的第一驱动件,其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或分闸;连接至第二动触头的第二驱动件,其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或分闸;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个上且具有细长的凹槽;以及联锁件,插入止挡件的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移动;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叠置且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及其中联锁件与止挡件可移动地配合,使得当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Description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包含这种机械联锁装置的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主要用在紧急供电系统,将负载电路从一个(常用)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备用)电源,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安全、可靠地运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联锁装置确保当负载电路连接至两个电源之一时,即两个电源中的一个电源被接通时,另一个电源始终不能接通,以保证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可靠性。通常,联锁装置包含电气联锁装置和机械联锁装置,二者共同保证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接通。然而,电气联锁装置中的电气元件不可靠(例如,微动开关的功能失效)可导致电源位置反馈错误,进而致使电气联锁功能失效。此时,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含可靠性较高且结构简单的机械联锁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该机械联锁装置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闸,
其特征在于,机械联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驱动件,连接至第一动触头,从而第一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第二驱动件,连接至第二动触头,从而第二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具有细长的凹槽,凹槽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以及
联锁件,插入止挡件的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移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叠置且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及
其中联锁件与止挡件可移动地配合,使得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组件,其中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组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并且销抵靠凹槽的第二端壁。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分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分闸;以及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合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两个端部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两个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其中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止挡件,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二驱动件上设置有止挡件,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
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
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三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三分闸位置,从而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分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从而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四分闸位置,从而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分闸;以及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合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止挡件实施为第一驱动件和/或第二驱动件上的凹槽。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在每个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上各设置有一个止挡件,联锁件包括主体和从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突出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的上凸部和下凸部,其中上凸部插入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内,下凸部插入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内,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分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分闸;以及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其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联锁装置;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联锁装置;
图3示出图2的机械联锁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下止挡件与联锁件的配合情形;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联锁装置;以及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联锁装置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术语“上”、“下”、“左”、“右”等均是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描述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第一”及其变体的描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写为“第二部件”等。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参照图1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自动转换开关设备100包括第一动触头101和第二动触头102。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101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动触头102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动触头101和第二动触头102均分闸。
参见图2,机械联锁装置1包括一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11和第二驱动件12,止挡件以及联锁件13。第一驱动件11和第二驱动件12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在一起且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
再次参见图1,第一驱动件11连接至第一动触头101,从而第一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101合闸或分闸,第二驱动件12连接至第二动触头102,从而第二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102合闸或分闸。
第一驱动件11上设置有一个具有细长的凹槽111的止挡件,第二驱动件12上设置有一个具有细长的凹槽121的止挡件。凹槽111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1111和第二端壁1112,凹槽121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1211和第二端壁1212。
如图2所示,止挡件实施为驱动件的凹槽111和121,并且凹槽可以在驱动件的高度方向(即,附图平面中竖直方向)上贯通驱动件。当然,止挡件还可以为固定于驱动件上的部件。
例如,驱动件可以具有杆状或板状形式。
联锁件13包括主体130和从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突出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的上凸部131和下凸部132。上凸部131和下凸部132可以分别具有圆柱形形状。联锁件的主体可以具有U形形状。
联锁件13的上凸部131插入第二驱动件12的凹槽121内,下凸部132插入第一驱动件11的凹槽111内,并且上凸部和下凸部在水平方向上与凹槽121和111可移动地配合。将机械联锁装置安装于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中,通过该设备中其他部件的挤压或通过壳体的挤压,使联锁件与驱动件松动地配合。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机械联锁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下止挡件与联锁件的配合情形。如图3所示,上面的实线长方形框表示的是第二驱动件12上的凹槽121的正视图,虚线长方形框表示的是第一驱动件11上的凹槽111的正视图,最下方的实线长方形框表示的是机械联锁装置中的凹槽的横截面图。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时,第一驱动件11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12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132抵靠凹槽111的第一端壁1111,上凸部131抵靠凹槽121的第二端壁1212。由于联锁件13与止挡件的凹槽的配合,在第一驱动件11不动的情况下,第二驱动件12不能沿第一方向,即向右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实现两个驱动件的联锁。此时,仅第一动触头合闸,第二动触头保持分闸状态。
例如,当第一动触头因熔焊等原因不能分闸时,第一驱动件11保持不动,此时联锁件13的上凸部131和止挡件的凹槽121阻止第二驱动件12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联锁功能,有效地确保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能同时接通。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双分状态M时,第一驱动件11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2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132抵靠凹槽111的第二端壁1112,上凸部131抵靠凹槽121的第一端壁1211。此时,第二驱动件12可以向右移动。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第一驱动件11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2位于第二位置,下凸部132抵靠凹槽111的第一端壁1111,上凸部131抵靠凹槽121的第二端壁1212。由于联锁件13与止挡件的凹槽的配合,在第二驱动件12不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件11不能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即向左移动至第一位置,也就是说,第一驱动件11不能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如此再次实现两个驱动件的联锁。此时,仅第二动触头合闸,第一动触头保持分闸状态。
例如,当第二动触头因熔焊等原因不能分闸时,第二驱动件12保持不动,此时联锁件13的下凸部132和止挡件的凹槽111阻止第一驱动件11向左移动,即不能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联锁功能,有效地确保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能同时接通。
当例如通过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中的操作机构使机械联锁装置1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切换至双分状态M时,第一驱动件11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分闸,并且第一驱动件11的凹槽111的第二端壁1112带动联锁件13随其向右移动,最后使得上凸部131与凹槽121的第一端壁1211抵接。
当操作机构使机械联锁装置1从双分状态M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第二驱动件12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并且第二驱动件12的第二端壁1212带动联锁件13随其向右移动,最后使得下凸部132与凹槽111的第一端壁1111抵接以实现联锁。
当操作机构使机械联锁装置1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切换至双分状态M时,第二驱动件12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分闸,并且第二驱动件12的第一端壁1211带动联锁件13随其向左移动,最后使得下凸部132与凹槽111的第二端壁1112抵接。
当操作机构使机械联锁装置1从双分状态M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时,第一驱动件11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并且第一驱动件11的凹槽111第一端壁1111带动联锁件13随其向左移动,最后使得上凸部131与凹槽121的第二端壁1212抵接以实现联锁。
如此,图2所示的机械联锁装置可靠且有效地实现了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中“第一电源接通→双电源断开→第二电源接通”和“第二电源接通→双电源断开→第一电源接通”的过程。
如图3所示,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或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第一驱动件11的凹槽111和第二驱动件12的凹槽121彼此对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两个驱动件的凹槽也可以不对齐。
图2所示的机械联锁装置1包括一个驱动组件,该机械联锁装置可以应用于包括分别设有旋转枢轴的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例如,在“第一电源接通→双电源断开”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11驱动第一动触头绕其旋转枢轴旋转以分闸;在“双电源断开→第二电源接通”的过程中,第二驱动件12驱动第二动触头绕其旋转枢轴旋转以合闸。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参见图4,第一驱动件14上设置有止挡件,该止挡件为驱动件上的凹槽141,凹槽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1411和第二端壁1412,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15上且从第二驱动件15上突出的销151,销151插入凹槽141中且在水平方向上与凹槽141可移动地配合。
例如,通过第二驱动件上的安装孔,销铆接于第二驱动件上。
例如,图4中的联锁件还可以为从第二驱动件上突出的凸台。
凹槽141可以是贯通第一驱动件14的中空槽,也可以是仅凹进驱动件中而不贯通驱动件的凹槽。
如图4所示,此时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151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1411。此时,由于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阻挡销151向右(即,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15不能向右移动至第二位置,因而第二动触头不能合闸。
只有当第一驱动件14向右移动使第一动触头分闸,第二驱动件15才能向右移动。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M时,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分闸位置,并且销151抵靠凹槽的第二端壁1412。此时,销还可以位于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与第二端壁1412之间。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位置,销151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1411。此时,由于销151接触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并阻挡第一驱动件14向左(即,沿第二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动触头不能合闸。
例如,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14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分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分闸;以及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还可以与第一驱动件同时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
当第一动触头或第二动触头因熔焊等原因不能分闸时,通过凹槽与销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联锁功能,有效地确保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能同时接通。
图4所示的机械联锁装置1包括一个驱动组件,该机械联锁装置可以应用于包括分别设有旋转枢轴的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机械联锁装置1还可以包括两个驱动组件A1和A2。再次参见图1,两个驱动组件对称地设置在第一动触头101和第二动触头102的两个端部处,在驱动组件的移动过程中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施加力偶,以驱动第一动触头101和第二动触头102绕各自的旋转轴线旋转,从而使第一动触头或第二动触头分闸或合闸。当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各自包括旋转枢轴时,两个驱动组件的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绕各自的旋转枢轴旋转,以进行分闸或合闸操作。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机械联锁装置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情形,该机械联锁装置1包括两个驱动组件A1和A2。两个驱动组件A1和A2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动触头101和第二动触头102的两个端部处,在驱动组件的移动过程中对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别施加力偶,以驱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绕各自的旋转轴线或各自的旋转枢轴旋转从而进行合闸或分闸。
图5为两个驱动组件的顶视图,示出了当两个驱动组件在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中工作的各个位置。
第一驱动组件A1包括叠置的第一驱动件14(如图5中黑色粗实线所示)和第二驱动件15(如图5中黑色细实线所示),第一驱动件14上设置有凹槽141(即,止挡件),凹槽具有第一端壁1411和第二端壁1412,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15上且从第二驱动件15上突出的销151(如图5中细实线圆圈所示),销151插入凹槽141中且与凹槽141可移动地配合。第二驱动组件A2包括叠置的第一驱动件16(如图5中黑色粗实线所示)和第二驱动件17(如图5中黑色细实线所示),第二驱动件17上设置有凹槽171(即,止挡件,如图5中细虚线所示),凹槽具有第一端壁1711和第二端壁1712,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一驱动件16上且从第一驱动件16突出的销161(如图5中粗实线圆圈所示),销161插入凹槽171中且与凹槽171可移动地配合。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时,在第一驱动组件A1中,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151抵靠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15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A2中,第一驱动件16位于第三位置,第二驱动件17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161抵靠凹槽171的第一端壁1711,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17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此时,由于两个驱动组件中销与凹槽的配合,第二动触头不能合闸,即第一电源接通时,第二电源保持断开状态。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双分状态M时,在第一驱动组件A1中,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151位于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和第二端壁1412之间;在第二驱动组件A2中,第一驱动件16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7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161位于凹槽171的第一端壁1711和第二端壁1712之间。此时,第一驱动组件A1中的两个驱动件对齐,第二驱动组件A2中的两个驱动件也对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当机械联锁装置1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在第一驱动组件A1中,第一驱动件14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5位于第二位置,销151抵靠凹槽141的第一端壁1411,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14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A2中,第一驱动件16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17位于第四位置,销161抵靠凹槽171的第一端壁1711,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16从第三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由于两个驱动组件中销与凹槽的配合,第一动触头不能合闸,即第二电源接通时,第一电源保持断开状态。
当第一动触头或第二动触头因熔焊等原因不能分闸时,通过凹槽与销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联锁装置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联锁功能,有效地确保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不能同时接通。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切换至双分状态M时,第一驱动组件A1的第一驱动件14沿第一方向(即,向右)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同时第二驱动组件A2中的第一驱动件16沿第二方向(即,向左)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三分闸位置。两个驱动组件的第一驱动件14和16的运动为第一动触头提供对称的力偶,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至分闸位置。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M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时,第一驱动组件A1中的第二驱动件15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同时第二驱动组件A2中的第二驱动件17沿第二方向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两个驱动组件的第二驱动件15和16的运动为第二动触头提供对称的力偶,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至合闸位置。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P2切换至双分状态M时,第一驱动组件A1中的第二驱动件15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第二驱动组件A2中的第二驱动件17沿第一方向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四分闸位置。两个驱动组件的第二驱动件15和16的运动为第二动触头提供对称的力偶,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至分闸位置。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M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P1时,第一驱动组件A1中的第一驱动件14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驱动组件A2中的第一驱动件16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两个驱动组件的第一驱动件14和16的运动为第一动触头提供对称的力偶,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至合闸位置。
如此,图5所示的机械联锁装置可靠且有效地实现了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中“第一电源接通→双电源断开→第二电源接通”和“第二电源接通→双电源断开→第一电源接通”的过程。上述机械联锁装置为动触头提供对称的力偶,可以简化动触头的旋转结构,降低成本。
此外,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闸,
其特征在于,机械联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驱动件,连接至第一动触头,从而第一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第二驱动件,连接至第二动触头,从而第二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具有细长的凹槽,凹槽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以及
联锁件,插入止挡件的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移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叠置且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及
其中联锁件与止挡件可移动地配合,使得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组件,
其中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
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组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并且销抵靠凹槽的第二端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分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合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分闸;以及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合闸,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两个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两个端部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其中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止挡件,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二驱动件上设置有止挡件,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
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
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三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在第一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在第二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三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四分闸位置,销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三分闸位置,从而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分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四分闸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从而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合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四分闸位置,从而对第二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二动触头旋转以分闸;以及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驱动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对第一动触头施加力偶而驱动第一动触头旋转以合闸,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止挡件实施为第一驱动件和/或第二驱动件上的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驱动组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上各设置有一个止挡件,联锁件包括主体和从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突出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的上凸部和下凸部,其中上凸部插入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内,下凸部插入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内,其中,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
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下凸部抵靠第一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一端壁,上凸部抵靠第二驱动件的止挡件的凹槽的第二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一分闸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分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切换至双分状态时,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分闸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二动触头分闸;以及
当机械联锁装置从双分状态切换至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并带动联锁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13.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械联锁装置。
CN201920459034.5U 2019-04-04 2019-04-04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Active CN20940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9034.5U CN209401514U (zh) 2019-04-04 2019-04-04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9034.5U CN209401514U (zh) 2019-04-04 2019-04-04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514U true CN209401514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90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9034.5U Active CN209401514U (zh) 2019-04-04 2019-04-04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8686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动触头压力保持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8686A (zh) * 2020-06-24 2021-12-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动触头压力保持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3838686B (zh) * 2020-06-24 2023-05-26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动触头压力保持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1514U (zh)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CN101246791A (zh) 具有机械互锁装置的低压电器
CN101393804B (zh) 电触点的断开闭合的控制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电气设备
CN212322884U (zh) 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以及隔离开关
CN205753136U (zh) 一种底盘车联锁装置及断路器
CN108521096B (zh) 联锁装置及电气系统
CN105336524B (zh) 双电源供电断路器柜供电的机械连锁机构
CN111105940B (zh) 一种电动弹簧机构及接地开关
CN218152071U (zh) 齿轮离合机构及自动化装置
CN201655574U (zh) 负荷开关的弹簧操作装置
CN215220627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锁定系统
CN210245374U (zh) 双极电动接地刀闸
CN115148558A (zh) 一种开关的操作机构
KR20180002470U (ko) 진공 차단기용 접지스위치의 인터록 장치
CN115579254B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5220628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传动系统
CN213063390U (zh) 一种信息安全屏蔽室用四点锁紧式屏蔽门
CN212725073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的执行机构
CN214848438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输出系统
CN220984365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及其触头系统
CN214848453U (zh) 一种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8602357U (zh) 一种智能防误操作的重合闸
CN201060755Y (zh) 具有机械互锁装置的低压电器
CN108735534A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机构
CN216213208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拨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