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476U -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1476U
CN209401476U CN201920458527.7U CN201920458527U CN209401476U CN 209401476 U CN209401476 U CN 209401476U CN 201920458527 U CN201920458527 U CN 201920458527U CN 209401476 U CN209401476 U CN 209401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ermanent
molding die
steel sleeve
typ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85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齐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Wei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Wei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Wei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Weip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85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1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1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1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型芯、套设在型芯外的磁钢套以及装配在磁钢套上的磁钢,型芯轴向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且独立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可独立控制的加热棒,加热棒外接电源,磁钢套包括第一侧壁、由第一侧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挡板以及与挡板末端连接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围成一镂空部,镂空部被挡板均匀分隔成若干磁空腔,每个磁空腔内均装配有磁钢,相邻两个磁钢的极性相反,所述型芯与所述磁钢套围成产品空腔,所述产品空腔上端安装一进浇口。本实用新型提供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对永磁环进行对向交替充磁取向,实现完全有序取向。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体成型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现有技术中永磁体的压制成型,一般分为取向压制成型和无取向压制成型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成型方法,首先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取决于永磁体成型装置的能力。目前采用取向压制永磁体成型的方法,普遍是在电磁铁对永磁合金粉末充磁取向的同时,再施加能使永磁合金粉末成型的压力,这样对所获得的永磁体性能远高于无取向的永磁体性能。
多极取向永磁环在实际的工艺中是由多块平行取向的磁体拼接而成的,拼成的多极取向磁环表面磁场分布不均匀性很大,磁环几何中心与磁中心存在偏移,影响磁环表面磁场均匀性,从而影响使用精度。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该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型芯、套设在所述型芯外的磁钢套以及装配在所述磁钢套上的磁钢,所述型芯轴向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且独立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可独立控制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外接电源,所述磁钢套包括第一侧壁、由所述第一侧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末端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围成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被所述挡板均匀分隔成若干磁空腔,每个所述磁空腔内均装配有磁钢,相邻两个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所述型芯与所述磁钢套围成产品空腔,所述产品空腔上端安装一进浇口。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个数成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型芯与所述磁钢套同心并固定在同一模板上。
进一步,磁性熔融原料从所述进浇口充填进入所述产品空腔,冷却后形成各向异性永磁环。
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N1,且N1=4,四个所述安装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型芯互为垂直的两轴线上。
进一步,所述挡板个数为N2,且N2=N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的有益效果:设计磁钢按照磁极N/S交叉排列,对永磁环进行对向交替充磁取向,实现完全有序取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的截面图;
图3为图2中的型芯和磁钢套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的磁钢套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的截面图;
图6是温度T3变量对P3峰值及峰值偏差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应用。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包括型芯1、套设在型芯1外的磁钢套2以及装配在磁钢套1上的磁钢3。
型芯1轴向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且独立的安装孔11,每个安装孔11贯穿型芯1上下端面,每个安装孔11内均安装有可独立控制的加热棒12。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的个数为N1,且N1=4,该四个安装孔11对称分布在型芯1互为垂直的两轴线上。型芯1上四个独立加热棒12外接电源(图中未显示),控制温度依次为T1、T2、T3、T4,温控范围0-300℃。在其他实施例中,N1>4且N1为6、8、10。型芯1与磁钢套2同心并固定在同一模板上,型芯1与磁钢套2围成产品空腔4,产品空腔4上端安装一进浇口41。成型时,磁性熔融原料从进浇口41充填进入产品空腔4,冷却后形成各向异性永磁环5。
磁钢套2为中心具有通孔21的圆柱体结构。磁钢套2包括第一侧壁22、由第一侧壁22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挡板23及与挡板23末端连接的第二侧壁24。第一侧壁22与第二侧壁24之间围成一镂空部25。本实施例中,挡板23个数为N2,且N2=4。镂空部25被四个挡板23均匀分隔成四个磁空腔26,每个磁空腔26内装配一个磁钢3,并且相邻两个磁钢3的极性相反,即按照磁极N/S交叉排列。四个磁钢3采用的材料为烧结强磁钢,按照N/S交叉排列后可形成四极取向磁场,磁场强度可达4kOe。本实施例中,四个磁钢3的磁极按照N/S交叉排列的目的是为了对永磁环5进行对向交替充磁取向,实现完全有序取向。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23个数为N2>4且N2为6、8、10,围成磁空腔26的个数为N2,且N2=N1。
成型时,磁性熔融原料从进浇口41快速充填至产品空腔4,高温磁性原料在充填产品空腔的同时被模具磁场取向,即磁性原料磁晶粒沿着模具内取向磁场方向排列,冷却后形成的永磁环5带有磁性,本实施例中,永磁环5形成磁极P1、P2、P3、P4。磁性熔融原料是指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混合磁粉。
理论上,采用该成型模具形成的永磁环5磁极分布均匀性高,即峰值偏差[(峰值max-峰值min)/峰值AVE]≤1%,极宽偏差[极宽max-极宽min]≤1°,其中AVE为平均提取方差值。但实际生产中,永磁环5的磁极对称性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一般工程水平为峰值偏差3%,极宽偏差3°。这是因为高温磁性原料被取向的程度与原料充填瞬间的温度强相关,而原料温度在整个充填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因此越靠近进浇口41的地方原料温度越高,磁极峰值越高,极宽越大,越远离进浇口41的地方,原料温度越低,因此,造成实际四磁极峰值关系为:P2>P1>P4>P3,极宽关系为:P2>P1>P4>P3,其中,P2离进浇口41最近,P3离进浇口41最远。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加热棒12的温度控制来实现永磁环5取向的均匀性,依次单独控制T1、T2、T3、T4变量,并找出T1与P1峰值及峰值偏差、T2与P2峰值及峰值偏差、T3与P3峰值及峰值偏差以及T4与P4峰值及峰值偏差的影响关系,获得磁极对称性相关的温度控制方法,图5为单独控制温度T3变量对P3峰值及峰值偏差的影响关系图。
本实用新型永磁环的成型模具的控制方法:
高温磁性原料开始经进浇口41填充至产品空腔4的同时开启电源,电源开始对加热棒12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t,且t为5-7s;
确定离所述进浇口最近的加热棒的温度T2,所述加热棒离所述进浇口越近需要温度补偿最小、离所述进浇口越远需要温度补偿最大,依次获取其他所述加热棒的温度补偿值,将各自加热棒获得的温度补偿值与T2进行相加以获得各自加热棒的控制温度。
当加热棒个数为四个,而T2离进浇口41最近,T1次之,T3离进浇口41最远,获取四个加热棒12的控制温度T1、T2、T3、T4之间的关系式:T1=T2+A,T2=1/2材料熔点,T3=T2+B,T4=T2+C,且B>C>A,B<A+C,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A=30℃,B=70℃,C=50℃。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热时段和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来平衡四个极区原料的冷却速度,最大程度的缩小四个磁极之间的温度差,从而缩小取向偏差,最终实现永磁环5的高度对称,即峰值偏差可控制在1%以内,极宽偏差控制在0.5°以内。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包括型芯、套设在所述型芯外的磁钢套以及装配在所述磁钢套上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轴向开设有若干互为平行且独立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可独立控制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外接电源,所述磁钢套包括第一侧壁、由所述第一侧壁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若干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末端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围成一镂空部,所述镂空部被所述挡板均匀分隔成若干磁空腔,每个所述磁空腔内均装配有磁钢,相邻两个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所述型芯与所述磁钢套围成产品空腔,所述产品空腔上端安装一进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成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与所述磁钢套同心并固定在同一模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磁性熔融原料从所述进浇口充填进入所述产品空腔,冷却后形成各向异性永磁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为N1,且N1=4,四个所述安装孔对称分布在所述型芯互为垂直的两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个数为N2,且N2=N1。
CN201920458527.7U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Active CN209401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527.7U CN209401476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8527.7U CN209401476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1476U true CN209401476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900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8527.7U Active CN209401476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1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63870B2 (ja) 永久磁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永久磁石の製造装置
CN103882282B (zh) 百吨级铁素体球墨铸铁件铁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0866B (zh) 一种双金属合金锤覆膜砂制造方法
CN106312067A (zh) 用于放电等离子体无压烧结的石墨模具
US20210183567A1 (en) Radiation-oriented sintered arc-shaped nd-fe-b magnet,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device
CN202317014U (zh) 多极取向及辐射取向的多功能磁场压机
CN209401476U (zh)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
CN109920635A (zh) 一种永磁环的成型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4747463U (zh) Mr线圈的低压浇注系统
CN106583646B (zh) 一种铁路机车大型电动机外壳浇注系统及其铸造工艺方法
CN104190925A (zh) 一种压制成型模具
US20220241853A1 (en)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stirring device of semi-solid high pressure casting equipment
CN110064734A (zh) 一种薄壁铝合金铸件重力铸造设备
CN105215289A (zh) 汽车飞轮的串浇铸造加工工艺
CN108405809A (zh) 筒形铸件型芯及使用该筒形铸件型芯的铸造模具
CN105215283A (zh) 单列式圆盘件浇注组合模
CN203128400U (zh) 一种玻璃成型模具
CN102982994B (zh) 一种径向取向磁环的取向压制系统及制作方法
CN109986044B (zh) 一种用于半固态压铸成形开口式料筒的热平衡温控方法
CN202771952U (zh) 一种径向取向磁环的取向压制系统
CN203764892U (zh) 发动机干式缸套机体的铸件模型
CN213601752U (zh) 一种高效型永磁环成型模具
RU2437826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агнитопровода
US2380616A (en) Magnetic system
CN209424497U (zh) 一种用于制备弧形铸件的砂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