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0997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00997U
CN209400997U CN201920036070.0U CN201920036070U CN209400997U CN 209400997 U CN209400997 U CN 209400997U CN 201920036070 U CN201920036070 U CN 201920036070U CN 209400997 U CN209400997 U CN 209400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layer
control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60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成
刘桂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60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00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00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00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且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独立设置;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上述显示面板还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将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均交替排列,因此,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四周均有触控感应电极,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四周也均有触控驱动电极,当发生触摸时,可精准确定触摸位置。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使用越来越广泛,触控功能为人们操作电子设备带来了方便。触控技术有多种,其中电容式触控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电容式触控设备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形成节点电容。当手指触碰屏幕时,会影响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场,使得所述节点电容的值发生变化,电子设备通过检测手指触碰前后节点电容的变化量,从而检测到手指触摸点的位置。
通常,相邻两个触控电极之间或感应电极之间需要架桥连接,架桥连接易出现短路或短路问题,进而导致触控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架桥连接易导致触控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组,所述触控层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且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交替排列;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交替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重合;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像素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叉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所述像素单元;
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均包括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交叉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所述像素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多条引出线,多条所述引出线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
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连接一条所述引出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一条所述引出线,每条所述引出线之间相互绝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条所述引出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每一列所述引出线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另一端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走线并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平坦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绝缘层填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之间的间隙,并覆盖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封装层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的玻璃盖板,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或
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玻璃盖板之间。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显示面板。
上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将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均交替排列,因此,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四周均有触控感应电极,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四周也均有触控驱动电极,当发生触摸时,可精准确定触摸位置。引出线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无需架桥,降低了架桥连接导致的走线短路或断路的风险,进而降低了触控失效的风险,同时,通过将引出线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层,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组沿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组沿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显示面板中,触控结构通常包括触控驱动电极、感应驱动电极和桥接线,桥接线用于连接相邻两触控驱动电极或相邻两触控感应电极,桥接线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之间采用绝缘介质隔离。但由于桥接线较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路或短路等故障,提高了触控失效的风险。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通过不设置桥接线,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桥接线带来的触控失效的风险问题。其中,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的也可以是刚性的。
首先,结合图1简单说明传统的显示面板的结构,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板110、显示结构120、封装层130、偏光片140、触控模组150和玻璃盖板160。其中,基板110可以是柔性基板也可以是刚性基板。显示结构120包括阵列排布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和设置于TFT驱动电路上的像素单元。封装层130用于将发光器件与外界环境隔离,以阻隔水、氧入侵,防止损害显示结构120,稳定器件的各项参数,提高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偏光片140用于将像素单元发出的非偏振光转换为偏振光。触控模组150用于感应显示屏上的触摸操作,实现触控功能。玻璃盖板160,位于触摸屏140上,用于为触控模组150提供保护。
参见图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组,触控层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且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同层设置,图2中Tx为触控驱动电极210,Rx为触控感应电极220。在第一方向上D1触控驱动电极210与触控感应电极220交替排列,在第二方向D2上,触控驱动电极210与触控感应电极220也为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重合。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10与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均为独立设置,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210与触控感应电极220之间相互绝缘。
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单元250,图2中的虚线方块即为像素单元250在封装层240的投影。像素单元250与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异层设置,且像素单元250与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将触控驱动电极210与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于像素单元250的间隙之间,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上述显示面板,由于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均交替排列,因此,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四周均有触控感应电极,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四周也均有触控驱动电极,当发生触摸时,可精准确定触摸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极2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2。第一驱动电极2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2同层设置,且第一驱动电极2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2相互交叉形成触控驱动电极210。其中,第一驱动电极2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2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有像素单元250。
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均包括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第一感应电极21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同层设置,且第一感应电极21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交叉形成触控感应电极220。其中,第一感应电极21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像素单元。
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极211、第二驱动电极212、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的材料可以相同,可均为金属材料或其他导电材料。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可将第一驱动电极211、第二驱动电极212、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的形状均设置为条状,并且均设置于像素单元250的间隙,也即像素单元250形成于交叉形成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通常像素单元250为阵列排布,像素单元250形成的间隙也为阵列排布,因此,设置于像素单元250间隙中的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也为阵列排布,且排布方向上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互相垂直,以使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排列整齐,制备时方便掩膜版对位。触控驱动电极210中,第一驱动电极211与第二驱动电极212可互相垂直,触控感应电极220中,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也可互相垂直,且第一驱动电极211、第二驱动电极212、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的尺寸可均相同,方便统一制备。进而,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形成的开口和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形成的开口角度相同,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可以形成两个平行板电容。而一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周围有四个相邻的触控感应电极220,故当发生触控时,一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可与周围四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形成八个平行板电容。进而,当发生触摸时,可精确确定触控位置,同时由于形成的电容容量大,可提高触控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引出线230,多条引出线230和触控驱动电极210以及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于同一层。其中,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10连接一条引出线230,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20连接一条引出线230,每条引出线230之间相互绝缘。
进一步的,为便于布线,每条引出线230均沿同一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每条引出线230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或每条引出线230均沿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1为行方向,第二方向D2为列方向。本实施例以引出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为例进行说明,每一列包括多条引出线,每条引出线的一端对应连接该列中的每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和每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另一端沿触控驱动电极220和像素单元250之间的间隙、以及触控感应电极230和像素单元250之间的间隙走线并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非显示区200包括引线邦定区,引出线230通过引线邦定区连接至控制端,控制端可通过引出线传输相应的信号至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
引出线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无需架桥,降低了架桥连接导致的走线短路或断路的风险,进而降低了触控失效的风险,同时,通过将引出线与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层,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层组还包括平坦层和绝缘层,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设置于绝缘层和平坦层之间。
参见图3,图3为触控层组沿第一方向D1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平坦层310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氮氧化硅或其中至少两者的混合物。平坦层310用于对平坦层310之下的其他介质层平坦化,没有高低落差,进而使得在平坦层上制备金属的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时更容易进行。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于平坦层310上,且绝缘层320填充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之间的间隙,并覆盖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用于隔离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240,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均设置在封装层内部。
具体的,触控层组设置于封装层240上,也即平坦层310、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绝缘层310设置于封装层240内部。如图2所示,图2中的虚线方块为像素单元250在封装层240的投影,Tx为触控驱动电极210,Rx为触控感应电极220。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在封装层240背离像素单元250的一面。为提高显示面板的透光率,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均设置在像素单元250的投影的间隙之间,也即,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的在封装层240的投影与像素单元250在封装层240上的投影不重叠。通过将触控结构直接设置于薄膜封装层上可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使得显示面板更加轻薄。
进一步的,由于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与像素单元250投影不重叠,因此,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的材质可采用不透明的导电材料,当然,也可采用透光材料。当该触控结构应用于柔性基板时,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可采用柔性导电材料,例如钼铝钼、钛铝钛、钛银钛、银等。当该触控结构应用于刚性基板时,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可采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引出线230与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在同一层上,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是的显示面板更加轻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层组还可以包括保护层,保护层设置于绝缘层上。其中,保护层用于隔绝外界水氧入侵,用于保护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保护层为柔性透明高分子材料,其厚度可达到微米级,通常,保护层可以是聚酰亚胺。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触控层组包括四层,即平坦层310、设置于平坦层310上的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设置于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上的绝缘层320,以及设置于绝缘层上的保护层330。
进一步的,触控层组可以设置于封装层240背离TFT基板的一面。类似的,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在封装层上的投影与像素单元250在封装层240上的投影不重叠。触控驱动电极210包括交叉的第一驱动电极211和第二驱动电极212,触控感应电极220包括交叉的第一感应电极221和第二感应电极222,一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周围有4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当发生触控时,一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可与周围四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形成8个电容,因此,当发生触摸时,可精确确定触控位置,且由于形成的电容容量大,可提高触控灵敏度。同时,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设置在同一层,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使得显示面板更加轻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片和玻璃盖板,玻璃盖板设置于偏光片上。本实施例中,触控层组设置于偏光片和玻璃盖板之间,此时,触控层组包括四层,也即平阳层310、触控驱动电极210和触控感应电极220、绝缘层320和保护层330设在偏光片与玻璃盖板之间。类似的,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在封装层内的投影与像素单元250在偏光片上的投影不重叠,且触控驱动电极210与触控感应电极220交替排列,当发生触控时,一个触控驱动电极210可与周围四个触控感应电极220形成多个电容,因此,当发生触摸时,可精确确定触控位置,且由于形成的电容容量大,可提高触控灵敏度。同时,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210、触控感应电极220和引出线230设置在同一层,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使得显示面板更加轻薄。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层组,所述触控层组包括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且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相互独立设置;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交替排列;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交替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重合;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异层设置,所述像素单元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均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叉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所述像素单元;
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均包括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交叉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交叉形成的四个开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所述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驱动电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多条引出线,多条所述引出线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同层设置;
每个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连接一条所述引出线,每个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一条所述引出线,每条所述引出线之间相互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引出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或每条所述引出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
每一行或每一列多条所述引出线一端连接对应行或对应列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或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另一端沿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走线并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平坦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设置于所述平坦层上,所述绝缘层填充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之间的间隙,并覆盖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和所述引出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封装层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偏光片上的玻璃盖板,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或
所述触控层组设置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玻璃盖板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20036070.0U 2019-01-09 2019-01-0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400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070.0U CN209400997U (zh) 2019-01-09 2019-01-0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070.0U CN209400997U (zh) 2019-01-09 2019-01-0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00997U true CN209400997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8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6070.0U Active CN209400997U (zh) 2019-01-09 2019-01-0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009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0664A (zh) * 2019-09-25 2019-12-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偏光功能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和可卷绕的显示装置
CN113064510A (zh) * 2021-03-05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4327134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0664A (zh) * 2019-09-25 2019-12-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偏光功能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和可卷绕的显示装置
CN110610664B (zh) * 2019-09-25 2021-1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偏光功能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和可卷绕的显示装置
CN113064510A (zh) * 2021-03-05 2021-07-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4327134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237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5112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3693839B1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4252276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940099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81723B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面板及其缺陷检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262012B (zh) 触摸面板和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以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585462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拼接屏
CN10990174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885223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9786430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445251B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10721966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2732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CN108693994A (zh) 触控结构、oled显示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N107797696A (zh) 触摸面板和集成了触摸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6354294A (zh) 触控显示设备
WO2020118845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1423825B2 (en) Functional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erminal
CN106775172A (zh)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79369A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柔性显示装置
CN204178340U (zh) 窄边框高正确性内嵌显示触控结构
CN204179080U (zh) 显示装置
CN103376605A (zh) 显示装置
CN104375729B (zh) 电容式内嵌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azhou Yun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Kun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Kunshan Guoxian photoelectric Co., Ltd

Assignor: The valley (Guan)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990000155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30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5

Address after: No. 2 Xiangshan Avenue, Yongning Street,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re of Ze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5500 Hebei Langfang County Guan emerging industry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before: The valley (Gua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