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7806U -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 Google Patents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7806U
CN209397806U CN201822185253.7U CN201822185253U CN209397806U CN 209397806 U CN209397806 U CN 209397806U CN 201822185253 U CN201822185253 U CN 201822185253U CN 209397806 U CN209397806 U CN 209397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ling
prefabricated board
cast
floor slab
laminated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5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唐芬
谭新明
龙坪峰
李志宏
朱换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anda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anda Residenti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anda Residenti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anda Residenti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5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7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7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7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包括混凝土本体及至少三个找平件,找平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且一端突伸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形成现浇混凝土层的所述现浇侧,所有找平件中的至少三个所述找平件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呈三角形排布;所述找平件突伸于所述现浇侧的一端具有找平面,每一所述找平件的所述找平面沿水平方向平齐,且所述找平面与所述现浇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以预制板的三个找平件的找平面作为标高点,找平方法简单,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层找平速度,使得找平施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叠合楼板需要在预制板上现浇形成现浇混凝土层。在浇注混凝土后通常需要对浇注面进行水平度的测量,即混凝土找平,以避免浇注后的楼面出现一定坡度甚至凹凸,从而影响建筑的后期使用。
传统的找平方式是在四周墙、柱上弹出上平标高控制线,再按线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确定水平度后,再浇注混凝土使用水平刮平。
但该找平方式施工过程繁琐,导致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的混凝土找平方式,施工过程繁琐,导致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过程简单,且施工效率高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及与所述预制板连接的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板包括混凝土本体,具有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连接的现浇侧;至少三个找平件,所述找平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且一端突伸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现浇侧,所有所述找平件中的至少三个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呈三角形排布;所述找平件突伸于所述现浇侧的一端具有找平面,每个所述找平件的所述找平面沿水平方向平齐,且所述找平面与所述现浇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厚度。
上述叠合楼板的预制板,以预制板的三个呈三角形排布的找平件的找平面作为标高点,抹平混凝土至与三个找平件的找平面平齐,则可保证现浇混凝土层的水平度。该找平方法简单,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层找平速度,使得找平施工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所述找平件,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找平件均分别靠近所述混凝土本体的相对两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平件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平件设有突伸于其外周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找平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钢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平件为混凝土找平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平件呈圆柱体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板还包括多根桁架筋,多根所述桁架筋间隔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现浇侧,所述找平件位于多根所述桁架筋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找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100,包括混凝土本体10及至少三个找平件20。
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100及形成于预制板100一侧的现浇混凝土层,混凝土本体10具有形成现浇混凝土层的现浇侧11。
找平件20设置于混凝土本体10,且一端突伸于混凝土本体10的现浇侧11,所有找平件20中的至少三个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呈三角形排布。
找平件20突伸于现浇侧11的一端具有找平面21,每一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沿水平方向平齐,且找平面21与现浇侧11之间的距离等于现浇混凝土层的厚度。
如此,当在预制板100的现浇侧上浇注混凝土时,以预制板100的三个呈三角形排布的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作为标高点,抹平混凝土至与三个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平齐,则可保证现浇混凝土层的水平度。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100,结构简单,其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层找平速度,使得找平施工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找平件20,其中任意两个均分别设置于混凝土本体10的相对两侧,这样,在现浇混凝土层找平过程中,三个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确定的水平面覆盖了现浇混凝土层的整个需要找平的表面,更能保证其水平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板100包括是三个找平件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找平件20也可包括四个、五个等,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找平件20预埋于混凝土本体10。这样,找平件20可在预制混凝土本体10时与其形成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稳定可靠,找平件20位置不易变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找平件20可呈正方体型、圆柱体型等。优选的,找平件20呈圆柱体型,该形状制造简单,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找平件20为混凝土找平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找平件20设有突伸于其外周壁的连接件22,连接件22预埋于混凝土本体10。连接件22可加固找平件20与混凝土本体10之间的连接,确保找平件20不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连接件22包括多个,多个连接件22沿找平件2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具体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2为钢筋,多根钢筋沿呈圆柱体型的找平件20的外圆表面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22沿水平方向延伸。此设置可在将带有连接件22的找平件20预埋于混凝土本体10中时,防止连接件22受连接件22与混凝土连接的作用起翘,从而影响找平面21的水平程度。进一步地,多个连接件22沿水平方向平齐。
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板100还包括多根桁架筋30,多根桁架筋30间隔设置于混凝土本体10的现浇侧11,找平件20位于多根桁架筋30之间。应当理解的是,桁架筋30用于现浇混凝土层,此设置方式,使得找平件20与桁架筋30的位置不相互影响。
如图3所示,应当理解的是,桁架筋30突伸于现浇侧的高度应当小于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突伸于现浇侧的高度。
如图4所示,具体一实施例中,桁架筋30包括四根,四根桁架筋30沿混凝土本体10纵长方向延伸,且沿混凝土本体1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找平件20设置于靠近混凝土本体10宽度方向一侧的两根桁架筋30之间,且靠近混凝土本体10的中心线设置,另外两个找平件20设置于相对的另一侧的两根桁架筋30之间,且相对混凝土本体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找平件20靠近混凝土本体10的相对的两侧边设置。
基于上述叠合楼板的预制板10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找平方法,包括步骤:
S10:在上述叠合楼板的预制板100的混凝土本体10的现浇侧11上浇注混凝土;
其中,可在预制板100的混凝土本体10的现浇侧11上提前安装好形成现浇混凝土层的模板,在此模板内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S20:对混凝土远离现浇侧11的一侧进行抹平处理,以形成现浇混凝土层,其中,现浇混凝土层的厚度等于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与现浇侧1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可使用抹平工具对混凝土进行抹平,例如水平刮杆等。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叠合楼板的预制件100,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在预制板100中提前设置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找平件20,当在预制板100的现浇侧上浇注混凝土时,以预制板100的三个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作为标高点,抹平混凝土至与三个找平件20的找平面21平齐,则可保证现浇混凝土层的水平;
(2)、通过设置找平件20预埋于混凝土本体10,可使找平件20与混凝土本体10连接关系稳定可靠,找平件20位置不易变动;
(3)、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22,可加固找平件20与混凝土本体10之间的连接,确保找平件20不发生位移;
(4)、通过设置找平件20位于多根桁架筋30之间,使得找平件20与桁架筋30的位置不相互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板及形成于所述预制板一侧的现浇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包括:
混凝土本体,具有形成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现浇侧;
至少三个找平件,所述找平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且一端突伸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现浇侧,所有所述找平件中的至少三个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且呈三角形排布;
所述找平件突伸于所述现浇侧的一端具有找平面,每个所述找平件的所述找平面沿水平方向平齐,且所述找平面与所述现浇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所述找平件,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找平件均分别靠近所述混凝土本体的相对两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件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件设有突伸于其外周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找平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件为混凝土找平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件呈圆柱体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还包括多根桁架筋,多根所述桁架筋间隔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本体的所述现浇侧,所述找平件位于多根所述桁架筋之间。
CN201822185253.7U 2018-12-25 2018-12-25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Active CN209397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5253.7U CN209397806U (zh) 2018-12-25 2018-12-25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5253.7U CN209397806U (zh) 2018-12-25 2018-12-25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7806U true CN209397806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6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5253.7U Active CN209397806U (zh) 2018-12-25 2018-12-25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7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942A (zh) * 2018-12-25 2019-03-19 广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及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找平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942A (zh) * 2018-12-25 2019-03-19 广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及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找平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9290B (zh)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正交斜放空腹楼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31637B (zh) 一种钢梁插入式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
CN20566307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107288227B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拼缝防水止水的施工方法
CN206467827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CN209397806U (zh)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
CN208486404U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05576955U (zh) 一种条形基础置换成筏板基础的加固结构
CN104631829B (zh) 结构楼地面高精度找平工艺
CN208088613U (zh)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
CA2797192C (en) Building block, system and method
CN104631658B (zh) 一种适用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的土坯墙的施工方法及土坯
CN109779241A (zh) 一种多功能墙体模板根部定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42558A (zh) 可周转重型混凝土路面
CN107988906A (zh) 一种高强度锚碇
CN109487942A (zh)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及叠合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层找平方法
CN208235579U (zh) 一种可变坡波浪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
CN208168094U (zh) 装配式无梁坡屋面结构
CN110644523A (zh) 一种塔吊基础与车库筏板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07143627U (zh) 全预制装配式整体道路结构
CN110468998A (zh) 一种水平连接的装配式rc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1045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水泥砖
CN210369491U (zh) 一种集成房屋的楼层板
CN209686743U (zh) 预制楼梯连接节点
CN207934248U (zh) 一种并联多肢预制剪力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4

Address after: 516100 building a, Wang Ruzhou, baimawei Industrial Zone,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uanda Housing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on the east side of Datong overpass in Datong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ROAD HOMES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