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4681U -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 Google Patents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4681U
CN209394681U CN201822173306.3U CN201822173306U CN209394681U CN 209394681 U CN209394681 U CN 209394681U CN 201822173306 U CN201822173306 U CN 201822173306U CN 209394681 U CN209394681 U CN 209394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hand
rack
intermediate clamp
hands
cen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33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鼎
范进
张海建
刘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 Yue Tong CNC equipment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UETONG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UETONG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UETONG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33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4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4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4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用于夹持工件,其中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包括:中间夹手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中间夹手体上设有二个平行的通道,二个平行的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对中齿轮,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中间夹手体连接;二个对中齿条,对应设置于二个平行的通道内,二个对中齿条与对中齿轮啮合,二个对中齿条可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并且当其中一个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带动对中齿轮转动,并通过对中齿轮转动而带动另一个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二个中间夹手,设置于中间夹手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结构简单,部件少,体积小,稳定可靠,易于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手,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中夹手大多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过程繁琐,夹持工件不稳定,工作效率不是很高,并且制造成本较高,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对机械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用于夹持工件,其中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包括:中间夹手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中间夹手体上设有二个平行的通道,二个平行的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对中齿轮,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中间夹手体连接;二个对中齿条,对应设置于二个平行的通道内,二个对中齿条与对中齿轮啮合,二个对中齿条可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并且当其中一个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带动对中齿轮转动,并通过对中齿轮转动而带动另一个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通道内往复移动;二个中间夹手,设置于中间夹手体的两侧,二个中间夹手与二个对中齿条对应连接,二个中间夹手通过二个对中齿条的往复移动而带动其往复移动,二个中间夹手用于夹持工件;以及夹紧气缸,与二个中间夹手中的其中一个中间夹手连接,夹紧气缸通过二个对中齿条及对中齿轮带动二个中间夹手往复移动而夹持或释放工件。其中,当夹紧气缸带动二个中间夹手相向移动,二个中间夹手夹持工件,当夹紧气缸带动二个中间夹手相反移动,二个中间夹手释放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置空间位于中间夹手体的中部,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中间夹手体的两侧,并且通道的中部与容置空间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齿轮轴,对中齿轮通过齿轮轴与中间夹手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二个导向轴,设置于中间夹手体的两侧,二个导向轴的一端与中间夹手体固定连接,二个导向轴的另一端与二个中间夹手连接,并且二个中间夹手可在二个导向轴上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二个活动手,对应设置于二个中间夹手的端部,二个活动手通过二个中间夹手的带动而夹持或释放工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二个辅助夹紧气缸,对应设置于二个活动手的外侧,当二个辅助夹紧气缸工作时,二个辅助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活动手夹持工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通过夹紧气缸、对中齿轮和对中齿条共同作用,实现了对工件的对中夹持,且夹持稳定,工作效率高。另外,该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结构简单,部件少,体积小,稳定可靠,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夹持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夹持异形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图2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实施例的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请参考图1-3所示,用于夹持工件2,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包括中间夹手体3、对中齿轮4、二个对中齿条5、二个中间夹手6和夹紧气缸7,其中:
请参考图3所示,中间夹手体3具有一容置空间31,该容置空间31可以是在形成中间夹手体3时直接形成在中间夹手体3内部,也可以是人工在中间夹手体3上加工出该容置空间31,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公开的中间夹手体3为长方体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形状的中间夹手体3,例如圆柱体。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开的容置空间31位于中间夹手体3的中部,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选择将容置空间31设置在中间夹手体3上的其他合适的位置处。
请参考图3所示,中间夹手体3上设有二个平行的通道32,二个平行的通道32与容置空间31连通,本实施例公开的通道32的两端分别位于中间夹手体3的两侧,即通道32贯穿中间夹手体3,通道32的中部与容置空间31连通,但并不以此为限。优选的,二个通道3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3所示,对中齿轮4设置于容置空间31内并与中间夹手体3连接,本实施例公开的对中齿轮4通过齿轮轴8与中间夹手体3连接,以使对中齿轮4可以以齿轮轴8为中心转动,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
请参考图3所示,二个对中齿条5对应设置于二个平行的通道32内,此处所指的对应设置是一个对中齿条5放置在一个通道32内,对中齿轮4位于二个对中齿条5之间并与二个对中齿条5啮合,二个对中齿条5通过对中齿轮4的啮合传动作用实现在其对应的通道32内同时往复移动,当其中一个对中齿条5在其对应的通道32内往复移动,带动对中齿轮4转动,并通过对中齿轮4转动而带动另一个对中齿条5在其对应的通道32内往复移动,本实施例公开的二个对中齿条5的齿形相同,以使二个对中齿条5相对等距运动。
请参考图1、2所示,二个中间夹手6设置于中间夹手体3的两侧,中间夹手6优选为平板状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二个中间夹手6与二个对中齿条5对应连接,此处所指的对应连接是一个中间夹手6与一个对中齿条5连接,本实施例公开的中间夹手6是与对中齿条5的端部垂直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对应的合适的连接方式。二个中间夹手6通过二个对中齿条5的往复移动而带动其往复移动,二个中间夹手6用于夹持工件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所示,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还包括多个第一螺钉9,对中齿条5通过第一螺钉9与中间夹手6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例如将对中齿条5与中间夹手6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1、2所示,夹紧气缸7与二个中间夹手6中的其中一个中间夹手6连接,夹紧气缸7通过二个对中齿条5及对中齿轮4带动二个中间夹手6往复移动而夹持或释放工件2。
当夹紧气缸7带动一个中间夹手6向中间夹手体3移动时,中间夹手6带动与其连接的对中齿条5向通道32内移动,进而带动对中齿轮4转动,并通过对中齿轮4的转动而带动另一对中齿条5向通道32内移动,进而带动另一个中间夹手6向中间夹手体3移动,以使二个中间夹手6相向移动而夹持工件2。
当夹紧气缸7带动一个中间夹手6背向中间夹手体3移动时,中间夹手6带动与其连接的对中齿条5在通道32内向外移动,进而带动对中齿轮4转动,并通过对中齿轮4的转动而带动另一对中齿条5在通道32内向外移动,进而带动另一个中间夹手6背向中间夹手体3移动,以使二个中间夹手6相反移动而释放工件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所示,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还包括二个导向轴10,二个导向轴10设置于中间夹手体3的两侧,二个导向轴10的一端与中间夹手体3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方式连接,也可以是卡接方式连接。二个导向轴10的另一端与二个中间夹手6连接,并且二个中间夹手6可在二个导向轴10上滑动,本实施例公开的中间夹手6上设有与导向轴10对应的导向孔,导向轴10的另一端通过设置于导向孔内与中间夹手6连接,以使中间夹手6可在导向轴10上滑动,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所示,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还包括二个活动手11,二个活动手11对应设置于二个中间夹手6的端部,此处所指的对应设置是一个活动手11设置于一个中间夹手6的端部,二个活动手11通过二个中间夹手6的带动而夹持或释放工件2,本实施例公开的活动手11为由第一平板111和第二平板112组成的直角形结构,第一平板111和第二平板112优选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平板111与中间夹手6的端部连接,然活动手11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结构的活动手1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示,活动手11通过第二螺钉12与中间夹手6连接,本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平板111通过第二螺钉12与中间夹手6连接,然活动手11与中间夹手6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例如将活动手11与中间夹手6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所示,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1还包括二个辅助夹紧气缸13,二个辅助夹紧气缸13对应设置于二个活动手11的外侧,此处所指的对应设置是一个辅助夹紧气缸13设置于一个活动手11的外侧,当二个辅助夹紧气缸13工作时,二个辅助夹紧气缸13的活塞杆131穿过活动手11夹持工件,辅助夹紧气缸13用于异形工件14的辅助夹持。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用于夹持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包括:
中间夹手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中间夹手体上设有二个平行的通道,所述二个平行的通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对中齿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中间夹手体连接;
二个对中齿条,对应设置于所述二个平行的通道内,所述二个对中齿条与所述对中齿轮啮合,所述二个对中齿条可在其对应的所述通道内往复移动,并且当其中一个所述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所述通道内往复移动,带动所述对中齿轮转动,并通过所述对中齿轮转动而带动另一个所述对中齿条在其对应的所述通道内往复移动;
二个中间夹手,设置于所述中间夹手体的两侧,所述二个中间夹手与所述二个对中齿条对应连接,所述二个中间夹手通过所述二个对中齿条的往复移动而带动其往复移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用于夹持所述工件;以及
夹紧气缸,与所述二个中间夹手中的其中一个所述中间夹手连接,所述夹紧气缸通过所述二个对中齿条及所述对中齿轮带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往复移动而夹持或释放所述工件;
其中,当所述夹紧气缸带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相向移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夹持所述工件,当所述夹紧气缸带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相反移动,所述二个中间夹手释放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中间夹手体的中部,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中间夹手体的两侧,并且所述通道的中部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轴,所述对中齿轮通过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中间夹手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导向轴,设置于所述中间夹手体的两侧,所述二个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中间夹手体固定连接,所述二个导向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二个中间夹手连接,并且所述二个中间夹手可在所述二个导向轴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活动手,对应设置于所述二个中间夹手的端部,所述二个活动手通过所述二个中间夹手的带动而夹持或释放所述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辅助夹紧气缸,对应设置于所述二个活动手的外侧,当所述二个辅助夹紧气缸工作时,所述二个辅助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动手夹持工件。
CN201822173306.3U 2018-12-24 2018-12-24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Active CN209394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3306.3U CN209394681U (zh) 2018-12-24 2018-12-24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3306.3U CN209394681U (zh) 2018-12-24 2018-12-24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4681U true CN209394681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9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3306.3U Active CN209394681U (zh) 2018-12-24 2018-12-24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46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998A (zh) * 2019-11-04 2020-02-21 广州嘉湛力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热封机构
CN112193815A (zh) * 2020-09-07 2021-01-08 芜湖天航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拔取移栽方法
CN113043229A (zh) * 2021-03-17 2021-06-2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板类零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998A (zh) * 2019-11-04 2020-02-21 广州嘉湛力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热封机构
CN112193815A (zh) * 2020-09-07 2021-01-08 芜湖天航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拔取移栽方法
CN113043229A (zh) * 2021-03-17 2021-06-29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板类零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94681U (zh) 齿轮齿条式对中夹手
CN104907844A (zh) 一种双面扁轴快速夹具
CN207431674U (zh) 一种抱紧导向装置
CN108856775A (zh) 一种气动装夹卡盘
CN103406556B (zh) 可调节后拉外张二、三爪
CN105082157A (zh) 自锁式夹持机械手
CN209903247U (zh) 一种夹取装置
CN206185898U (zh) 一种关节机器人用送料快换夹具
CN108655711B (zh) 一种齿轮定心组装装置
CN106903544B (zh) 自动送料系统及加工中心
CN210023997U (zh) 一种多轴攻丝设备
CN209408333U (zh) 一种多轴径快换夹紧装置
CN209664652U (zh) 一种焊接机械手臂的夹持机构
CN110370090A (zh) 工件表面的连续加工方法及装夹装置
CN209664639U (zh) 一种焊接机械工作台
CN104259508A (zh) 可同时加工两个以上工件的镗削机
CN203476902U (zh) 一种宽型气动手指气缸
CN209349887U (zh) 一种夹紧机构
CN207681960U (zh) 一种电磁压紧夹具及倒角治具
CN207805918U (zh) 一种自定心可旋转夹具
CN208148514U (zh) 一种便于拆卸式3d打印机用喷头结构
CN207255731U (zh) 一种连接螺母固定装置
CN209239518U (zh) 一种用于钻孔攻丝的夹具
CN107009291B (zh) 一种角度调节和锁紧装置及方法
CN211464925U (zh) 一种用于加工传动轴万向节孔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600 No.69, South Tongyu Road, Chengdong Town, Haia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e Yue Tong CNC equipment

Address before: 226600 No. 198, Tongyu Road, Haian County,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YUETONG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