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3081U -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3081U
CN209393081U CN201822040813.XU CN201822040813U CN209393081U CN 209393081 U CN209393081 U CN 209393081U CN 201822040813 U CN201822040813 U CN 201822040813U CN 209393081 U CN209393081 U CN 209393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hinese medicine
deployment device
externally used
used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08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菁
赵佳
余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胡菁
赵佳
余燕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胡菁, 赵佳, 余燕 filed Critical 胡菁
Priority to CN2018220408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3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3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3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涉及膏剂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置平台,配置平台上固定有一配料桶,配料桶上配合设有一顶盖;顶盖中心处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转动配合有一第一轴杆,第一轴杆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一第二轴杆;第一轴杆的顶端设有一第一链轮,第一轴杆的顶部还设有一手持部;配置平台上通过一固定底座滑动配合有一电机底座,电机底座上固定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装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配置平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底座沿固定底座表面滑动的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电机和作为搅拌杆的第一轴杆,解决了现有顶盖重搬运移动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膏剂制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是通过人工将配置膏剂时所需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配料桶中,人工或电机搅拌的方式将膏剂制成;现有的方式存在搅拌配料完成后,配料桶中的膏剂由于粘度过大不便于及时排出,且排出膏剂后配料桶清洗麻烦,同时现有的电机搅拌的方式一般直接将搅拌电机安装在配料桶的顶盖上,造成顶盖较重,搬运移动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结构简单,同时配料桶完成配料后出料方便,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电机和作为搅拌杆的第一轴杆,解决了现有顶盖重搬运移动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包括配置平台,所述配置平台上固定有一配料桶,所述配料桶上配合设有一顶盖;所述配料桶的底部设有一限位凹槽;所述配料桶的底部连通设有一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通过配置平台;所述顶盖中心处设有一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处设有一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上转动配合有一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有一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底端依次设有与出料管相配合的密封塞、与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板以及一密封压板;
所述第一轴杆的顶端设有一第一链轮,所述第一轴杆的顶部还设有一手持部;
所述配置平台上通过一固定底座滑动配合有一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上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
所述配置平台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底座沿固定底座表面滑动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上设有一加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平台的底部设有支撑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杆的周侧壁上设有若干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一主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的周侧设有若干辅搅拌杆。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压板上均布设有若干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凹槽和限位板的截面均为一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杆的顶端设有与第二轴承相配合的固定柱。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螺纹轴杆以及一安装螺纹轴杆的支架;所述电机底座的靠近支架一侧设有一凹腔且所述凹腔内安装有一第三轴承;所述螺纹轴杆的一端与第三轴承相连且端部设有一限位挡板;所述螺纹轴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架且端部设有一摇手;所述螺纹轴杆与支架螺纹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底座底侧面和固定底座上表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与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的截面为一T形或燕尾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配料桶完成配料后出料方便,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电机和作为搅拌杆的第一轴杆,解决了现有顶盖重搬运移动麻烦的问题;同时通过电机底座与固定底座的滑动可调节配合,便于进行传动链条的拆卸安装;通过配合设置的限位凹槽和限位板,使得第二轴杆作为固定杆,便于第一轴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包括配置平台1,配置平台1上固定有一配料桶2,配料桶2上配合设有一顶盖5;配料桶2的底部21设有一限位凹槽;配料桶2的底部21连通设有一出料管22,出料管22贯穿通过配置平台1;顶盖5中心处设有一通孔并于通孔处设有一第一轴承52;第一轴承52上转动配合有一第一轴杆3,第一轴杆3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轴承31转动配合连接有一第二轴杆4;第二轴杆4的底端依次设有与出料管22相配合的密封塞44、与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板43以及一密封压板42;
第一轴杆3的顶端设有一第一链轮32,第一轴杆3的顶部还设有一手持部33;
配置平台1上通过一固定底座6滑动配合有一电机底座7,电机底座7上固定有一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上装设有第二链轮72;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7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73;
配置平台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底座7沿固定底座6表面滑动的控制机构。
顶盖5的上设有一加料口51。
配置平台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11。
第一轴杆3的周侧壁上设有若干横杆34,横杆34上设有一主搅拌杆36,主搅拌杆36的周侧设有若干辅搅拌杆35。
密封压板42上均布设有若干贯穿孔45,设有的贯穿孔避免在取出密封压板42时带出桶内膏剂。
限位凹槽和限位板43的截面均为一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第二轴杆4的顶端设有与第二轴承31相配合的固定柱41。
控制机构包括一螺纹轴杆62以及一安装螺纹轴杆62的支架61;电机底座7的靠近支架61一侧设有一凹腔且凹腔内安装有一第三轴承74;螺纹轴杆62的一端与第三轴承74相连且端部设有一限位挡板64;螺纹轴杆62的另一端穿过支架61且端部设有一摇手63;螺纹轴杆62与支架61螺纹转动配合。
电机底座7底侧面和固定底座6上表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与滑槽;滑块与滑槽的截面为一T形或燕尾形结构。
使用时,先将顶盖5放入配料桶2内,通过摇动摇手63调节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72之间的距离,便于将传动链条73安装在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72上,启动电机71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取出顶盖5,此时搅拌均匀的膏剂便从出料管22处流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包括配置平台(1),所述配置平台(1)上固定有一配料桶(2),所述配料桶(2)上配合设有一顶盖(5),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料桶(2)的底部(21)设有一限位凹槽;所述配料桶(2)的底部(21)连通设有一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贯穿通过配置平台(1);所述顶盖(5)中心处设有一通孔并于所述通孔处设有一第一轴承(52);所述第一轴承(52)上转动配合有一第一轴杆(3),所述第一轴杆(3)的底端通过一第二轴承(31)转动配合连接有一第二轴杆(4);所述第二轴杆(4)的底端依次设有与出料管(22)相配合的密封塞(44)、与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板(43)以及一密封压板(42);
所述第一轴杆(3)的顶端设有一第一链轮(32),所述第一轴杆(3)的顶部还设有一手持部(33);
所述配置平台(1)上通过一固定底座(6)滑动配合有一电机底座(7),所述电机底座(7)上固定有一电机(71),所述电机(71)的输出轴上装设有第二链轮(72);所述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7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条(73);
所述配置平台(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底座(7)沿固定底座(6)表面滑动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的上设有一加料口(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平台(1)的底部设有支撑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杆(3)的周侧壁上设有若干横杆(34),所述横杆(34)上设有一主搅拌杆(36),所述主搅拌杆(36)的周侧设有若干辅搅拌杆(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板(42)上均布设有若干贯穿孔(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和限位板(43)的截面均为一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杆(4)的顶端设有与第二轴承(31)相配合的固定柱(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螺纹轴杆(62)以及一安装螺纹轴杆(62)的支架(61);所述电机底座(7)的靠近支架(61)一侧设有一凹腔且所述凹腔内安装有一第三轴承(74);所述螺纹轴杆(62)的一端与第三轴承(74)相连且端部设有一限位挡板(64);所述螺纹轴杆(62)的另一端穿过支架(61)且端部设有一摇手(6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轴杆(62)与支架(61)螺纹转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底座(7)底侧面和固定底座(6)上表面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与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的截面为一T形或燕尾形结构。
CN201822040813.XU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Active CN209393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0813.XU CN2093930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0813.XU CN2093930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3081U true CN209393081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0813.XU Active CN209393081U (zh) 2018-12-06 2018-12-06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3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6111A (zh) 一种用于涂料喷刷机械的预过滤混合装置
CN106629126A (zh) 一种连续定量旋转给料器
CN209393081U (zh) 一种中医外用膏剂的调配装置
CN110302711A (zh) 一种稀土混料多级振动筛
CN205816199U (zh) 圆盘缩分器
CN208975731U (zh) 防爆干粉混合设备
CN108295729B (zh) 一种旋转式医学试管搅拌混匀装置
CN206384593U (zh) 一种连续定量旋转给料器
CN210905875U (zh) 一种兽药粉料v型弹性混合装置
CN106732104A (zh) 背负式压力喷雾机
CN20809788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新型螺带式混合机
CN209548860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分离过滤装置
CN204485700U (zh) 一种焊药混合机
CN208906053U (zh) 一种锦纶长丝用油剂搅拌装置
CN209076582U (zh) 一种电池材料加工混料装置
CN207401406U (zh) 一种智能环保型环氧树脂真空送料机
CN207256602U (zh) 一种橡胶加工用高速混合机
CN207546285U (zh) 一种番茄酱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07495787U (zh) 一种简易水泥沙石搅拌推车
CN208371631U (zh) 一种便于调速的家用食物搅拌机
CN209049279U (zh) 一种带防堵塞输送管的建筑工程用涂料搅拌设备
CN207591655U (zh) 一种同一搅拌轴的分段式搅拌装置
CN209106282U (zh) 一种饲料的混料装置
CN107388810A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干燥机进料架
CN208927612U (zh) 一种工厂三级物料快速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9

Address after: 550001 No. 71 North Baoshan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zhou, Guiyang

Patentee after: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550002 Guanshui Road 239,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Zhao Jia

Patentee before: Hu Jing

Co-patentee before: Yu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