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1674U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91674U CN209391674U CN201822007144.6U CN201822007144U CN209391674U CN 209391674 U CN209391674 U CN 209391674U CN 201822007144 U CN201822007144 U CN 201822007144U CN 209391674 U CN209391674 U CN 2093916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part
- heating vessel
- stirring blade
- along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2722 Dioscorea batata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36 Dioscorea esculen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1811 Dioscorea oppositifol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416 Dioscorea opposi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86 esse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402 health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器身,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搅拌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以使所述搅拌装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中,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搅拌装置能够沿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且该搅拌装置运动过程中,带动食材沿高度方向Y运动,能够避免食材始终停留在器身底部,降低停留在器身底部的食材量,或者降低食材停留在器身底部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该液体加热容器糊底的风险,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基于此,液体加热容器应运而生,该液体加热容器可用于煮水,也可用于泡茶、烹煮养生食材等。当该液体加热容器用于烹煮粘性较大的食材(例如米糊、山药等)时,粘性食材长时间停留在液体加热容器底部,容易造成糊底的风险较,降低该液体加热容器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材长时间停留在液体加热容器底部而导致的糊底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器身,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
搅拌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以使所述搅拌装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搅拌叶片,且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 Y分布,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下方;
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具有排斥力,在排斥力、所述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重力作用下,所述搅拌叶片能够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具有排斥力或吸引力,以使所述搅拌叶片能够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永磁体;
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两端具有相反的极性。
优选地,所述器身底部设置有加热盘,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盘下方的底盖,所述底与所述器身、所述加热盘围成第二容纳腔;
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通电后具有磁性;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磁性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以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磁性能够改变。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相连,以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能够在所述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轴线沿所述器身的高度方向Y;
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定位杆间隙配合,以使所述搅拌叶片能够沿所述定位杆往复运动。
优选地,沿所述定位杆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搅拌叶片的截面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定位杆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器盖,所述器盖覆盖所述器身的上端开口;
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器盖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盘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中,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搅拌装置能够沿器身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且该搅拌装置运动过程中,带动食材沿高度方向Y运动,能够避免食材始终停留在器身底部,降低停留在器身底部的食材量,或者降低食材停留在器身底部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该液体加热容器糊底的风险,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加热盘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加热盘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器身;
11-手柄;
12-加热盘;
13-第一连接部;
14-第二连接部;
15-第一容纳腔;
2-器盖;
21-操作部;
3-底盖;
31-第一连接器;
32-温度传感器;
33-第二容纳腔;
4-搅拌装置;
41-定位杆;
411-第一限位块;
412-第二限位块;
42-搅拌叶片;
5-底座;
51-第二连接器;
52-控制装置;
6-第一磁性部件;
7-第二磁性部件;
8-驱动电机;
9-磁性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考附图1~6,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在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加热盘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 1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加热盘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该液体加热容器能够用于煮水,此时,该液体加热容器可为电水壶,也可用于煮食材,例如米糊、茶等,此时,该液体加热容器可为养生壶。目前,市面上的养生壶通常没有搅拌功能,养生壶内部各处的食材受热不均匀,影响食物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当包括粘性较大的食材(例如米糊、山药等)时,食材长时间停留在壶底的加热盘,该加热盘温度较高,导致糊底的风险较高,降低养生壶的用户体验。
目前,为了解决食材长时间停留在壶底导致的糊底问题,通常在壶底设置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能够在壶底处转动,从而搅拌食材。该搅拌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养生壶的糊底问题,但是,由于搅拌装置只能在壶底处转动,虽然能够搅拌食材,但是食材始终停留在壶底处,因此,该搅拌装置无法解决养生壶糊底的技术问题,或者效果不佳。本申请中,通过改进搅拌装置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运动方式来解决糊底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液体加热容器可为用于煮水的电水壶,也可为用于煮食材的养生壶,下文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养生壶为例描述。当然,下述的液体加热容器也可用于煮水。
如图1和图3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器身1,该器身1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 15,第一容纳腔15用于容纳水和食材(当该液体加热容器为电水壶时,该第一容纳腔15用于容纳水),该器身1上端具有开口,且在该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13,该第一连接部13能够与器盖2配合,从而通过器盖2封堵器身1的开口。同时,该器身1底部设置有加热盘12,即该加热盘12为上述第一容纳腔15的底壁,通电后,该加热盘12能够发热,从而能够加热第一容纳腔15内的水和食材。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盖3,该底盖3连接于器身1底部。具体地,器身1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底盖3与该第二连接部14相连,从而将底盖3连接于器身1。同时,该底盖3与器身1和加热盘12围成第二容纳腔33,该第二容纳腔33与第一容纳腔15相隔离,从而能够避免第一容纳腔15内的水和食材进入第二容纳腔33,因此,该第二容纳腔33能够用于放置驱动部件和带电部件。
具体地,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温度监测部件和温度控制部件,用于监测和控制第一容纳腔15内的温度,该温度监测部件可为温度传感器32,且该温度传感器32与控制装置52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从而使得该控制装置52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32的监测结果控制加热盘12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以使第一容纳腔15具有预设的温度。其中,该温度传感器32位于第二容纳腔33内,并与加热盘12相连。
同时,该液体加热容器进一步包括底座5,其中,上述控制装置52设置于底座5内,同时,该底座5内还具有第二连接器51,且该控制装置52与第二连接器51 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相应地,底盖3的第二容纳腔33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器31,该第一连接器31与第二容纳腔33内的温度传感器32等用电部件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容纳腔33内的各部件与连接于底座5内的电源电连接,并实现第二容纳腔33内的各部件与底座5内的控制装置52信号连接。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该液体加热容器的器身1还设置有手柄11,通过该手柄11能够手持器身1,且该器盖2的顶部设置有操作部21,能够通过该操作部21 将器盖2从器身1上取下。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食材长时间停留在加热盘12导致的糊底问题,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搅拌装置4,该搅拌装置4设于第一容纳腔15内,用于搅拌水和食材。同时,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搅拌装置4,以使搅拌装置4 在第一容纳腔15内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搅拌装置4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运动”包括搅拌装置4沿竖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或者在第一容纳腔15内沿斜线直线运动,该斜线沿竖直方向倾斜,又或者搅拌装置4在第一容纳腔15内沿曲线运动或折线运动,且运动轨迹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分量。因此,“搅拌装置4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 Y运动”指的是搅拌装置4在第一容纳腔15内运动轨迹的高度不同,或者搅拌装置4在第一容纳腔15内作高度变化的运动。
本申请中,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搅拌装置4能够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且该搅拌装置4运动过程中,能够带动食材沿高度方向Y运动,能够避免食材始终停留在器身1底部,降低停留在加热盘12的食材量,或者降低食材停留在加热盘12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该液体加热容器糊底的风险,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4所示,该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叶片42,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磁性部件6和第二磁性部件7,其中,第一磁性部件6设置于搅拌叶片42,且该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分布,且第二磁性部件7位于第一磁性部件6的下方。同时,该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具有排斥力,在该排斥力与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重力作用下,搅拌叶片42能够沿器身1 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具有排斥力,当搅拌叶片 42带动第一磁性部件6靠近第二磁性部件7时,在该排斥力作用下,搅拌叶片42带动第一磁性部件6远离第二磁性部件7运动(排斥力大于重力),即该搅拌叶片42 远离加热盘12向上运动,处于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工作状态;当第一磁性部件6 运动到与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小于搅拌叶片 42和第一磁性部件6的重力时,搅拌叶片42带动第一磁性部件6朝向第二磁性部件 7运动,即搅拌叶片42朝向加热盘12向下运动。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性部件6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的排斥力,以及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的重力实现搅拌叶片42沿高度方向Y的往复运动。
此时,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可均为永磁体,只要使得二者之间的排斥力能够克服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的重力即可。
进一步地,通过磁性控制器9控制该第二磁性部件7极性改变,使得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能够表现为吸引力,从而促进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7靠近加热盘12向下运动,当搅拌叶片42运动到最下端时,处于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工作状态。
其中,上述第一磁性部件6为永磁体,且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第一磁性部件6的两端具有相反的极性,即该第一磁性部件6的上端和下端中,一者为N极,另一者为S极。同时,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二磁性部件7位于底盖3的第二容纳腔33内,并靠近加热盘12,通电后,该第二磁性部件7具有磁性。该驱动装置还包括磁性控制器9,用于控制第二磁性部件7,以使第二磁性部件7具有不同的磁性。例如,当通过磁性控制器9控制通入第二磁性部件7的电流方向不同时,该第二磁性部件7表现出相反的极性。其中,磁性控制器9与第二磁性部件7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搅拌叶片42位于器身1底部时,磁性控制器9控制第二磁性部件7,以使其与第一磁性部件6之间表现为排斥力,在该排斥力作用下,第一磁性部件6带动搅拌叶片42沿远离第二磁性部件7的方向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排斥力减小,且搅拌叶片42运动到预设位置,使得排斥力不足以使第一磁性部件6和搅拌叶片42向上运动时,磁性控制器9控制第二磁性部件7磁性变化,使其与第一磁性部件6之间表现为吸引力,在该吸引力、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向下运动。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性部件6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的排斥力、搅拌叶片42和第一磁性部件6的重力、第一磁性部件6与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的吸引力实现搅拌叶片42沿高度方向Y的往复运动,且该驱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可以理解,上述驱动装置还可包括其他结构,例如,器盖2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搅拌杆,该搅拌杆连接有搅拌叶片,且该搅拌杆能够在通孔内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运动,同时,第一容纳腔15外部还设置有与搅拌杆相连的驱动部件,例如,该驱动部件可包括四连杆机构等,从而能够实现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沿高度方向Y运动。但是,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磁性部件6和第二磁性部件7时,能够简化驱动装置的结构,且器身1和器盖2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述搅拌装置4的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电机8,该驱动电机8位于底盖3的第二容纳腔33内,且其输出轴与第二磁性部件7相连,以使该第二磁性部件7能够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沿高度方向Y延伸,第二磁性部件7或磁性部件7的安装架开设有固定孔,输出轴固定于该固定孔,从而使得输出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磁性部件7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二磁性部件7转动过程中,形成旋转的磁场,第一磁性部件6在该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42转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搅拌叶片42在沿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的同时,还能够转动,从而提高搅拌的均匀性,进一步降低该液体加热容器糊底的风险。
以上各实施例总,如图2和图4所示,该搅拌装置4还包括定位杆41,该定位杆41的轴线沿器身1的高度方向Y,搅拌叶片42套装于该定位杆41,并与定位杆41 间隙配合,以便搅拌叶片42能够沿定位杆41的轴向往复运动,还能够绕定位杆41 转动。
本实施例中,设置定位杆41后,使得搅拌叶片42沿定位杆41运动,从而提高搅拌叶片42沿高度方向Y运动的可靠性,并提高搅拌叶片42转动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该定位杆41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11和第二限位块 412,该搅拌叶片42位于第一限位块411与第二限位块412之间,并能够在第一限位块411和第二限位块412之间运动。同时,该第一限位块411位于第二限位块412下方,并靠近加热盘12。
本实施例中,设于定位杆41的第一限位块411和第二限位块412能够防止搅拌叶片42运动过程中从定位杆41中脱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叶片42运动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限位块411与第二限位块412的设置方式可为:第二限位块412与器盖2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块411靠近加热盘12,但与加热盘12无连接关系;或者,第一限位块411与加热盘12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块412与器盖2之间无连接关系;或者,第一限位块411与加热盘12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块412与器盖2可拆卸连接。
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杆41通过第二限位块412与器盖2可拆卸连接,同时,第一限位块411靠近加热盘12,由于第一限位块411与加热盘12没有接触,使得加热盘12发热时第一限位块411和定位杆41温度升高较少,能够起到保护定位杆41的作用。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沿定位杆41径向向外的方向,搅拌叶片42的截面渐缩。
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42可为套装于定位杆41的圆盘形结构,或者,也可包括多个扇形叶片,优选为包括多个扇形叶片的结构。同时,当搅拌叶片42的截面减缩时,能够提高第一容纳腔11内液体的湍流程度,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器身(1),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15);
搅拌装置(4),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5)内;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4),以使所述搅拌装置(4)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5)内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叶片(42);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磁性部件(6)和第二磁性部件(7),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设置于所述搅拌叶片(42),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分布,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位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下方;
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具有排斥力,在排斥力、所述搅拌叶片(42)和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的重力作用下,所述搅拌叶片(42)能够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之间具有排斥力或吸引力,以使所述搅拌叶片(42)能够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包括永磁体;
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所述第一磁性部件(6)的两端具有相反的极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1)底部设置有加热盘(12),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加热盘(12)下方的底盖(3),所述底盖(3)与所述器身(1)、所述加热盘(12)围成第二容纳腔(33);
所述第一容纳腔(15)与所述第二容纳腔(33)相隔离;
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33)内,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通电后具有磁性;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磁性控制器(9),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以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的磁性能够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相连,以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7)能够在所述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还包括定位杆(41),所述定位杆(41)的轴线沿所述器身(1)的高度方向Y;
所述搅拌叶片(42)与所述定位杆(41)间隙配合,以使所述搅拌叶片(42)能够沿所述定位杆(41)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位杆(41)径向向外的方向,所述搅拌叶片(42)的截面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1)连接有第一限位块(411)和第二限位块(412),所述搅拌叶片(4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411)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1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器盖(2),所述器盖(2)覆盖所述器身(1)的上端开口;
所述第二限位块(412)与所述器盖(2)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一限位块(411)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盘(12)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7144.6U CN20939167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07144.6U CN20939167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91674U true CN209391674U (zh) | 2019-09-17 |
Family
ID=6788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07144.6U Active CN209391674U (zh) | 2018-11-30 | 2018-11-30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9167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5864A (zh) * | 2020-10-21 | 2021-01-12 | 德清县丰润电光源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往复波动式均匀加热型电热水壶 |
CN113171014A (zh) * | 2020-12-31 | 2021-07-27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料理杯及料理机 |
-
2018
- 2018-11-30 CN CN201822007144.6U patent/CN2093916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5864A (zh) * | 2020-10-21 | 2021-01-12 | 德清县丰润电光源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往复波动式均匀加热型电热水壶 |
CN113171014A (zh) * | 2020-12-31 | 2021-07-27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料理杯及料理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8373696B2 (en) | Controlled heat management for food processor | |
WO2019101765A1 (en) | Adjusted thermal generation for food processing | |
JP2021517012A (ja) | 食品プロセッサの熱管理 | |
WO2014131208A1 (zh) | 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洗锅装置 | |
CN209391674U (zh)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
EP2882320B1 (en) | Milk frothing device | |
JP2021517016A (ja) | 食品プロセッサ内での制御された位置決め | |
EP2938230A1 (en) | Cooker and method for cooking food | |
CN215993636U (zh) | 用于使液体起泡沫的设备以及包括该设备的咖啡机 | |
CN108056663B (zh) | 全自动炒菜机 | |
CN207519991U (zh) | 多功能炒菜机 | |
CN209391675U (zh) |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 |
CN114051384B (zh) | 手持式大型加工罐 | |
CN209983985U (zh) | 一种自动炒菜系统及使用此系统的智能锅和电磁灶 | |
CN207784927U (zh) |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电饭锅 | |
CN209153064U (zh) | 一种煮汤机 | |
CN20722066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189237U (zh) | 一种鸡蛋碎炒制设备 | |
CN209733720U (zh) | 料理机 | |
CN208957628U (zh) | 一种烹饪装置 | |
CN219374382U (zh) | 一种带有保温搅拌功能的套装水壶 | |
CN208709647U (zh) | 料理机 | |
CN202168729U (zh) | 一种多功能食物调理机 | |
CN208677184U (zh) | 养生壶 | |
CN209202828U (zh) | 养生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