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2861U - 一种rgv传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rgv传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2861U
CN209382861U CN201821856732.0U CN201821856732U CN209382861U CN 209382861 U CN209382861 U CN 209382861U CN 201821856732 U CN201821856732 U CN 201821856732U CN 209382861 U CN209382861 U CN 209382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otor
conveyor structure
driving
movable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67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e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anshui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anshui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anshui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67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2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2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2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RGV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转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一轨道,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轨道移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设有输送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转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二轨道,转送机构沿第二轨道移动,转送机构上方设有可相对转送机构90度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三轨道,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三轨道移动,第二输送机构设有输送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第三轨道相垂直,第二轨道一端设于第一轨道一端侧面,第三轨道一端设于第二轨道另一端侧面。本实用新型用于进行产品如板材之间的传送,减少人力、叉车及其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RGV传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GV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装饰板材主要有细木工板、胶合板、装饰面板等,主要应用于家具、门窗等。在实际加工处理中,装饰板材在完成压制加工后需要将其输送至下一输送线或成品仓内存放,一般都是采用叉车来对板材成品进行输送,可是对于空间有限的厂房来说,较多叉车在厂房内行驶并完成输送工作,不仅会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工作环境,而且会带来极大的不便性,甚至有可能发生叉车碰撞以影响到板材成品;另外,叉车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V传送机构,设计独特合理,非常实用可靠,能够稳定、快速的进行成品的传送,减少人力投入、叉车投入及其维护成本,具有节能减排、减少大气污染、节约占地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RGV传送机构,其中,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转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一轨道,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轨道移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输送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所述转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二轨道,转送机构沿第二轨道移动,转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可相对转送机构90度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三轨道,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三轨道移动,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轨道、第三轨道,第二轨道的一端设于第一轨道的一端侧面,第三轨道的一端设于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侧面。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二光电接近开关;所述转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水平90°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四光电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三轨道移动的第四驱动机构以及用以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五光电接近开关;所述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二光电接近开关、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四光电接近开关、第五光电接近开关、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和第三辊筒输送机构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架,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第一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一辊筒,相邻的第一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架底部的第一滚动电机、第一滚动轮、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滚动轮,所述第一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一传动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一传动链轮。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一辊筒包括均匀分布的三组短辊筒和设于短辊筒后侧的一组长辊筒,相邻的两组短辊筒之间设置有叉车槽,所述叉车槽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斜面倾斜向叉车槽。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一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转送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架、回转支承安装板、回转支承;所述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包括旋转板、若干第二辊筒和第二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板固定于第二移动架顶部,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板设于回转支承的下方、并与回转支承的内圈螺栓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位于其上方的旋转板螺栓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辊筒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旋转板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二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架底部的第二滚动电机、第二滚动轮、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二传动轴设置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设置在第二移动架上的转送电机,所述转送电机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动力连接。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二移动架设置有若干个重载万向球;所述重载万向球沿着第二移动架的边缘均匀设置,重载万向球的滚珠抵接于旋转板的底部。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二电机、第二滚动电机、转送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移动架,第三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三移动架上,第三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三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三辊筒,相邻的第三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三辊筒由第三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移动架底部的第三滚动电机、第三滚动轮、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滚动轮,所述第三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三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三传动轴设置有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第三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三传动链轮。
所述的RGV传送机构中,所述第三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GV传送机构,改变以往的叉车输送方式,设计了独特的RGV小车,通过该RGV传送机构的三大组成部分——第一输送机构、转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井然有序的配合工作,将板材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处理线或成品仓。第一输送机构沿着第一轨道来回移动,先是接收位于第一轨道一侧的多台压机压制出来的板材成品,再将其传送给转送机构,而转送机构利用可90°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将置于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的板材成品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让第二输送机构将其送至下一处理装置如晾板线或成品仓内,减少企业购买叉车的成本及其后续的维护成本,也可节约人力投入,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GV传送机构能够将多台柔性生产线所出的产品汇聚到一条输送线(第一输送机构),优化了运输路线,节约了通道所占用的厂房空间,进而降低企业的场地成本。使用RGV小车,代替传统的叉车,所耗的电费远低于燃油叉车的柴油费用,而且使用过程中绿色环保,不会产生废气以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RGV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第一输送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提供的第一输送机构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1提供的转送机构的立体装配图。
图5为图1提供的转送机构中,第二移动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图1提供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图1提供的第二输送机构中,第四驱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GV传送机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GV传送机构,其中,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转送机构2和第二输送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1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一轨道11,第一输送机构1沿第一轨道11移动,第一输送机构1上方设置有输送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转送机构2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二轨道21,转送机构2沿第二轨道21移动,转送机构2上方设置有可相对转送机构90度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3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三轨道31,第二输送机构3沿第三轨道31移动,第二输送机构3设置有输送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轨道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轨道11、第三轨道31,第二轨道21的一端设于第一轨道11的一端侧面,第三轨道31的一端设于第二轨道21的另一端侧面。在第一轨道11的一侧布置有多台用于生产板材的压机,当压机对板材完成表面压纸后,将该板材成品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上,第一输送机构沿着第一轨道11移动;然后转送机构2在第一输送机构停止移动后沿第二轨道移动,直至靠近第一输送机构1,利用第一辊筒输送机构将板材成品移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随后,转送机构2移动至另一端,第二辊筒输送机构90°旋转后,第二输送机构3沿着第三轨道31移动并靠近转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将板材成品移至第三辊筒输送机构上,接收成品后的第二输送机构沿着第三轨道移动,将板材成品送至成品仓或者下一工序。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投入,为该RGV传送机构配置相关的控制元件。其中,第一输送机构1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一轨道11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二光电接近开关;转送机构2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二轨道21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水平90°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四光电接近开关;第二输送机构3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三轨道31移动的第四驱动机构以及用以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五光电接近开关;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二光电接近开关、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四光电接近开关、第五光电接近开关、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和第三辊筒输送机构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
在控制装置的工作下,第二光电接近开关在检测到板材成品放置于第一辊筒输送机构上后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工作,让第一输送机构沿着第一轨道移动,直至靠近第一轨道的末端时,第一光电接近开关检测第一输送机构移动到位,则会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使得第一驱动机构停止;同时,控制装置启动转送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工作,当第三光电接近开关检测到转送机构移动到位,靠近第一输送机构时,则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让第二驱动机构停止;同时第一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接收信号并运作,将板材成品移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此时第二光电接近开关工作,检测第一辊筒输送机构没有板材,则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第一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停止工作,然后第一输送机构反方向移动,继续接收板材;同一时刻,第二驱动机构启动,使得转送机构反方向移动,直至第三光电接近开关根据接收到光线的强度探测转送机构移动到位。当然,也可以设置另一光电接近开关,与第三光电接近开关发射光线方向相反,用于检测转送机构反向移动是否到位。当转送机构检测到位后,控制装置则会启动第三驱动机构,驱使第二辊筒输送机构90°顺时针旋转,在第三驱动机构完成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工作,使得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三轨道移动,靠近转送机构;当第五光电接近开关检测第二输送机构移动到位后,第四驱动机构停止,随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工作,将板材从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移动至第三辊筒输送机构上,当第四光电接近开关检测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没有板材后,第二辊筒输送机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停止的同时,第四驱动机构工作使得第二输送机构反向移动,而第三驱动机构工作,使得第二辊筒输送机构90°逆时针旋转,以此完成了板材成品从各个压机上往成品仓或下一工序的传送工作。自动化过程的实现全依赖于控制装置接收各种信号并发送相应信号至相关的执行元件如光电接近开关、辊筒输送机构等。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第一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移动架12,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架12上,第一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架12上的若干第一辊筒,相邻的第一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驱动工作,第一电机借助链条来将其动力传递给第一辊筒,使得第一辊筒转动起来;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架12底部的第一滚动电机181、第一滚动轮183、第一传动轴182;第一移动架12设置有两根第一传动轴182,第一传动轴18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滚动轮183,第一滚动轮183端部通过轴承184安装于第一移动架12底部,任一第一传动轴182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第一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一传动链轮。第一滚动电机固定于第一移动架上,通过链条连接实现动力传递,驱使第一传动链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滚动轮沿着第一轨道滚动。
更具体地,第一辊筒包括均匀分布的三组短辊筒13和设于短辊筒13后侧的一组长辊筒14,相邻的两组短辊筒13之间设置有叉车槽15,叉车槽15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16,导向块16的斜面倾斜向叉车槽15。叉车槽15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导向块16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当转送机构或第一输送机构处于维修状态或失效状态,通过导向块16的导向作用,使得叉车的货叉能够顺利伸进叉车槽15,完成叉车直接卸货,将板材从第一辊筒输送机构上取走。另外,在第一输送机构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电线、控制线,则通过电线支架17吊挂着,避免其在地面上摩擦,以致外皮出现破损,最终引发事故。而且,可将信号灯吊挂于电线支架上。
更具体地,第一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工作,使得第一输送机构能够在第一轨道上往复移动。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转送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架22、回转支承安装板23、回转支承24;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包括旋转板25、若干第二辊筒26和第二电机;回转支承安装板23固定于第二移动架22顶部,回转支承安装板23设于回转支承24的下方、并与回转支承24的内圈螺栓连接;回转支承24的外圈与位于其上方的旋转板25螺栓连接;若干第二辊筒26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旋转板25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二辊筒26之间链条连接,第二辊筒26由第二电机驱动工作,第二电机借助链条来将其动力传递给第二辊筒,使得第二辊筒转动起来;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架22底部的第二滚动电机281、第二滚动轮283、第二传动轴282;第二移动架22设置有两根第二传动轴282,第二传动轴28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滚动轮283,第二滚动轮283端部通过轴承284安装于第二移动架22底部,任一第二传动轴282设置有第二传动链轮,第二滚动电机281动力连接于第二传动链轮;通过链条将第二滚动电机连接于第二传动链轮,实现动力传递,由第二滚动电机带动第二滚动轮转动,使得转送机构在第二轨道上移动。第三驱动机构为设置在第二移动架22上的转送电机27,转送电机27与回转支承24的外圈动力连接。回转支承24的外圈设置有直齿或斜齿,转送电机带动回转支承的外圈转动,进而驱使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第二移动架22设置有若干个重载万向球29;重载万向球29沿着第二移动架22的边缘均匀设置,重载万向球29的滚珠抵接于旋转板25的底部。除了回转支承24起到旋转和支撑作用,还设置重载万向球29,为载有大量成品的旋转板25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回转支承24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在重载万向球29的支撑下,旋转板25更能够平稳快速转动。
具体地,第二电机、第二滚动电机、转送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这样便可使得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的第二辊筒正向、反向转动,转送机构能够在第二轨道来回移动,第二辊筒输送机构能够顺时针、逆时针转动。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移动架32,第三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三移动架32上,第三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三移动架32上的若干第三辊筒33,相邻的第三辊筒33之间链条连接,第三辊筒由第三电机驱动工作,第三电机借助链条来将其动力传递给第三辊筒,使得第三辊筒转动起来;第四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移动架32底部的第三滚动电机341、第三滚动轮343、第三传动轴342;第三移动架32设置有两根第三传动轴342,第三传动轴34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滚动轮343,第三滚动轮343端部通过轴承344安装于第三移动架32底部,任一第三传动轴342设置有第三传动链轮,第三滚动电机341动力连接于第三传动链轮。
更具体地,第三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这样第三滚动电机便可驱使第二输送机构沿着第三轨道来回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GV传送机构,改变以往的叉车输送方式,设计了独特的RGV小车,通过该RGV传送机构的三大组成部分——第一输送机构、转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井然有序的配合工作,将板材成品输送至下一工序处理线或成品仓。第一输送机构沿着第一轨道来回移动,先是接收位于第一轨道一侧的多台压机压制出来的板材成品,再将其传送给转送机构,而转送机构利用可90°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将置于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的板材成品传送至第二输送机构,让第二输送机构将其送至下一处理装置如晾板线或成品仓内,减少企业购买叉车的成本及其后续的维护成本,也可节约人力投入,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厂房内使用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叉车及其维护成本,避免因叉车引起的事故。为了配合转送机构工作,特别设置了沿第三轨道移动的第二输送机构,在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完成90°旋转后,第二输送机构移动并接收第二辊筒输送机构上的成品,协调有序,不会影响至转送机构的工作,而且第二输送机构结构设计简单,操作简单,便于实现高程度自动化。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转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一轨道,第一输送机构沿第一轨道移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输送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所述转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二轨道,转送机构沿第二轨道移动,转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可相对转送机构90度旋转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下方滚动连接有第三轨道,第二输送机构沿第三轨道移动,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方向与移动方向一致的第三辊筒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轨道、第三轨道,第二轨道的一端设于第一轨道的一端侧面,第三轨道的一端设于第二轨道的另一端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一轨道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二光电接近开关;所述转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辊筒输送机构水平90°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二辊筒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以检测其是否载物的第四光电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用于驱动其沿第三轨道移动的第四驱动机构以及用以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工作的第五光电接近开关;所述第一光电接近开关、第二光电接近开关、第三光电接近开关、第四光电接近开关、第五光电接近开关、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一辊筒输送机构、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和第三辊筒输送机构分别电性连接有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架,第一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第一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一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一辊筒,相邻的第一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架底部的第一滚动电机、第一滚动轮、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滚动轮,所述第一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一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一传动轴设置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第一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一传动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筒包括均匀分布的三组短辊筒和设于短辊筒后侧的一组长辊筒,相邻的两组短辊筒之间设置有叉车槽,所述叉车槽前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斜面倾斜向叉车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机构还包括第二移动架、回转支承安装板、回转支承;所述第二辊筒输送机构包括旋转板、若干第二辊筒和第二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板固定于第二移动架顶部,所述回转支承安装板设于回转支承的下方、并与回转支承的内圈螺栓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位于其上方的旋转板螺栓连接;若干所述第二辊筒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旋转板的上表面,相邻的第二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架底部的第二滚动电机、第二滚动轮、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二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二传动轴设置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设置在第二移动架上的转送电机,所述转送电机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动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架设置有若干个重载万向球;所述重载万向球沿着第二移动架的边缘均匀设置,重载万向球的滚珠抵接于旋转板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第二滚动电机、转送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三移动架,第三辊筒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三移动架上,第三辊筒输送结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均匀间隔转动设置在第三移动架上的若干第三辊筒,相邻的第三辊筒之间链条连接,第三辊筒由第三电机驱动工作;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移动架底部的第三滚动电机、第三滚动轮、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移动架设置有两根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三滚动轮,所述第三滚动轮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第三移动架底部,任一第三传动轴设置有第三传动链轮,所述第三滚动电机动力连接于第三传动链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GV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CN201821856732.0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rgv传送机构 Active CN209382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732.0U CN209382861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rgv传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6732.0U CN209382861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rgv传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2861U true CN209382861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64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6732.0U Active CN209382861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rgv传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28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24A (zh) * 2020-11-10 2021-03-2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夹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24A (zh) * 2020-11-10 2021-03-2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夹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1428A (zh) 一种应用智能rgv的饰面板生产线
CN208307810U (zh) 一种用于纸板输送的转送机构
CN202124286U (zh) 一种移动式运载机构和一种双向运载机构
CN214398424U (zh) 一种转角双向重型移载机
CN214003129U (zh) 一种组合式换向顶升输送机
CN102616527A (zh) 一种袋装箱装物品提升输送机
CN209382861U (zh) 一种rgv传送机构
CN105584776A (zh) 一种板坯托盘运输系统及工艺
CN105016062B (zh) 一种90度转板机
JPH08268538A (ja) 搬出搬入設備
CN114132686A (zh) 一种电池输送转接机构
CN202594256U (zh) 板材转运台
CN204210613U (zh) 一种多功能环形装配线
CN209552641U (zh) 一种应用智能rgv的饰面板生产线
CN216806878U (zh) 一种铁路货车承载鞍检测输送装置
CN216471055U (zh) 一种物流车装卸载装置
CN210312241U (zh) 一种汽车总装车间物料转移用agv小车
CN206318390U (zh) 一种成品退火炉回转系统
CN216104621U (zh) 一种基于烤盘输送线的多烤盘转角推盘装置
CN208683767U (zh) 一种印铁车间物流输送小车
CN220844119U (zh) 一种纸制品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20011204U (zh) 一种成品板托板横移装置
CN209721061U (zh) 集装货物装载机衔接平台装置
CN220950223U (zh) 桶的翻转装置
CN210709137U (zh) 一种轻质墙板自动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137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Sanshui District Leping Town Fa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y Co., Ltd. (office building) F1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ue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137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Sanshui District Leping Town Fa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y Co., Ltd. (office building) F1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ANSHUI YUESHAN DECORATION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