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2262U -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2262U
CN209382262U CN201920053452.4U CN201920053452U CN209382262U CN 209382262 U CN209382262 U CN 209382262U CN 201920053452 U CN201920053452 U CN 201920053452U CN 209382262 U CN209382262 U CN 209382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ale
battery
unmanned aerial
horn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34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鹏瀚
姚君
韩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ei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ei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ei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eiyan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34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2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2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2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壳、机臂、桨叶、飞行控制组件、电池,所述机架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在上层支撑板的顶面安装飞行控制组件,在飞行控制组件的上方扣装机壳,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四角对称通过基座固装四个机臂,在每一基座上均安装一插拔机构,机臂的一端通过插拔机构与基座连接,所述的插拔机构包括公头、母头,母头与基座固装,在母头内安装电连接插头,在母头的外端面制有一定位槽,在机臂上套装定位环与公头,在定位环上对应母头的定位槽制有定位凸起,母头与公头螺纹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机臂通过插拔机构与机臂连接,在非作业状态下时,机臂与机架拆解后收纳于背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通过多个分布在机身周围的电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并通过调节旋翼转速来改变无人机的姿态。多旋翼无人机由于旋翼较多,体积比较大,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重量轻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壳、机臂、桨叶、飞行控制组件、电池,所述机架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上、下两层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在上层支撑板的顶面安装飞行控制组件,在飞行控制组件的上方扣装机壳,在下层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支脚,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下层支撑板的顶面安装电池,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四角对称通过基座固装四个机臂,在每一机臂的外端均安装桨叶,所述的飞行控制组件包括飞控主体、与飞控主体输入连接的传感器模块、与飞控主体输出连接的执行机构,在每一基座上均安装一插拔机构,机臂的一端通过插拔机构与基座连接,所述的插拔机构包括公头、母头、定位环及电连接插头,母头与基座固装,在母头内安装电连接插头,在母头的外端面制有一定位槽,在机臂上套装定位环与公头,在定位环上对应母头的定位槽制有定位凸起,母头与公头螺纹啮合连接。
而且,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地磁感应模块、陀螺仪、GPS模块、加速度计、高度计、大气压力计、空速采集模块。
而且,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子调速器、伺服控制器、任务载荷。
而且,所述的下层支撑板采用印制板制成,在印制板的底面制有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与电池电连接,在印制板的周边对应各个被供电器件制有若干电源输出口。
而且,所述的被供电器件包括电子调速器、飞控主体、云台相机及任务载荷。
而且,在电源输入口与电源输出口之间的印制板上安装有降压模块。
而且,所述的电池置于电池安装架内,所述的电池安装架包括上框、下框、封口盖,上框与下框镜像对称设置,电池安装在上、下框之间,在上、下框的一侧安装卡扣,通过卡扣与机架卡装连接,在上、下框的另一侧扣装封口盖,在下框的前侧壁制有两个电源线插孔,电池的电源线从该插孔穿出与电源输入口连接。
而且,在电池安装架上制有一电量检测接口插孔。
而且,所述的卡扣包括弹簧、两个限位块,在两个限位块之间对称插装两支撑轴,在每一支撑轴上均套装一弹簧,在两个限位块上对称制有两通孔,在上框的底面以及下框的顶面镜像对称制有卡扣安装孔,卡扣封装在卡扣安装孔内,在上、下框的左右两个侧壁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制有限位块出孔,在上、下框的前侧壁对应两个限位块的通孔的位置制有两个手插孔。
而且,在其中一个基座上安装有LED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机臂通过插拔机构与机臂连接,插拔机构采用定位后旋拧的方式,保证安装位置准确。在非作业状态下时,机臂与机架拆解后收纳于背包,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赋予了机架新的功能,不仅可以支撑电池、机臂等部件,而且可以用作电路板,起到电连接的作用,减少了电线的使用数量,因此减轻了重量,省去了布线的麻烦,节省了机架空间,而且外观看上去更加整齐,美观。
3、本实用新型电池安装架通过上框、下框、封口盖将电池夹住,电池得到了全方位保护,安装在无人机上更加可靠。在上、下框的一侧安装卡扣,通过卡扣与无人机机架卡装连接,当需要将电池从无人机上拆下时,将手指伸入手插孔进而插入限位块的两通孔内,掐住两限位块相对靠拢,使限位块从限位孔内移出,操作简单,方便电池的安装和拆卸。
4、本实用新型电池安装架在上框的前侧壁制有一电量检测接口插孔,不用将电池从机架上拆卸即可检测电池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立体结构图;
图3为LED的安装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支撑板(印制板)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行控制电路框图;
图6为电池安装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6的爆炸结构图;
图8为插拔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机壳1、机臂5、桨叶7、飞行控制组件、电池9,所述机架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上、下两层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在上层支撑板2的顶面安装飞行控制组件,在飞行控制组件的上方扣装机壳。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下层支撑板10的顶面安装电池,在电池的两侧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对称安装两挡板16。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机臂的基座3,在每一基座上均安装一插拔机构4,机臂的一端通过插拔机构与基座连接。机臂的另一端安装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连接电机6及桨叶。在其中一个基座上还安装有LED指示灯31,用于指示无人机飞行状态。LED指示灯可显示红绿黄紫四种颜色,当红绿黄灯连续闪烁时,表示无人机处于上电自检状态;当绿灯慢闪时,表示无人机使用GPS定位;当绿灯双闪时,表示无人机使用视觉系统定位;当紫灯双闪时,表示无人机进入手动模式;当黄灯闪烁时,表示无人机进入智能飞行模式;当黄灯快闪时,表示无人机遥控器信号中断;当红灯慢闪时,表示无人机低电压报警等。在下层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支脚8。
如图5所示,所述的飞行控制组件包括飞控主体11、与飞控主体输入连接的传感器模块、与飞控主体输出连接的执行机构,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地磁感应模块、陀螺仪、GPS模块13、加速度计、高度计、大气压力计、空速采集模块等。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伺服控制器、电子调速器及其它任务载荷。
如图4所示,所述的下层支撑板采用印制板制成,在印制板的底面的一端制有电源输入口30,电源输入口与电池电连接。在印制板的周边对应各个被供电器件制有若干电源输出口,所述的被供电器件包括电子调速器、飞控主体、云台相机14、其它任务载荷等。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电源输出口至第四电源输出口(18、21、28、29)分别与第一电子调速器至第四电子调速器电连接,第五电源输出口22连接PMU12,PMU与飞控主体电连接,飞控主体与飞控通讯线接口27电连接,第六电源输出口23与云台相机电连接,云台相机通过图传模块15连接飞控主体,飞控主体连接LED指示灯,在印制板上还制有备用电源输出口26,备用电源输出口用于连接任务载荷。
第六电源输出口通过第一降压模块24与电源输入口相连,第一降压模块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输出第一输出电压,第一输出电压与云台相机的工作电压匹配。
备用电源输出口通过第二降压模块25与电源输入口相连,第二降压模块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处理以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第二输出电压与任务载荷的工作电压匹配。任务载荷包括云台相机、抛投装置。
在印制板上的四个角制有机臂的基座安装孔17,用于安装基座。在印制板上的两侧对称制有两排挡板安装插孔19,用于保护电池。为了减轻重量,在印制板上均匀对称制有多个减重孔20。
所述的电池置于电池安装架内,如图6、7所示,所述的电池安装架包括上框32、下框34、封口盖33,上框与下框镜像对称设置,电池安装在上、下框之间,在上、下框的一侧安装卡扣37,通过卡扣与无人机机架卡装连接,在上、下框的另一侧扣装封口盖。
所述的上框与下框插装连接,在上框安装卡扣一侧的底面均匀间隔制有多个插柱39,在下框的顶面与插柱位置一一对应制有多个插孔42。当然,插柱和插孔的位置并不限定在上述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上框与下框也可以采用其它对接方式,不限定是插装,也可以为卡装。
所述的卡扣包括弹簧44、两个限位块41,两限位块横向设置,在两个限位块之间对称插装两支撑轴,在每一支撑轴上均套装一弹簧,两限位块可在支撑轴上滑动,在两个限位块上对称制有两通孔43。在无人机机架上对应两限位块的位置制有两限位孔。在上框的底面以及下框的顶面镜像对称制有卡扣安装孔45,卡扣封装在卡扣安装孔内。在上、下框的左右两个侧壁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制有限位块出孔40,两侧限位块分别从两侧限位块出孔弹出,在上、下框的前侧壁对应两个限位块的通孔的位置制有两个手插孔38。当需要将电池从无人机上拆下时,将手指伸入手插孔进而插入限位块的两通孔内,掐住两限位块相对靠拢,使限位块从限位孔内移出,从而将电池从机架上拆卸下来。
在下框的前侧壁制有两个电源线插孔36,电池的电源线从该插孔穿出与PCB板连接。在上框的前侧壁制有一电量检测接口插孔35,在该插孔嵌装电量检测器的接口。该接口可以连接电池检测器,用以显示电池剩余电量。
电池从在上框与下框的后侧开口端插入,然后扣上封口盖。再将电池通过卡扣固定在机架上。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安装架的重量,在上、下框及封口盖上制有减重孔。
所述的插拔机构,如图8所示,包括公头46、母头50、定位环47及电连接插头49,母头与基座固装,在母头内安装电连接插头,在母头环壁制有外螺纹,在母头的外端面制有一定位槽,在机臂上套装定位环与公头,在公头上对应母头制有内螺纹,在定位环上对应母头的定位槽制有定位凸起48。安装时,先将电子调速器线与电连接插头连接,再将定位环的定位凸起对准母头的定位槽,将公头推向母头,旋紧公头使其与母头啮合连接固定。
机臂可插拔地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当便携式工业多旋翼无人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将机臂插入安装基座,并通过紧固组件与机身连接固定;当便携式工业多旋翼无人机未处于工作状态时,可将机臂拔出安装基座,并将拆装后的整机收纳于背包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机壳、机臂、桨叶、飞行控制组件、电池,所述机架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上、下两层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在上层支撑板的顶面安装飞行控制组件,在飞行控制组件的上方扣装机壳,在下层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对称固装四个支脚,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下层支撑板的顶面安装电池,在上、下两层支撑板之间四角对称通过基座固装四个机臂,在每一机臂的外端均安装桨叶,所述的飞行控制组件包括飞控主体、与飞控主体输入连接的传感器模块、与飞控主体输出连接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基座上均安装一插拔机构,机臂的一端通过插拔机构与基座连接,所述的插拔机构包括公头、母头、定位环及电连接插头,母头与基座固装,在母头内安装电连接插头,在母头的外端面制有一定位槽,在机臂上套装定位环与公头,在定位环上对应母头的定位槽制有定位凸起,母头与公头螺纹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地磁感应模块、陀螺仪、GPS模块、加速度计、高度计、大气压力计、空速采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电子调速器、伺服控制器、任务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支撑板采用印制板制成,在印制板的底面制有电源输入口,电源输入口与电池电连接,在印制板的周边对应各个被供电器件制有若干电源输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供电器件包括电子调速器、飞控主体、云台相机及任务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源输入口与电源输出口之间的印制板上安装有降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置于电池安装架内,所述的电池安装架包括上框、下框、封口盖,上框与下框镜像对称设置,电池安装在上、下框之间,在上、下框的一侧安装卡扣,通过卡扣与机架卡装连接,在上、下框的另一侧扣装封口盖,在下框的前侧壁制有两个电源线插孔,电池的电源线从该插孔穿出与电源输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池安装架上制有一电量检测接口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包括弹簧、两个限位块,在两个限位块之间对称插装两支撑轴,在每一支撑轴上均套装一弹簧,在两个限位块上对称制有两通孔,在上框的底面以及下框的顶面镜像对称制有卡扣安装孔,卡扣封装在卡扣安装孔内,在上、下框的左右两个侧壁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制有限位块出孔,在上、下框的前侧壁对应两个限位块的通孔的位置制有两个手插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基座上安装有LED指示灯。
CN201920053452.4U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Active CN209382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3452.4U CN20938226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3452.4U CN20938226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2262U true CN209382262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3452.4U Active CN20938226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2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3649A (zh) * 2019-10-28 2020-01-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一种抗干扰的轻量化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3649A (zh) * 2019-10-28 2020-01-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一种抗干扰的轻量化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8680U (zh) 四旋翼飞行器
CN203127141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3047531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9382262U (zh) 一种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CN204291660U (zh) Led控制器壳体
CN205944161U (zh) 一种新型无人机用智能电池结构
CN110383525A (zh) 一种电池安全提示系统
CN201498868U (zh) 一种防误操作的锁具控制器壳体
CN106178528A (zh) 可编程教育无人机
CN107054675B (zh) 一种微型叠层式四旋翼飞行控制器
CN208922123U (zh) 一种紧凑型的避震飞行控制系统
CN205633086U (zh) 一种有报警功能的无人机
CN206640446U (zh) 电机及电机固定结构
CN108502136A (zh) 一种水平降落式多旋翼无人机机身盒
CN214376006U (zh) 充电桩主控制器的测试系统
CN104613980B (zh)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CN204925686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集控盒
CN105416577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205997677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
CN206057915U (zh) 一种基于Cortex‑M3微处理器的四旋翼和六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
CN105843319A (zh) 一种直升机应急漂浮系统电气控制电路
CN106684751B (zh) 状态指示装置
CN219456747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的电源及信号转接装置
CN205872436U (zh) 连接装置及多旋翼飞行器
CN209921621U (zh) 一种电机快拆结构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