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3980B -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3980B
CN104613980B CN201410802692.1A CN201410802692A CN104613980B CN 104613980 B CN104613980 B CN 104613980B CN 201410802692 A CN201410802692 A CN 201410802692A CN 104613980 B CN104613980 B CN 104613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us
laser inertial
resistance
upper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26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3980A (zh
Inventor
胡晓形
王雷
陈善秋
张�林
吴振国
孔德英
刘永坚
张正勇
刘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Era Laser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Era Laser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Era Laser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Era Laser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26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3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3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3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3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3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5/00Manufacturing, calibrating, cleaning, or repairing instruments or devices referred to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Abstract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将智能化测试系统与试验车有机结合,便于在外场进行激光惯导功能测试、性能和精度验证,实现了激光惯导快速故障定位及战备保障需求。试验车是整个测试系统的运载工具和主体结构,既能模拟惯导动态工作环境,又能快速将测试设备送到外场进行功能性能检测和故障维修。智能化测试系统包括车载电源系统和车载测控系统,实现功能、性能、仿真测试及故障检测功能。本发明既能模拟惯导动态工作环境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实现静态模拟飞行与动态车载相结合的精度验证;同时便于在外场进行激光惯导的功能性能测试和故障检测与维修,实现激光惯导智能化故障定位、自动化功能性能验证。

Description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属于激光惯导外场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动态范围大、可靠性高的优点,成为惯性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在军用、民用和商用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在航空机载领域,其卓越的表现已得到广泛认可,在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成功应用。
作为对激光惯导进行功能测试、性能和精度评价、误差识别的惯导测试技术是激光惯导系统生产和应用的基础,只有首先准确测试评价惯导系统,才能谈得上成功应用。在型号需求牵引和专业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惯导测试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机载型号激光惯导进入快速发展与应用阶段,现有的测试系统从运行的实时效率上、二次开发的便利性上,维护的快捷性、快速性等方面,模拟动态飞行测试方面远远未达到空军对研制保障设备的要求,为了适应动态环境下的测试特点,提高测试自动化,故障检测的智能化,降低对操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满足部队与外场保障人员的使用要求,目前的测试系统已经成为机载航空惯导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将智能化测试系统与试验车有机结合,既能模拟惯导动态工作环境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实现静态模拟飞行与动态车载相结合的精度验证;同时便于在外场进行激光惯导的功能性能测试和故障检测与维修,实现激光惯导智能化故障定位、自动化功能性能验证,满足了快速维修与故障定位的战备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包括试验车、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测控系统又包括上位机模块、轴角转换模块、1553B总线模块、ARINC429总线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固定安装在试验车内部,车载电源系统为激光惯导和测控系统供电,轴角转换模块采集激光惯导提供的导航操纵轴角信息,并通过PCI总线传递给上位机模块;上位机模块通过1553B总线模块和ARINC429模块与激光惯导进行通信,上位机模块将初始位置信息通过1553B总线模块装订给激光惯导,同时,1553B总线模块采集激光惯导的导航数据,并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
上位机模块通过ARINC429模块向激光惯导发送航路点、位置、速度和初始航向,使激光惯导工作,同时,ARINC429模块接收激光惯导输出的导航操纵信息,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和模拟电压量并通过PCI总线提供给上位机进行处理。
所述车载电源系统包括UPS主机、蓄电池、限流保护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220V交流电连接UPS主机,UPS主机通过限流保护开关给车内电路供电,电流表和电压表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用于监测车内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照明灯用于车内照明,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车内电路的通断,车内插座用于给车载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也连接到UPS主机上,用于应急提供28VDC电源。
所述轴角转换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和轴角数字转换器;上位机模块的控制信息经过PCI总线和总线接口模块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控制信号端,轴角数字转换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之后,接收激光惯导输出的三相交流正弦导航操纵信号,外部电源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激磁端作为激磁电压,轴角数字转换器将导航操纵信号转换为轴角数字量信息,对该轴角数字量信息进行锁存之后输出给总线接口模块,总线接口模块将轴角数字量信息通过PCI总线发送给上位机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总线驱动模块、第一译码模块、第二译码模块、AD采集模块、计数模块、中断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光电耦合隔离模块;
时钟模块给中断控制模块提供工作时钟,中断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时钟作为中断信号发送给总线接口模块,控制总线接口模块工作;
总线接口模块接收上位机模块通过PCI总线发送过来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给总线驱动模块,将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总线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工作,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进行译码后生成译码信息并分别发送给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令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选通,AD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的模拟电压量信息并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经过光电耦合隔离模块进行光电隔离之后,送入计数模块进行计数,将计数结果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
所述AD采集模块包括所述运算放大器、多路转换开关、AD转换器、电阻R1~R6和电容C1;
AD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从电阻R1和电阻R2输入,电阻R1通过电阻R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负端,电阻R2通过电阻R4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正端,电容C1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1和R3之间,电容C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2和R4之间,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正端还通过电阻R6接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负端和输出端之间通过电阻R5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送入多路转换开关,经多路转换开关处理后的模拟量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总线驱动模块。
所述光电耦合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7、R8、电容C2、二极管V1、光电耦合器和整形器;
仪表脉冲输入整形器后经过整形处理输入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电容C2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二极管V1和电阻R8均与电容C2并联,二极管V1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ARINC429模块、轴角转换模块,在地面将飞行过程中的航路信息通过总线重新加载到惯导中,在外部给其加入速度、姿态激励信号,使其安装预定的轨迹进行飞行,在飞行过程中对飞行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并绘制曲线,达到考核飞行品质的试验目的。
(2)本发明通过试验车模拟飞机的各种环境条件,可在接近实际飞行的条件下研究、试验和验证被测惯导系统的性能试验,还可完成地面导航试验、空中对准试验、传递对准试验等,进而对其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3)本发明能快速将测试设备送到外场进行功能性能检测和故障维修,满足了外场快速维修与故障定位的战备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车内设备组成与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载电源系统连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轴角转换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采集模块功能实现框图;
图6为本发明AD采集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光电耦合隔离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上位机模块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包括试验车、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测控系统又包括上位机模块、轴角转换模块、1553B总线模块、ARINC429总线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惯导对外总线接口、离散量接口,供电接口等电气接口的检测,实现惯导系统的对准、导航、导航操纵、故障检测定位以及性能精度检测,试验过程中以数据、曲线、异常情况报警等形式将测试结果输出,试验结束时能自动统计性能精度;
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固定安装在试验车内部,车载电源系统为激光惯导和测控系统供电,轴角转换模块采集激光惯导提供的导航操纵轴角信息,并通过PCI总线传递给上位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和模拟电压量并通过PCI总线提供给上位机进行处理;
本发明中1553B总线模块使用DDC公司的多功能双通道PCI总线接口测试卡,协议芯片为65570i2。相应的配置为:双通道,每通道可同时仿真1个BC,31个RT和1个MT,每通道≥64K字的共享RAM,变压器耦合方式,Win98/XP/2K/NT运行环境,支持PCI中断,符合GJB289A-97规范。
1553B模块实现的功能为:
a、通过1553B总线与激光惯导通信,实现激光惯导工作状态的控制与初始位置信息的装订;
b、导航信息的接收,采集激光惯导的导航数据,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依据接口控制文件格式进行解析、显示处理;
c、总线数据的监听,记录总线上运行的所有发送、接收数据,用于故障判断;
本发明中ARINC429总线模块使用神州飞航公司的单功能8通道PCI总线接口测试卡,相应的配置为:8通道,每个接收通道有1M*32bit的接收FIFO,每个发送通道有512*32bit的发送FIFO,波特率为12.5K、48K、50K、100K可选,数据长度为32位和25位可选,自检、标号、SD过滤、定时发送和时间标签功能,Win98/XP/2K/NT运行环境,支持PCI中断,符合ARINC429协议规范。
ARINC429模块实现的功能为:
a、通过ARINC429总线与激光惯导通信,向激光惯导发送航路点、位置、速度、初始航向等仿真信息,使激光惯导工作在静态模拟飞行仿真状态,与轴角转换模块和位置速率转台一起实现动态模拟飞行仿真功能;
b、接收导航操纵信息,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依据接口控制文件格式进行解析、飞行曲线的绘制与显示;
c、模拟机上其它航电设备:如大气数据计算机,向激光惯导发送高度信息,使激光惯导进行高度阻尼功能的测试。
本发明中试验车选用由南京跃进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依维柯牌重型客车作为原型车,考虑了动态环境下的测试条件,以及各设备本身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要求,以及各设备之间实时协调、配合的要求,在不改变原型车基本外形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主要模拟飞机、舰艇在空中、海面上的各种环境条件。试验车是整个试验设备的运载工具和主体结构,并保障各设备的工作环境。本车既能保证试验条件,又具备较好的通过能力。车内平面布置上图2所示。
具体改装要求说明如下:
车外观颜色为原有的白色,在两侧适当增加一些深兰色装饰条纹,在一侧喷上深兰色汉字“外场检测车”;
原有车载空调系统不变;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适合的车体刚性和减振性能;
适当增加车顶照明灯,可满足实验用即可,均带开关;
车内配置一台3KVA的在线式UPS系统,选用8块12V/100Ah的蓄电池供电,停车时可引入市电为蓄电池充电。车内配置一个电线盘,电线长度20m左右;
在试验桌附车壁适当地方加装几个220VAC插座和一个配电盘(上面安装交流电压/电流表、指示灯、限流保护器(≥15A自动跳闸)及总开关等仪表或配件);
车内自驾驶座后面至车尾为实验区,通过安装隔断使实验区与驾驶区隔开,并在隔断上设置一个有推拉开关门的用于通话的窗口,隔断在高度上应与车顶密合;
实验区后部左侧为一张通用实验桌,桌面上均匀设计线槽或螺孔(Φ8,间距20cm左右),用于固定安装实验设备,桌面下设计若干柜子或抽屉用于放置试验工具、资料等,试验桌刚性固定在车体上;
实验区右侧后部为条形软座位,可向上翻开,下面为工具箱、储物箱等,可以安装或放置蓄电池、工具、设备等;
实验区左前部安装一个带减振的19”标准仪器柜(高度<170cm),用于放置车载测控仪、直流稳压源等设备,由6个减振器固定在底板和侧壁上;
实验区的车厢周围适当安装折叠座椅(面积约30cm×30cm,高度40cm左右),以便于操作或休息,折叠座椅不用时靠弹簧自动收起(与火车卧铺车厢内的折叠座相似),以减少车内空间的占用。驾驶座右侧座位也改装为折叠座。
车顶需有1个铁质平面基座(Φ15cm),可安放带磁性吸盘的GPS天线。车壁适当位置开一个电缆过孔(Φ5cm,不用时盖上),用于穿过1个GPS天线电缆;
本车后开门,有利于仪器设备的搬运、安装与调试,以及方位瞄准操作等。
在人员座椅及设备布局时,应尽量使车内载荷重量分布均匀,使车辆左右轮轴受力均匀,有利于保证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安全与稳定,并延长使用寿命;
车内具体改装时还应考虑各设备本身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要求,以及各设备之间实验时协调、配合的要求。各设备摆放应体现出紧凑、合理,操作方便的原则。
如图3所示,车载电源系统包括UPS主机、蓄电池、限流保护开关(≥15A自动跳闸)、电流表、电压表、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UPS电源选用美国山特公司生产的长延时型SANTEK C3KS UPS主机(含充电器和逆变器),其额定输出功率为2100VA,蓄电池组选用8块沈阳松下合资公司的12V/110Ah高性能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产品,直流稳压电源选用北京大华电源厂(768厂)生产的MPS302型直流稳压源产品。220V交流电连接UPS主机,UPS主机通过限流保护开关给车内电路供电,电流表和电压表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用于监测车内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照明灯用于车内照明,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车内电路的通断,车内插座用于给车载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也连接到UPS主机上,用于应急提供28VDC电源。车载电源系统为检测车上所有设备和被测惯导产品提供电源,可保证检测车能在行驶状态下持续通电实验4小时以上。
如图4所示,轴角转换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和轴角数字转换器;轴角数字转换器采用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六所的12ZSZ2412-01型号的转换器,激磁电压26V(频率400Hz),信号电压11.8V(频率400Hz)。上位机模块的控制信息经过PCI总线和总线接口模块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S1、S2、S3端,轴角数字转换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之后,接收激光惯导输出的三相交流正弦导航操纵信号,交流电源模块的电源信号(26V,400Hz)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RH、RL端作为激磁电压,轴角数字转换器将导航操纵信号转换为轴角数字量信息,对该轴角数字量信息进行锁存之后输出给总线接口模块,总线接口模块将轴角数字量信息通过PCI总线发送给上位机模块采集。
如图5所示,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总线驱动模块、第一译码模块、第二译码模块、AD采集模块、计数模块、中断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光电耦合隔离模块;
总线接口模块与其相对应的接口电路为74LS245双向总线发送器/接收器(3S)。74LS245为三态输出的八组总线收发器,引线端符号如下:A0~A7:A总线端;B0~B7:B总线端;DIR:方向控制端;/E:使能端。
在本发明的设计中,将方向控制端接读写信号(IOR),在初始化时使使能端(/E)的使能端为低电平,也就是使转换电路有效。当需要从计数模块中读取陀螺、加速度计的值时IOR为低电平,这样数据由B总线经过74LS245传到A总线,经PCI总线由上位机模块采集到,进行相应的处理。当要对计数器模块、中断控制模块的控制寄存器进行配置时,IOR为高电平,上位机模块经过74LS245的A总线将控制信息传到B总线,进而完成对计数器模块和中断控制模块的初始化设置。
计数模块选用82C54计数器,使其工作在计数模式,对计数模块中的每一片82C54行进初始化,包括工作方式、计数初始数值等参数的设定。并利用译码模块的输入对每片82C54中三个独立的计数器和控制字进行操作。在本设计中,采用定时计数的计数原理。将仪表的脉冲量经隔离、驱动,输入到计数单元的时钟输入引脚,在得到门控信号后循环开始计数,同时利用时钟模块分频后产生定时中断信号,每T时刻对各计数器进行一次数据的锁存和读取,从而计算出每T时刻内仪表的脉冲增量数据。
时钟模块将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经分频处理后,发送给中断控制模块。中断控制模块接收时钟模块的时钟信息,并将其作为中断信号发送给总线接口模块。
总线接口模块接收上位机模块通过PCI总线发送过来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给总线驱动模块,将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总线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工作,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进行译码后生成译码信息并分别发送给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令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选通,AD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的模拟电压量信息并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经过光电耦合隔离模块进行光电隔离之后,送入计数模块进行计数,将计数结果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
如图6所示,AD采集模块包括所述运算放大器、多路转换开关、AD转换器、电阻R1~R6和电容C1;
运算放大器采用OP200,多路转换开关采用ADG506A,AD转换器采用AD1674。AD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从电阻R1和电阻R2输入,电阻R1通过电阻R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INA-端,电阻R2通过电阻R4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INA+端,电容C1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1和R3之间,电容C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2和R4之间,R6电阻连接在INA+与AGND间,R5电阻跨接在运算放大器的INA-与OUT端,依据电路原理可求得运算放大输出关系:AIN0=AD0*R6*(R5+R1+R2)/(R3+R4+R6))/(R1+R2),8路模拟电压量经过类似的分别处理后连接到多路选择开关的输入端,经多路转换开关处理后的模拟量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转换处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本发明中,电阻R1=50KΩ,R2=50KΩ,R3=50KΩ,R4=50KΩ,R5=100KΩ,R6=100KΩ,C1=0.22uF。
如图7所示,光电耦合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7、R8、电容C2、二极管V1、光电耦合器和整形器;
光电耦合隔离模块接收激光惯导的仪表脉冲信息,经过隔离处理后发送给计数模块进行计数处理。光电耦合器采用6N137,整形器采用74LS14,
仪表脉冲输入整形器后经过整形处理输入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电阻R7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电容C2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二极管V1和电阻R8均与电容C2并联,二极管V1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从陀螺输出电路中输出的陀螺信号含有一定的电气干扰,如果不加以处理的化直接送到计数器模块,则由于干扰的存在会大大的降低计数的精度。因此通过光电耦合器6N137可以阻断信号源跟信号接收方的电气连接,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电气干扰。
如图8所示,上位机工作流程包括功能测试、仿真测试、误差标校和故障检测模式;
具体流程为:上位机首先进行初始化,对1553B总线模块、ARINC429总线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轴角转换模块、直流电源和交联电源模块进行初始化操作。接着根据选择进入功能测试、仿真测试、性能测试和故障检测模式。
当系统进入功能测试模式后,首先由上位机将1553B总线模块设置为总线控制模式(BC模式),向激光惯导发送初始对准指令和初始位置信息,激光惯导完成对准进入导航后,上位机模块对1553B总线模块接收到的惯导导航信息进行有效性判断。
当系统进入仿真测试模式后,首先由上位机将1553B总线模块设置为总线控制模式(BC模式),ARINC429模块设置相应的输入输出通道。ARINC429模块发送仿真数据,上位机对接收到的仿真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并进行航线的绘制;
当系统进入故障检测模式后,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配置,使其对各功能电路的主要参数进行采集,采集完成后将检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进行正确性判断;
当系统完成功能、仿真或故障检测模式后,对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正确性判断,若错误,提示报警信息,否则进行数据的解析处理并显示。
当系统进入性能测试模式后,首先由上位机将1553B总线模块设置为总线控制模式(BC模式),向激光惯导发送初始对准指令和初始位置信息,激光惯导根据对准命令及当前惯导的运动状态进入相应对准模式(正常罗经对准、空中对准或传递对准),完成对准进入导航,上位机模块对1553B总线模块接收到的惯导导航信息及惯导内置GPS接收机的导航信息,进行以数据、曲线形式实时显示数据,试验结束时自动统计性能精度。

Claims (5)

1.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车、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测控系统又包括上位机模块、轴角转换模块、1553B总线模块、ARINC429总线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测控系统、车载电源系统和激光惯导固定安装在试验车内部,车载电源系统为激光惯导和测控系统供电,轴角转换模块采集激光惯导提供的导航操纵轴角信息,并通过PCI总线传递给上位机模块;上位机模块通过1553B总线模块和ARINC429总线模块与激光惯导进行通信,上位机模块将初始位置信息通过1553B总线模块装订给激光惯导,同时,1553B总线模块采集激光惯导的导航数据,并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
上位机模块通过ARINC429总线模块向激光惯导发送航路点、位置、速度和初始航向,使激光惯导工作,同时,ARINC429总线模块接收激光惯导输出的导航操纵信息,通过PCI总线向上位机模块发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和模拟电压量并通过PCI总线提供给上位机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总线驱动模块、第一译码模块、第二译码模块、AD采集模块、计数模块、中断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光电耦合隔离模块;
时钟模块给中断控制模块提供工作时钟,中断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时钟作为中断信号发送给总线接口模块,控制总线接口模块工作;
总线接口模块接收上位机模块通过PCI总线发送过来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发送给总线驱动模块,将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总线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工作,第一译码模块和第二译码模块将接收到的地址信息进行译码后生成译码信息并分别发送给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令AD采集模块和计数模块选通,AD采集模块采集激光惯导的模拟电压量信息并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激光惯导输出的仪表脉冲量经过光电耦合隔离模块进行光电隔离之后,送入计数模块进行计数,将计数结果通过总线驱动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系统包括UPS主机、蓄电池、限流保护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220V交流电连接UPS主机,UPS主机通过限流保护开关给车内电路供电,电流表和电压表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用于监测车内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照明灯、电源指示灯和车内插座均连接到车内电路上,照明灯用于车内照明,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车内电路的通断,车内插座用于给车载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也连接到UPS主机上,用于应急提供28VDC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角转换模块包括总线接口模块和轴角数字转换器;上位机模块的控制信息经过PCI总线和总线接口模块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控制信号端,轴角数字转换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息之后,接收激光惯导输出的三相交流正弦导航操纵信号,外部电源输入到轴角数字转换器的激磁端作为激磁电压,轴角数字转换器将导航操纵信号转换为轴角数字量信息,对该轴角数字量信息进行锁存之后输出给总线接口模块,总线接口模块将轴角数字量信息通过PCI总线发送给上位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AD采集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多路转换开关、AD转换器、电阻R1~R6和电容C1;
AD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模拟量信号从电阻R1和电阻R2输入,电阻R1通过电阻R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负端,电阻R2通过电阻R4连接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正端,电容C1的负极连接到电阻R1和R3之间,电容C1的正极连接到电阻R2和R4之间,运算放大器的输入正端还通过电阻R6接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负端和输出端之间通过电阻R5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送入多路转换开关,经多路转换开关处理后的模拟量输入到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到总线驱动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7、R8、电容C2、二极管V1、光电耦合器和整形器;
仪表脉冲量输入整形器后经过整形处理输入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电阻R1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电容C2的正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负端,二极管V1和电阻R8均与电容C2并联,二极管V1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正端。
CN201410802692.1A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Active CN104613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692.1A CN104613980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2692.1A CN104613980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3980A CN104613980A (zh) 2015-05-13
CN104613980B true CN104613980B (zh) 2019-08-09

Family

ID=5314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2692.1A Active CN104613980B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39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394A (zh) * 2018-10-09 2019-0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 一种水下武器试验中动态数据录取系统
CN112857363A (zh) * 2021-01-08 2021-05-2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集成多种通讯模式与多态数据模拟的通信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697A (zh) * 2011-11-25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外场车载光学动目标检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EP2469229A1 (en) * 2010-12-24 2012-06-27 Magneti Marelli S.p.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 inertial sensor installed in an arbitrary position on board a vehicle, and sensor system of the dynamics of a vehicle able to be installed on board in an arbitrary position
CN202693000U (zh) * 2012-07-27 2013-01-23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用于外场的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标定设备
CN103353310A (zh) * 2013-06-01 2013-10-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CN203688238U (zh) * 2014-01-24 2014-07-0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装甲车辆野外测试的陀螺仪安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9229A1 (en) * 2010-12-24 2012-06-27 Magneti Marelli S.p.A. Method for calibrating an inertial sensor installed in an arbitrary position on board a vehicle, and sensor system of the dynamics of a vehicle able to be installed on board in an arbitrary position
CN102494697A (zh) * 2011-11-25 2012-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外场车载光学动目标检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2693000U (zh) * 2012-07-27 2013-01-23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用于外场的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标定设备
CN103353310A (zh) * 2013-06-01 2013-10-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激光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CN203688238U (zh) * 2014-01-24 2014-07-0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装甲车辆野外测试的陀螺仪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3980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4793U (zh) 无线电测试系统动态激励、仿真系统
CN106895982A (zh) 牵引制动性能综合测试系统
CN103872712B (zh) 控制导引装置、充电插座、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以及系统
CN105334861A (zh) 一种无人机飞控模块、无人机飞控系统及无人机
CN106683378A (zh) 一种无人机干扰方法及系统
CN103135554A (zh) 面向输电线路巡检应用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系统
CN105301569B (zh) 汽车倒车雷达显示仪表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4613980B (zh) 一种机载型号激光惯导外场综合性能检测系统
CN108563596B (zh) 一种便携式飞机1188a接口信号采集与检测装置
CN105446318A (zh) 适用于运载火箭飞控系统的便携式测控设备
CN103604445B (zh) 惯性导航技术仿真测试系统
CN202331208U (zh) 面向输电线路巡检应用的无人直升机地面控制系统
CN203178491U (zh) 一种gps多模块并行测试装置
CN109001372A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无人机机载气体检测装置
CN209928733U (zh) 一种无人机驾考智能终端装置
CN204012833U (zh) 一种充电桩控制系统
CN208075921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电力安全监护系统
CN207096361U (zh) 一种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06210092U (zh) 一种用于智能立体车库的大功率无线控制系统
CN202471932U (zh) 一种综合性电池管理系统模拟测试平台
CN105739386B (zh) 一种机载校飞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5015661U (zh) 无人机集线装置
CN204740792U (zh) 一种电动大巴汽车专用电池管理系统示教板
CN203491792U (zh) 电动汽车智能一体化充电机监控装置
CN204013555U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单元的互换性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Xiaoxing

Inventor after: Wang Lei

Inventor after: Chen Shanqiu

Inventor after: Zhang Lin

Inventor after: Wu Zhenguo

Inventor after: Kong Deying

Inventor before: Hu Xiaox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Lei

Inventor before: Chen Shanqiu

Inventor before: Zhang Lin

Inventor before: Wu Zhenguo

Inventor before: Kong Deying

Inventor before: Liu Yongji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gyong

Inventor before: Liu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