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1971U -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1971U
CN209351971U CN201822218013.2U CN201822218013U CN209351971U CN 209351971 U CN209351971 U CN 209351971U CN 201822218013 U CN201822218013 U CN 201822218013U CN 209351971 U CN209351971 U CN 20935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plastic
tank body
plastic tank
glass reinforced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80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玉坤
陈庆彪
张翠菊
李杰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arui Fr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arui Fr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arui Fr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arui Fr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80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1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包括内壁上设有耐磨胶皮的玻璃钢罐体本体,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的顶部设有维修口,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有两个矩形板,且两个矩形板均转动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上,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上螺纹套设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杆,且矩形杆滑动安装在第一空腔的底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对玻璃钢罐体本体进行维修,且不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爬到玻璃钢罐体的顶部,省时省力,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罐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背景技术
玻璃钢存储罐因其防腐蚀性强、制备简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缠绕成型工艺是制备玻璃钢存储罐的主要方法,现有的玻璃钢罐体的介质在运营转运时,上段发生的摆动和位移较大,对内壁面的磨损更大,因此现有的玻璃钢内壁上均设有耐磨胶皮,防止玻璃钢内壁磨损;但是现有的玻璃钢罐体不便于对其维修,玻璃钢罐体的体积比较大,其维修口一般设置在玻璃钢罐体的顶部,当玻璃钢罐体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时,工人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到达玻璃钢罐体的顶部通过维修口对玻璃钢进行维修,且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包括内壁上设有耐磨胶皮的玻璃钢罐体本体,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的顶部设有维修口,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设有两个矩形板,且两个矩形板均转动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上,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螺杆上螺纹套设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杆,且矩形杆滑动安装在第一空腔的底部内壁上,矩形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第一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底部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矩形板上开设有与玻璃钢罐体本体外侧滑动接触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腔室,环形腔室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上,第一齿轮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腔室内并与第二齿轮的底部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滑轨,环形腔室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环形滑槽,且圆环形滑槽与对应的圆环形滑轨转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矩形杆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对应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位于同一个第一通孔内的两个第一轴承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室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齿轮的顶部贯穿整个第三通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玻璃钢罐体本体、支撑座、矩形板、维修口、第一空腔、驱动电机、横杆、螺杆、矩形杆、齿条、第一通孔、第一齿轮、环形腔室、第二齿轮与圆环形滑轨相配合,当玻璃钢罐体本体需要进行维修时,首先正向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通过横杆带动矩形杆在对应的第一滑轨上滑动,矩形杆通过对应的齿条带动第一齿轮在第一通孔内转动,第一齿轮通过对应的第二齿轮带动玻璃钢罐体本体转动,玻璃钢罐体本体带动维修口转动,当维修口转动到靠近工人的位置时,停止转动驱动电机,进而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对玻璃钢罐体本体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对玻璃钢罐体本体进行维修,且不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爬到玻璃钢罐体的顶部,省时省力,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钢罐体本体、2支撑座、3矩形板、4维修口、5第一空腔、6驱动电机、7横杆、8螺杆、9矩形杆、10齿条、11第一通孔、12第一齿轮、13环形腔室、14第二齿轮、15圆环形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包括内壁上设有耐磨胶皮的玻璃钢罐体本体1,玻璃钢罐体本体1的顶部设有维修口4,玻璃钢罐体本体1的下方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顶部设有两个矩形板3,且两个矩形板3均转动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1上,支撑座2上开设有第一空腔5,第一空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8,螺杆8上螺纹套设有横杆7,横杆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杆9,且矩形杆9滑动安装在第一空腔5的底部内壁上,矩形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0,第一空腔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的底部与对应的齿条10相啮合,矩形板3上开设有与玻璃钢罐体本体1外侧滑动接触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腔室13,环形腔室1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14,且第二齿轮14固定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1上,第一齿轮12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腔室13内并与第二齿轮14的底部相啮合,通过玻璃钢罐体本体1、支撑座2、矩形板3、维修口4、第一空腔5、驱动电机6、横杆7、螺杆8、矩形杆9、齿条10、第一通孔11、第一齿轮12、环形腔室13、第二齿轮14与圆环形滑轨15相配合,当玻璃钢罐体本体1需要进行维修时,首先正向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螺杆8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8通过横杆7带动矩形杆9在对应的第一滑轨上滑动,矩形杆9通过对应的齿条10带动第一齿轮12在第一通孔11内转动,第一齿轮12通过对应的第二齿轮14带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转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带动维修口4转动,当维修口4转动到靠近工人的位置时,停止转动驱动电机6,进而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4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4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且不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爬到玻璃钢罐体1的顶部,省时省力,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齿轮14靠近驱动电机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滑轨15,环形腔室13靠近驱动电机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环形滑槽,且圆环形滑槽与对应的圆环形滑轨15转动安装,第一空腔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矩形杆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对应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通孔1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位于同一个第一通孔11内的两个第一轴承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齿轮12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固定套装,横杆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8螺纹连接,环形腔室1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齿轮12的顶部贯穿整个第三通孔,通过玻璃钢罐体本体1、支撑座2、矩形板3、维修口4、第一空腔5、驱动电机6、横杆7、螺杆8、矩形杆9、齿条10、第一通孔11、第一齿轮12、环形腔室13、第二齿轮14与圆环形滑轨15相配合,当玻璃钢罐体本体1需要进行维修时,首先正向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螺杆8转动,在螺纹孔的作用下,螺杆8通过横杆7带动矩形杆9在对应的第一滑轨上滑动,矩形杆9通过对应的齿条10带动第一齿轮12在第一通孔11内转动,第一齿轮12通过对应的第二齿轮14带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转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带动维修口4转动,当维修口4转动到靠近工人的位置时,停止转动驱动电机6,进而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4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4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且不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爬到玻璃钢罐体1的顶部,省时省力,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时,正向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螺杆8转动,由于横杆7上开设有与螺杆8进行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螺杆8转动带动横杆7向远离驱动电机6的方向位置移动,横杆7带动矩形杆9在对应的第一滑轨上滑动,矩形杆9带动对应的齿条10在第一空腔5内位置移动,由于齿条10与对应的第一齿轮12相啮合,齿条10带动对应的第一齿轮12在第一通孔11内转动,第一齿轮12与对应的第二齿轮14相啮合,第一齿轮12带动对应的第二齿轮14在环形腔室13内转动,第二齿轮14带动对应的圆环形滑轨15在对应的圆环形滑槽内转动,第二齿轮14带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在第二通孔内转动,玻璃钢罐体本体1带动维修口4转动,当维修口4转动到靠近工人的位置时,停止转动驱动电机6,进而便于工人通过维修口4对玻璃钢罐体本体1进行维修,且不需要借助梯子或者其他工具爬到玻璃钢罐体1的顶部,省时省力,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包括内壁上设有耐磨胶皮的玻璃钢罐体本体(1),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1)的顶部设有维修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罐体本体(1)的下方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顶部设有两个矩形板(3),且两个矩形板(3)均转动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1)上,所述支撑座(2)上开设有第一空腔(5),第一空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8),螺杆(8)上螺纹套设有横杆(7),横杆(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矩形杆(9),且矩形杆(9)滑动安装在第一空腔(5)的底部内壁上,矩形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0),第一空腔(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内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的底部与对应的齿条(10)相啮合,所述矩形板(3)上开设有与玻璃钢罐体本体(1)外侧滑动接触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腔室(13),环形腔室(13)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14),且第二齿轮(14)固定套设在玻璃钢罐体本体(1)上,第一齿轮(12)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环形腔室(13)内并与第二齿轮(14)的底部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4)靠近驱动电机(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环形滑轨(15),环形腔室(13)靠近驱动电机(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环形滑槽,且圆环形滑槽与对应的圆环形滑轨(15)转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矩形杆(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与对应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位于同一个第一通孔(11)内的两个第一轴承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齿轮(12)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固定套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7)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8)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1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齿轮(12)的顶部贯穿整个第三通孔。
CN201822218013.2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Active CN20935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8013.2U CN20935197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8013.2U CN20935197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1971U true CN209351971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80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8013.2U Active CN209351971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1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2948U (zh) 一种丝杆移动型爬杆机器人
CN207179091U (zh) 一种用于智能楼宇可360°转动的无死角监控摄像头
CN107598746B (zh) 一种汽车油箱箱体表面处理装置
CN106499775A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10897364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
CN208558297U (zh) 一种耐腐蚀型玻璃钢管道
CN209351971U (zh) 一种耐磨的玻璃钢罐体
CN205797597U (zh) 弧形管运动机构
CN108099747A (zh) 一种可移动的支撑保障用车辆服务站
CN109356796B (zh) 一种新型液压传动风力发电机组
CN209304017U (zh) 跑步机用的自动装配输送装置
CN208588106U (zh) 一种高效节能水箱
CN108417457B (zh) 一种便于维修更换的电气设备
CN106499774A (zh) 一种传动减速装置
CN108179904B (zh) 电动汽车用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CN208239342U (zh) 一种便于电泳漆完全转移的电泳槽
CN209077389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内部污渍自动清洁装置
CN208733733U (zh) 一种高效节能水箱
CN108454387B (zh) 一种太阳能板新能源电动车
CN209455932U (zh) 一种新型回转支承滚道精加工吊具
CN208504549U (zh) 一种可移动的热泵风机盘管机组
CN208583766U (zh) 一种生物教学试管清洗装置
CN208527181U (zh) 一种潜水泵用自动封胶机
CN2079865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
CN110700539A (zh) 一种古建筑修复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