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6783U -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6783U
CN209346783U CN201821849737.0U CN201821849737U CN209346783U CN 209346783 U CN209346783 U CN 209346783U CN 201821849737 U CN201821849737 U CN 201821849737U CN 209346783 U CN209346783 U CN 209346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interior
cutter head
power
stirring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497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国华
刘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497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6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6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6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材料理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腔、外搅拌刀筒和转动地设置在外搅拌刀筒内的内搅拌刀轴,外搅拌刀筒为圆形筒,外搅拌刀筒的外搅拌刀头安装部和内搅拌刀轴的内搅拌刀头安装部伸入到搅拌腔内,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能够分别旋转。实际使用中,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在外部输入动力的驱动下分别旋转,从而带动位于搅拌腔内的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分别旋转,而这种分别旋转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Description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材料理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搅拌结构和一种食材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各种便捷的食材料理机比如破壁料理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比如,目前在一些食材料理机中,食材料理机的机座内设置有主机和减速箱,食材料理机的杯体中设置有刀头组件,主机通过减速箱和离合装置与刀头组件连接,以带动刀头组件能够在杯体内高速旋转,从而达到食材的粉碎目的。
但是,这样的食材料理机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减速箱内设置的齿轮通常为金属材质,从而在食材料理机运转过程中温升高、噪声较大,并且还加重了食材料理机的重量,增加了食材料理机的制造成本。另外,目前的食材料理机中,刀头组件都是包括一主轴和设置在主轴上的多个刀头,不论刀头的形状和数量如何,在同一主轴的带动下全部刀头的转向都相同,并且每个刀头的转速也是相同,虽然杯体内的食材能够达到一定的破壁粉碎效果,但是,粉碎时间较长且粉碎效果并不是十分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饮品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结构,该搅拌结构能够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结构,该搅拌结构可以用于破碎搅拌食材,比如,可以应用到食材料理机比如破壁料理机、豆浆机中,该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腔、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其中,外搅拌刀筒为圆形筒,所述外搅拌刀筒的一端设置有外搅拌刀头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以传递动力的外动力接收部;所述内搅拌刀轴的一端设置有内搅拌刀头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内动力接收部;其中,所述内搅拌刀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搅拌刀筒中,并且所述外搅拌刀筒和所述内搅拌刀轴能够分别旋转;其中,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从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轴向伸出并与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保持轴向间隔,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和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伸入到所述搅拌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搅拌刀筒能够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使得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能够分别旋转,在实际使用中,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在外部输入动力的驱动下分别旋转,从而进一步带动位于搅拌腔内的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分别旋转,而这种分别旋转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和所述内搅拌刀的转向相反,和/或,所述外搅拌刀和所述内搅拌刀的转速不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筒的转速小于所述内搅拌刀轴的转速。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筒和所述内搅拌刀轴的转速比i为1/5≤i≤ 2/3。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速比i为1:3。
进一步地,所述内搅拌刀轴通过内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搅拌刀筒中。
另外,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上设置有内搅拌刀头,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上设置有外搅拌刀头,所述外搅拌刀头和所述内搅拌刀头之间保持轴向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头和所述内搅拌刀头之间的轴向间距能够调整。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头和所述内搅拌刀头中的至少一者能够轴向调整位置。
可选择地,所述内搅拌刀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搅拌刀筒轴向调整位置。
另外,所述外搅拌刀头的朝向所述内搅拌刀头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和所述内搅拌刀头的朝向所述外搅拌刀头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L为1-20mm。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距离L为2-1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轴向距离L为3-10mm。
另外,所述外动力接收部为从所述外搅拌刀筒的另一端的筒壁端面轴向延伸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多个并且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另外,所述外搅拌刀筒包括大内径筒段和小内径筒段,其中,所述大内径筒段和所述小内径筒段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外台阶面作为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大内径筒段内,并且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的内轴封抵接在所述台阶部的内台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小内径筒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和/或,所述外搅拌刀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周向延伸的卡槽。
另外,在从所述内搅拌刀轴的一端朝向所述内搅拌刀轴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内搅拌刀轴上的内轴封、内垫片、第一内轴承、内轴套和第二内轴承。
另外,所述搅拌结构还包括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动力输入端、外动力输出端和内动力输出端,其中,所述外动力接收部和所述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所述内动力接收部和所述内动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太阳轮、多个行星轮和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其中,所述齿圈作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所述太阳轮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作为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内动力输出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齿圈包括与设置有齿部的齿圈本体连接的动力输出套,所述动力输出套作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套与所述齿圈本体一体形成。
另外,所述动力输出套包括径向板部和轴向套部,其中,所述径向板部连接于所述齿圈本体,所述轴向套部内形成有轴承安装腔,所述驱动轴上的一个定位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套部包括同轴线布置的大孔径套段和小孔径套段,其中,所述大孔径套段和所述小孔径套段之间的台阶面与所述大孔径套段的内腔形成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小孔径套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与所述外搅拌刀传动配合的驱动凸起。
另外,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太阳轮、多个所述行星轮和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力输出套从所述壳体伸出,所述驱动轴通过定位轴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动力输出套上。
另外,所述齿圈的齿部为金属齿部,所述齿圈的齿圈本体为非金属体。
进一步地,所述齿部和所述齿圈本体一体注塑在一起。
可选择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箱体;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为所述内动力输出端,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输入端;筒轴,所述筒轴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筒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或者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筒轴的一端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其中,所述中心轴通过动力传递结构与所述筒轴动力传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结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带和传动轮,其中,所述传动轮和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中心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带连接在所述传动轮和所述筒轴之间。
另外,所述搅拌腔的搅拌腔底盘形成有安装通孔;所述外搅拌刀筒通过外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通孔伸出,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和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位于所述搅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腔底盘包括凹腔和从所述凹腔的中底部向上伸出的安装凸柱,所述安装凸柱内形成有所述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在从所述外搅拌刀筒一端朝向所述外搅拌刀筒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外搅拌刀筒上的外轴封、外垫片、外轴承和卡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孔包括大孔径段和小孔径段,所述大孔径段和所述小孔径段之间形成阻挡台阶,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大孔径段内,并且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的外轴封抵接在所述阻挡台阶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材料理机,该食材料理机包括动力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以上任意所述的搅拌结构,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外搅拌刀筒同轴线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内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内搅拌刀轴动力传递连接。
这样,如上所述的,该食材料理机的整体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食材料理机包括基座总成和能够取放地设置在所述基座总成上的杯体总成,其中,
所述基座总成包括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离合器;
所述杯体总成包括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和所述搅拌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释放地接合的第二离合器;
其中,在所述杯体总成放置在所述基座总成上时,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搅拌结构中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中的齿圈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齿圈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分解状态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食材料理机中搅拌结构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搅拌结构的另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搅拌结构中的外搅拌刀筒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外搅拌刀筒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外搅拌刀筒设置有外搅拌刀头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搅拌结构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分解状态图,其中,并未显示相应的旋转密封组件;
图14是图12的搅拌结构未显示搅拌腔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食材料理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齿圈本体,2-齿部,3-动力输出套,4-径向板部,5-轴向套部,6-大孔径套段,7-小孔径套段,8-驱动凸起,9-太阳轮,10-行星轮,11-壳体,12- 驱动轴,13-外搅拌刀,14-内搅拌刀,15-箱体,16-中心轴,17-内动力输出端,18-动力输入端,19-筒轴,20-外动力输出端,21-传动带,22-传动轮, 23-传动轴,24-定位轴承,25-外搅拌刀筒,26-外搅拌刀头安装部,27-外动力接收部,28-内搅拌刀轴,29-内搅拌刀头安装部,30-内动力接收部,31- 内搅拌刀头,32-外搅拌刀头,33-凹槽,34-大内径筒段,35-小内径筒段, 36-外台阶面,37-内轴封,38-内台阶面,39-卡槽,40-内垫片,41-第一内轴承,42-第二内轴承,43-内轴套,44-搅拌腔底盘,45-安装通孔,46-凹腔, 47-安装凸柱,48-外轴封,49-外垫片,50-外轴承,51-卡簧,52-大孔径段, 53-小孔径段,54-阻挡台阶,55-基座总成,56-杯体总成,57-第一离合器, 58-第二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5、图7和图13所示的一种搅拌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腔、外搅拌刀筒25和内搅拌刀轴28,其中,外搅拌刀筒为圆形筒,外搅拌刀筒25的一端设置有外搅拌刀头安装部26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以传递动力的外动力接收部 27;内搅拌刀轴28的一端设置有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另一端设置有内动力接收部30;其中,内搅拌刀轴28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外搅拌刀筒25中,并且外搅拌刀筒25和内搅拌刀轴28能够分别旋转;其中,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 从外搅拌刀头安装部轴向伸出并与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保持轴向间隔,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和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伸入到搅拌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外搅拌刀筒能够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使得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能够分别旋转,在实际使用中,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在外部输入动力的驱动下分别旋转,从而带动位于搅拌腔内的外搅拌刀头32和内搅拌刀头31分别旋转,而这种分别旋转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并且这种布置结构能够使得该搅拌结构更紧凑,充分利用外搅拌刀筒25的内部通道来设置内搅拌刀轴28,进一步,能够使得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之间的轴向距离更适当,以能够集中破碎搅拌腔内的食材。
当然,在该搅拌结构中,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可以在外部的动力的驱动下同向同速旋转,但由于是分别旋转,因此也是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的。这样,还可以将食材料理机的搅拌腔的侧壁上的扰流筋的数量减少甚至去掉,提高了搅拌腔清洗的便捷性,由此提升用户使用好感。
但是,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上述的有益效果,优选地,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的转向相反,和/或,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的转速不同,优选地,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的转向相反并且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的转速不同,这样,更易于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进一步地,外搅拌刀筒25的转速可以小于内搅拌刀轴28的转速,这样,破碎时,内搅拌刀轴28首先高速转动将食材快速破碎,随后,食材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大部分食材会被甩向搅拌腔的外周区域,因此,外搅拌刀筒25将对破碎后的食材进一步破碎,从而能够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当然,内搅拌刀轴28和外搅拌刀筒25可以具有适当的转速,优选地,外搅拌刀筒25和内搅拌刀轴28的转速比i为1/5≤i≤2/3,这种转速比能够提升粉碎效果,使得食材的破壁率能够达到80%。优选地,转速比i为1:3。
当然,当内搅拌刀轴和外搅拌刀筒设置在食材料理机的上机头上时,内搅拌刀轴只需要在外搅拌刀筒内转动即可,可以不用密封。但是,在外搅拌刀筒设置在搅拌腔的腔壁上时,优选地,内搅拌刀轴28通过内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外搅拌刀筒25中,这样可以确保食材并不会从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之间泄漏。
此外,如图10、图11、图13所示的,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上设置有内搅拌刀头31以形成内搅拌刀14,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上设置有外搅拌刀头 32以形成外搅拌刀13,如图7和图5所示的,外搅拌刀头32和内搅拌刀头31之间保持轴向间距,以避免两个刀头在旋转时干涉,并且在两个刀头之间形成破流区域,特别是两个刀头的转向和转速不同的情形下。
当然,外搅拌刀头32和内搅拌刀头31之间的轴向间距可以设置为不可调整,也即是始终保持在某一固定的轴向间距。
或者,为了适用于不同食材的破碎,使得不同的食材都能够具有良好的破碎效果,优选地,外搅拌刀头32和内搅拌刀头31之间的轴向间距能够调整。这样,可以根据食材的类型来相应地调整两个刀头之间的轴向间距,以适应地调整两个刀头之间的破流区域的大小。当然,在调整时,两个刀头的旋转密封性是需要能够保证的。
进一步地,两个刀头之间的轴向间距的调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一种方式中,外搅拌刀头32和内搅拌刀头31中的至少一者能够轴向调整位置,比如,在图15所示的食材料理机的高度方向,可以相应地调整两个刀头中至少一个刀头的高度位置,当然,这种高度位置的调整可以通过适当地结构来实现,比如,通过调整外搅拌刀头32和外搅拌刀筒25之间的轴向垫片的数量即可调整。
或者,可选择地,内搅拌刀轴28能够相对于外搅拌刀筒25轴向调整位置,比如,内搅拌刀轴28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段,而轴段之间设置有轴向定位结构,比如弹销和多个不同轴向位置处的销孔的配合,轴向推拉即可调整内搅拌轴28上的内搅拌刀31相对于外搅拌刀头32的轴向位置,同时,轴向调整位置时密封性是能够保证的。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的,为了提升食材破碎效果,外搅拌刀头 32的朝向内搅拌刀头31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和内搅拌刀头31的朝向外搅拌刀头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L可以具有适当的数值,比如,优选地,外搅拌刀头32的朝向内搅拌刀头31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和内搅拌刀头31的朝向外搅拌刀头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L为1-20mm,这样,在该轴向距离范围会,食材的破碎效果最好,破壁率可以达到80%,这是因为两个刀头之间的这种轴向距离更易于食材在两个刀头之前流动,将搅拌腔内的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了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从而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高食材粉碎效果,同时更便于清洗。优选地,轴向距离L为2-15mm。更优选地,轴向距离L为3-10mm。更优选地,轴向距离L为5mm。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结构中,外动力接收部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外搅拌刀筒25与下文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的同轴线连接以传递动力即可。
比如,一种结构形式中,外动力接收部可以为形成在外搅拌刀筒的外周面上的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驱动块,该驱动块可以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的多个周向布置的凹槽插装配合;
又比如,如图8-11中所示的,外动力接收部为从外搅拌刀筒25的另一端的筒壁端面轴向延伸的凹槽33,这样,凹槽33可以与下文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上的驱动凸起8插装配合,如图14所示的,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的,凹槽33为多个并且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如图14所示的,多个凹槽33和多个驱动凸起8周向间隔配合,从而实现更平衡稳定的动力传递。
当然,外搅拌刀筒25也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结构。比如,一种优选结构中,如图5、图7、图8-图11 所示的,外搅拌刀筒25包括大内径筒段34和小内径筒段35,其中,大内径筒段34和小内径筒段35之间形成台阶部,台阶部的外台阶面36作为外搅拌刀头安装部,内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大内径筒段34内,并且内旋转密封组件的内轴封37抵接在台阶部的内台阶面38上。这样,就可以通过外搅拌刀筒25自身的结构来安装内旋转密封组件,并通过台阶部的内台阶面38实现内旋转密封组件的内轴封37的定位。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外搅拌刀的安装,如图8和图9所示的,小内径筒段3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这样,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外搅拌刀头32可以通过螺母固定设置在外台阶面36上,当然,除此之外,外搅拌刀头32还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比如卡接,螺钉连接或者焊接在外搅拌刀筒25上;和/或,外搅拌刀筒2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周向延伸的卡槽39,如图5所示的,便于安装卡簧51,以对外轴承50和外搅拌刀筒25进行轴向限位,防止轴向窜动。
当然,内旋转密封组件也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旋转密封的功能即可。如图5所示的,一种结构形式中,在从内搅拌刀轴28的一端朝向内搅拌刀轴28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内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内搅拌刀轴28上的内轴封37、内垫片40、第一内轴承41、内轴套43和第二内轴承42。通过双轴承的支持,更易于内搅拌刀轴28稳定可靠地传递动力,同时对外搅拌刀筒25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
另外,如图5、图7、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一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结构还包括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动力输入端18、外动力输出端20和内动力输出端17,其中,外动力接收部27和外动力输出端 20同轴线连接,内动力接收部30和内动力输出端17连接,这样,动力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入端18后,将分别通过外动力输出端20和内动力输出端17分别传递至外搅拌刀和内搅拌刀。
当然,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具有多种形式,比如,一种结构形式中,如图 3、图4和图5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太阳轮9、多个行星轮10和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其中,齿圈作为外动力输出端,太阳轮9设置在驱动轴12上,驱动轴12的一端作为动力输入端,驱动轴12的另一端作为内动力输出端。这样,驱动轴12的动力输入端接收到的动力将通过齿圈和驱动轴的另一端输出,而齿圈输出的动力用于传递到外部的外搅拌刀,驱动轴的另一端输出的动力用于传递到外部的内搅拌刀,从而使得外搅拌刀和内搅拌刀分别旋转,比如如图5所示的一种连接结构所示的,由于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的这种分别旋转,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
另外,齿圈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外动力输出端。因此,根据与外部的外搅拌刀的外动力接收部之间的连接关系,齿圈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比如,齿圈可以直接为一等内径的圆筒,该圆筒可以与外部的外搅拌刀的外动力接收部连接,或者,齿圈上可以连接有齿圈架,该齿圈架可以与外部的外搅拌刀的外动力接收部连接。
或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为了便于齿圈与外部的外搅拌刀的外动力接收部连接,并对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形成防护,并便于安装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的驱动轴的轴承,优选地,齿圈包括与设置有齿部2 的齿圈本体1连接的动力输出套3,动力输出套3作为外动力输出端,也就是,齿圈本体1的一端同轴线地连接有动力输出套3,这样,动力输出套3 可以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外动力输出端。
当然,应当理解,动力输出套3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连接方式与齿圈本体1连接,比如熔接、螺钉或螺栓连接或卡接等。
优选地,动力输出套3与齿圈本体1一体形成,比如,在一体注塑形成齿部2和齿圈本体1时,同时注塑形成动力输出套3。
当然,动力输出套3可以具有任何适当地结构,主要能够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外动力输出端即可。比如,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动力输出套3包括径向板部4和轴向套部5,其中,径向板部4连接于齿圈本体1,轴向套部5内形成有轴承安装腔,驱动轴12上的一个定位轴承24设置在轴承安装腔内,此时,径向板部4和轴向套部5可以对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形成防护,并且轴向套部5的前端可以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外动力输出端。
当然,轴向套部5可以为等径圆筒,或者,为了便于安装太阳轴上的定位轴承,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的,轴向套部5包括同轴线布置的大孔径套段6和小孔径套段7,其中,大孔径套段6和小孔径套段7之间的台阶面与大孔径套段6的内腔形成轴承安装腔,这样,如图3所示的,驱动轴上的一个定位轴承24可以设置在该轴承安装腔内,使得定位轴承24的外圈端面可以抵接在台阶面上;小孔径套段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驱动凸起8,如图2和3所示的,这样,如图5所示的,外部的外搅拌刀 13的外动力接收部可以为形状适配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和多个驱动凸起8 可以配合,以使得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将驱动轴的一部分动力传递至外部的外搅拌刀,当然,行星齿轮机构的驱动轴的另一部分动力将通过该驱动轴直接传递内搅拌刀14,如图5所示的一种连接结构所示的。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使得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11,其中,太阳轮9、多个行星轮10和齿圈设置在壳体11内,齿圈本体1的一端同轴线地连接的动力输出套3从壳体11伸出,驱动轴12通过定位轴承24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1和动力输出套3上,也就是,驱动轴12上的一个定位轴承 24设置在动力输出套3中,另一个定位轴承24设置在壳体11上。这样,壳体11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下文所述的搅拌腔底盘44上,如图7、图12和图 13所示的。比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结构中,壳体11也可以与设置有外搅拌刀和内搅拌刀的发热盘的底部卡接、或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以确保齿圈与外搅拌刀之间以及驱动轴和内搅拌刀之间动力传递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如图1所示的结构,齿圈的齿部2为金属齿部,齿圈的齿圈本体1为非金属体。由于齿圈的齿部2为金属齿部,齿圈的齿圈本体1为非金属体,这样,金属齿部能够确保齿圈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外动力输出端的与行星轮的动力传递啮合强度,而非金属体则能够降低温升,同时,非金属体的齿圈本体能够降低齿圈本体与外部的外动力接收部连接处在运转时产生的结合噪声,从而在应用到食材料理机中后,能够显著地提升食材料理机的整体品质。
当然,应当理解,在该齿圈中,齿部2和齿圈本体1可以为单独的部件,齿部2上的各个齿可以铆接、焊接,或者螺钉或螺栓连接在齿圈本体1上。
或者,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难度,提高加工精度,降低成本,优选地,齿部2和齿圈本体1可以通过嵌件注塑工艺而一体注塑在一起,此时,金属齿将作为该嵌件,当然,这种一体注塑形成的齿圈,可以确保齿部2和齿圈本体1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然,金属齿部可以采用耐磨和耐疲劳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而非金属体可以采用隔热材料。
可选择地,在动力传递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如图6所示的,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箱体15、中心轴16和筒轴19,其中,中心轴16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5上,中心轴16的一端为内动力输出端17,中心轴16的另一端为动力输入端18;筒轴19套装在中心轴16上,筒轴19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5上并且中心轴16穿过筒轴19或者筒轴19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在中心轴16上,比如,筒轴19通过轴承设置在中心轴16上,筒轴19的一端为外动力输出端20;其中,中心轴16通过动力传递结构与筒轴19动力传递连接。
这样,中心轴16的另一端的动力输入端接收到的动力将通过筒轴19和中心轴16的一端输出,而筒轴19输出的动力用于传递到外部的外搅拌刀,中心轴16的一端输出的动力用于传递到外部的内搅拌刀,从而使得外搅拌刀和内搅拌刀分别旋转,由于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的这种分别旋转,可以将搅拌腔内的流体从层流改变为紊流,增加外搅拌刀头和内搅拌刀头与食材的碰撞几率,缩短食材加工时间,提升食材破碎效果,从而在应用到食材料理机中后,能够显著地提升食材料理机的整体品质。
外动力输出端20可以为筒轴19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驱动凸起8。外搅拌刀13的外动力接收部可以为形状适配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和多个驱动凸起8可以配合。
当然,应当理解,动力传递结构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结构形式,比如,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动力传递结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5内的传动齿轮(图中未显示)、传动带21和传动轮22,其中,传动轮22和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23上,传动齿轮和中心轴16上的齿轮啮合,传动带21连接在传动轮22 和筒轴19之间。这样,中心轴16的另一端接收的动力一部分通过中心轴的一端输出,另一部分动力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轴23、传动轮22和传动带21 传递给筒轴19。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结构中,内搅拌刀和外搅拌刀可以设置在食材料理机的盖头上,当将盖头放置在杯体上后,内搅拌刀和外搅拌刀将伸入到搅拌腔内。
或者,如图5、图7和图13所示的,搅拌腔的搅拌腔底盘44形成有安装通孔45;外搅拌刀筒25通过外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安装通孔45内,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从安装通孔45伸出,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 和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位于搅拌腔内。这样,外搅拌头和内搅拌头设置在食材料理机的底座上,更易于保持食材料理机的稳定性,更便于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搅拌效果,使得搅拌腔周围的食材更易于流向中部的搅拌刀,优选地,搅拌腔底盘44包括凹腔46和从凹腔46的中底部向上伸出的安装凸柱47,安装凸柱47内形成有安装通孔45,这样,凹腔46更易于汇聚食材,更便于两个搅拌刀对食材破碎。
当然,外旋转密封组件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外搅拌刀筒25 的旋转密封即可,比如,如图5所示的,在从外搅拌刀筒25一端朝向外搅拌刀筒25另一端的方向上,外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外搅拌刀筒上的外轴封48、外垫片49、外轴承50和卡簧51。卡簧51可以卡入在外搅拌刀筒 25的卡槽39内,与外轴承50的内圈和外搅拌刀筒一起旋转。
另外,如图7所示的,安装凸柱47的一种结构形式中,安装通孔45包括大孔径段52和小孔径段53,大孔径段52和小孔径段53之间形成阻挡台阶54,外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大孔径段52内,并且外旋转密封组件的外轴封48抵接在阻挡台阶54上。这样,可以利用安装凸柱47上的阻挡台阶54 对外轴封48进行轴向限位,简化了结构,同时,阻挡台阶还可以对外轴封 48起到防护作用。
参考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食材料理机,比如豆浆机、榨汁机、搅拌机或者破壁料理机,该食材料理机包括动力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以上任意所述的搅拌结构,其中,动力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动力传递连接,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与外搅拌刀筒同轴线连接,动力传递装置的内动力输出端和内搅拌刀轴动力传递连接。这样,如上所述的,该食材料理机的整体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的结构,该食材料理机包括基座总成55和能够取放地设置在基座总成55上的杯体总成56,其中,基座总成55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离合器57;杯体总成56包括动力传递装置和搅拌结构,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与第一离合器57能够释放地接合的第二离合器58;其中,在杯体总成56放置在基座总成55 上时,第一离合器57和第二离合器58接合。这样,在两个离合器接合后,动力装置比如驱动电机的动力将通过动力传递装置分别传递给外搅拌刀筒和内搅拌刀轴上而带动两者分别转动。当食材加工完成后,用户可以将杯体总成取下倒出食材,此时两个离合器释放脱离,而将杯体总成再次放在基座总成上后,两个离合器即可接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9)

1.一种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腔、外搅拌刀筒(25)和内搅拌刀轴(28),其中,
所述搅拌刀筒(25)为圆形筒,所述外搅拌刀筒(25)的一端设置有外搅拌刀头安装部(26)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同轴线连接以传递动力的外动力接收部(27);
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一端设置有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另一端设置有内动力接收部(30);
其中,所述内搅拌刀轴(28)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搅拌刀筒(25)中,并且所述外搅拌刀筒(25)和所述内搅拌刀轴(28)能够分别旋转;
其中,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从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轴向伸出并与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保持轴向间隔,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和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伸入到所述搅拌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结构:
结构一:所述外搅拌刀筒(25)和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转向相反;
结构二:所述外搅拌刀筒(25)和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转速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刀筒(25)的转速小于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转速;优选地,所述外搅拌刀筒(25)和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转速比i为1/5≤i≤2/3;更优选地,所述转速比i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搅拌刀轴(28)通过内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搅拌刀筒(2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形式:
形式一: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上设置有内搅拌刀头(31),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上设置有外搅拌刀头(32),所述外搅拌刀头(32)和所述内搅拌刀头(31)之间保持轴向间距;优选地,所述外搅拌刀头(32)和所述内搅拌刀头(31)之间的轴向间距能够调整;优选地,所述外搅拌刀头(32)和所述内搅拌刀头(31)中的至少一者能够轴向调整位置或者所述内搅拌刀轴(28)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搅拌刀筒(25)轴向调整位置;和/或,
所述外搅拌刀头(32)的朝向所述内搅拌刀头(31)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和所述内搅拌刀头(31)的朝向所述外搅拌刀头的一侧的轴向最外侧轮廓边界之间的轴向距离L为1-20mm;优选地,所述轴向距离L为2-15mm;优选地,所述轴向距离L为3-10mm;
形式二:所述外动力接收部为从所述外搅拌刀筒(25)的另一端的筒壁端面轴向延伸的凹槽(33);优选地,所述凹槽(33)为多个并且沿着周向方向间隔布置;
形式三:所述外搅拌刀筒(25)包括大内径筒段(34)和小内径筒段(35),其中,所述大内径筒段(34)和所述小内径筒段(35)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外台阶面(36)作为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大内径筒段(34)内,并且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的内轴封(37)抵接在所述台阶部的内台阶面(38)上;优选地,
所述小内径筒段(3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和/或,
所述外搅拌刀筒(2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周向延伸的卡槽(39);
形式四:在从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一端朝向所述内搅拌刀轴(28)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内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内搅拌刀轴(28)上的内轴封(37)、内垫片(40)、第一内轴承(41)、内轴套(43)和第二内轴承(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还包括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动力输入端(18)、外动力输出端(20)和内动力输出端(17),其中,所述外动力接收部(27)和所述外动力输出端(20)同轴线连接,所述内动力接收部(30)和所述内动力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具有太阳轮(9)、多个行星轮(10)和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其中,所述齿圈作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所述太阳轮(9)设置在驱动轴(12)上,所述驱动轴(12)的一端作为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驱动轴(12)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内动力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包括与设置有齿部(2)的齿圈本体(1)连接的动力输出套(3),所述动力输出套(3)作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套(3)与所述齿圈本体(1)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套(3)包括径向板部(4)和轴向套部(5),其中,所述径向板部(4)连接于所述齿圈本体(1),所述轴向套部(5)内形成有轴承安装腔,所述驱动轴(12)上的一个定位轴承(24)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套部(5)包括同轴线布置的大孔径套段(6)和小孔径套段(7),其中,所述大孔径套段(6)和所述小孔径套段(7)之间的台阶面与所述大孔径套段(6)的内腔形成所述轴承安装腔;所述小孔径套段(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周向间隔布置的与所述外搅拌刀传动配合的驱动凸起(8)。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11),其中,所述太阳轮(9)、多个所述行星轮(10)和所述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所述动力输出套(3)从所述壳体(11)伸出,所述驱动轴(12)通过定位轴承(24)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1)和所述动力输出套(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的齿部(2)为金属齿部,所述齿圈的齿圈本体(1)为非金属体;和/或,
所述齿圈的齿部(2)和所述齿圈本体(1)一体注塑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箱体(15);中心轴(16),所述中心轴(16)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5)上,所述中心轴(16)的一端为所述内动力输出端(17),所述中心轴(16)的另一端为所述动力输入端(18);筒轴(19),所述筒轴(19)套装在所述中心轴(16)上,所述筒轴(19)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5)上或者能够相对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6)上,所述筒轴(19)的一端为所述外动力输出端(20);其中,所述中心轴(16)通过动力传递结构与所述筒轴(19)动力传递连接;优选地,所述动力传递结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带(21)和传动轮(22),其中,所述传动轮(22)和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轴(23)上,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中心轴(16)上的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带(21)连接在所述传动轮(22)和所述筒轴(19)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的搅拌腔底盘(44)形成有安装通孔(45);
所述外搅拌刀筒(25)通过外旋转密封组件能够密封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45)内,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通孔(45)伸出,所述内搅拌刀头安装部(29)和所述外搅拌刀头安装部位于所述搅拌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底盘(44)包括凹腔(46)和从所述凹腔(46)的底部向上伸出的安装凸柱(47),所述安装凸柱(47)内形成有所述安装通孔(45)。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外搅拌刀筒(25)一端朝向所述外搅拌刀筒(25)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外搅拌刀筒上的外轴封(48)、外垫片(49)、外轴承(50)和卡簧(51)。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45)包括大孔径段(52)和小孔径段(53),所述大孔径段(52)和所述小孔径段(53)之间形成阻挡台阶(54),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大孔径段(52)内,并且所述外旋转密封组件的外轴封(48)抵接在所述阻挡台阶(54)上。
18.一种食材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动力传递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结构,其中,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动力传递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外搅拌刀筒(25)同轴线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内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内搅拌刀轴(28)动力传递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食材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料理机包括基座总成(55)和能够取放地设置在所述基座总成(55)上的杯体总成(56),其中,
所述基座总成(55)包括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离合器(57);
所述杯体总成(56)包括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和所述搅拌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离合器(57)能够释放地接合的第二离合器(58);
其中,在所述杯体总成(56)放置在所述基座总成(55)上时,所述第一离合器(57)和所述第二离合器(58)接合。
CN201821849737.0U 2018-11-09 2018-11-09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Active CN209346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9737.0U CN209346783U (zh) 2018-11-09 2018-11-09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49737.0U CN209346783U (zh) 2018-11-09 2018-11-09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6783U true CN209346783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49737.0U Active CN209346783U (zh) 2018-11-09 2018-11-09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67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3305A (zh) * 2019-11-08 2020-02-25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榨汁机和搅拌机兼容动力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3305A (zh) * 2019-11-08 2020-02-25 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榨汁机和搅拌机兼容动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7336U (zh) 料理机
CN108903699A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
CN209346783U (zh) 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CN209629402U (zh) 搅拌组件、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CN209499440U (zh) 搅拌刀、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CN209629527U (zh) 外搅拌刀筒和刀、搅拌刀安装体、搅拌结构和食材料理机
CN202893255U (zh) 拌料机
CN209074355U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
CN210473748U (zh) 一种糖浆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9346784U (zh) 齿圈、动力传递装置和食材料理机
CN106724901A (zh) 烹饪器具
CN208822574U (zh) 电机驱动组件和料理机
CN207627164U (zh) 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其精磨器组件
CN108814294A (zh) 冲调设备
CN214261658U (zh) 一种豆浆粉配料装置
CN206661313U (zh) 一种保健茶粉碎机
CN210544528U (zh) 高效混合搅拌装置
CN109675457A (zh) 双向转动搅拌组件、应用该组件的搅拌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450338U (zh) 冲调设备
CN207994808U (zh) 电机驱动组件和料理机
CN208447357U (zh) 料理机
CN209222115U (zh) 一种用于研磨染料块的反应釜
CN207994807U (zh) 电机和料理机
CN219849187U (zh) 一种颗粒椰奶混合装置
JP2001062777A (ja) お茶碾き機能付きフードプロセッ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