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4099U -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4099U
CN209344099U CN201822091233.3U CN201822091233U CN209344099U CN 209344099 U CN209344099 U CN 209344099U CN 201822091233 U CN201822091233 U CN 201822091233U CN 209344099 U CN209344099 U CN 209344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iece
gate line
main gate
adhesive layer
conductive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12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nergy Thin Film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nergy Thin Film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nergy Thin Film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12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4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4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4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和多个电池片,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串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胶框和导电胶层,通过导电胶层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片的正负电极,可达到良好的导电效果,同时避免因使用汇流条而存在高度差层压后所带来的风险,通过两电池片重叠区域连接区域设置绝缘框,可给因电池片边缘存有金属毛刺导致短路的位置做绝缘处理,保护重叠区域部分的导电胶层;也可以避免现有使用汇流条连接导致电池片膜层结构破坏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无汇流条外露产品更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薄膜太阳能凭借着“轻”、“柔”、“薄”的特点倍受追捧。CIGS电池片就是薄膜太阳能产品其中的一种。CIGS电池片是在一定厚度的不锈钢基材上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镀上不同功能的膜层而形成的。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CIGS不锈钢片上印刷主栅线跟细栅线,再经过高温烧结形成CIGS电池片;CIGS电池片正面的主栅线作为正电极,背面作为负电极,电池片之间是通过一定宽度与厚度的汇流条,同时与正、负电极焊接连接形成产品组件,以此来达到一定的电性能要求。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汇流条连接相邻的电池片,对汇流条的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汇流条厚度过大,经焊接之后的CIGS电池串组件在层压的过程中容易因高度差问题直接造成外观明显压痕,存在可能破坏CIGS电池串组件的风险;
使用CIGS电池片横向排布时,可通过“一”字形汇流条把正、负电极焊接相串联,且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需带有一点间隔;使用纵向排布时,则通过“T”字形汇流条把正、负电极焊接相串联,同样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需带有一点间隔;以上做法容易使得间隙间汇流条外露,影响美观;在CIGS电池片进行汇流条正、负电极相焊接的时候,存在可能因为焊接温度过高直接破坏CIGS电池片膜层结构,影响其正常发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采用汇流条来连接电池片之间的正负电极,存在电池片外露、结构损坏等风险。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电池正电极,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电池负电极,还包括连接机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连接机构串联;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框和导电胶层,所述绝缘框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电池片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内限定出一个开口,所述导电胶层设于所述开口内,连接一个电池片第一表面的正电极和另一个电池片第二表面的负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正电极包括第一主栅线和多个第一细栅线,多个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栅线连接;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一主栅线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与第一主栅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负电极包括第二主栅线和多个第二细栅线;多个所述第二细栅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栅线连接;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二主栅线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与所述第二主栅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栅线和所述第二主栅线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开口覆盖所述第一主栅线和第二主栅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主栅线形状相同,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主栅线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框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的第一表面粘接,所述绝缘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片的第二表面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框为双面绝缘胶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连接机构和多个电池片,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串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胶框和导电胶层,通过导电胶层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片的正负电极,可达到良好的导电效果,同时避免因使用汇流条而存在高度差层压后所带来的风险,通过两电池片重叠区域连接区域设置绝缘框,可给因电池片边缘存有金属毛刺导致短路的位置做绝缘处理,保护重叠区域部分的导电胶层;也可以避免现有使用汇流条连接导致电池片膜层结构破坏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无汇流条外露产品更美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电池片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电池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池片,11、第一表面,12、第一主栅线,13、第一细栅线,14、第二表面,15、第二主栅线,16、第二细栅线,2、连接机构,21、绝缘框,211、开口,22、导电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1,本申请中所述电池片1可以为CIGS电池片;所述电池片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4,所述第一表面11设有电池正电极,所述第二表面14设有电池负电极,还包括连接机构2,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1通过连接机构2串联。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绝缘框21和导电胶层22,所述绝缘框21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1的第一表面11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21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电池片1的第二表面14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21内限定出一个开口211,所述导电胶层22设于所述开口211内,以连接其中一个电池片1第一表面11的正电极和另一个电池片1第二表面14的负电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连接机构2和多个电池片1,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2串联;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绝缘胶框和导电胶层22,通过导电胶层22连接相邻两个电池片1的正负电极,可达到良好的导电效果。使用导电胶层22连接相邻的电池片1,其厚度更薄,能够避免因使用汇流条而存在高度差层压后所带来外观出现明显压痕、电池片1被破坏的风险;同时导电胶层22设置在绝缘框21的开口211不会外露,电池片1的外观更加整洁美观;并且由于导电胶连接两个电池片1的正负电极时不需要焊接,因此不存在焊接温度过高导致电池片1膜层被破坏的问题,电池组件的成品率更好。其中所述绝缘框21呈“回”字形,内部形成所述开口2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正电极包括第一主栅线12和多个第一细栅线13,多个所述第一细栅线1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栅线12连接;所述开口211对应所述第一主栅线12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22与第一主栅线12相连;如图4所示,所述电池负电极包括第二主栅线15和多个第二细栅线16;多个所述第二细栅线1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栅线15连接;所述开口211对应所述第二主栅线15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22与所述第二主栅线15相连;相连的两个电池片1之间通过所述导电胶层22连接;具体的,所述导电胶的一面与所述第一主栅线12连接,所述导电胶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主栅线15连接,以使相邻两个电池片1串联;其中在连接时在露出的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的位置使用针筒式的导电胶打胶,保证形成的导电胶层22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的位置相覆盖;导电胶是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的胶粘剂。它可以将多种导电材料连接在一起,使被连接材料间形成电的通路。导电胶主要由树脂基体、导电粒子和分散添加剂、助剂等组成。基体主要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氯酯等,导电胶为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其具体组分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栅线12和所述第二主栅线15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开口211覆盖所述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所述开口211覆盖所述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能够更好地连接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使相邻两个电池片1导电胶层22串联。优选地,所述开口21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主栅线12形状相同,且所述开口21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主栅线12的尺寸。所述绝缘框21的边缘比两个电池片1连接的部分多出1-2mm,这样能够避免电池片1边缘有毛刺造成的短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框21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1的第一表面11粘接,所述绝缘框21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片1的第二表面14粘接;粘接的方式作业简单、操作方便;优选地,所述绝缘框21为双面绝缘胶框,双面绝缘胶框分别与一个电池片1的第一表面11和另一个电池的第二表面14粘接,电池片1之间串联作业更简单。优选地,所述双面绝缘胶框为POE(polyolefin elastomer,聚烯烃弹性体)胶膜,可选地,所述双面绝缘胶框也可以为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胶膜,PVB(poly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膜等。可选地,所述绝缘框21也可以采用UV固化胶膜,以提高绝缘框21抗老化抗紫外线性能。电池片1粘接时,撕掉双面POE胶膜正反面的离型膜,按照中间开口211的部分与电池片1的第一主栅线12和第二主栅线15对齐,将电池片1的短边边缘与双面POE胶膜的长边边缘对齐,再进行两者之间的粘连,同时按压15秒,使得电池片1的正电极通过导电胶层22与另一个电池片1负电极更好粘连,实现电池片1串联。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电池片1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电池片1的正电极与另一个电池片1的负电极通过连接机构2连接,其中同一个电池片1上正电极和负电极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电池片1的相对两端,即所述第一主栅线12位于第一表面11的一端,所述第二主栅线15位于所述第二表面14的另一端,以满足多个电池片1连续串联。当然,在本申请中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可以是设有三个电池片1、四个电池片1、五个电池片1等,只要能够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1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就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电池正电极,所述第二表面设有电池负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片通过连接机构串联;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框和导电胶层,所述绝缘框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电池片的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框内限定出一个开口,所述导电胶层设于所述开口内,连接一个电池片第一表面的正电极和另一个电池片第二表面的负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正电极包括第一主栅线和多个第一细栅线,多个所述第一细栅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栅线连接;
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一主栅线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与第一主栅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负电极包括第二主栅线和多个第二细栅线;多个所述第二细栅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栅线连接;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第二主栅线的位置,所述导电胶层与所述第二主栅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栅线和所述第二主栅线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开口覆盖所述第一主栅线和第二主栅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主栅线形状相同,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主栅线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电池片的第一表面粘接,所述绝缘框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片的第二表面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为双面绝缘胶框。
CN201822091233.3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Active CN209344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233.3U CN209344099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233.3U CN209344099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4099U true CN209344099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6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1233.3U Active CN209344099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40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434A (zh) * 2020-11-25 2021-02-23 苏州澳京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导电胶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
CN114649436A (zh) * 2022-05-20 2022-06-21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84100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及制备方法、组件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434A (zh) * 2020-11-25 2021-02-23 苏州澳京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导电胶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
WO2023284100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及制备方法、组件及系统
CN114649436A (zh) * 2022-05-20 2022-06-21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44099U (zh)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6920854B (zh) 一种密集排布的太阳能电池串和制备方法及其组件、系统
CN205303477U (zh) 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电池片单元
CN102244121B (zh) 布匹式可折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03022201A (zh) 晶硅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16320A (zh) 一种无主栅光伏组件
CN109585908A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芯及电池
CN206976368U (zh) 一种透光柔性光伏组件
CN210692545U (zh) 一种无主栅光伏组件
CN205609550U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385155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20879A (zh) 一种无主栅线电极的叠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3704A (zh) 一种指叉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342322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CN206742256U (zh) 一种低能耗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234113A (zh) 光伏组件
CN103441156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太阳能电池片
CN104205353A (zh) 结晶类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20980468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搭接结构及太阳能组件
WO2022267587A1 (zh) 一种柔性可卷曲的背接触太阳电池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9444A (zh) 电池及其极耳片体、使用该电池的电池模组
CN10200549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1728460B (zh) 用于太阳能手机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494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WO2023036288A1 (zh) 柔性光伏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3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7000 High-tech Five Road of Heyuan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ANERGY THIN-FILM SOLA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3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