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9196U -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9196U
CN209339196U CN201822176837.8U CN201822176837U CN209339196U CN 209339196 U CN209339196 U CN 209339196U CN 201822176837 U CN201822176837 U CN 201822176837U CN 209339196 U CN209339196 U CN 209339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hole
steel plate
claw
reacti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68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福宾
严艺娜
林秦煌
林智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rudential Testing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rudential Testing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rudential Testing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Prudential Testing 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68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9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9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91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包括:结构场地、承压柱、反力梁、基桩、千斤顶、钢板及拉杆,承压柱设置在结构场地两侧,反力梁连接两侧承压柱,反力梁中部设有通孔,千斤顶设置在反力梁中部,千斤顶为轴向中空结构,且中空部与反力梁通孔对应,钢板连接千斤顶顶部,钢板中部设有与千斤顶中空孔对应的孔,拉杆穿过反力梁通孔、千斤顶中空部、以及钢板中部的孔,拉杆顶部固设有反力钢板,拉杆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拉板,拉板底部四面均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卡爪,卡爪与基桩卡接,基桩四面均设有卡槽且两组相对的卡槽为错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使用结构灵活且易于安装,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增强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试验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基础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下部结构受上浮力影响,为了消除力对整体建筑施工结构的影响而打的桩叫抗拔桩,如锚桩、抗浮桩等,现在都是预制桩钢筋笼插入几根放入孔中露出较长的钢筋,浇筑混凝土至孔中等龄期到就做抗拔桩,操作麻烦及成本高,采用钢筋存在结构不牢固,抗拔承载力不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包括:结构场地、承压柱、反力梁、基桩、千斤顶、钢板及拉杆,承压柱设置在结构场地两侧,反力梁连接两侧承压柱,反力梁中部设有通孔,千斤顶设置在反力梁中部,千斤顶为轴向中空结构,且中空部与反力梁通孔对应,钢板连接千斤顶顶部,钢板中部设有与千斤顶中空孔对应的孔,拉杆穿过反力梁通孔、千斤顶中空部、以及钢板中部的孔,拉杆顶部固设有反力钢板,拉杆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拉板,拉板底部四面均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卡爪,卡爪与基桩卡接,基桩四面均设有卡槽且两组相对的卡槽为错位结构。
优选的,承压柱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且底座长宽均大于承压柱的长宽,底座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
优选的,千斤顶的直径大于钢板的长度与宽度。
优选的,拉杆靠近拉板一侧为渐进变粗的结构。
优选的,拉板为圆柱结构且外壁为螺纹结构,拉板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帽且锁紧螺帽螺孔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倾斜结构。
优选的,卡爪外壁由上至下呈与锁紧螺帽螺孔角度相同的斜坡螺纹结构。
优选的,卡爪与拉板通过卡爪顶部的T形结构与拉板底部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过轴向中空的千斤顶使拉杆轴向穿过千斤顶更好的保持中心垂直,通过反力钢板和连接千斤顶顶部的钢板使千斤顶上升时反力钢板与钢板叠压,增加对拉杆拉力的受力面积,增强上拔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与拉板底部四面滑动连接的卡爪从四面卡住基桩的卡槽,不仅增强稳定性防止传统的将拉板与钢筋焊接产生的高低误差造成的脱焊断裂导致效率低的问题还能通过滑动连接增强卡爪的灵活性,卡接不同大小的基桩,通过基桩左右和前后两组卡槽错位不仅能够避免卡爪对基桩夹持力位于同一层面造成对基桩稳定性的破坏,同时更好的使卡爪对基桩夹持卡接力分布均匀,增强测试效果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由此便于安装使用,便于夹装不同基桩,提高抗拔试验的稳定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爪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个标号名称如下:
1-结构场地,2-承压柱,3-反力梁,4-基桩,5-千斤顶,6-钢板,7-拉杆,8-反力钢板,9-拉板,10-卡爪,11-卡槽,12-底座,13-固定爪,14-锁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场地1、承压柱2、反力梁3、基桩4、千斤顶5、钢板6及拉杆7,承压柱2设置在结构场地1两侧,反力梁3连接两侧承压柱2,反力梁3中部设有通孔,千斤顶5设置在反力梁3中部,千斤顶5为轴向中空结构,且中空部与反力梁3通孔对应,钢板6连接千斤顶5顶部,钢板6中部设有与千斤顶5中空孔对应的孔,拉杆7穿过反力梁3通孔、千斤顶5中空部、以及钢板6中部的孔,拉杆7顶部固设有反力钢板8,拉杆7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拉板9,拉板9底部四面均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卡爪10,卡爪10与基桩4卡接,基桩4四面均设有卡槽11且两组相对的卡槽11为错位结构;本实施例通过结构场地1使场地较普通地面有更强的抗压能力防止抗拔试验过程中地面较软造成试验数据误差较大,通过承压柱2支撑反力梁3,通过反力梁3支撑千斤顶5以及基桩4向下的拉力,通过千斤顶5进行抗拔试验向上拔与向下放,通过钢板6承受拉杆7带动反力钢板8向下的拉力,通过拉杆7拉动连接拉板9的卡爪10以及卡爪10卡接的基桩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与拉板9底部滑动连接的卡爪10卡在基桩4四面的卡槽11内,且为防止卡爪10对基桩4的力处于同一层面和防止受力不均,基桩4上左右和前后两组卡槽11在基桩4上的高度不同,以此增强卡接的稳定性和增强对基桩4的受力保护,防止崩坏脱落,将卡爪10推进基桩4的卡槽11内,通过千斤顶5上顶带动钢板6推动连接反力钢板8的拉杆7上拉,上拉过程中卡爪10与基桩4受拉力影响而卡紧,而钢板6与反力钢板8相互叠压将拉力分散到反力钢板8与钢板6四周从而增加受力面积防止拉力集中在拉杆7与反力钢板8连接点上造成易崩裂的危险发生。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承压柱2与结构场地1接触面积较小而陷入结构场地1中,同时为增强承压柱2的稳定性,承压柱2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12且底座12长宽均大于承压柱2的长宽,通过较大的底座12增加与结构场地1的接触面积,防止承压柱2下陷造成试验数据有较大误差,底座12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13,通过固定爪13插入结构场地1使底座12更加稳定,防止承压柱2在试验过程中倾斜发生危险。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千斤顶5不能完全顶住钢板6造成受力偏离,千斤顶5的直径大于钢板6的长度与宽度,通过千斤顶5完全顶住钢板6,使钢板6能够完全的受到千斤顶5的上顶力,避免钢板6受力不均而变形。
本实施例中,为增加拉杆7与拉板9的接触面积,防止接触面积过小造成受力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发生断裂,拉杆7靠近拉板9一侧为渐进变粗的结构,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增强拉板9的稳定性和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卡爪10的拆卸同时避免卡紧基桩4时发生脱落,拉板9为圆柱结构且外壁为螺纹结构,拉板9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帽14且锁紧螺帽14螺孔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倾斜结构,卡爪10外壁由上至下呈与锁紧螺帽14螺孔角度相同的斜坡螺纹结构,卡爪10与拉板9通过卡爪10顶部的T形结构与拉板9底部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通过锁紧螺帽14锁紧拉板9底部四面的卡爪10,当需要拆掉卡爪10时将锁紧螺帽14旋至拉板9顶部,将卡爪10从拉板9底部的T形滑槽内滑出即可,当需要卡爪10卡接基桩4时将卡爪10卡进拉板9底部的T形滑槽内,将锁紧螺帽14向下旋,由于卡爪10外壁的倾斜角度与锁紧螺帽14螺孔的倾斜角度一致,因此将锁紧螺帽14向下旋紧使四面卡爪10沿滑槽向拉板9中心滑动锁紧四面的卡爪10,使卡爪10紧紧卡在基桩4的卡槽11内,防止卡爪松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场地(1)、承压柱(2)、反力梁(3)、基桩(4)、千斤顶(5)、钢板(6)及拉杆(7),承压柱(2)设置在结构场地(1)两侧,反力梁(3)连接两侧承压柱(2),反力梁(3)中部设有通孔,千斤顶(5)设置在反力梁(3)中部,千斤顶(5)为轴向中空结构,且中空部与反力梁(3)通孔对应,钢板(6)连接千斤顶(5)顶部,钢板(6)中部设有与千斤顶(5)中空孔对应的孔,拉杆(7)穿过反力梁(3)通孔、千斤顶(5)中空部、以及钢板(6)中部的孔,拉杆(7)顶部固设有反力钢板(8),拉杆(7)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拉板(9),拉板(9)底部四面均设有与其滑动连接卡爪(10),卡爪(10)与基桩(4)卡接,基桩(4)四面均设有卡槽(11)且两组相对的卡槽(11)为错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柱(2)底部设有与其连接的底座(12)且底座(12)长宽均大于承压柱(2)的长宽,底座(12)底部设有与其固接的固定爪(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千斤顶(5)的直径大于钢板(6)的长度与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杆(7)靠近拉板(9)一侧为渐进变粗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拉板(9)为圆柱结构且外壁为螺纹结构,拉板(9)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帽(14)且锁紧螺帽(14)螺孔底部直径大于顶部直径倾斜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爪(10)外壁由上至下呈与锁紧螺帽(14)螺孔角度相同的斜坡螺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爪(10)与拉板(9)通过卡爪(10)顶部的T形结构与拉板(9)底部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CN201822176837.8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9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6837.8U CN20933919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6837.8U CN20933919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9196U true CN209339196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683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919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91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1151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深圳鹏城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抗浮工程桩竖向载荷试验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1151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深圳鹏城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抗浮工程桩竖向载荷试验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2081151B (zh) * 2020-09-17 2021-11-02 深圳鹏城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抗浮工程桩竖向载荷试验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45359U (zh) 基桩静载试验装置
US3391544A (en) Means and method of forming concrete piles
CN100445510C (zh) 用于利用栓钉将物件固定在地基中的系统
CN205530247U (zh) 一种预钻孔囊袋注浆锚杆结构
CN105625486B (zh) 一种海上基桩抗拔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9339196U (zh) 一种静载抗拔试验装置
CN108166523A (zh) 一种抗拔吸力桶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CN110629748A (zh) 一种灌注桩钢筋笼抗浮结构
CN208251092U (zh) 一种螺旋地桩
CN201310102Y (zh) 静载试验转换梁
CN208701666U (zh) 建筑基坑边坡带刺的植入式钢管锚杆
CN116220016B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CN205636840U (zh) 一种基桩抗拔试验装置
CN105484781B (zh) 用可回收塑料制作的矿用支护锚杆装置
CN217150333U (zh) 一种抱箍式预制管桩与预制承台的连接结构
CN101642637B (zh) 一种旋流池及施工方法
CN209816941U (zh) 一种桩基土层极限侧摩阻力测试系统
CN211395652U (zh) 一种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211524174U (zh) 新型地下室抗震加固建筑结构
CN109778924B (zh) 桩基承载力的测试方法
CN208899547U (zh) 一种用于测试混合梁斜拉桥钢管桩支架承载力的反力架
CN209741936U (zh) 一种用于桩基模型试验的群桩固定装置
CN103114586B (zh) 持压式土坡锚及其施工方法
CN206941576U (zh) 一种建筑桩
CN206680997U (zh) 一种用于输电铁塔拉索基础的螺旋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