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530U -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530U
CN209336530U CN201822240021.7U CN201822240021U CN209336530U CN 209336530 U CN209336530 U CN 209336530U CN 201822240021 U CN201822240021 U CN 201822240021U CN 209336530 U CN209336530 U CN 209336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eat
backrest
sliding rail
backres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00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攻关
张玉
郑露菊
窦兰宝
王腾
王玉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le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00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6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该汽车座椅包括:靠背组件、座垫侧臂、上滑轨、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座垫侧臂设置在靠背组件的前侧且与靠背组件铰接相连,上滑轨设置在靠背组件和座垫侧臂的下方,上滑轨上设置有滑轨搭接板,且第一连杆组件包括:后侧连杆、中间连杆,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后连杆、前侧连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可以保证当靠背组件发生前倾时,座垫支撑杆可以发生独立于靠背组件的转动,从而保证当汽车座椅前倾时,靠背组件的翻折角度较大,并且座垫支撑杆的下沉角度较大,从而保证汽车座椅可以为需要上、下车的乘客提供较大的空间。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座椅前倾机构为四连杆,中排座椅调节后使后排乘客能够上下车的结构中,结构相对较简单的四连杆机构对车身空间要求较高且乘客上下车空间较小,如果一度增加乘客上下车空间,则需牺牲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增高座椅H点高度及大腿支撑高度,且四连杆,靠背折叠前倾时,座椅后端悬臂大,没有支撑,稳定性较差。且四连杆结构折叠前倾时,靠背顶端距离车身顶棚距离减小,制约了此类型座椅适用于内部空间更大的MPV或大型SUV,对于相对空间较小的SUV则不合适。SUV对座椅的需求为整体厚度较小,即座垫上面到滑轨底面的距离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座椅,以解决汽车座椅在前倾时,靠背组件翻折角度较小,座垫侧臂下沉角度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组件、座垫侧臂、上滑轨、第一连杆组件、座椅支撑杆以及第二连杆组件,所述座垫侧臂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的前侧且与所述靠背组件铰接相连,所述上滑轨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和所述座垫侧臂的下方,所述上滑轨上设置有滑轨搭接板,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座垫侧臂与所述滑轨搭接板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后侧连杆、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设置在所述后侧连杆的前侧,所述后侧连杆和所述中间连杆的上端均与所述座垫侧臂铰接相连,所述后侧连杆和所述中间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滑轨搭接板铰接相连,所述座垫侧臂与所述靠背组件的铰接处设置有连动杆,所述座椅支撑杆与所述连动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杆与所述滑轨搭接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二后连杆、前侧连杆,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靠背组件、所述座椅支撑杆在同一处铰接相连,所述前侧连杆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杆的前侧,所述前侧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座椅支撑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后连杆(52)和所述前侧连杆的下端与所述滑轨搭接板铰接相连,且所述第二后连杆(52)的下端与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下端为同一铰接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杆的上端铰接点位于所述后侧连杆的上端铰接点的前方,所述后侧连杆的上端铰接点与所述中间连杆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上连杆,所述后侧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与所述中间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下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上端铰接点与所述前侧连杆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上连杆,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与所述前侧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下连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设置在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垫侧臂之间,所述靠背与所述调角器固定相连,所述调角器与所述座垫侧臂铰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调角器包括:调角器上连接板和调角器下连接板,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和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可以相对转动也可以相对固定,所述靠背与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相连,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与所述座垫侧臂铰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靠背组件与所述上滑轨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地板锁固定支架和锁钩固定支架,所述地板锁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的底部,所述锁钩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上滑轨上,所述锁钩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锁钩钢丝,以将所述靠背组件保持在竖直位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均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杆与所述后侧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中间连杆与所述前侧连杆之间的距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设置座垫侧臂,为设置座垫提供支撑,并且后侧连杆、靠背组件以及座垫侧臂三者铰接相连,可以提高座垫侧臂的支撑强度,保证座垫侧臂对乘客的支撑可靠。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实现了靠背组件与上滑轨的间接连接、座垫侧臂与上滑轨的间接连接、座垫支撑杆与上滑轨的间接连接,可以保证当靠背组件发生前倾时,座垫支撑杆可以发生独立于靠背组件的转动,从而保证当汽车座椅前倾时,靠背组件的翻折角度较大,并且座垫支撑杆的下沉角度较大,从而保证汽车座椅可以为需要上、下车的乘客提供较大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座椅,且汽车座椅还包括:下滑轨,所述上滑轨可沿所述下滑轨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滑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集成了靠背折叠放平功能和前倾功能,当靠背放平时,可以减小汽车座椅整体厚度,增加整车的储物空间,当靠背前倾时,后排乘客上车时,座椅靠背前倾留出避让空间,并且靠背组件前倾运动时,与座垫侧臂的下沉运动为独立运动,因此,可以实现在靠背组件翻折角度相同的情况下,座垫侧臂的下沉量增大,汽车座椅可向前滑动的距离增大,进而增大乘客的上、下车空间,并且,还可以保证滑轨解锁手柄的布置和防下潜位置的布置设计在舒适性以及合理设计范围内,从而提高人员操作舒适性能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被锁止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汽车座椅被锁止时的立体图;
图3是汽车座椅前倾时的示意图;
图4是汽车座椅前倾以及向前滑移时的示意图;
图5是汽车座椅的靠背发生翻折时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上连杆、第一下连杆、第二上连杆以及第二下连杆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汽车座椅100、靠背组件10、靠背11、调角器12、调角器上连接板121、调角器下连接板122、座垫侧臂20、座椅支撑杆21、连动杆22、横杆23、上滑轨30、滑轨搭接板31、滑轨解锁手柄32、第一连杆组件40、后侧连杆41、中间连杆42、第二连杆组件50、前侧连杆51、第二后连杆52、第一上连杆61、第一下连杆62、第二上连杆71、第二下连杆72、锁紧机构80、地板锁固定支架81、锁钩固定支架82、锁钩钢丝83、下滑轨9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6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100可以包括:靠背组件10、座垫侧臂20、上滑轨30、第一连杆组件40、座椅支撑杆21以及第二连杆组件50,靠背组件10可以为乘客坐在座椅上时提供后靠的支撑,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参考图1-图5所示,座垫侧臂20设置在靠背组件10的前侧,且座垫侧臂20与靠背组件10铰接相连,座垫侧臂20与靠背组件10的铰接处设置有连动杆22,座椅支撑杆21与连动杆22铰接,座椅支撑杆21设置在靠背组件10的前侧,且座椅支撑杆21呈开口朝后的“U”形结构,座垫可以放置在座垫侧臂20和座椅支撑杆21的上方,因此,通过设置座垫侧臂20,为设置座垫提供支撑。
如图1-图6所示,上滑轨30设置在靠背组件10和座垫侧臂20、座椅支撑杆21的下方,汽车座椅100还可以包括:下滑轨90,上滑轨30位于下滑轨90的上方,且上滑轨30可以相对于下滑轨90在汽车的前后方向上做滑移运动,上滑轨30可带动靠背组件10运动,从而实现靠背组件10在汽车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具体地,上滑轨30上设置有滑轨搭接板31,滑轨搭接板31设置在靠背组件10的前方,座垫侧臂20设置在滑轨搭接板31的上方,且座垫侧臂20与滑轨搭接板31间接相连,因此,通过设置滑轨搭接板31,可以为座垫侧臂20与上滑轨30连接提供支撑,又由于靠背组件10与座垫侧臂20铰接,因此可保证靠背组件10可以相对于下滑轨90做滑移运动,而且靠背组件10还可以相对于滑轨搭接板31进行转动,以此实现靠背组件10的前倾动作,从而增大该靠背组件10与后排座椅之间的距离,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轨搭接板31与上滑轨30是两个零件,且滑轨搭接板31与上滑轨30利用紧固件或利用其它连接工艺实现二者的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轨搭接板31可以与上滑轨30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减少零件数量,节省装配工时。
如图1-图6所示,汽车座椅100还可以包括滑轨解锁手柄32,滑轨解锁手柄32可以控制上滑轨30相对于下滑轨90的滑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3-图6所示,第一连杆组件40设置在座垫侧臂20与滑轨搭接板31之间,且第一连杆组件40可以包括:后侧连杆41、中间连杆42,中间连杆42设置在后侧连杆41的前侧,后侧连杆41和中间连杆42的上端均与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通过在座垫侧臂20的下方设置第一连杆组件40,可以提高座垫侧臂20的支撑强度,保证座垫侧臂20对乘客的支撑可靠。并且在向前推动靠背组件10时,推力可经靠背组件10传递至座垫侧臂20和后侧连杆41,使后侧连杆41、靠背组件10以及座垫侧臂20以后侧连杆41的下端铰接点为转动点发生转动,同时,靠背组件10与座垫侧臂20可在连杆22处发生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后侧连杆41和中间连杆42的下端与滑轨搭接板31铰接相连,也就是说,后侧连杆41的下端与中间连杆42的下端间隔开,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件40,不仅可以对座垫侧臂20进行支撑,而且实现了靠背组件10与滑轨搭接板31的间接连接,保证靠背组件10可相对于滑轨搭接板31发生前倾,因此,当中排(或前排)的汽车座椅100需要为后排的乘客提供上车空间时,通过向前推动靠背组件10,可以实现靠背组件10相对于上滑轨30进行向前倾斜,从而为后排乘客上、下车提供了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第二连杆组件50设置在座椅支撑杆21与滑轨搭接板31之间,且第二连杆组件50可以包括:第二后连杆52、前侧连杆51,第二后连杆52的上端与靠背组件10、座椅支撑杆21在同一处(连杆22处)铰接相连,前侧连杆51设置在中间连杆42的前侧,第二后连杆52设置在座椅支撑杆21与滑轨搭接板31之间,前侧连杆51设置在座椅支撑杆21与滑轨搭接板31之间,前侧连杆51和第二后连杆52的上端均与座垫支撑杆21铰接相连,前侧连杆51的下端与滑轨搭接板31铰接相连,第二后连杆52的下端与中间连杆42的下端为同一铰接点。通过设置第二连杆组件50,不仅可以对座垫侧臂20、座椅支撑杆21进行支撑,而且实现了座垫支撑杆21与滑轨搭接板31的间接连接。因此,当靠背组件10向前倾斜时,座垫支撑杆21可以发生向前滑移。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座椅支撑杆21上设置有横杆23,横杆23可与座椅支撑杆21相对固定,前侧连杆51的上端与横杆23铰接相连,以此实现前侧连杆51与座椅支撑杆21的铰接相连。
优选地,如图1-图6所示,前侧连杆51的高度大于中间连杆42以及后侧连杆41的高度,因此,座垫支撑杆21朝前上方倾斜,因此,不仅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坐感,而且可以增大座垫离地的高度,从而有利于增大座垫支撑杆21下沉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100,通过设置座垫侧臂20和座垫支撑杆21,为设置座垫提供支撑,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件40与第二连杆组件50,可以提高座垫侧臂20和座垫支撑杆21对座垫的支撑强度,保证座垫侧臂20和座垫支撑杆21对乘客的支撑可靠,并且实现了靠背组件10、座垫侧臂20、座垫支撑杆21与上滑轨30的间接连接,可以保证当靠背组件10发生前倾时,座垫侧臂20和座垫支撑杆21可以向前滑移,从而保证当汽车座椅100前倾时,靠背组件10的翻折角度较大,并且座垫支撑杆21的下沉角度较大,从而保证汽车座椅100可以为需要上、下车的乘客提供较大的空间。
具体地,参考图6所示,中间连杆42的上端铰接点位于后侧连杆41的上端铰接点的前方,后侧连杆41的上端铰接点与中间连杆42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上连杆61,后侧连杆41的下端铰接点与中间连杆42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下连杆62,因此,后侧连杆41、中间连杆42、第一上连杆61以及第一下连杆62组成第一组四连杆组件,因此,当推动靠背组件10时,推力传递至座垫侧臂20,进而使第一连杆组件40随之发生连动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二后连杆52的上端铰接点与前侧连杆51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上连杆71,第二后连杆52的下端铰接点与前侧连杆51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下连杆72,因此,第二后连杆52、前侧连杆51、第二上连杆71以及第二下连杆72组成第二组四连杆组件,因此,当推动靠背组件10发生前倾时,随着第二后连杆52的转动,第二上连杆71以及前侧连杆51随之发生转动。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中排(或前排)的汽车座椅100需要为后排乘客提供上、下车空间时,通过向前推靠背组件10,靠背组件10、座垫侧臂20和后侧连杆41以后侧连杆41的下端铰接点为转动点发生转动,同时,靠背组件10与座垫侧臂20可在连杆22处发生相对转动,随着靠背组件10的转动,第一连杆组件40随之发生向前的转动,导致第二后连杆52转动,进而推动第二上连杆71与前侧连杆51开始向前转动,座垫支撑杆21向前移动,并逐渐下沉,随着后侧连杆41、第二后连杆52、前侧连杆51的持续转动,座垫支撑杆21逐步地下沉,由于靠背组件10与座垫侧臂20可在连杆22处发生相对转动,且靠背组件10的转动与座垫支撑杆21的转动相对独立,并且前侧连杆51的高度大于后侧连杆41的长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100相对于靠背组件10与座垫侧臂20固定连接的传统汽车座椅来讲,在相同的靠背组件10翻折角度下,可以增大座垫支撑杆21的最大下沉角度,即座垫支撑杆21的下沉量增大,靠背组件10可向前滑动的距离增大。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可以对座椅整体的支撑性及强度起到了加强作用,通过两组四连杆组件的共同转动,不仅可以实现座椅整体的翻折,还能保证靠背组件10的前倾角度较大的同时,保证座垫支撑杆21的最大下沉角度的较大(即下降高度大),保证了汽车座椅100在前倾时可以为后排乘客提供较大的上、下车空间,并且不影响乘客的驾驶舒适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5所示,靠背组件10可以包括:靠背11、调角器12,调角器12设置在靠背11与座垫侧臂20之间,靠背11与调角器12固定相连,调角器12与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
靠背11可以为乘客坐在座椅上时,提供可背靠在座椅上的支撑,靠背11与调角器12固定相连,调角器12设置在靠背11与座垫侧臂20之间,且调角器12与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又第一连杆组件40与滑轨搭接板31铰接相连,因此,通过设置调角器12、座垫侧臂20和第一连杆组件40,不仅可以实现靠背11与滑轨搭接板31的间接相连,从而实现靠背11可相对于下滑轨90进行滑动,而且可以实现靠背11进行转动时,调角器12可跟随座垫侧臂20的转动轨迹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靠背11相对于上滑轨30的前倾。
进一步地,调角器12可以包括:调角器上连接板121和调角器下连接板122,调角器上连接板121和调角器下连接板122可以相对转动也可以相对固定,靠背11与调角器上连接板121相连,调角器下连接板122与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也就是说,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靠背11固定连接,且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为可以相对转动也可相对固定,在具体实施例中,当需要后排的汽车座椅100运载乘客时,将中排的汽车座椅100的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固定锁止,此时推动靠背11可实现靠背11的前倾,从而为乘客上、下车提供空间,当后排的汽车座椅100需要运载货物时,可以将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进行解锁,此时推动靠背11可以实现靠背11以及调角器上连接板121整体以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靠背11向前折叠放平(例如靠背11与座垫贴合),方便用户在后排存放体积较大的物品,提升车辆的存储空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3-图4所示,靠背组件10与上滑轨30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80,锁紧机构80可以将靠背组件10与上滑轨30进行锁止,使靠背组件10与上滑轨30相对固定。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锁紧机构80可以包括:地板锁固定支架81和锁钩固定支架82,地板锁固定支架81设置在靠背组件10的底部,锁钩固定支架82设置在上滑轨30上,锁钩固定支架82上设置有锁钩钢丝83,锁钩钢丝83与地板锁固定支架81连接,以将靠背组件10保持在竖直位置,通过设置锁紧机构80,当汽车座椅100不需要为乘客提供上车或者下车空间以及为汽车提供储存空间时,可以保证汽车座椅100固定可靠,从而有利于提高乘客乘坐汽车座椅100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此时将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固定锁止,不妨碍靠背11向前折叠放平。而当靠背组件10需要整体前倾时,将锁紧机构80解锁,此时,调角器下连接板122与上滑轨30分离,实现抬起。
具体地,如图2-图5所示,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均设置在锁紧机构80的前方,有利于提高锁紧机构80的可靠性和汽车座椅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中间连杆42与后侧连杆41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连杆42与前侧连杆51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图3-图4所示,在靠背11向前转动过程中,靠背11和座垫侧臂20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随着后侧连杆41翻折角度增大,靠背11翻折角度增大,使得座垫支撑杆21向下旋转的角度增大,也就使得固定在座垫支撑杆21上的座垫向下旋转的角度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100集成了靠背11折叠放平功能(如图5所示)和前倾功能(如图3-图4所示),当靠背11放平时,可以减小汽车座椅100整体厚度,增加整车的储物空间,例如通过调节二排座椅的靠背11,使得靠背11放平,再加上第三排座椅的靠背11放平,将二三排座椅及座椅后端的行李箱连成整片区域,利于放置较大体积的物品,增加了整车空间的利用率。
当靠背11前倾时,后排乘客上车时,座椅靠背11前倾留出避让空间,并且靠背组件10前倾运动时,座垫支撑杆21发生下沉运动,因此,可以增大乘客的上、下车空间。
第一连杆组件40是靠背前倾四连杆,第二连杆组件50是座垫下沉四连杆。
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设置在汽车座椅100的左右两侧,有利于提高汽车座椅100的稳定性。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处于设计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锁紧机构80和调角器12均处于锁止状态,此时座椅两侧的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均处于零自由度状态,能够将座垫和靠背11稳定支撑。
图3是靠背组件10整体前倾的示意图,当后排乘客需要上下车时,将座椅后端的锁紧机构80进行解锁,参照图3所示,向前推靠背11,靠背11通过连杆22带动座垫侧臂20、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组合转动,实现座椅整体的翻折,需要说明的是,在向前转动过程中,靠背11和调角器上连接板121、调角器下连接板122视为整体,三者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为整体的平面运动。因第二连杆组件50的作用,靠背组件10前倾翻折后的最后端(即连动杆22所在位置)相较传统的四连杆机构在车辆X方向能避让更多乘客上下车空间,且座椅头枕相较传统的四连杆机构Z向降低,可同时适用于较小型的SUV/MPV及大型SUV/MPV。
对于靠背11恢复到设计状态(图1所示状态)的过程,同上述前倾运动过程相反。通过靠背11向后转动驱动,使得两组四连杆组件共同作用实现靠背11向后整体转动,直至恢复到设计使用状态。
图4是靠背组件10、上滑轨30向前滑动示意图,对于靠背11向前翻折后,骨架内部结构上存在解锁机构可将滑轨的解锁机构(滑轨解锁手柄32)下压,将滑轨解锁,这样就使得靠背组件10前倾后整体向前滑动,尽可能地增加后排乘客上下车的空间。
图5是靠背组件10放倒状态示意图,靠背11可围绕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的铰接点进行前后角度调节,且座垫高度及前后位置保持不动,即两组四连杆均不发生运动,此时,靠背11围绕该铰接点可进行大范围角度前后调节,不受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运动行程限制,满足乘客平躺舒适性要求;同时,因靠背11单独进行角度调节时与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调节没有联系,座椅H点与地板之间的距离可设置得较小,汽车座椅100的舒适性较好;结合第三排座椅靠背放平,二三排座椅及座椅后端的行李箱连成整片区域,利于放置较大体积的物品,增加了整车空间的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汽车座椅100,且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主要针对三排座椅汽车,该汽车座椅100可以设置在汽车的前排或中排,也可以设置在汽车的后排。当后排乘客实现上下车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中排汽车座椅100,增大上车空间,实现上下车的便利性。
当汽车座椅100是后排座椅时,通过将靠背11前倾,可带动座垫侧臂20、座垫支撑杆21下沉且向前滑移,由此可以增大靠背11与后车厢之间的距离,对于SUV车型来讲,方便在后车厢放置体积较大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将调角器上连接板121与调角器下连接板122之间增加连杆22,靠背11前倾放倒时,连杆22驱动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组合旋转,此结构因设置第一连杆组件40和第二连杆组件50的多连杆结构,对座椅整体的支撑性及强度起到了加强作用。同时,因运动原理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靠背11前倾翻折后,能避让更多乘客上下车空间,且座椅头枕相较四连杆机构Z向降低,可同时适用于较小型的SUV/MPV及大型SUV/MPV。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组件(10);
座垫侧臂(20),所述座垫侧臂(20)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10)的前侧且与所述靠背组件(10)铰接相连;
上滑轨(30),所述上滑轨(30)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10)和所述座垫侧臂(20)的下方;
第一连杆组件(40),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0)设置在所述座垫侧臂(20)与所述上滑轨(30)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0)包括:后侧连杆(41)、中间连杆(42),所述中间连杆(42)设置在所述后侧连杆(41)的前侧,所述后侧连杆(41)和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上端均与所述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所述后侧连杆(41)和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下端均与所述上滑轨(30)铰接相连;
座椅支撑杆(21),所述座垫侧臂(20)与所述靠背组件(10)的铰接处设置有连动杆(22),所述座椅支撑杆(21)与所述连动杆(22)铰接;
第二连杆组件(50),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设置在所述座椅支撑杆(21)与所述上滑轨(30)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包括:第二后连杆(52)、前侧连杆(51),所述第二后连杆(52)的上端与所述靠背组件(10)、所述座椅支撑杆(21)在同一处铰接相连,所述前侧连杆(51)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杆(42)的前侧,所述前侧连杆(51)的上端与所述座椅支撑杆(21)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后连杆(52)和所述前侧连杆(51)的下端均与所述上滑轨(30)铰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上端铰接点位于所述后侧连杆(41)的上端铰接点的前方,所述后侧连杆(41)的上端铰接点与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上连杆(61),所述后侧连杆(41)的下端铰接点与所述中间连杆(42)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一下连杆(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连杆(52)的上端铰接点与所述前侧连杆(51)的上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上连杆(71),所述第二后连杆的下端铰接点与所述前侧连杆(51)的下端铰接点之间形成第二下连杆(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10)包括:靠背(11)、调角器(12),所述调角器(12)设置在所述靠背(11)与所述座垫侧臂(20)之间,所述靠背(11)与所述调角器(12)固定相连,所述调角器(12)与所述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角器(12)包括:调角器上连接板(121)和调角器下连接板(122),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121)和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22)可以相对转动也可以相对固定,所述靠背(11)与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121)相连,所述调角器下连接板(122)与所述座垫侧臂(20)铰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组件(10)与所述上滑轨(30)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80)包括:地板锁固定支架(81)和锁钩固定支架(82),所述地板锁固定支架(81)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10)的底部,所述锁钩固定支架(82)设置在所述上滑轨(30)上,所述锁钩固定支架(82)上设置有锁钩钢丝(83),以将所述靠背组件(10)保持在竖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4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50)均设置在所述锁紧机构(80)的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杆(42)与所述后侧连杆(4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中间连杆(42)与所述前侧连杆(51)之间的距离。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100)。
CN201822240021.7U 2018-12-28 2018-12-28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Active CN209336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021.7U CN2093365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0021.7U CN2093365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530U true CN209336530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0021.7U Active CN2093365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523A (zh) * 2020-03-18 2020-06-23 上海延锋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坐垫独立下沉的汽车座椅
CN11255009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523A (zh) * 2020-03-18 2020-06-23 上海延锋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坐垫独立下沉的汽车座椅
CN111319523B (zh) * 2020-03-18 2021-06-04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坐垫独立下沉的汽车座椅
CN112550099A (zh) * 2020-12-17 2021-03-26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2921B2 (en) Vehicle seat
US7980617B2 (en) Vehicle seat with back-support and shoulder-support wings
US6827394B2 (en) Vehicle seat system
US10926673B2 (en) Vehicle seat
US7823950B2 (e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CN100430262C (zh) 可降低收合入底板的机动车辆座椅总成
CN106573553A (zh)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US6499787B2 (en) Collapsible vehicle seat assemblies
CN101522464B (zh) 具有传动杆的折叠放平座椅组件
CN101578197B (zh) 直立和跪撑座椅
CN209336531U (zh)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5934364B (zh) 轿车下倾座椅
CN107054176A (zh) 带中央垫体和控制台扶手的车辆座椅
CN209336530U (zh)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8215948B (zh) 安装在驾驶舱内的座椅以及车辆
CN207942949U (zh) 座椅组件
CN106560341B (zh) 用于使车辆后座放倒的装置
CN109353254A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的换向式汽车座椅
CN209225001U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的换向式汽车座椅
CN109130966B (zh) 具有解锁手柄的座椅以及车辆
CN209336532U (zh)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6900206U (zh) 具有前倾功能的座椅以及车辆
CN216374283U (zh) 利用后备厢空间来使后排座椅变形的汽车
CN206900209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CN109130972B (zh) 具有多连杆机构和滑轨解锁件的座椅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