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3370U -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3370U
CN209333370U CN201822153486.9U CN201822153486U CN209333370U CN 209333370 U CN209333370 U CN 209333370U CN 201822153486 U CN201822153486 U CN 201822153486U CN 209333370 U CN209333370 U CN 209333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or
sealing
piston
cylinde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34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NGXIA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NGXIA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NGXIA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NGXIA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534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3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3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3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应用在瓦斯过滤网的清理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气筒、轴套和第二活塞,气筒内壁上设有卡环,轴套设置在气筒的筒底且与卡环的内圈过盈配合,气筒与轴套之间被卡环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第二活塞滑动在气筒内,气筒筒底开设有排气孔,气筒底部设有与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气筒外壁连接有气密筒,气密筒上设有用于与气泵连接的气嘴,气密筒内设有用于控制气嘴启闭的控制件;气筒上设有用于封闭筒口并调节上空腔内气压的弹性调节件;当第二活塞移动至气筒底部时,轴套上设有使第二活塞回移的复位件;其优点是:通过高压气体对过滤网进行瞬间喷射,提高了过滤网的清理效果。

Description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斯过滤网的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大力发展,其中利用低浓度煤矿瓦斯气和各种高炉尾气发电是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和柴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发电相比,制约低浓度煤矿瓦斯气和各种高炉尾气发电项目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如何净化燃气。
公告号为CN2073424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浓度瓦斯过滤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安装腔分隔为沉降室和过滤室且沉降室的下部和过滤室的下部连通,过滤室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沉降室的横截面的面积;沉降室的上部设有进气口,过滤室的上部设有出风口;过滤室内自下而上的布置有粗过滤装置和细过滤装置;所述丝网滤芯由气液过滤网编制而成。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过滤网长期使用后杂质容易堵在网眼里,由于过滤网往往采用的是高密度钢丝网,网眼细小,利用普通的风机对过滤网进行吹气清理时,气流的强度不够,使得过滤网的清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优点是:通过高压气体对过滤网进行瞬间喷射,提高了过滤网的清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包括气筒、轴套和第二活塞,所述气筒内壁上设有卡环,所述轴套设置在气筒的筒底且与卡环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气筒与轴套之间被卡环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在气筒内,所述气筒筒底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气筒底部设有与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
所述气筒外壁连接有气密筒,所述气密筒上设有用于与气泵连接的气嘴,所述气密筒内设有用于控制气嘴启闭的控制件;所述气筒上设有用于封闭筒口并调节上空腔内气压的弹性调节件;当所述第二活塞移动至气筒底部时,所述轴套上设有使第二活塞回移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通过控制件相上空腔内输入压缩空气,当上空腔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后,弹性调节件调整上空腔与轴套连通,高压空气流入轴套内,使得第二活塞被瞬间推动并压缩空气从出气管排出,气流的强度增强,从而提高了过滤网清洗的效果;随后第二活塞在复位件作用下自动回移到初始位置,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连接在气密筒筒底的第二压缩弹簧、滑动在气密筒内的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通过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与第一密封塞抵触,所述气密筒筒壁上开设有与上空腔连通的第一气孔,当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塞封闭第一气孔,所述第二密封塞部分伸出气密筒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按下第二密封活塞,使第一密封活塞向下移动,此时第一气孔位于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之间,使得第一气孔打开,空气进入上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沿气筒高度方向从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端盖、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活塞,所述端盖与气筒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端盖和第一活塞抵触,所述第一活塞位于轴套上方,当第一压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与轴套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空腔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强度并大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力后,第一活塞便向上移动,使得上空腔与轴套连通,高压气体进入轴套内,操作者可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一压缩弹簧来调整上空腔内的气压强度,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包括开设在轴套靠近气筒筒底一端的回气孔和圆孔,所述圆孔位于回气孔上方,所述圆孔和回气孔均沿轴套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气筒筒壁上设有与气密筒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贯穿气密筒,所述第二气孔位于端盖和第一活塞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侧壁设有环形槽,当所述第二密封塞与气筒筒底抵触时,所述圆孔部分位于第二密封塞上方,所述回气孔与环形槽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松开第二密封塞后,第一气孔关闭,第二气孔打开,由于第二活塞向下移动时,部分高压空气通过圆孔和回气孔进入第二空腔内,当第二活塞与气筒筒底抵触后,第二活塞的上方为低压,第二空腔内的高压空气从回气孔进入环形槽内,从而推动第二活塞向上移动;第二活塞移动的过程中,其上方的空气被压缩,推动第一活塞向上移动,被压缩的空气通过第二气孔进入气密筒内,然后排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密筒筒底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穿进第一密封塞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柱减小了第二压缩弹簧在压缩时出现歪斜的情况,提高了第一密封塞移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活塞底面设有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杆起到了对第二活塞移动的导向作用,减小了第二活塞移动时歪斜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筒筒底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出气管插接在第一固定环上,所述第一固定环外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上插接有截面为U形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一端与出气管抵触,另一端位于第二固定环外且延伸有挡板,所述气筒底部设有若干沿挡板周边分布的基座,各个所述基座与挡板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出气管时,操作者先拉动密封环与第一固定环分离,然后将出气管套在第一固定环上,松开密封环,密封环在压缩的弹性力下自动回移,密封环的一端插入出气管和第二固定环之间,将出气管抱紧在第一固定环上,实现了出气管的密封,简单快捷,由于出气管与气筒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操作者对出气管的安装、更换及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环与出气管抵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密封垫增加了出气管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橡胶凸棱,所述弹性密封垫上内凹有供橡胶凸棱嵌入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凸棱与环槽槽壁的挤压,减小了气体从弹性密封垫与出气管之间间隙泄漏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高压气流对过滤网的瞬间喷射,提高了过滤网的清理效果,设置的弹性调节件方便了操作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喷射气流的强度;复位件则使得第二活塞自动复位,使得装置可持续性工作;
2.出气管与气筒的可拆卸连接给操作者对出气管的安装、维修或更换提供了便利,通过橡胶凸棱和环槽的配合提高了出气管连接处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气筒;11、轴套;12、第二活塞;13、卡环;14、上空腔;15、下空腔;16、排气孔;17、出气管;18、气密筒;181、气嘴;2、控制件;21、第二压缩弹簧;22、第一密封塞;23、第二密封塞;24、连杆;25、第一气孔;3、弹性调节件;31、端盖;32、第一压缩弹簧;33、第一活塞;4、复位件;41、回气孔;42、圆孔;43、第二气孔;44、环形槽;5、导向柱;51、导向杆;6、第一固定环;61、第二固定环;62、密封环;621、挡板;63、基座;631、压缩弹簧;64、弹性密封垫;65、凸棱;651、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气筒1、轴套11和第二活塞12,轴套11竖直设置在气筒1筒底且与气筒1同轴分布,气筒1内壁上设有卡环13,卡环13内圈与轴套11过盈配合,使得气筒1与轴套11之间被卡环13分隔为上空腔14和下空腔15,第二活塞12滑动在轴套11内,且单第二活塞1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活塞12位于远离气筒1筒底的一端,气筒1筒底开设有排气孔16,第二活塞12底面设有一端穿出排气孔16的导向杆51,导向杆51尺寸小于排气孔16直径,气筒1底部设有与排气孔16连通的出气管17。
如图1所示,气筒1外壁连接有气密筒18,气密筒18上设有用于与气泵连接的气嘴181,气密筒18内设有用于控制气嘴181启闭的控制件2;气筒1上设有用于封闭筒口并调节上空腔14内气压的弹性调节件3;当第二活塞12移动至气筒1底部时,轴套11上设有使第二活塞12回移的复位件4。
如图1所示,控制件2包括沿气密筒18高度方向从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第二密封塞23、连杆24、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压缩弹簧21,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密封塞23均滑动在气密筒18内,连杆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密封塞23连接,第二压缩弹簧21的一端与气密筒18筒底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密封塞22抵触;当第二压缩弹簧21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密封塞22封闭第一气孔25,第二密封塞23部分伸出气密筒18外。气密筒18筒底还设有导向柱5,导向柱5的一端穿进第一密封塞22内。
如图1所示,弹性调节件3包括沿气筒1高度方向从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端盖31、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活塞33,端盖31与气筒1内壁连接,将气筒1筒口封闭,第一活塞33滑动在气筒1内,第一压缩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端盖31和第一活塞33抵触,第一活塞33位于轴套11上方,当第一压缩弹簧32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活塞33与轴套11抵触,使得上空腔14与轴套11之间封闭。
如图1所示,复位件4包括若干开设在轴套11靠近气筒1筒底一端的圆孔42和回气孔41,圆孔42和回气孔41均沿轴套11的轴线周向等距分布,且圆孔42位于回气孔41上方,气筒1筒壁上设有与气密筒18连通的第二气孔43,第二气孔43贯穿气密筒18,第二气孔43位于端盖31和第一活塞33之间,第一密封塞22将第一气孔25封闭时,第二气孔43位于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密封塞23之间,与大气连通;第二密封塞23侧壁设有环形槽44,当第二密封塞23与气筒1筒底抵触时,圆孔42部分位于第二密封塞23上方,回气孔41与环形槽44相对应。
动作过程:操作者按下第二密封塞23,推动第一密封塞22向靠近气密筒18筒底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压缩弹簧21被压缩,第一气孔25打开,第二气孔43被第二密封塞23堵住;压缩空气通过第一气孔25进入上空腔14内,当上空腔14内的气压到达一定程度并大于第一压缩弹簧32的弹性力时,高压空气推动第一活塞33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活塞33与轴套11分离,高压空气瞬间涌入轴套11内,推动第二活塞12向靠近气筒1筒底方向移动,直至其与气筒1筒底抵触,从而使得轴套11内的空气被瞬间压缩并从出气管17喷射出去,高压气体打在过滤网上并穿过网眼,使得过滤网网眼中的杂质被快速清除,提高了过滤网清理的效果和效率。
第二活塞12向下气筒1筒底移动的过程中,部分被压缩的高压空气通过圆孔42和回气孔41进入下空腔15内,当第二活塞12到达气筒1筒底后,由于上空腔14内的压缩空气被分散至轴套11内,气压下降,第一活塞33在第一压缩弹簧32的推动下再次抵在轴套11上,与此同时,操作者手松开第二密封塞23,第一密封塞22在第二压缩弹簧21的推动下回移,第一气孔25封闭,第二气孔43连通;下空腔15内的高压空气通过回气孔41进入环形槽44内,此时环形槽44内的气压大于第二活塞12上方的气压,第二活塞12便向远离气筒1筒底方向移动。
当第二活塞12位于环形槽44的下部分将回气孔41堵住时,回气孔41与环形槽44相对应,继续推动第二活塞12回移,第二活塞12上方的空气被逐渐压缩,推动第一活塞33向上移动并越过第二气孔43,第二活塞12上方的空气便通过第二气孔43排至外界,第二活塞12回移至初始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出气管17与气筒1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操作者对出气管17的更换和维修,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气筒1筒底设有与出气管17同轴分布的第一固定环6,出气管17插接在第一固定环6上,即出气管17套在第一固定环6上,第一固定环6外设有第二固定环61,第二固定环61上插接有密封环62,密封环62的截面为U形,密封环62的一端与出气管17抵触并将出气管17抱紧在第一固定环6上,另一端位于第二固定环61外且延伸有挡板621,挡板621亦呈环形,气筒1底部设有若干沿挡板621周边分布的基座63,各个基座63与挡板621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631,压缩弹簧631处于被压缩状态,使得挡板621保持与气筒1底部抵紧的状态,实现对出气管17的固定和密封。
如图3所示,当需要拆卸出气管17时,操作者克服压缩弹簧631的弹性力,拉动密封环62与第二固定环61分离,便可将出气管17从第一固定环6上卸下,实现了出气管17的快拆,省时省力。
如图3所示,密封环62与出气管17抵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密封垫64,出气管17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橡胶凸棱65,弹性密封垫64上内凹有供橡胶凸棱65嵌入的环槽651;当密封环62插入出气管17和第二固定环61之间时,弹性密封垫64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使得密封环62与出气管17之间的间隙缩小,同时橡胶凸棱65与环槽651槽壁抵紧,阻隔了气体从弹性密封垫64与出气管17之间的泄漏,提高了出气管17连接的气密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筒(1)、轴套(11)和第二活塞(12),所述气筒(1)内壁上设有卡环(13),所述轴套(11)设置在气筒(1)的筒底且与卡环(13)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气筒(1)与轴套(11)之间被卡环(13)分隔为上空腔(14)和下空腔(15),所述第二活塞(12)滑动在气筒(1)内,所述气筒(1)筒底开设有排气孔(16),所述气筒(1)底部设有与排气孔(16)连通的出气管(17);
所述气筒(1)外壁连接有气密筒(18),所述气密筒(18)上设有用于与气泵连接的气嘴(181),所述气密筒(18)内设有用于控制气嘴(181)启闭的控制件(2);所述气筒(1)上设有用于封闭筒口并调节上空腔(14)内气压的弹性调节件(3);当所述第二活塞(12)移动至气筒(1)底部时,所述轴套(11)上设有使第二活塞(12)回移的复位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包括连接在气密筒(18)筒底的第二压缩弹簧(21)、滑动在气密筒(18)内的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密封塞(23),所述第一密封塞(22)和第二密封塞(23)通过连杆(24)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1)与第一密封塞(22)抵触,所述气密筒(18)筒壁上开设有与上空腔(14)连通的第一气孔(25),当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塞(22)封闭第一气孔(25),所述第二密封塞(23)部分伸出气密筒(18)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3)包括沿气筒(1)高度方向从上之下依次分布的端盖(31)、第一压缩弹簧(32)和第一活塞(33),所述端盖(31)与气筒(1)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端盖(31)和第一活塞(33)抵触,所述第一活塞(33)位于轴套(11)上方,当第一压缩弹簧(3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活塞(33)与轴套(11)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4)包括开设在轴套(11)靠近气筒(1)筒底一端的回气孔(41)和圆孔(42),所述圆孔(42)位于回气孔(41)上方,所述圆孔(42)和回气孔(41)均沿轴套(1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气筒(1)筒壁上设有与气密筒(18)连通的第二气孔(43),所述第二气孔(43)贯穿气密筒(18),所述第二气孔(43)位于端盖(31)和第一活塞(33)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23)侧壁设有环形槽(44),当所述第二密封塞(23)与气筒(1)筒底抵触时,所述圆孔(42)部分位于第二密封塞(23)上方,所述回气孔(41)与环形槽(44)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筒(18)筒底设有导向柱(5),所述导向柱(5)的一端穿进第一密封塞(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12)底面设有导向杆(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1)筒底设有第一固定环(6),所述出气管(17)插接在第一固定环(6)上,所述第一固定环(6)外设有第二固定环(61),所述第二固定环(61)上插接有截面为U形的密封环(62),所述密封环(62)的一端与出气管(17)抵触,另一端位于第二固定环(61)外且延伸有挡板(621),所述气筒(1)底部设有若干沿挡板(621)周边分布的基座(63),各个所述基座(63)与挡板(621)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6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62)与出气管(17)抵触的一侧设有弹性密封垫(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曝气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7)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橡胶凸棱(65),所述弹性密封垫(64)上内凹有供橡胶凸棱(65)嵌入的环槽(651)。
CN201822153486.9U 2018-12-20 2018-12-20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Active CN209333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3486.9U CN209333370U (zh) 2018-12-20 2018-12-20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3486.9U CN209333370U (zh) 2018-12-20 2018-12-20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3370U true CN209333370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3486.9U Active CN209333370U (zh) 2018-12-20 2018-12-20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3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4845A (zh) 可自动清理的供粉中心
CN105923253B (zh) 按压式泡沫泵及其喷量控制方法
CN109939524B (zh) 一种用于厂房的除尘设备
CN209333370U (zh) 气动曝气自控装置
CN205078540U (zh) 快速排气的打刀缸
CN207412896U (zh) 自动更换滤芯的过滤器
CN203489651U (zh) 回转窑窑尾高温收尘装置
CN211840048U (zh) 一种夹取砂芯用驱动气缸
CN204892175U (zh) 恒压供粉中心
CN207359558U (zh) 一种用于模具吹气顶出机构的气阀开关
CN2446118Y (zh) 定量灌装阀
CN204911862U (zh) 可自动清理的供粉中心
CN202203978U (zh) 一种吹风箱
CN2900144Y (zh) 吹瓶机上的吹瓶装置
CN102094655A (zh) 喷浆机
CN209449444U (zh) 一种便携式充气宠物伞
CN211631237U (zh) 果树杂交授粉装置
CN212632118U (zh) 带导流内锥的端盖型滤筒及除尘装置
CN208799886U (zh) 肥料尾气除尘装置
CN106670203A (zh) 一种富勒烯粗灰无尘化收集装置及其收集方法
CN113274832A (zh) 一种工程钻孔打洞岩土施工除尘器
CN100388965C (zh) 干混水泥除尘罐
CN206874739U (zh) 一种差分式柔性膜阻尼调节装置
CN206995886U (zh) 一种用于生产dop的干燥塔
CN208311130U (zh) 抽风装置及带有该抽风装置的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