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3102U -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3102U
CN209333102U CN201822138948.XU CN201822138948U CN209333102U CN 209333102 U CN209333102 U CN 209333102U CN 201822138948 U CN201822138948 U CN 201822138948U CN 209333102 U CN209333102 U CN 209333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assembly
intersection
connecting rod
point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89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利荣
刘增勋
吴思松
胡晓雷
刘晓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Ltd Co filed Critical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8221389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3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3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310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多个交叉杆组件,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且相邻之间两两铰接,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处设有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转动滑动的下拉部,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处设有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两个下端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的滑动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上述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通过多组的交叉杆组件的铰接连接,使得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健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生活水平日趋提升以及大众对于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健身器材作为一种专职高效的锻炼手段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更多其他领域在健身器材领域上的结合与运用向消费者提供了具有更好使用效果与用户体验的产品。
在气动健身领域的气动综合训练机中,使用者通过确定做功方向并反复做功的方式进行身体机能的开发与锻炼,对于气动综合机而言,其中的运动机构往往决定了一款气动综合机使用效果的优劣。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气动综合机中的运动机构通常设置有偏心轮、气缸以及杆件结构,使用者通过对该运动机构做功,运动机构通过杆件结构带动偏心轮运动以此实现气缸的压缩,偏心轮与杆件结构通过将气缸产生的阻力分解传递至使用者的做功端以实现使用者对于气动综合机的抗阻训练。然而,该偏心轮运动机构不仅因为偏心轮的存在使得受力方向始终变化以至于机构偏摆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且气缸的行程较大以至于传导效率降低,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降低机构偏摆出现不稳定且具有较短行程以提高传导效率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该直线运动连杆机构通过多组的交叉杆组件的铰接连接,使得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上侧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上端点和第二上端点,所述交叉杆组件下侧具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下端点和第二下端点;至少两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所述交叉杆组件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一上端点依次铰接,所述交叉杆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二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上端点依次铰接,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中点均位于竖直轴线上;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中位于竖直轴线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上端点和所述第二上端点与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向下拉动的下拉部滑动连接,位于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和所述第二下端点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所述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和所述第二下端点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交叉杆组件之间的气缸,当所述下拉部沿竖直轴线向下做功时,所述交叉杆组件向下运动,所述气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的向下运动产生阻力,当所述下拉部停止下拉时,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优选地,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上端点设有第一驱动绞点,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二上端点设有第二驱动绞点,所述下拉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和所述第二驱动绞点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铰接。
优选地,所述下拉部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下拉连杆和第二下拉连杆,所述第一下拉连杆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拉连杆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绞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拉连杆与所述第二下拉连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下拉绞点,所述下拉绞点与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当向所述下拉绞点施加沿竖直轴线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气缸收缩,当施加在所述下拉绞点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拉绞点处沿竖直轴线向下延伸的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下端铰接有用以挂连绳索的转轮,通过所述绳索向下的下拉力以实现所述下拉部对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下拉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交叉杆组件包括沿竖直轴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底部设有相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固定的气缸座,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气缸的头部固定于第二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
优选地,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在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下端点分别设有第一滑动绞点与第二滑动绞点,所述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动绞点与所述第二滑动绞点铰链连接,以实现所述交叉杆组件在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下端点能够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
优选地,滑动部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下方的滑轨,所述滑轨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沿所述滑轨的水平延伸段滑动的滑槽。
优选地,还包括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连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还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转动连接以实现在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对所述滑轨转动滑动时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在所述滑轨上予以支撑。
优选地,所述滑轨上套接有可相对所述滑轨沿水平轴线运动的滑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铰接,通过所述滑套相对所述滑轨的水平滑动以实现所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水平位置的改变,通过所述支撑杆以实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对所述滑轨滑动与转动时所述滑轨对所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提供支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至少两组的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一次设置且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上下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通过上下相邻的四个端点分别两两铰接实现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两两连接,在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的上侧两个端点处设有下拉部与该交叉杆组件转动连接,在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的下侧两个端点处设有滑动部,气缸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之间,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多组的交叉杆组件铰接而成,因为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当沿该竖直轴线向靠近交叉杆组件的方向施力时,多个交叉杆组件由直杆所构成的封闭图形由方变扁、且相邻的中点互相靠近也即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彼此靠近,此时多个交叉杆组件中的直杆具有向下、向两边运动的趋势,在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的底端通过滑动部将这种向两边运动的趋势释放,使得在下拉部的作用下直线运动连杆机构能够得以正常的下拉,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之间的气缸受到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互相靠近也即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彼此靠近的运动的作用效果,也即气缸受到相邻两个交叉杆组件相对靠近的运动影响,此时气缸行程的压缩量与气缸的运动轴线相对竖直轴线的角度的余弦值的乘积即为两个相邻的交叉杆组件相对靠近运动的距离,因此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偏心轮运动机构的简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的简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组的交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直线运动连杆机构、2-偏心轮运动机构、111-第一驱动绞点、112-第二驱动绞点、113-下拉绞点、121-第一滑动绞点、122-第二滑动绞点、131-第一下拉连杆、132-第二下拉连杆、133-下拉杆、141-第一左连杆、142-第二右连杆、143-第二左连杆、144-第二右连杆、145-第三左连杆、146-第三右连杆、15-气缸、16-滑轨、17-支撑杆、2-交叉杆组件、211-第一上端点、212-第二上端点、221-第一下端点、222-第二下端点、23-中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偏心轮运动机构的简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的简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组的交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的现有技术中偏心轮运动机构的简易示意图中,偏心轮运动机构2通过对与偏心轮相连的杆件机构的做功,偏心轮转动并带动气缸压缩,气缸向偏心轮输出逆向于气缸压缩方向的阻力,通过偏心轮和杆件机构将阻力分解传递至与对杆件机构的做功处,可以看到上述运动过程在偏心轮通过转动带动气缸压缩时偏心轮处的受力方向始终变化使得机构产生偏摆的不良影响。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中,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不会因为力的方向的始终变化产生对于机构的偏摆。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23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2,至少两个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设置以实现全部中点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相邻四个端点两两铰接以实现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2的连接,为了便于更具体清晰的说明,规定对于任一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的上方左侧的端点为第一上端点211、右侧的端点为第二上端点212,沿竖直轴线的下方的左侧的端点为第一下端点221、右侧的端点为第二下端点222,因此,对于两两相邻的交叉杆组件2,上方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下端点221与下方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上端点211通过铰链连接,上方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二下端点222与下方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二上端点212通过铰链连接。除此以外,对于相邻两个交叉杆组件2两两铰接的多个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上端点211与第二上端点212处与可相对交叉杆组件2向下拉动的下拉部转动连接,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下端点221与第二下端点222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下拉部下拉时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气缸1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气缸15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并非单单是指气缸15设于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而是指气缸15可以设于任意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因为交叉杆组件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使得交叉杆组件2可以实现任意两者之间的靠近或远离,而单个的交叉杆组件2则无法实现这种运动,因此为了使得气缸15能够通过交叉杆组件2中任意两者之间的靠近或远离以带动气缸15产生气缸行程并做功,因此可以将气缸15设于任意两个交叉杆组件2之间,对于气缸15设于最底端的相邻的交叉杆组件2之间具有更好的运动效果或出于其他考虑因素得到的设置方式,都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交叉杆组件2中的两个直杆具有相同的长度,全部交叉杆组件2的中点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因此全部交叉杆组件2关于全部中点23所在的竖直轴线镜像对称。在本实施例中并没有严格限定全部交叉杆组件2的全部直杆具有相同的长度,对于均具有相同长度的直杆所构成的全部交叉杆组件2不仅关于竖直轴线镜像对称,而且上述由全部交叉杆组件2构成的机构还可以看作是由若干具有相同尺寸形状的菱形构成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当下拉部在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施加下拉力,全部菱形同样程度的向下运动且在竖直方向上压缩在水平方向上延展,无论交叉杆组件2采用何种长度都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下拉部在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上端点211设有第一驱动绞点111,在其第二上端点212设有第二驱动绞点112,下拉部通过铰链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驱动绞点111和第二驱动绞点112和交叉杆组件2铰接。具体而言,下拉部包括两个长度相同的第一下拉连杆131和第二下拉连杆132,第一下拉连杆131与交叉杆组件2通过第一驱动绞点111转动连接,第二下拉连杆132与交叉杆组件2通过第二驱动绞点112转动连接,第一下拉连杆131和第二下拉连杆13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下拉绞点113,下拉绞点113与全部交叉杆组件2的全部中点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当向下拉绞点113施加沿竖直轴线向下的作用力时,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并带动气缸15收缩,当施加在下拉绞点113的作用力消失时,气缸15带动交叉杆组件2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交叉杆组件2铰接以实现全部交叉杆组件2同时沿竖直轴线运动,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上端点211和第二上端点212随交叉杆组件2的向下运动具有向下和互相朝着远离彼此的方向的运动趋势,因此该第一上端点211的第一驱动绞点111与第一下拉连杆131铰接,该第二上端点212的第二驱动绞点112与第二下拉连杆132铰接,当在下拉绞点113处施加一个向下的下拉力时,与下拉部相连的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做向下的运动,此时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上端点211与第二上端点212具有沿水平轴线互相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的趋势,下拉部通过与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2铰接的第一驱动绞点111与第二驱动绞点112相对交叉杆组件2转动滑动以满足向下以及朝向两边的运动的趋势,以实现通过下拉部的下拉力对交叉杆组件2的下拉作用。设于任意两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气缸15受到压缩并输出阻力,当作用于下拉绞点113处的下拉力消失后,气缸15带动其相连的两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以此来带动其他交叉杆组件2同时朝向与下拉运动时相反的运动方向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拉绞点113处设有沿竖直轴线向下延伸的下拉杆133,下拉杆133具有与作用于下拉杆133处的下拉力相同的延伸方向,在下拉杆133的下端铰接有用以挂连绳索的转轮,通过施加于绳索上的向下的下拉力以实现下拉部对交叉杆组件2的下拉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下拉杆133的下端设置可绕旋转轴转动的转轮且于转轮上绕设绳索并由绳索传递下拉力的设置方式仅仅为一种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至于采用何种转轮或绳索都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记载通过简单置换得到的能够实现同样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在竖直轴线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2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分别设有用以装设第一滑动轮的第一滑动绞点121和用以装设第二滑动轮的第二滑动绞点122,在第一滑动轮与第二滑动轮的下方设有滑轨16,滑轨16设有可供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沿滑轨16的水平延伸段滑动的滑槽,当下拉部带动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时,第一滑动轮与第二滑动轮带动分别与之连接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滑动,以满足交叉杆组件2在向下运动时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具有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的运动趋势的要求。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交叉杆组件2包括沿竖直轴线自上而下一次设置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在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的底部设有相对该组的交叉杆组件2固定的气缸座,气缸15的底部固定在气缸座上,气缸15的头部固定在第二组的交叉杆组件2的直杆上。具体而言,第一组的交叉杆组件2包括自左上向右下延伸的第一左连杆141和自右上向左下延伸的第一右连杆142,同样的第二组的交叉杆组件2包括自左上向右下延伸的第二左连杆143和自右上向左下延伸的第二右连杆144,同样的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包括自左上向右下延伸的第三左连杆145和自右上向左下延伸的第三右连杆146,第一左连杆141与第一下拉连杆131铰接于第一驱动绞点111,第一右连杆142与第二下拉连杆132铰接于第二驱动绞点112。第一右连杆142与第二左连杆143铰接于竖直轴线的左侧,相对竖直轴线径向对称有第一左连杆141与第二右连杆144铰接于竖直轴线的右侧;同样的,第二右连杆144与第三左连杆145铰接于竖直轴线的左侧,相对竖直轴线径向对称有第二左连杆143与第三右连杆146铰接于竖直轴线的右侧。第三右连杆146的底端设有供第一滑动轮装设的第一滑动绞点121,第三左连杆145的底端设有供第二滑动轮装设的第二滑动绞点122,在第三左连杆145的底端设有相对第三左连杆145固定的气缸座,气缸座与气缸15的底部铰接,气缸15的顶部铰接于第二右连杆144,在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与滑轨16之间设有支撑部,支撑部分别与滑轨16以及第三右连杆146铰接,以实现滑轨16通过与第三右连杆146相连的支撑部对滑轨16上滑动的交叉杆组件2提供支撑。
当下拉部施加下拉力,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在下拉绞点113处,第一下拉连杆131与第二下拉连杆132将向下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左连杆141的第一驱动绞点111和第一右连杆142的第二驱动绞点112,第一组的交叉杆组件2受到合力沿竖直轴线并过中心的向下的作用力,第一左连杆141与第一右连杆142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且第一组的交叉连杆组件2具有整体向下运动的趋势,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交叉连杆组件2依次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同时在下拉部的下拉力的作用下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此时任意两根相连的直杆都具有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且整体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设于第三左连杆145与第二右连杆144之间的气缸15收缩并随同交叉连杆组件2朝向靠近滑轨16的方向运动,在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在滑轨16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时,设于第三右连杆146与滑轨16之间用以对交叉杆组件2提供支撑的支撑部同样朝向靠近滑轨16的方向转动,当下拉力消失、气缸15处于压缩状态时,气缸15具有向外伸展进行恢复的运动趋势,气缸15的这种伸展力作用在与之铰接的第二右连杆144和第三左连杆145上,使得第二右连杆144和第三左连杆145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这种远离运动即为气缸15作用于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上的一个向上的提拉力,在提拉力的作用下,第一滑动轮与第二滑动轮朝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滑动,设于第三右连杆146与滑轨16之间用以对交叉杆组件2提供支撑的支撑部同样朝向远离滑轨16的方向转动,交叉杆组件2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拉伸、在水平方向上收缩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向上运动,即气缸15带动交叉杆组件2进行逆向的复位运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滑轨16上套接有可相对滑轨16沿水平轴线运动的滑套,滑套上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杆17,支撑杆17与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铰接,通过滑套相对滑轨16的水平滑动以实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水平位置的改变,通过支撑杆17以实现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相对滑轨16滑动与转动时滑轨16对第三组的交叉杆组件2提供支撑。通过滑套改变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在滑轨16的水平延伸段上的位置,能够便于适应作用于不同竖直轴线位置的下拉力,在调整好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相对于滑轨16的水平延伸段上的位置后,锁紧滑套,以实现滑套与滑轨16之间的摩擦力与在气缸15压缩与伸展时作用于滑轨16上的横向分力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包括上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同样具有上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23)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2),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上侧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上端点(211)和第二上端点(212),所述交叉杆组件(2)下侧具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至少两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所述交叉杆组件(2)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与所述第一上端点(211)依次铰接,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邻的所述第二下端点(222)与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依次铰接,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中点(23)均位于竖直轴线上;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中位于竖直轴线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上端点(211)和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与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拉动的下拉部转动连接,位于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所述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气缸(15),当所述下拉部沿竖直轴线向下做功时,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运动,所述气缸(15)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向下运动产生阻力,当所述下拉部停止下拉时,所述气缸(15)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2)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上端点(211)设有第一驱动绞点(111),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二上端点(212)设有第二驱动绞点(112),所述下拉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111)和所述第二驱动绞点(112)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部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下拉连杆(131)和第二下拉连杆(132),所述第一下拉连杆(131)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拉连杆(132)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绞点(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拉连杆(131)与所述第二下拉连杆(13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下拉绞点(113),所述下拉绞点(113)与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中点(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当向所述下拉绞点(113)施加沿竖直轴线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气缸(15)收缩,当施加在所述下拉绞点(113)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气缸(15)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2)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拉绞点(113)处沿竖直轴线向下延伸的下拉杆(133),所述下拉杆(133)的下端铰接有用以挂连绳索的转轮,通过所述绳索向下的下拉力以实现所述下拉部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下拉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杆组件(2)包括沿竖直轴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底部设有相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固定的气缸座,所述气缸(15)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气缸(15)的头部固定于第二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在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与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分别设有第一滑动绞点(121)与第二滑动绞点(122),所述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动绞点(121)与所述第二滑动绞点(122)铰链连接,以实现所述交叉杆组件(2)在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下端点(221)与所述第二下端点(222)能够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部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下方的滑轨(16),所述滑轨(16)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沿所述滑轨(16)的水平延伸段滑动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连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轨(1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还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转动连接以实现在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对所述滑轨(16)转动滑动时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在所述滑轨(16)上予以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6)上套接有可相对所述滑轨(16)沿水平轴线运动的滑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铰接,通过所述滑套相对所述滑轨(16)的水平滑动以实现所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水平位置的改变,通过所述支撑杆(17)以实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对所述滑轨(16)滑动与转动时所述滑轨(16)对所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提供支撑。
10.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1)。
CN201822138948.X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33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948.XU CN20933310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948.XU CN20933310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3102U true CN20933310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894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33102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3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287A (zh) * 2018-12-19 2019-04-16 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1287A (zh) * 2018-12-19 2019-04-16 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CN109621287B (zh) * 2018-12-19 2023-12-15 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4040A (zh) 一种单个脐橙进料装置
CN209333102U (zh)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CN209185550U (zh) 一种馄饨折角装置
CN107571277A (zh) 一种用于抓取作业的机械手装置
CN102704182B (zh)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CN103264384B (zh) 串并混联式三自由度平动搬运机构
US7153245B2 (en) Golf exerciser
CN205058901U (zh) 压铆装置及全自动装订机
CN109621287A (zh)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CN205264232U (zh) 一种手动式连杆传动演示教具
CN205832583U (zh) 一种脚踏驱动式秋千
CN202505713U (zh) 一种按摩椅的三维按摩机芯
CN213965103U (zh) 一种武术刀具摆架
CN106015230B (zh) 一种带间距调整的贴覆机
CN109780012A (zh) 一种轴向双向锁定装置及悬吊康复设备
CN208970239U (zh) 一种通用型线束绞线装置
CN105833464B (zh) 可调整踩踏深度的椭圆机
CN209504693U (zh) 一种流延设备的摆动装置
CN205775223U (zh) 一种应用于电脑绣花机上的变速针杆驱动机构
CN206920118U (zh) 一种弹簧耐久度测试装置
CN208531847U (zh) 一种服装布料的碾平装置
CN206840351U (zh) 一种用于竹制品加工的切割装置
CN203726899U (zh) 一种剪刀式拉绳夹
CN109262483A (zh) 一种自适应角度重复定中平口钳
CN207886584U (zh) 一种椭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