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2520U -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32520U CN209332520U CN201821911846.0U CN201821911846U CN209332520U CN 209332520 U CN209332520 U CN 209332520U CN 201821911846 U CN201821911846 U CN 201821911846U CN 209332520 U CN209332520 U CN 209332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block
- bar
- buggy
- sleeve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设有滚轮的转运床板以及转运车,转运车顶部两侧框体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对接端和定位端,定位端的滑槽槽底上设有沉孔,与沉孔配合的T型杆底部穿过框体后与第一楔形块连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楔面接触,第二楔形块与水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底端铰接,传动连杆顶端与驱动连杆一端铰接,驱动连杆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挂钩机构连接;所述转运车的框体内侧设有水平支杆,水平支杆与传动连杆中段销轴铰接,且水平支杆与水平连杆的杆体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供挂放尿袋和引流管的机构,而且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隐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转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转运床是医院常见的一种转运设备,主要用于对患者的转运,例如术后患者就需要通过转运床从手术室转运至病房,其中处于无菌对接转运的考虑,现有技术中的转动多采用三个机构进行配合如下:
用于承受患者重量的转运床板以及分别与转运床板配合的手术床和转运车,医护人员首先将转运车推至手术室门口,由于转运车的车轮碾压过外界地面,为了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不被破坏,所以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会将手术床以及手术床上载有术后患者的转动床板推至手术室门口,并使得手术床与转运车对接,然后将手术床上的转运床板直接滑动推至转运车上,并利用转运车将术后患者推至病房。
现有技术中的转运床板和转运车结构较为简单,并没有设计放置患者尿袋和引流管的机构,导致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只能将尿袋和引流管放置在患者一侧,但是按照医护要求,尿袋和引流管的位置应当低于患者的身体,如此方可顺利实现导尿和排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供挂放尿袋和引流管的机构,而且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隐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设有滚轮的转运床板,以及转运车,转运车顶部的长度方向两侧框体上设有与滚轮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对接端和定位端,定位端的滑槽槽底上设有沉孔,与沉孔配合的T型杆底部穿过框体后与第一楔形块连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楔面接触,第二楔形块与水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底端铰接,传动连杆顶端与驱动连杆一端铰接,驱动连杆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挂钩机构连接;
所述转运车的框体内侧设有水平支杆,水平支杆与传动连杆中段销轴铰接,且水平支杆与水平连杆的杆体上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槽沉孔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于T型杆的竖直部杆体上,且第一楔形块顶触框体底面状态下,T型杆的水平部杆体于框体顶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楔面始终处于接触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挂钩机构包括与驱动连杆垂直连接的竖直杆和竖直杆底部垂直连接的水平杆,水平杆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向上折弯呈勾状,所述滑槽下方还设有与第一挂钩机构的水平杆垂直等高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垂直设有数根与所述水平杆平行且同向端部折弯的辅助挂钩,辅助挂钩与所述水平杆的折弯部对齐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挂钩机构还包括竖直杆顶部垂直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设有限位片且限位片滑动套设于套筒内部,套筒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呈曲面状,另一端与限位杆滑动配合,第三弹簧套设于限位片和套筒端部之间的限位杆杆体上,且第三弹簧一端与限位片连接、另一端与套筒端部内壁连接;所述转运床板底部于对应套筒处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底部开设有与套筒配合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车移动至手术室门口,在按照常规操作将手术床的转运床板沿转运车框体上的滑槽移动,转运床板的滚轮从滑槽的对接端移入并直至转运床板的四个滚轮完全移动至转运床上。上述过程中,当转运床板最先接触转运车的滚轮移动至滑槽定位端时,滚轮会碾压到T型杆,使得T型杆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而下移,T型杆的下移造成第一楔形块下移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而挤压推动第二楔形块做远离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第二楔形块通过水平连杆推动传动连杆转动,使得驱动连杆带动第一挂钩机构作靠近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挂钩机构水平杆的弯钩和辅助挂钩移出转运车外部,方便患者尿袋和引流管的挂接,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尿袋和引流管挂在合适位置的辅助挂钩或者第一挂钩机构的水平杆弯钩上;
同时限位杆也作朝向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由于第二楔形块及相关机构的移动是随着转运床板移动和碾压T型杆的动作而同步进行,所以限位杆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转运床板底部限位板的阻挡,即在转运床板和限位板尚未完成在滑槽上的行程之前,限位杆已经产生了水平位置,但是此刻限位板上的缺口尚未抵达与限位杆套筒的配合位置,所以限位杆的套筒会受到限位板的摩擦和阻挡并克服第三弹簧作相对限位杆的滑动,以补偿其位移量,当限位板上的缺口达到对应套筒处时,第三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套筒复位,实现套筒与限位板缺口的配合,从而对转运床板相对转运车进行限位即可。
当需要将转运床板从转运车上移出时,轻微抬起转运床板压住T型杆的滑轮,使得T型杆作复位运动且第二楔形块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复位移动,即可使得限位杆的套筒与限位板缺口分离,然后将转运床板平稳沿滑槽移动即可。
当T型杆完全复位,即T型杆的水平部与滑槽顶面平齐时,第一挂钩机构和辅助挂钩完全隐藏在转运车下方,防止第一挂钩机构和辅助挂钩的弯钩部暴露在转运车外侧伤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供挂放尿袋和引流管的机构,而且在非使用状态下进行隐藏。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术后患者转运装置于转运床板尚未完成滑动行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术后患者转运装置于转运床板完成滑动行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设有滚轮21的转运床板2,以及转运车1,转运车1顶部的长度方向两侧框体上设有与滚轮21滑动配合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对接端和定位端,定位端的滑槽11槽底上设有沉孔,与沉孔配合的T型杆3底部穿过框体后与第一楔形块32连接,滑槽沉孔内设有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套设于T型杆3的竖直部杆体上,且第一楔形块32顶触框体底面状态下,T型杆3的水平部杆体于框体顶面平齐(如图1所示);
第一楔形块32与第二楔形块41的楔面接触,且第一楔形块32和第二楔形块41的楔面始终处于接触状态,第二楔形块41与水平连杆42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杆42另一端与传动连杆43底端铰接,传动连杆43顶端与驱动连杆45一端铰接,驱动连杆45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挂钩机构连接;所述转运车1的框体内侧设有水平支杆44,水平支杆44与传动连杆43中段销轴铰接,且水平支杆44与水平连杆42的杆体上连接有第一弹簧46。
所述第一挂钩机构包括与驱动连杆45垂直连接的竖直杆51和竖直杆51底部垂直连接的水平杆52,水平杆52朝向第一楔形块32的端部向上折弯呈勾状,所述滑槽下方还设有与第一挂钩机构的水平杆垂直等高连接的连接杆(图中未显示),连接杆上垂直设有数根与所述水平杆平行且同向端部折弯的辅助挂钩(图中未显示),辅助挂钩与所述水平杆的折弯部对齐设置。
所述第一挂钩机构还包括竖直杆51顶部垂直设置的限位杆53,限位杆53朝向第一楔形块32的端部设有限位片54且限位片54滑动套设于套筒55内部,套筒55朝向第一楔形块32的端部呈曲面状,另一端与限位杆53滑动配合,第三弹簧56套设于限位片54和套筒55端部之间的限位杆53杆体上,且第三弹簧56一端与限位片54连接、另一端与套筒55端部内壁连接;所述转运床板2底部于对应套筒55处设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底部开设有与套筒55配合的缺口2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车移动至手术室门口,在按照常规操作将手术床的转运床板沿转运车框体上的滑槽移动,转运床板的滚轮从滑槽的对接端移入并直至转运床板的四个滚轮完全移动至转运床上。上述过程中,当转运床板最先接触转运车的滚轮移动至滑槽定位端时,滚轮会碾压到T型杆,使得T型杆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而下移,T型杆的下移造成第一楔形块下移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而挤压推动第二楔形块做远离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第二楔形块通过水平连杆推动传动连杆转动,使得驱动连杆带动第一挂钩机构作靠近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挂钩机构水平杆的弯钩和辅助挂钩移出转运车外部,方便患者尿袋和引流管的挂接,医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尿袋和引流管挂在合适位置的辅助挂钩或者第一挂钩机构的水平杆弯钩上;
同时限位杆也作朝向第一楔形块的水平移动,由于第二楔形块及相关机构的移动是随着转运床板移动和碾压T型杆的动作而同步进行,所以限位杆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转运床板底部限位板的阻挡,即在转运床板和限位板尚未完成在滑槽上的行程之前,限位杆已经产生了水平位置,但是此刻限位板上的缺口尚未抵达与限位杆套筒的配合位置,所以限位杆的套筒会受到限位板的摩擦和阻挡并克服第三弹簧作相对限位杆的滑动,以补偿其位移量,当限位板上的缺口达到对应套筒处时,第三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套筒复位,实现套筒与限位板缺口的配合,从而对转运床板相对转运车进行限位即可。
当需要将转运床板从转运车上移出时,轻微抬起转运床板压住T型杆的滑轮,使得T型杆作复位运动且第二楔形块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复位移动,即可使得限位杆的套筒与限位板缺口分离,然后将转运床板平稳沿滑槽移动即可。
当T型杆完全复位,即T型杆的水平部与滑槽顶面平齐时,第一挂钩机构和辅助挂钩完全隐藏在转运车下方,防止第一挂钩机构和辅助挂钩的弯钩部暴露在转运车外侧伤人。
Claims (5)
1.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包括底部四角处设有滚轮的转运床板,以及转运车,转运车顶部的长度方向两侧框体上设有与滚轮滑动配合的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为对接端和定位端,定位端的滑槽槽底上设有沉孔,与沉孔配合的T型杆底部穿过框体后与第一楔形块连接,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楔面接触,第二楔形块与水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水平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底端铰接,传动连杆顶端与驱动连杆一端铰接,驱动连杆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挂钩机构连接;
所述转运车的框体内侧设有水平支杆,水平支杆与传动连杆中段销轴铰接,且水平支杆与水平连杆的杆体上连接有第一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沉孔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于T型杆的竖直部杆体上,且第一楔形块顶触框体底面状态下,T型杆的水平部杆体于框体顶面平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的楔面始终处于接触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机构包括与驱动连杆垂直连接的竖直杆和竖直杆底部垂直连接的水平杆,水平杆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向上折弯呈勾状,所述滑槽下方还设有与第一挂钩机构的水平杆垂直等高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垂直设有数根与所述水平杆平行且同向端部折弯的辅助挂钩,辅助挂钩与所述水平杆的折弯部对齐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术后患者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机构还包括竖直杆顶部垂直设置的限位杆,限位杆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设有限位片且限位片滑动套设于套筒内部,套筒朝向第一楔形块的端部呈曲面状,另一端与限位杆滑动配合,第三弹簧套设于限位片和套筒端部之间的限位杆杆体上,且第三弹簧一端与限位片连接、另一端与套筒端部内壁连接;所述转运床板底部于对应套筒处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底部开设有与套筒配合的缺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11846.0U CN209332520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11846.0U CN209332520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32520U true CN209332520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4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118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2520U (zh) | 2018-11-20 | 2018-11-20 |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325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32050A (zh) * | 2022-01-24 | 2022-05-06 | 李迎红 | 一种急救科可方便运输的担架 |
-
2018
- 2018-11-20 CN CN201821911846.0U patent/CN2093325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32050A (zh) * | 2022-01-24 | 2022-05-06 | 李迎红 | 一种急救科可方便运输的担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13825B (zh) | 一种具有搬运功能的危重病人转运床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220756U (zh) | 一种重症护理用病人护理床 | |
CN101394822A (zh) | 组合救护床和座椅 | |
CN205339365U (zh) | 一种护理床自动升降架 | |
CN108784946A (zh) | 一种组合式病人转运床 | |
CN107854249B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 |
CN209332520U (zh) | 一种术后患者转运装置 | |
CN206792600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 |
CN203609612U (zh) | 移位和辅助步行装置 | |
CN205626412U (zh) | 一种深度倒背的零靠墙按摩椅 | |
CN206929694U (zh) | 一种可调式急诊外科手术用照明装置 | |
CN105726251A (zh) | 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专用床 | |
CN203539559U (zh) | 重病周转担架车 | |
CN110840689B (zh) | 医用自动搬运担架车及其搬运方法 | |
CN201182696Y (zh) | 医用救生护理床 | |
CN210170308U (zh) | 一种外科重症患者用转运装置 | |
CN218739433U (zh) | 一种患者转移装置 | |
CN208926864U (zh) | 护理用病床床板助力翻转装置 | |
CN201614213U (zh) | 医用电梯轿厢 | |
CN208659753U (zh) | 一种多功能病床 | |
CN207030199U (zh) | 一种挂面烘干的传送装置 | |
CN209332272U (zh) | 一种底座联动装置 | |
CN105559990B (zh) | 具有集便功能的双功能护理床 | |
CN212678747U (zh) | 一种电动沙发床 | |
CN204428301U (zh) | 一种担架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