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8430U - 小间距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小间距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8430U
CN209328430U CN201822235768.3U CN201822235768U CN209328430U CN 209328430 U CN209328430 U CN 209328430U CN 201822235768 U CN201822235768 U CN 201822235768U CN 209328430 U CN209328430 U CN 209328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mask
lamp plate
display screen
small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57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振志
沈毅
吴涵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57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8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8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84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间距LED显示屏,包括:底壳;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LED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面罩,设置于所述灯板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及凸柱,设置于所述面罩与所述灯板之间,所述灯板上与所述凸柱对应的位置未布设LED灯珠,所述凸柱与所述LED灯珠呈阵列式排布,所述面罩通过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上述小间距LED显示屏,通过在灯板上与凸柱的位置不排布LED灯珠,而使凸柱占据了原来排布LED灯珠的位置,使得凸柱与LED灯珠共同构成了阵列式排布可以通过凸柱实现对面罩的固定,避免了小间距产品中点间距过小导致无法固定面罩的问题。

Description

小间距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间距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大间距的LED显示屏由于在近距离观看时颗粒感明显,带来的观看体验不佳,缩小点间距有助于减小颗粒感,提升观看体验,因而LED显示屏一直向着小间距的方向发展。通常LED显示屏会采用面罩以提升对比度,达到提高显示效果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保护LED显示屏。传统的面罩通过螺钉固定在灯板上,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点间距足够小时,灯珠之间的间距已经无法放下螺钉,导致面罩无法固定,若是取消面罩,则会削弱LED显示屏的保护作用,同时降低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小间距LED显示屏在点间距足够小时无法固定面罩的问题,提供一种小间距LED显示屏。
一种小间距LED显示屏,包括:
底壳;
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
LED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
面罩,设置于所述灯板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及
凸柱,设置于所述面罩与所述灯板之间,所述灯板上与所述凸柱对应的位置未布设LED灯珠,所述凸柱与所述LED灯珠呈阵列式排布,所述面罩通过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的大小与单个LED灯珠在所述灯板上所占的空间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由透明的材质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所述面罩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贯孔,以借助紧固件将所述面罩固定于所述凸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面罩,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凹孔,以借助紧固件从所述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背面将所述面罩固定于所述底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由硬质材料制成,以使得所述面罩在受力时能够通过所述凸柱进行力传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的长度大于所述面罩的靠近所述灯板的端面到所述灯板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穿过所述灯板上的凹孔而抵接于所述底壳;
所述底壳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套接部和抵接部,所述套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固定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凸柱插入到所述套接部内,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抵接部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所述凸柱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底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和所述面罩一体成型。
上述小间距LED显示屏,通过在灯板上与凸柱的位置不排布LED灯珠,而使凸柱占据了原来排布LED灯珠的位置,使得凸柱与LED灯珠共同构成了阵列式排布可以通过凸柱实现对面罩的固定,避免了小间距产品中点间距过小导致无法固定面罩的问题。在点间距足够小时,离散分布的多个LED灯珠的缺失对小间距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基本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剖面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小间距LED显示屏10能够较好的实现对面罩150的固定,避免面罩150从小间距LED显示屏10脱落,从而影响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如图1及图2所示,小间距LED显示屏10可以包括底壳110、灯板120、LED灯珠130、凸柱140及面罩150,底壳110作为支撑座,小间距LED显示屏10通过底壳110安装到支撑框架上,灯板120固定连接于底壳110,LED灯珠130设置于灯板120上,面罩150设置于灯板120的远离底壳110的一侧,凸柱140设置于面罩150与灯板120之间,凸柱140与LED灯珠130呈阵列式排布,面罩150通过凸柱140固定连接于灯板120,以防止面罩150从小间距LED显示屏10脱离。
底壳110可以是由具有一定物理承受力的刚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用铝合金、碳纤材料等。例如,为了降低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重量,底壳110可以采用碳纤材料制成,减轻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当然,采用铝合金的底壳110可以在重量和成本控制之间获得一个较好的平衡。
底壳11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穿孔(图未示),灯板120上对应第一穿孔可以设置有固定柱(图未示),固定柱设置于灯板120的背离LED灯珠130的端面上,固定柱内设置有螺纹孔,由此,螺钉等紧固件可以穿过第一穿孔与固定柱固定连接,从而将灯板120固定在底壳110上。例如,可以在灯板120的背离LED灯珠130的端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若干铜柱,铜柱具有螺纹孔,底壳110上的第一穿孔与铜柱对应,从而可以使用螺钉与铜柱将底壳110与灯板120相固定。
LED灯珠130阵列排布于灯板120的远离底壳110的端面上,当LED灯珠130排布于灯板120上时,LED灯珠130的行列之间具有间隙。灯板120上与凸柱140对应的位置未布设LED灯珠130,而由凸柱140替换LED灯珠,凸柱140的大小可以刚好与单个LED灯珠130在灯板120上所占的空间相适应,由此,相当于在灯板120上抠掉一个LED灯珠130来实现面罩150的固定,而凸柱140则替代抠掉的LED灯珠130与其余的LED灯珠130形成阵列排布。通过在灯板120上与凸柱140对应的位置不排布LED灯珠130,可以将在灯板120上预留有固定凸柱140的空间,从而面罩150可以通过凸柱140来实现固定,避免面罩150的脱落。
凸柱140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凸柱140与LED灯珠130形成阵列式排布。凸柱140的形状可以与LED灯珠130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当LED灯珠130为方块状时,凸柱140的形状可以是和LED灯珠130规格相同的方块状,以增强阵列感。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凸柱14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制成,由此,可以减少凸柱140对LED灯珠130显示效果的影响,当在点间距足够小时,凸柱140对LED灯珠130阵列的显示效果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透明的材质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碳酸脂(PC)、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S)中的一种或多种。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140可以固定连接于灯板120,面罩150上对应凸柱140设置有贯孔150a,由此可以借助螺钉等紧固件将面罩150固定于凸柱140上,从而间接的固定在灯板120上,以避免面罩150脱落。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柱140可以固定连接于面罩150。例如,凸柱140可以和面罩150一体成型。灯板120上对应凸柱140设置有凹孔120a,由此,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过凹孔120a固定连接于凸柱140,以借助紧固件将面罩150固定于底壳110上,从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背面完成面罩150的固定,避免螺钉在正面时对显示效果照成影响,有助于显示效果的提升,同时提升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美观性。可以理解,凹孔120a对应的位置没有布设LED灯珠,而由凸柱140替代与其余的LED灯珠130形成阵列排布,即等同于在凹孔对应的位置抠掉了一颗LED灯珠。
凸柱140可以是由硬质材料制成,以使得面罩150在受力时能够通过凸柱140进行力传导。例如,当小间距LED显示屏10作为地砖屏时,会在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显示面铺设玻璃,当玻璃被踩踏而承重时,力量可以经凸柱140进行传导而减小LED灯珠130的受力,避免LED灯珠130损坏。
例如,凸柱140的长度可以大于面罩150的靠近灯板120的端面到灯板120的距离,由此,凸柱140可以穿过灯板120上的凹孔120a而直接抵接于底壳110,使得面罩150的受力可以直接传导至底壳110。
例如,底壳110上对应凸柱140可以设置有对接件112,对接件112可以包括套接部1121和抵接部1123,套接部1121固定连接于抵接部1123,抵接部1123固定于底壳110上,凸柱140可以插入到套接部1121内,并抵接于抵接部112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套接部1121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112a,抵接部1123均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112b,第一通孔112a的宽度大于第二通孔112b的宽度,并在第一通孔112a与第二通孔112b的交界处形成凸肩,凸柱140可以插入到第一通孔112a内,且可以抵接于凸肩,第二通孔112b贯穿底壳110,由此,螺钉等紧固件可以穿过第二通孔112b并与第一通孔112a内的凸柱140固定连接,从而完成面罩150的固定。
凸柱140穿过灯板120直接与底壳110固定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凸柱140实现对小间距LED显示屏10所承受的重力的传递,将重力直接导入到底壳110,避免损坏LED灯珠130及灯板120;另一方面,通过后接紧固件的方式固定面罩150,可以实现对螺钉等紧固件的完全隐藏,避免螺钉等紧固件的不透明对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有利于显示效果的提升。
对接件112可以与底壳110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与底壳110可拆卸连接。例如,对接件112与底壳110可拆卸连接时,底壳110上可以对应对接件112设置第二穿孔(图未示),对接件112被固定于和第二穿孔对应的位置,当紧固件穿过第二穿孔固定连接于凸柱140时,同步将对接件112固定。对接件112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且分散排布于底壳110,从而,当表层面罩150受力时,作用力可以经多个凸柱140和对接件112进行传导,使作用力均匀分散,避免受力集中。
可以理解,在小间距LED显示屏10作为非地砖屏使用时,凸柱140也可以使用柔性材质制成。
面罩150可以由柔性的材质制成,以方便面罩150的安装和拆卸,避免在将面罩150固定到灯板120上或从灯板120上拆卸下来时对LED灯珠130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小间距LED显示屏10还可以包括散热片160,散热片160可以设置于底壳110的背离灯板120的一侧,并与底壳110固定连接。LED灯珠130在点亮时,灯板120上的元器件及LED灯珠130会散发出较大的热量,热量经底壳110传导到散热片160,再散入空气中。通过散热片160的传导,可以提高散热的表面积。
上述小间距LED显示屏10,通过在灯板120上与凸柱140的位置不排布LED灯珠130,而使凸柱140占据了原来排布LED灯珠130的位置,使得凸柱140与LED灯珠130共同构成了阵列式排布可以通过凸柱140实现对面罩150的固定,避免了小间距产品中点间距过小导致无法固定面罩150的问题。在点间距足够小时,离散分布的多个LED灯珠130的缺失对小间距LED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基本不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
灯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
LED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
面罩,设置于所述灯板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及
凸柱,设置于所述面罩与所述灯板之间,所述灯板上与所述凸柱对应的位置未布设LED灯珠,所述凸柱与所述LED灯珠呈阵列式排布,所述面罩通过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大小与单个LED灯珠在所述灯板上所占的空间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由透明的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灯板,所述面罩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贯孔,以借助紧固件将所述面罩固定于所述凸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所述面罩,所述灯板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凹孔,以借助紧固件从所述小间距LED显示屏的背面将所述面罩固定于所述底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由硬质材料制成,以使得所述面罩在受力时能够通过所述凸柱进行力传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长度大于所述面罩的靠近所述灯板的端面到所述灯板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穿过所述灯板上的凹孔而抵接于所述底壳;
所述底壳上对应所述凸柱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套接部和抵接部,所述套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固定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凸柱插入到所述套接部内,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抵接部均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所述凸柱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底壳。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和所述面罩一体成型。
CN201822235768.3U 2018-12-28 2018-12-28 小间距led显示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8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5768.3U CN2093284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小间距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5768.3U CN2093284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小间距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8430U true CN209328430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576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8430U (zh) 2018-12-28 2018-12-28 小间距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84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239A (zh) * 2021-11-04 2022-01-18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Led灯板固定工装
CN116092399A (zh) * 2022-09-01 2023-05-09 上海觊煊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地板屏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239A (zh) * 2021-11-04 2022-01-18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Led灯板固定工装
CN113950239B (zh) * 2021-11-04 2023-08-15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Led灯板固定工装
CN116092399A (zh) * 2022-09-01 2023-05-09 上海觊煊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和地板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8430U (zh) 小间距led显示屏
KR100751898B1 (ko) 엘이디 전광판의 프레임 구조
CN10275982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322512B (en) Display system
US20150346551A1 (en)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751850B1 (ko) 엘이디 전광판의 연결장치
CN204494220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7969169U (zh) 一种底壳安装于箱体内部的led显示屏
CN201107507Y (zh) 无接缝显示器
CN201255800Y (zh)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206893212U (zh) 摇头装置的灯头结构
KR20080077879A (ko) 엘이디 전광판의 연결장치
CN108922421A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缝隙遮光结构
CN10290208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0181551A1 (zh) 地砖屏
CN208477865U (zh) 一种地砖显示屏
KR101200980B1 (ko) 양면 전광판 프레임
CN108873443A (zh) 一种双面显示终端设备
CN209708524U (zh) 户外智能灯杆屏及其led箱体
CN208672965U (zh) 一种双面显示终端设备
CN207179842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2278625A (zh) 一种led灯箱
CN207503553U (zh) 一种多边形led显示屏幕
CN202144982U (zh) 一种用于灯箱的led反射器模组
CN206594415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