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6037U -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6037U
CN209326037U CN201822222279.4U CN201822222279U CN209326037U CN 209326037 U CN209326037 U CN 209326037U CN 201822222279 U CN201822222279 U CN 201822222279U CN 209326037 U CN209326037 U CN 209326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e
switch gate
air condition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22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何杰
张敏
翟富兴
陈志航
马列
张滔
吴君
陈良锐
黄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22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6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6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6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开关门包括:门体和导风组件。门体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处,门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通过连接件相连,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连接件之间限定出适于空气流动的出风通道,在开关门关闭出风口时,第一门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外侧且第一门板适于封盖出风口,导风组件设在门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且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常用的空气调节设备之一,用于调节室内的环境温度(部分空调器也同时具备调节湿度的功能)。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口通常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出风口的开关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开关门结构单一、功能单一。例如,相关技术中的开关门受其结构的限制,只能实现开关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功能,无法发挥其他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且可以提高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开关门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设在所述机壳内的换热器和风道组件,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门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和所述连接件之间限定出适于空气流动的出风通道,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一门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门板适于封盖所述出风口;具有导风功能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在所述门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将开关门的门体设置成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且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和第一连接件之间限定出出风通道,使得开关门本身具有出风通道。由此,在将该开关门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时,在开关门转动至打开出风口的位置时,机壳内的换热之后的风可以经过开关门内的出风通道流入室内环境,增强了开关门的导风效果,并且该开关门可以将出风口分隔成多个部分,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也使得开关门的结构新颖。同时,通过在门体上设置导风组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开关门的导风作用,使得开关门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的功能多样化,将导风组件整合在门体上,并且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和/或所述第二门板的远离所述出风通道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门体的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导风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百叶,多个所述百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百叶均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连。
可选地,每个所述百叶上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门板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宽度,在所述开关门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二门板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上游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门板的上游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门板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和/或每个所述百叶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所述基准面为平行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每个所述百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包括:用于安装百叶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连,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门板可转动地相连;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设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限定出夹持空间,所述百叶的一部分夹持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为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开关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每个所述百叶均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沿所述第一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门板;和/或,所述第二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沿所述第二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门板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沿所述第一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门板,且所述第二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沿所述第二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板,所述第一散风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和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上述的开关门,增强了开关门的导风效果,也使得开关门的结构新颖,使得开关门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的功能多样化,将导风组件整合在门体上,并且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或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或天花机、或移动式空调器或窗式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开关门关闭出风口;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开关门转动至某个角度的立体图,该开关门打开出风口;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7是图4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的开关门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机壳1;前壳11;出风口11a;后壳12;进风口12a;
出风框3;
开关门4;门体41;出风通道41a;第一门板411;第一散风孔411a;第二门板412;连接件413;转轴414;百叶42;避让缺口421;安装件43;连接座431;夹持部432;
换热器5;风道组件6;
驱动电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4。所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也可以是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也可以是天花机,也可以是移动式空调器,还可以是窗式空调器。在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或天花机时,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100。在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时,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10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等。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4,空调器包括机壳1以及设在机壳1内的换热器5和风道组件6,机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12a和出风口11a,进风口12a可以形成在机壳1的后侧壁上,出风口11a可以形成在机壳1的前侧壁上,开关门4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a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a。风道组件6可以包括风轮和用于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风轮可驱动风从进风口12a进入机壳1内,进入机壳1的风与换热器5换热后从出风口11a吹向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可选地,风轮可以为贯流风轮。
参照图1-图9,开关门4包括门体41和导风组件,门体41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a处,门体4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通过连接件413相连,第一门板411、第二门板412和连接件413之间限定出适于空气流动的出风通道41a,在开关门4关闭出风口11a时,第一门板411位于第二门板412的外侧且第一门板411适于封盖出风口11a。
在空调器运行时,开关门4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开关门4转动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机壳1内与换热器5换热之后的风,可以通过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以及出风口11a的位于开关门4的与出风口11a的侧壁的之间部分吹向室内。通过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可以增强开关门4的导风效果,例如在开关门4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位置时,该开关门4可以将风更好地导向设定的方向。
并且,开关门4在打开出风口11a时,开关门4可以将出风口11a分隔成多个出风区,使得出风更为柔和。另外,该开关门4也丰富了开关门4的结构,克服了传统的开关门的结构单一性缺陷。
参照图4-图10,导风组件设在门体41上,导风组件具有导风功能。在空调器运行且开关门4打开出风口11a时,气流可以通过门体41进行调节,气流还可以通过导风组件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增强开关门4的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4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4的功能多样化。并且,通过将导风组件设在门体41上,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将导风组件整合在门体41上,也可以简化空调器的装配过程,由于导风组件与门体41整合成一个整体,在安装开关门4之后,无需再另外安装导风组件。
可选地,导风组件可以设在出风通道41a内,也可以位于出风通道41a的外侧,或者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且另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的外侧。导风组件可以连接在第一门板411上,导风组件也可以连接在第二门板412上,或者导风组件与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均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或天花机时,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100相连构成制冷剂循环流路。其中,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包括上述的机壳1、设在机壳1内的换热器5和风道组件6以及上述的开关门4。
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出风框3、换热器5、风道组件6和开关门4。机壳11上形成有进风口12a和出风口11a,开关门4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a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a。风道组件6可以包括风轮和用于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机壳1包括彼此相连的前壳11和后壳12,进风口12a形成在后壳12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出风口11a形成在前壳11上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换热器5和风道组件6位于机壳1内,出风框3设在前壳11内且延伸至出风口11a处。
进一步地,开关门4包括上述的门体41和导风组件,门体4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可以彼此平行设置,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通过连接件413相连,连接件41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的上下两侧,连接件413呈板状,连接件413上设有转轴414,该转轴414与出风口11a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4,将开关门4的门体41设置成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且所述第一门板411和所述第二门板412通过第一连接件413相连,第一门板411、第二门板412和第一连接件413之间限定出出风通道41a,使得开关门4本身具有出风通道41a。由此,在将该开关门4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11a时,在开关门4转动至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时,机壳1内的换热之后的风可以经过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流入室内环境,增强了开关门4的导风效果,并且该开关门4可以将出风口11a分隔成多个部分,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也使得开关门4的结构新颖。同时,通过在门体41上设置导风组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开关门4的导风作用,使得开关门4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4的功能多样化,将导风组件整合在门体41上,并且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0,导风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由此,导风组件位于出风通道41a内的部分,在气流流经出风通道41a时,导风组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出风通道41a的导风效果。
例如,参照图4-图10,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门板411和/或第二门板412的远离出风通道41a的一侧。例如,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门板411的远离出风通道41a的一侧;再例如,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门板412的远离出风通道41a的一侧;又例如,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出风通道41a内,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门板411和第二门板412的远离出风通道41a的一侧。
由此,在空调器运行且开关门4打开出风口11a时,导风组件的位于出风通道41a内的部分,可以对流经出风通道41a内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导风组件的位于第一门板411和/或第二门板412的远离出风通道41a的一侧的部分,可以对流经门体41与出风口11a的侧壁的之间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增大了导风组件的导风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10,门体41的旋转轴414线沿第一方向(例如,参照图1-图10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导风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导风作用。由此,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打开出风口11a时,开关门4的门体41可以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起到导风作用,设置在门体41上的导风组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起到导风组件,从而使得开关门4在不同的方向上具有导风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0,导风组件包括:多个百叶42,多个百叶4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百叶42均与第二门板412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多个百叶42,可以方便地实现导风组件的导风功能,同时在开关门4打开出风口11a时,也可以使得空调器的外观更为美观。并且,通过将多个百叶42设置在第二门板412上,在开关门4关闭出风口11a时,由于第二门板412位于第一门板411的内侧,可以避免多个百叶42外露。其中,每个百叶42可以与第二门板412固定连接,每个百叶42也可以与第二门板412可活动地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9,每个百叶42上形成有避让缺口421,第二门板412的一部分容纳在避让缺口421内。由此,可以减小多个百叶42的占用空间,在多个百叶42起到导风作用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参照图8和图9,第二门板412的宽度L2小于第一门板411的宽度L1,在开关门4打开出风口11a时,第二门板412的上游端位于第一门板411的上游端的外侧,第二门板412的上游端的一部分容纳在避让缺口421内。由此,通过将第二门板412的宽度小于第一门板411的宽度,可以在门体41内避让出一部分空间以容纳每个百叶42的一部分,进一步地提高门体41内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开关门4结构的紧凑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游端”是相对于气流的流动方向而言。
更进一步地,第二门板41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门板411在基准面的投影内,和/或每个百叶4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门板411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基准面为平行于第一门板411的平面。例如,可以仅是第二门板41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门板411在基准面的投影内,也可以仅是每个百叶4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门板411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还可以是第二门板41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和每个百叶42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均位于第一门板411在基准面的投影内。由此,可以使得整个开关门4的结构更为紧凑、美观,减少占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图10,每个百叶42沿第一方向可摆动。由此,通过第一百叶42的摆动,可以使得百叶42在第一方向上的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10,开关门4包括:用于安装百叶42的安装件43,安装件43可转动地与第二门板412相连,例如,在图4-图10的示例中,安装件43为多个且安装件43的数量与百叶42的数量一致,每个百叶42通过对应的安装件43与第二门板412可转动地相连。安装件43包括:连接座431和两个夹持部432,连接座431与第二门板412可转动地相连,两个夹持部432设在连接座431上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夹持部432之间限定出夹持空间,百叶42的一部分夹持在夹持空间内。由此,通过设置的安装件43,可以方便地实现每个百叶42与第二门板412的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上述夹持部432可以为弹性件。例如,夹持部432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塑胶件。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百叶42夹持在连接件413的夹持空间内,提高了百叶42安装的方便性,且可以保证百叶42与安装件43的可靠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开关门4包括:连接杆,连接杆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杆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每个百叶42均与连接杆相连。由此,通过连接杆的上下移动,可以带动多个百叶42在第一方向上摆动。其中,空调器包括用于驱动上述连接杆移动的驱动电机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图1-图9,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每个第一散风孔411a沿第一门板41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门板411;和/或,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第二散风孔沿第二门板41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门板412。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三种情况:(1)仅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2)仅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二散风孔;(3)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且同时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二散风孔。
仅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时,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关闭出风口11a的位置时,机壳1内换热后的风可以流入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并通过第一门板411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进行分散,可以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而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时,风从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开关门4以及出风口11a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出风,可以实现正常出风模式。当然,在开关门4从关闭位置转动较小的角度,打开出风口11a的一部分,从出风口11a出来的风,一部分可以实现正常出风,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门板411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进行分散,介于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使得整体出风更为柔和、舒适,从而使得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
例如,在图1-图9的示例中,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每个第一散风孔411a沿第一门板41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门板411,第二门板412的整个板体均为实心结构,第二门板412的宽度小于第一门板411的宽度。由此,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关闭出风口11a的位置时,可以减小机壳1内换热后的风流入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的阻力,进入出风通道41a内的风通过第一门板411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进行分散,可以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而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时,可以实现正常出风模式,从而使得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
仅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二散风孔时,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时,风从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开关门4以及出风口11a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出风,可以实现正常出风模式。在开关门4从关闭位置转动较小的角度,打开出风口11a的一部分,从出风口11a出来的风,一部分可以实现正常出风,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二门板412上的多个第二散风孔进行分散,介于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使得整体出风更为柔和、舒适,从而使得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
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且同时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上述多个第二散风孔。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关闭出风口11a的位置时,机壳1内换热后的风通过第二开关门4上的多个第二散风孔流入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并通过第一门板411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进行分散后吹向室内,可以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而在空调器运行且在开关门4处在打开出风口11a的位置时,风从开关门4内的出风通道41a、开关门4以及出风口11a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出风,可以实现正常出风模式。当然,在开关门4从关闭位置转动较小的角度,打开出风口11a的一部分,从出风口11a出来的风,一部分可以实现正常出风,另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门板411上的多个第一散风孔411a及第二门板412上的多个第二散风孔进行分散,介于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使得整体出风更为柔和、舒适,从而使得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一门板411上形成有多个上述第一散风孔411a,且第二门板412上形成有多个上述第二散风孔,第一散风孔411a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散风孔的横截面积。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无风感模式、正常出风模式以及介于正常出风模式和无风感模式之间的混合模式,即可以使得空调器具有多种出风模式。并且。在无风感模式下,由于第一散风孔411a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散风孔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得流入室内的气流分散地更为细小,进一步地提高送风的舒适感,并且在实现无风感模式的同时,可以保证气流损耗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换热器5、风道组件6和开关门4。机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12a和出风口11a,换热器5和风道组件6设在机壳1内,开关门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开关门4,开关门4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11a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a。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的出风口11a设置上述的开关门4,增强了开关门4的导风效果,也使得开关门4的结构新颖,使得开关门4同时具有开关功能和导风功能,使得开关门4的功能多样化,将导风组件整合在门体41上,并且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调器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设在所述机壳内的换热器和风道组件,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包括:
门体,所述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门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一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和所述连接件之间限定出适于空气流动的出风通道,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一门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门板适于封盖所述出风口;
具有导风功能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在所述门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导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和/或所述第二门板的远离所述出风通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旋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导风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个百叶,多个所述百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百叶均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叶上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门板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宽度,在所述开关门打开所述出风口时,所述第二门板的上游端位于所述第一门板的上游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门板的上游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板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和/或每个所述百叶在基准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门板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内,所述基准面为平行于所述第一门板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叶沿第一方向可摆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百叶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连,所述安装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门板可转动地相连;
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设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限定出夹持空间,所述百叶的一部分夹持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为弹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每个所述百叶均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沿所述第一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门板;和/或,所述第二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沿所述第二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一散风孔沿所述第一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门板,且所述第二门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二散风孔,每个所述第二散风孔沿所述第二门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门板,所述第一散风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散风孔的横截面积。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和风道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为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或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或天花机、或移动式空调器或窗式空调器。
CN201822222279.4U 2018-12-26 2018-12-26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Active CN209326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279.4U CN209326037U (zh) 2018-12-26 2018-12-26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2279.4U CN209326037U (zh) 2018-12-26 2018-12-26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6037U true CN209326037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2279.4U Active CN209326037U (zh) 2018-12-26 2018-12-26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6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8339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958866B (zh) 空调器室内机
US11085651B2 (en) Air conditioner
WO202002036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020299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78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WO2020020235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020233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020367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020301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823188A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44523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0020236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66827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9326037U (zh) 空调器的开关门及空调器
CN107796059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400027U (zh) 空调器
CN107917470A (zh)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558509U (zh) 转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55853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108321U (zh) 空调柜机
CN2089204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920518U (zh) 空调器的开关门组件及空调器
CN217482887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80075394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