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5269U -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5269U
CN209325269U CN201822126070.8U CN201822126070U CN209325269U CN 209325269 U CN209325269 U CN 209325269U CN 201822126070 U CN201822126070 U CN 201822126070U CN 209325269 U CN209325269 U CN 209325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half ring
hemizonid
upper half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60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涛
惠圆圆
史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Run 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Run 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Run 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Run L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260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5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5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5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维修技术领域,是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包括可拆卸拼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半体和两个上半环体,两个上半环体均开口朝下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上半环体均与上半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上半环体和上半体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半环体和下半体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而在加工时可将上、下半环体和上、下半体分别进行单独加工,加工后再固定安装在一起,降低了加工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另外由于上、下半体的结构可根据损伤管线的变形程度选择相应的结构,进而可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维修技术领域,是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水管道维应急维修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不动火带压密封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专用密封卡具将需维修管线包裹,重建新的密封腔室,通过注入专用密封脂重建新的密封系统而达到管线不停产带压密封堵漏的作用,该项工艺操作简单,不动火不停产的技术特点,对油气集输管线维修从本质上降低了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因而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该项工艺的核心技术在于管线卡具的设计、加工与制造,卡具的间隙配合是带压堵路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现有工艺卡具结构复杂,加工工序繁琐,加工时间长,另外现有的卡具都为结构相同的两半体拼接而成,每个半体的内腔壁形状都是一样的,一旦损伤管线的一侧出现外凸变型的情况,在保证能包裹住损伤管线的前提下,对应损伤管线上未变形外壁处的半体其内腔壁和管线外壁之间的空隙就会较大,即所有半体围在一起时的总周长比损伤管线外壁周长长的多,从而增加了卡具生产时的用料,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密封卡具不易加工、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包括可拆卸拼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半体和两个上半环体,上半体横截面为抛物线形或类抛物线形且其开口向下设置,两个上半环体均开口朝下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上半环体均与上半体密封连接,上半体在上半环体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上半环体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下壳体包括下半体和两个下半环体,下半体对应上半体下方位置设置,两个下半体对应两个上半环体下方位置设置,下半体横截面呈开口向上的曲线形状,两个下半环体开口均朝上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下半环体均与下半体密封连接,下半体在下半环体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下半环体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上半体下端面和下半体上端面相接触,上半体和下半体之间形成包裹空间,每个上半环体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下半环体上端面相接触,上半环体内壁上设有上半凸环,对应上半凸环位置的下半环体内壁上设有下半凸环,上半凸环下端面和下半凸环上端面相接触,上半凸环和下半凸环之间形成环空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上半体可包括上包裹板和两个上竖直板,上包裹板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上竖直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包裹板下端的前后两侧上,上包裹板和两个上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上半环体相连接;下半体包括下包裹板和两个下竖直板,两个下竖直板分别对应两个上竖直板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下竖直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包裹板上端的前后两侧,下包裹板对应上包裹板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和两个下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下半环体相连接;上竖直板的下端面与下竖直板上端面相接触。
上述上裹板横截面可为椭圆弧形,下包裹板横截面为圆弧形。
上述环空腔内壁上可设有环状注胶槽,上竖直板下端面上设有上凹槽,对应上凹槽位置的下竖直板上端面上设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共同形成条形注胶槽;上半环体下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和条形注胶槽的凹槽,对应上述凹槽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上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和条形注胶槽的凹槽;上半环体或下半环体外壁上设有和环状注胶槽相连通的注胶孔。
上述上竖直板、上包裹板、下竖直板及下包裹板长度可均相等,上竖直板上端设有位于上半体外侧的上水平板,上水平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对应上水平板下方位置的下竖直板下端上设有下水平板,下竖直板和上竖直板呈镜像对称分布,下水平板和上水平板呈镜像对称分布;每个上半环体外壁两端均设有耳板,对应上述耳板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上设有耳板,每个耳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每个上半环体和下半环体上均设有开口槽,上竖直板和下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开口槽侧壁相接触,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耳板侧壁相接触。
上述上半环体可焊接在上半体上,下半环体焊接在下半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半环体和上半体可固定安装在一起,下半环体和下半体可固定安装在一起,进而在加工时可将上、下半环体和上、下半体分别进行单独加工,加工后再固定安装在一起,降低了加工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另外由于上、下半体的结构可根据损伤管线的变形程度选择相应的结构,进而可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A线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半环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包裹板,2为上半环体,3为下包裹板,4为下半环体,5为上半凸环,6为下半凸环,8为上竖直板,10为下竖直板,11为环状注胶槽,12为条形注胶槽,13为凹槽,14为上水平板,15为下水平板、16为安装孔,17为耳板,18为开口槽,19为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3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5所示,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包括可拆卸拼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半体和两个上半环体2,上半体横截面为抛物线形或类抛物线形且其开口向下设置,两个上半环体2均开口朝下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上半环体2均与上半体密封连接,上半体在上半环体2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上半环体2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下壳体包括下半体和两个下半环体4,下半体对应上半体下方位置设置,两个下半体4对应两个上半环体2下方位置设置,下半体横截面呈开口向上的曲线形状,两个下半环体4开口均朝上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下半环体4均与下半体密封连接,下半体在下半环体4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下半环体4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上半体下端面和下半体上端面相接触,上半体和下半体之间形成包裹空间,每个上半环体2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下半环体4上端面相接触,上半环体2内壁上设有上半凸环5,对应上半凸环5位置的下半环体4内壁上设有下半凸环6,上半凸环5下端面和下半凸环6上端面相接触,上半凸环5和下半凸环6之间形成环空腔。根据需要,上半环体2和下半环体4结构相同,上半凸环5和下半凸环6结构相同,上半凸环5和下半凸环6相接触并围成一个完整的内凸环,制造时,可将上半体、下半体、上半环体2及下半环体4进行单独加工,特别是上半环体2和下半环体4可提前预制好,而上半体和下半体可由板材经液压成型机或卷板机直接加工出来,特别是当损伤管线出现外凸变形时,可将上半体或/和下半体分别加工成与其对应处的损伤管线外壁最贴合的抛物线形或类抛物线形,即保证在包裹损伤管线的前提下,上半体和下半体内壁和损伤管线外壁能尽可能的贴合,减小了上半体和下半体围合时的总周长,而现有的密封卡具都为结构相同的两半体拼接而成,每个半体的内腔壁形状都是一样的,一旦损伤管线的一侧出现外凸变型的情况,在保证能包裹住损伤管线的前提下,对应损伤管线上未变形外壁处的半体其内腔壁和管线外壁之间的空隙就会较大,即所有半体围在一起时的总周长比损伤管线外壁周长长的多,从而通过将上半体设置成抛物线形或类抛物线形结构能够减小了整个装置在生产时的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当上半体和下半体分别加工好后,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将上半体和上半环体2固定安装在一起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样的通过焊接或其他工艺将下半体和下半环体4固定安装在一起,较现有的密封卡具都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是分开单独加工好后再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进而不仅便于加工且还能根据管线的损伤情况选择装置的长度,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使用时,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包裹在管线外,并使得上半体和下半体对准损伤管线位置,上半环体2和下半环体4对准未损伤管线位置,然后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拼接在一起,此时环空腔内壁和未损伤管线外壁密封配合,进而在上半体内壁、下半体内壁、上半环体2内壁、下半环体4内壁、上半凸环5侧壁、下半凸环6侧壁及管线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腔室,从而达到对损伤管线的密封作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4所示,所述上半体包括上包裹板1和两个上竖直板8,上包裹板1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上竖直板8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包裹板1下端的前后两侧上,上包裹板1和两个上竖直板8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上半环体2相连接;下半体包括下包裹板3和两个下竖直板10,两个下竖直板10分别对应两个上竖直板8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3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下竖直板10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包裹板3上端的前后两侧,下包裹板3对应上包裹板1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3和两个下竖直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下半环体4相连接;上竖直板8的下端面与下竖直板10上端面相接触。上竖直板8和下竖直板10可提前批量预制加工完成,形成标准的模块构件,然后将上包裹板1和上竖直板8焊接在一起,将下包裹板3和下竖直板10焊接在一起,不仅降低了上半体和下半体的加工难度,还缩短了加工时间。
如附图1-4所示,上包裹板1横截面为椭圆弧形,下包裹板3横截面为圆弧形。当损伤管线的一侧出现外凸变形时,将上包裹板1加工成与该外凸变形部形状更接近的椭圆弧形,在包裹住损伤管线的前提下减小了上包裹板1和下包裹板3围合时的总周长,进而减少了整个装置的用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附图1-5所示,环空腔内壁上设有环状注胶槽11,上竖直板8下端面上设有上凹槽,对应上凹槽位置的下竖直板10上端面上设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共同形成条形注胶槽12;上半环体2下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11和条形注胶槽12的凹槽13,对应上述凹槽13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4上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11和条形注胶槽12的凹槽13;上半环体2或下半环体4外壁上设有和环状注胶槽11相连通的注胶孔19。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拼接在一起后,通过注胶孔19向环状注胶槽11内注胶,胶体会最终填满所有的环状注胶槽11、条形注胶槽12及凹槽13,进而保证了提高了本装置对损伤管线的密封效果。
如附图1-4所示,所述上竖直板8、上包裹板1、下竖直板10及下包裹板3长度均相等,上竖直板8上端设有位于上半体外侧的上水平板14,上水平板1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6,对应上水平板14下方位置的下竖直板10下端上设有下水平板15,下竖直板10和上竖直板8呈镜像对称分布,下水平板15和上水平板14呈镜像对称分布;每个上半环体2外壁两端均设有耳板17,对应上述耳板17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4上设有耳板17,每个耳板17上均设有安装孔16;每个上半环体2和下半环体4上均设有开口槽18,上竖直板8和下竖直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18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开口槽18侧壁相接触,上水平板14和下水平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18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耳板17侧壁相接触。上竖直板8和上水平板14形成L形板,同样的该L形板可提前预制加工好,安装时将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上下对应设置的安装孔16后拧紧螺帽就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拼接在一起,制造时,上包裹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上半环体2内,上包裹板1上的两L形板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对应的上半环体2的开口槽18内并与开口槽18内壁相接触,然后将上半体和上半环体2焊接固定在一起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样的,下包裹板3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下半环体4内,下包裹板3上的两L形板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对应的下半环体4的开口槽18内并与开口槽18内壁相接触,然后将下半体和下半环体4焊接固定在一起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连接。
如附图1、3所示,上半环体2焊接在上半体上,下半环体4焊接在下半体上。通过焊接不仅能将前述对应的两部件固定在一起,还能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保证本实用新型包裹在损伤管线上时的密封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9)

1.一种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拼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上半体和两个上半环体,上半体横截面为抛物线形或类抛物线形且其开口向下设置,两个上半环体均开口朝下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上半环体均与上半体密封连接,上半体在上半环体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上半环体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下壳体包括下半体和两个下半环体,下半体对应上半体下方位置设置,两个下半体对应两个上半环体下方位置设置,下半体横截面呈开口向上的曲线形状,两个下半环体开口均朝上设置且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半体的左右两端,两个下半环体均与下半体密封连接,下半体在下半环体右端面的投影位于下半环体右端面的覆盖范围内;上半体下端面和下半体上端面相接触,上半体和下半体之间形成包裹空间,每个上半环体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的下半环体上端面相接触,上半环体内壁上设有上半凸环,对应上半凸环位置的下半环体内壁上设有下半凸环,上半凸环下端面和下半凸环上端面相接触,上半凸环和下半凸环之间形成环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体包括上包裹板和两个上竖直板,上包裹板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上竖直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包裹板下端的前后两侧上,上包裹板和两个上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上半环体相连接;下半体包括下包裹板和两个下竖直板,两个下竖直板分别对应两个上竖直板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两个下竖直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下包裹板上端的前后两侧,下包裹板对应上包裹板下方位置设置,下包裹板和两个下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对应的下半环体相连接;上竖直板的下端面与下竖直板上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上包裹板横截面为椭圆弧形,下包裹板横截面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环空腔内壁上设有环状注胶槽,上竖直板下端面上设有上凹槽,对应上凹槽位置的下竖直板上端面上设有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共同形成条形注胶槽;上半环体下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和条形注胶槽的凹槽,对应上述凹槽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上端面上设有连通环状注胶槽和条形注胶槽的凹槽;上半环体或下半环体外壁上设有和环状注胶槽相连通的注胶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直板、上包裹板、下竖直板及下包裹板长度均相等,上竖直板上端设有位于上半体外侧的上水平板,上水平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对应上水平板下方位置的下竖直板下端上设有下水平板,下竖直板和上竖直板呈镜像对称分布,下水平板和上水平板呈镜像对称分布;每个上半环体外壁两端均设有耳板,对应上述耳板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上设有耳板,每个耳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每个上半环体和下半环体上均设有开口槽,上竖直板和下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开口槽侧壁相接触,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耳板侧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直板、上包裹板、下竖直板及下包裹板长度均相等,上竖直板上端设有位于上半体外侧的上水平板,上水平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对应上水平板下方位置的下竖直板下端上设有下水平板,下竖直板和上竖直板呈镜像对称分布,下水平板和上水平板呈镜像对称分布;每个上半环体外壁两端均设有耳板,对应上述耳板下方位置的下半环体上设有耳板,每个耳板上均设有安装孔;每个上半环体和下半环体上均设有开口槽,上竖直板和下竖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开口槽侧壁相接触,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开口槽内且左右两端面分别和耳板侧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上半环体焊接在上半体上,下半环体焊接在下半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上半环体焊接在上半体上,下半环体焊接在下半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其特征在于上半环体焊接在上半体上,下半环体焊接在下半体上。
CN201822126070.8U 2018-12-18 2018-12-18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Active CN209325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6070.8U CN20932526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26070.8U CN20932526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5269U true CN209325269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6070.8U Active CN209325269U (zh) 2018-12-18 2018-12-18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52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201A (zh) * 2021-04-25 202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修复三通主管对接环焊缝缺陷的套筒及加工、修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201A (zh) * 2021-04-25 2021-08-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修复三通主管对接环焊缝缺陷的套筒及加工、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5269U (zh) 模块集成式不动火管线带压密封卡具
CN107143339B (zh) 可调位置的盾构洞门密封装置及其偏心安装方法
CN101994891B (zh) 一种高温高压带压堵漏卡具
CN207144947U (zh) 可调位置的盾构洞门密封装置
CN207783374U (zh) 一种防水外壳
CN202580472U (zh) 带凹凸槽结构的带压堵漏夹具
CN203558386U (zh) 压缩式垃圾箱可调式后门密封装置
KR101805790B1 (ko) 패킹이 구비된 파이프 이음장치
CN201875352U (zh) 热挤压成型支管水压试验管口密封装置
CN107747661A (zh) 承插式自来水管接头渗漏不停水快速封堵装置
CN208719076U (zh) 好氧发酵机及其模块化壳体连接结构
CN209258835U (zh) 一种矿用泵站端部真空罐
CN208933988U (zh) 一种单桩基础与内平台的连接结构
CN207393935U (zh) 一种斯特林机活塞连接结构
CN203023734U (zh) 外包式密封封堵卡具
CN214108778U (zh) 粉末成型包套封口装置
CN110822281A (zh) 一种充气机的充气密封机构
CN203531997U (zh) 自紧密封机油滤清器的封口结构
CN206876336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
CN204026036U (zh) 一种煤气管道直管堵漏用的抱箍
CN210154938U (zh) 一种蒸汽加热器试压辅助装置
CN209569419U (zh) 一种连采机行走部的油箱连接装置
CN220396826U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接管法兰
CN215179254U (zh) 一种气瓶卧式注、排水接头组件
CN212249921U (zh) 一种石油生产管线补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