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4269U -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4269U
CN209324269U CN201920045259.6U CN201920045259U CN209324269U CN 209324269 U CN209324269 U CN 209324269U CN 201920045259 U CN201920045259 U CN 201920045259U CN 209324269 U CN209324269 U CN 209324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main
workbench
trample
platfor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52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钦彬
任军
崔治
司癸卯
王兴文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obl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obl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obl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obl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452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4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4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4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属于钻机设备领域。可踩踏工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与平台主体连接的踩踏部;踩踏部包括主踩踏板和与主踩踏板连接的副踩踏板,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平台主体连接,主踩踏板的第一表面和副踩踏板的第三表面构成踩踏面用于踩踏。一种锚杆钻机,包括移动机构和上述可踩踏工作平台,移动机构和平台主体连接。该锚杆钻机使用上述可踩踏工作平台,相较于现有的锚杆钻机而言,踩踏部的支撑面积更大,可扩展性更强,可以解决由于脚部支撑面积、可扩展性不够,不利于工作人员操作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背景技术
锚杆钻机在改善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加快成巷速度、减少辅助运输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优越性。
现有的锚杆钻机操作平台的踩踏板安全性低,可扩展性不足,不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使工作人员操作锚杆钻机时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的踩踏部;
所述踩踏部包括主踩踏板和与所述主踩踏板连接的副踩踏板,所述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主踩踏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副踩踏板的第三表面构成踩踏面用于踩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副踩踏板,延伸了主踩踏板的宽度和/或者长度,即左右宽度和/或前后长度,当副踩踏板设置在主踩踏板的远离平台主体的一侧时,即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时,副踩踏板是用于延伸主踩踏板的左右宽度;当副踩踏板设置在靠近平台主体的两侧时,即主踩踏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时,是用于延伸主踩踏板的前后长度,达到增加踩踏面面积,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踩踏板包括第一副踩踏板和第二副踩踏板,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连接,所述第二副踩踏板与所述主踩踏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副踩踏板的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副踩踏板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主踩踏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构成所述踩踏面用于踩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第一副踩踏板,将第一副踩踏板设置在主踩踏板的远离平台主体的一侧时,第一副踩踏板是用于延伸主踩踏板的左右宽度;通过设置第二副踩踏板,延伸主踩踏板的前后长度,踩踏面的面积提高,进而提高工作时的安全性,并且可活动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幅副踩踏板的支撑面积进行调整,便于进行收起或者展开,提高可扩展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踩踏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容纳部,所述第二副踩踏板与所述容纳部可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踩踏板上设置容纳部,使得第二副踩踏板能够与主踩踏板可滑动连接,当不需要第二副踩踏板时,可将第二副踩踏板容纳于容纳部,能够节省空间,提高可扩展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平台主体可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主踩踏板与平台主体可活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对主踩踏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平移,收放等,提高可踩踏工作平台的可扩展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踩踏工作平台还包括起降机构,所述起降机构连接所述主踩踏板和所述平台主体使所述主踩踏板相对所述平台主体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起降机构,能够对主踩踏板进行收放。当锚杆钻机不工作,需要收起主踩踏板时,可以固定主踩踏板使其不会意外弹出;当锚杆钻机工作,需要展开主踩踏板时,并保持主踩踏板的稳定,避免工作时由于主踩踏板随意运动带来安全事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可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主踩踏板和第一副踩踏板可活动连接,可以调整第一副踩踏板相对于主踩踏板的位置,例如根据脚部的大小调整第一副踩踏板的支撑面积,使用第三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完整的第三表面,以及对第一副踩踏板进行收起、展开等操作,提高可踩踏平台的可扩展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副踩踏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第一副踩踏板与所述主踩踏板叠放。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踩踏板设置第一配合部以及在第一副踩踏板设置第二配合部,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配合时,第一副踩踏板可以相对主踩踏板转动,因此,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副踩踏板折叠起来,需要使用时,再打开,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的可扩展性。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踩踏部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踩踏板;以及,所述第一副踩踏板转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抵持使所述第一副踩踏板保持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第一副踩踏板增加踩踏面面积时,由于第一副踩踏板相对于主踩踏板转动到一定角度,需要进行固定,否则第一副踩踏板受到的压力过大会不稳定或者根本无法稳定,不能进行踩踏,而通过设置抵持件来限制第一副踩踏板的转动,提高了第一副踩踏板的支撑强度,使第三表面可以稳定地作为支撑面支撑工作人员,提高了可踩踏平台的安全性。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踩踏部还包括挡件,所述挡件凸起于所述第三表面用于防止脚部伸出所述第三表面外。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件,可以避免工作人员身体倾斜或者移动时脚部伸出踩踏面,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锚杆钻机,包括移动机构和上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平台主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可踩踏工作平台的踩踏部进行改进,增加了踩踏面宽度和/或长度,提高了整个锚杆钻机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的可扩展性,使得工作人员操作锚杆钻机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踩踏板与第一副踩踏板连接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踩踏板与第一副踩踏板连接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锚杆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可踩踏工作平台;100-平台主体;110-支撑框架;111-第一连接部;200-踩踏部;201-踩踏面;210-主踩踏板;211-容纳部;212-第一配合部;213-第二连接部;214-第一表面;215-第二表面;220-副踩踏板;221-第一副踩踏板;2211-第二配合部;222-第三表面;223-第四表面;224-第二副踩踏板;230-辅助踏板;240-起降机构;241-第一液压杆;242-第二液压杆;243-第三液压杆;250-抵持件;260-挡件;20-锚杆钻机;21-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10,包括平台主体100、踩踏部200、起降机构240、抵持件250和挡件260。平台主体100是用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和操作锚杆钻机20的机构,踩踏部200是用于给工作人员提供支撑的机构。起降机构240用于升起和降落踩踏部200的其他部件。抵持件250是用于固定踩踏部200的其他部件。挡件260是用于防止工作人员踩踏时脚部伸出踩踏面201。
本实施例中,一种锚杆钻机20包括移动机构21和前述可踩踏工作平台10,移动机构21和平台主体100连接。锚杆钻机20工作时,工作人员双脚位于踩踏部200,然后对平台主体100进行操作控制移动机构21进行钻机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1是用于支撑可踩踏工作平台10,可以通过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其他部件来控制移动机构2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降机构240用于升起和降落踩踏部200的其他部件,起降机构240可以通过平台主体100的其他部件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主体100是用于控制锚杆钻机20的装置。
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平台主体100包括支撑框架110和钻机控制机构和移动控制机构,钻机控制机构和移动控制机构均固定于支撑框架110。支撑框架110的一端用于将平台主体100与锚杆钻机20的移动机构2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钻机。
进一步地,钻机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钻机进行工作,移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移动机构21进行移动。
详细的,支撑框架1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液压杆241,第一液压杆241通过外部液压传动机构进行控制,第一液压杆241驱动连接踩踏部200使踩踏部200的部件运动。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110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踩踏部2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1,便于踩踏部200与支撑框架110进行连接以及提高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可扩展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踩踏部200与平台主体100连接,用于支撑操作锚杆钻机20的工作人员,踩踏部200包括主踩踏板210和副踩踏板220。
主踩踏板210是主要的踩踏部分,副踩踏板220是对主踩踏板210的补充,起到了延伸主踩踏板210的宽度和/或长度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说明常见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主踩踏板210、副踩踏板220数量相对,且位于平台主体100的两侧的相对位置。
详细的,主踩踏板210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支撑框架110连接,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和副踩踏板220的第三表面222共同构成踩踏面201用于踩踏。
详细的,第一表面214和第三表面222平行或者类似平行时,可以构成踩踏面201,当第一表面214和第三表面222之间的夹角超过一定范围,例如大于200度时,不适合踩踏,不能构成踩踏面2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副踩踏板220包括第一副踩踏板221和第二副踩踏板224,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第三表面222和第二副踩踏板的第三表面222与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共同构成踩踏面201用于踩踏,第一副踩踏板221设置在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第一副踩踏板221是用于延伸主踩踏板210的左右宽度;第二副踩踏板224设置主踩踏板210的两端,也即靠近支撑框架110的两侧,是用于延伸主踩踏板210的前后长度,第一副踩踏板221和第二副踩踏板224都达到增加踩踏面201面积的目的。可选地,当第二副踩踏板224设置主踩踏板210的两端,第二副踩踏板224可以与支撑框架110连接,与支撑框架110连接可以提高第二副踩踏板224的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第二副踩踏板224支撑时的安全性。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二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踩踏板210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平台主体100可活动连接,起降机构240连接主踩踏板210和平台主体100并驱动主踩踏板210相对平台主体100转动,并且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主踩踏板210的作用。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踩踏板210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13,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213配合实现主踩踏板210与支撑框架110可活动连接。
可选地,主踩踏板210与支撑框架110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111可以是在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开设的U型缺口,在U型缺口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第二配合部2211可以是与U型缺口对应的凸起,凸起的两侧壁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凸出并远离凸起的侧壁,凸起与U型缺口配合时,限位柱与限位孔进行卡持形成铰接,实现主踩踏板210相对支撑框架110转动的目的。主踩踏板210与支撑框架110可活动连接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踩踏板210的位置,或者对主踩踏板210进行收放等操作,而起降机构240则用于驱动主踩踏板210运动实现收放的操作,并在收放操作后对主踩踏板210进行支撑和固定。
在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起降机构240可以是第一液压杆241,第一液压杆241由压力管,活塞,活塞杆连接组成,第一液压杆241工作时,活塞杆相对活塞伸缩运动,从而带动主踩踏板210收起和展开。第一液压杆241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框架110的一侧,第一液压杆241的另一端与主踩踏板2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第一液压杆241通过外部液压传动机构进行控制。
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241,在主踩踏板210与支撑框架110可活动连接的基础上,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第一液压杆241的伸缩,从而控制主踩踏板210的收放,并且免去了人工搬动主踩踏板210。例如,当不需要主踩踏板210时,第一液压杆241收缩,将主踩踏板210的远离支撑框架110的一侧拉至靠近支撑框架110的一侧,并且可以一直固定;需要展开主踩踏板210时,第一液压杆241伸长使主踩踏板210展开直至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可以用于工作人员踩踏,此时第一液压杆241长度保持不变,即可实现对主踩踏板210的支撑。
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控制主踩踏板210,通相比较于传统方法,效率更高,并且主踩踏板210展开到一定角度时,第一液压杆241可以给主踩踏板210提供一个拉力或者支撑,防止主踩踏板210受到的踩踏力过大而发生转动或者偏移,提高了踩踏部200的安全性。
起降机构240的设置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快速便捷地调整主踩踏板210的位置以及对其进行收起或者展开,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可扩展性。
此外,主踩踏板210还可以与支撑框架110可滑动连接,第一连接部111可以是支撑框架110的表面设置的T型凸起,第二连接部213可以是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上开设有与T型凸起相对应的滑动轨道,第一表面214用于踩踏,当T型凸起与滑动轨道配合时,T型凸起可以在滑动轨道内移动,也即主踩踏板210可以相对支撑框架110滑动。
通过设置T型凸起和滑动轨道,使主踩踏板210可以相对于支撑框架110滑动,能够对主踩踏板210进行收放等操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踩踏板210的可踩踏面积,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平台10可扩展性。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踩踏工作平台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踩踏板与第一副踩踏板连接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踩踏板与第一副踩踏板连接的第二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3-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和第一副踩踏板221可活动连接。
主踩踏板210与第一副踩踏板221可活动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第一副踩踏板221或者多大程度上使用第一副踩踏板221,例如使用一部分第一副踩踏板221或者不使用第一副踩踏板221或者使用完整的第一副踩踏板221,同理,第二副踩踏板224一样。
可选地,主踩踏板210和第一副踩踏板22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转动连接,还可以是滑动连接,两者都可以实现对第一副踩踏板221位置的调整。
在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部212,第一副踩踏板2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2211,第一配合部212与第二配合部2211配合使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于主踩踏板210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212可以是在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开设U型缺口,在U型缺口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第二配合部2211可以是与U型缺口对应的凸起,凸起的两侧壁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凸起与U型缺口配合时,限位柱与限位孔进行卡持形成铰接,限位柱相对于限位孔可转动,达到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的目的。
为了方便限位柱伸入到限位孔中,可以减少限位柱的长度,或者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212可以是在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开设的U型缺口,U型缺口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配合部2211可以是与U型缺口对应的凸起,凸起的两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凸起与U型缺口配合时,U型缺口的第一通孔和凸起的第二通孔对齐,将转动轴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于主踩踏板210转动。
通过设置U型缺口和凸起,让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于主踩踏板210进行转动,可以调整第一副踩踏板221的支撑面积,以及对第一副踩踏板221进行收起或者展开,达到提高可扩展性的目的,并且不会对主踩踏板210和第一副踩踏板221本身的结构有太多的改变,不会影响支撑强度。
可选地,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配合部212为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的两边设置的第一凸块(如图5),第一凸块凸出于第一表面214,两个第一凸块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同样的,第二配合部2211也为设置于第一副踩踏板221的两个第二凸块,两个第二凸块突出于第三表面222,两个第二凸块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凸块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第一凸块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大于第一凸块之间的间距,利用销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对应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连接,使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转动至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或者第二表面215,并且可以实现第一副踩踏板221与主踩踏板210面与面的重叠。
在不使用第一副踩踏板221时将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至与主踩踏板210重叠,进一步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可扩展性,并且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设置于踏板的两侧壁,不会影响工作人员脚部踩踏。
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211使第一副踩踏板221相对主踩踏板210转动,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副踩踏板221的旋转角度,达到收叠或者展开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目的。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踩踏部200还包括抵持件250,抵持件250的一端连接于主踩踏板210;以及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到预设位置时,抵持件250的另一端与第一副踩踏板221抵持使第一副踩踏板221保持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是指: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第三表面222与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可以构成适合踩踏的踩踏面201,例如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直至第三表面222与第一表面214平行或者类似平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踩踏,主踩踏板210和第一副踩踏板221之间的夹角不超过200度。
抵持件250是为了保证第一副踩踏板221展开时能够保持稳定,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第一副踩踏板221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发生转动或者损坏,提高了可踩踏工作品台的安全性,同时在支撑框架110上也可以设置抵持件250,固定在支撑框架110上的抵持件250可以用于展开主踩踏板210时抵持主踩踏板210,增强支撑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抵持件250的一端固定于主踩踏板210的第二表面215,待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到预设位置时,抵持件250的另一端与第三表面222相对的第四表面223抵持,起到稳定第一副踩踏板221和提高支撑强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抵持件250可以是具有一定刚度的抵持板,例如钢板,铁板等,抵持板的一端固定在主踩踏板210的一侧,另一端伸出主踩踏板210抵持板在抵持时,由于支撑面积大,所以不容易弯折,可以减少第一副踩踏板221的变形,提高第一副踩踏板221的支撑刚度,从而提高踩踏部200的安全性。利用螺钉固定在主踩踏板210即可达到抵持第一副踩踏板221的作用。
可选地,利用销将抵持板的一端与主踩踏板210可转动连接,在不使用第一副踩踏板221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抵持板至主踩踏板210的第三表面222进行收放,不会暴露出抵持板,提高可扩展性。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副踩踏板221与主踩踏板210可滑动连接,同样可以达到收放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目的。
详细的,主踩踏板210的第二表面215设置有T型凸起,T型凸起从第二表面215的一端延伸到第二表面215的另一端,T型凸起的底部与第二表面215连接,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第三表面222上设置有与T型凸起相对应的滑动轨道,当T型凸起与滑动轨道配合时,第一表面214与第三表面222朝向同一侧用于踩踏,T型凸起可以在滑动轨道内移动,也即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主踩踏板210滑动。
通过设置T型凸起和滑动轨道,使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于主踩踏板210滑动,能够对第一副踩踏板221进行收放等操作,达到提高可踩踏工作平台10可扩展性的目的。
在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主踩踏板210的一端设置有容纳部211,容纳部211可以是一个结构尺寸稍大于第一副踩踏板221的腔体,便于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完全或者部分容纳在腔体中,并且可以在腔体中自由地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部211可以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内部的腔体,还可以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或者与第一表面214相对的第二表面215的凹槽。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对第一副踩踏板221的位置进行调节,达到自由收放的目的。
详细的,容纳部211设置有第二液压杆242,第二液压杆242也通过外部液压传动机构进行控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液压杆242固定于腔体的内侧壁,第二液压杆242的一端与第一副踩踏板221的一侧驱动连接,第二液压杆242伸缩,拉动第一副踩踏板221收回直至容纳于容纳部211,第二液压杆242伸长,推动第一副踩踏板221伸出容纳部211露出第三表面222用于踩踏。
可选地,当容纳部211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或者与第一表面214相对的第二表面215的凹槽时,同样的,在凹槽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液压杆242,第二液压杆242的一端与第一副踩踏板221驱动连接使第一副踩踏板221可以相对主踩踏板210滑动,并对其进行收放等操作。
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控制第一副踩踏板221,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对第一副踩踏板221的收叠或展开避免人工搬动第一副踩踏板221,提高了装置的可扩展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容纳部211为开设在第二表面215的凹槽或者开设在主踩踏板210内部的腔体时,用于踩踏的第一表面214没有凹槽等结构,仍是一个完整的平面,工作人员踩踏时不会有不适感;当容纳部211为开设在主踩踏板210内部的腔体时,由于第一副踩踏板221设置在主踩踏板210的内部,所以主踩踏板210还可以对第一副踩踏板221有一个支撑的作用,使得第一副踩踏板221的支撑强度更高,整个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安全性更高;当容纳部211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的凹槽时,此时第一表面214和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用于踩踏的表面可以位于同一平面,让工作人员踩踏时没有段落感,踩踏更舒适。
在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踩踏部200还包括第二副踩踏板224,主踩踏板210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与第一副踩踏板221连接,第二副踩踏板224与主踩踏板210的一端可活动连接。第二副踩踏板224延伸了主踩踏板210的前后长度
可选地,与前述第一副踩踏板221与主踩踏板210的连接方式相似,第二副踩踏板224与主踩踏板2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者是转动连接;第二副踩踏板224的形状结构、尺寸等可以和第一副踩踏板221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连接方式与第一副踩踏板221与主踩踏板210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容纳部211可以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存在一个,第一容纳部对应第一副踩踏板221,第一副踩踏板221在第一容纳部可滑动连接,第二容纳部对应第二副踩踏板224,第二副踩踏板224在第二容纳部可滑动连接。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可以设置在主踩踏板210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容纳部位于第二容纳部的上方,或者第一容纳部位于第二容纳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位置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只要不影响第二副踩踏板224和第一副踩踏板221的运动以及收放即可。
可选地,容纳部211可以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内部的腔体,还可以是开设在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或者与第一表面214相对的第二表面215的凹槽。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对第二副踩踏板224的位置进行调节,达到根据需要收放的目的。
在前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副踩踏板221也可以连接有辅助踏板230,辅助踏板230与第一副踩踏板221的连接方式与副踩踏板220与主踩踏板21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相同的。
详细的,第一副踩踏板221也可以包括一个第三容纳部,第三容纳部设置有第三液压杆243,第三液压杆243与平台主体100连接并且通过平台主体100进行控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液压杆243固定于腔体的侧壁,第三液压杆243的一端与辅助踏板230驱动连接使辅助踏板230可以相对第一副踩踏板221滑动,并且可以容纳于腔体内。
可选地,当第三容纳部是开设在第一副踩踏板221的第三表面222或者与第三表面222相对的第四表面223的凹槽时,同样的,在凹槽的侧壁固定有第三液压杆243,第三液压杆243的一端与辅助踏板230驱动连接使辅助踏板230可以相对第一副踩踏板221滑动,并且可以容纳于凹槽内。
第三液压杆243的有益效果与第二液压杆242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副踩踏板221与辅助踏板230可转动连接,第一副踩踏板22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配合部,在辅助踏板230的与第一副踩踏板22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第四配合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配合使得辅助踏板230可相对于第一副踩踏板221转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可以与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211的结构和配合方式等相同或者相似,对于第一配合部212和第二配合部2211,上文已经有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前述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踩踏部200还包括挡件260,挡件260设置于第一副踩踏板221的远离平台主体100的一侧,挡件260凸起于第三表面222用于防止脚部伸出第三表面222外。
可选地,挡件260可以是挡板,也可以是带有空隙的栅栏。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旨在说明挡件260常见的形式,并不限制挡件260只能设置在第一副踩踏板221上,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挡件260可以设置在主踩踏板210的第一表面214上,可以设置在第二副踩踏板224上,也可以设置在辅助踏板230的用于踩踏的表面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主踩踏板210、第一副踩踏板221、第二副踩踏板224和辅助踏板230上,只要起到防止脚部伸出踩踏面201,提高可踩踏工作平台10的安全性的目的即可。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锚杆钻机的结构示意图,请继续参阅图6。一种锚杆钻机20,工作时,展开主踩踏板210、第一副踩踏板221、第二副踩踏板224以及辅助踏板230用于踩踏,工作人员踩踏在踩踏面201,通过控制平台主体100的钻机控制机构来控制钻机进行工作,并且可以通过移动控制机构来控制移动机构21进行移动,相较于现有的锚杆钻机20,踩踏面积更大,支撑强度更大,在锚杆钻机移动时可以有效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当不需要或者只需要一部分踏板进行支撑时,可以将主踩踏板210、辅助踏板230和/或副踩踏板220部分或者完全收起,实现自由调节的同时减少占用空间,并且能够实现对踏板的收叠和展开,使得踩踏部200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更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和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的踩踏部;
所述踩踏部包括主踩踏板和与所述主踩踏板连接的副踩踏板,所述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所述主踩踏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副踩踏板的第三表面构成踩踏面用于踩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踩踏板包括第一副踩踏板和第二副踩踏板,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连接,所述第二副踩踏板与所述主踩踏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副踩踏板的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副踩踏板的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主踩踏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构成所述踩踏面用于踩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踩踏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容纳部,所述第二副踩踏板与所述容纳部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踩踏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平台主体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踩踏工作平台还包括起降机构,所述起降机构连接所述主踩踏板和所述平台主体使所述主踩踏板相对所述平台主体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可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踩踏板的远离所述平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副踩踏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所述第一副踩踏板与所述主踩踏板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还包括抵持件,所述抵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踩踏板;以及
所述第一副踩踏板转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副踩踏板抵持使所述第一副踩踏板保持稳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还包括挡件,所述挡件凸起于所述第三表面用于防止脚部伸出所述第三表面外。
10.一种锚杆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踩踏工作平台,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平台主体连接。
CN201920045259.6U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Active CN209324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5259.6U CN209324269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5259.6U CN209324269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4269U true CN209324269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3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5259.6U Active CN209324269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42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297A (zh) * 2021-03-15 2021-07-09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锚杆钻车的平台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297A (zh) * 2021-03-15 2021-07-09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锚杆钻车的平台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8916U (zh)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主轨支架
CN209324269U (zh) 一种可踩踏工作平台及锚杆钻机
CN114074902B (zh) 一种轨道平移式施工升降工作台
CN209636567U (zh) 一种可调式地铁铺轨车
EP2055362A1 (en) Upright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fairground attraction, in particular a ferris wheel
CN105856183A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维修的升降平台
CN208918545U (zh) 一种可伸缩式隧道开挖作业台架
CN207608291U (zh) 一种移动剪叉式升降机
CN206157804U (zh) 装载机驾驶室侧倾机构
CN109869025A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机械式升降横移停车位
CN106256756B (zh) 平行多杆同步驱动栏杆升降机构
CN209862698U (zh) 一种滑动升降折叠桌
CN105923586B (zh) 一种建筑用自稳支撑装置
US6905443B1 (en) Gradient adjusting structure of a treadmill
CN205575421U (zh) 自动伸缩机构
CN208234423U (zh) 安装在起重机上的多功能桩架
CN215104729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处理架
CN207813587U (zh) 一种新型油田游梁式抽油机配件
TWI440489B (zh) The Structure of Elliptical Motion Machine
CN1224435C (zh) 新型的跑步机
CN107243439B (zh) 一种led点胶封装设备
CN107374014A (zh) 一种弹片和扇形齿升降装置及包括该升降装置的升降台
CN109723380A (zh) 一种钻车执行机构及锚杆钻车
CN219312855U (zh) 一种新型无副梁结构
CN109717611B (zh) 乐谱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