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3831U -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3831U
CN209323831U CN201822024239.9U CN201822024239U CN209323831U CN 209323831 U CN209323831 U CN 209323831U CN 201822024239 U CN201822024239 U CN 201822024239U CN 209323831 U CN209323831 U CN 209323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rack
reinforcing bar
locating
situ concrete
concrete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42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
宋安平
陈彪
景曙光
王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Burea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42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3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3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38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包括上定位架、下定位架以及安装在上定位架与下定位架之间的多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定位架、下定位架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杆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与上定位架、下定位架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控制现浇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柱连接钢筋垂直度、间距及位置,能够有效的消除通过传统定位方式带来的误差,为后续预制柱安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真正发挥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钢筋定位精度不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柱的安装精度,从而造成预制混凝土柱在安装过程中出现无法安装和损坏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钢筋定位模具来精确定位现浇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柱的连接钢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能够有效的控制现浇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柱连接钢筋垂直度、间距及位置,能够有效的消除通过传统定位方式带来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包括上定位架、下定位架以及安装在上定位架与下定位架之间的多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上定位架、下定位架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杆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与上定位架、下定位架连通。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现浇混凝土柱钢筋的直径、位置、数量来确定定位杆直径、定位杆的数量以及定位孔的内径;上定位架、下定位架的尺寸根据被定位现浇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的设计参数进行确定;
将定位杆的两端与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进行固定,定位杆安装在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孔连通的通孔。柱钢筋依次上定位架上的通孔、定位孔、下定位架上的通孔,与预制混凝土柱上的套筒进行套接,定位孔有效的避免了柱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移,从而不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柱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杆上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定位杆侧壁上的螺母、与螺母配合使用的螺栓;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与螺母内径大小一致的且与螺母设置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紧装置为四组且均匀的安装在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定位架远离下定位架的一侧设置手柄,所述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定位架与下定位架结构相同且呈环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上定位架与下定位架呈方环状,所述定位杆包括安装在边角部的四根A定位杆,四组所述夹紧装置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上定位架与下定位架呈圆环状,所述定位杆包括沿上定位架或下定位架周向均匀设置的四根A定位杆,四组所述夹紧装置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本设计能够有效的控制现浇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柱连接钢筋垂直度、间距及位置,能够有效的消除通过传统定位方式带来的误差,为后续预制柱安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真正发挥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定位架、下定位架为方环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定位架、下定位架为圆环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其中1-上定位架,2-定位杆,21-A定位杆,22-B定位杆,3-下定位架,4-夹紧装置,41-螺母,42-螺栓,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包括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以及安装在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之间的多个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的两端分别与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杆2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与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连通。
首先根据现浇混凝土柱钢筋的直径、位置、数量来确定定位杆2直径、定位杆2的数量以及定位孔的内径;将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的尺寸根据被定位现浇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的设计参数进行确定;定位杆2的两端与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进行固定,定位杆2安装在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孔连通的通孔。柱钢筋依次上定位架1上的通孔、定位孔、下定位架3上的通孔,与预制混凝土柱上的套筒进行套接,定位孔有效的避免了柱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移,从而不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柱的安装精度。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杆2上的夹紧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安装在定位杆2侧壁上的螺母41、与螺母41配合使用的螺栓42;所述定位杆2上设置有与螺母41内径大小一致的且与螺母41设置的螺纹孔。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定位杆2上的夹紧装置4用于对定位孔内的钢筋进行夹紧,使得本装置在安装好后不会沿柱钢筋滑动,同时通过夹紧装置4还能够对柱钢筋进行定位为微调,使得满足预制混凝土柱的安装精度;当相对的两根柱钢筋之间的距离过大时,通过将螺栓42向靠近定位孔一侧拧动,从而实现两根柱钢筋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满足要求;当两根柱钢筋之间的距离过小时,通过螺栓42向远离定位孔一侧拧动,从而实现两根柱钢筋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满足要求;
所述螺纹孔的轴线与定位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夹紧装置4为四组且均匀的安装在定位杆2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定位架1远离下定位架3的一侧设置手柄5,所述手柄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所述手柄5呈倒U型结构,其开口端与上定位架1远离下定位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手柄5是为了在进行拆除是更加方便。
通过螺栓42靠近定位孔的一端进入定位孔将柱钢筋抵紧在定位孔的内壁上,实现对柱钢筋的夹持。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结构相同且呈环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图1、图2所示,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呈方环状,所述定位杆2包括安装在边角部的四根A定位杆21和设置在A定位杆21之间的B定位杆22,四组所述夹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21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将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设置为环状,有效的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同时满足了对柱钢筋定位的要求。
当现浇混凝土柱呈方柱结构时,方柱的柱钢筋中设置在四个边角部的柱钢筋中柱主筋,四个夹紧装置4主要对柱主筋进行定位,柱主筋穿过A定位杆21,通过设置在A定位杆21上的夹紧装置4实现对柱主筋的夹紧。
B定位杆22的位置根据除柱主筋以外的柱钢筋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呈圆环状,所述定位杆2包括沿上定位架1或下定位架3周向均匀设置的四根A定位杆21,四组所述夹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21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当现浇混凝土柱呈圆柱结构时,为了保证本设计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从柱钢筋上滑落,特将四根A定位杆21沿圆柱的周向均匀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受力均匀,同时实现对柱钢筋的定位。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由钢板切割支撑,定位杆2采用镀锌钢管制成。
本装置中的螺母41为内径为16mm的螺母4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当然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还可以通过拼接的形式制作而成,只要满足现浇混凝土柱的结构即可。
当现浇混凝土柱为三棱柱时,柱主筋是在三棱柱的角部,A定位杆21将为3根并与角部的柱主筋配合使用,夹紧装置4将为3个分别安装在3根A定位杆21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图纸上现浇混凝土柱的设计参数,确定上定位架1和下定位架3的具体规格尺寸、开孔位置,选用适宜镀锌钢管作为定位杆2;设计参数具体是指:钢筋数量、间距、大小、位置。
步骤S02:安装现浇混凝土柱内钢筋,按设计要求安装钢筋;
步骤S03:搭设预制梁、板支撑体系,按设计方案及相关规范搭设;
步骤S04:安装预制梁、板,按设计要求安装预制梁、板;
步骤S05:安装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在距已安装的预制梁、板面标高0.8m的位置安装钢筋定位模具;
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安装需由四人合作,两人抬主下固定架,两人调整柱钢筋,调好钢筋位置后将钢筋穿入定位孔内,调整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安装高度使其距预制梁板面0.8m;
步骤S06:调整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水平度及位置,紧固螺栓42,焊接支撑,完成钢筋定位;
步骤S07:现浇混凝土柱浇筑,按设计要求安装浇筑混凝土;
步骤S08: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拆除,松紧固螺栓42,两人将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抬离;
步骤S09:预制混凝土柱安装,按设计及方案要求安装。
本设计能够有效的控制现浇混凝土柱与预制混凝土柱连接钢筋垂直度、间距及位置,能够有效的消除通过传统定位方式带来的误差,为后续预制柱安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真正发挥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以及安装在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之间的多个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的两端分别与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杆(2)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与上定位架(1)、下定位架(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杆(2)上的夹紧装置(4),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安装在定位杆(2)侧壁上的螺母(41)、与螺母(41)配合使用的螺栓(42);所述定位杆(2)上设置有与螺母(41)内径大小一致的且与螺母(41)设置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为四组且均匀的安装在定位杆(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架(1)远离下定位架(3)的一侧设置手柄(5),所述手柄(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结构相同且呈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呈方环状,所述定位杆(2)包括安装在边角部的四根A定位杆(21),四组所述夹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定位架(1)与下定位架(3)呈圆环状,所述定位杆(2)包括沿上定位架(1)或下定位架(3)周向均匀设置的四根A定位杆(21),四组所述夹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四根A定位杆(21)上。
CN201822024239.9U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3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4239.9U CN209323831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4239.9U CN209323831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3831U true CN209323831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42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3831U (zh) 2018-12-04 2018-12-04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38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5768A (zh) * 2020-01-15 2020-05-15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钢筋夹持定位装置
CN112067797A (zh) * 2020-10-16 2020-12-11 长沙理工大学 诱导钢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实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5768A (zh) * 2020-01-15 2020-05-15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钢筋夹持定位装置
CN111155768B (zh) * 2020-01-15 2021-09-2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钢筋夹持定位装置
CN112067797A (zh) * 2020-10-16 2020-12-11 长沙理工大学 诱导钢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实验装置
CN112067797B (zh) * 2020-10-16 2023-09-01 长沙理工大学 诱导钢筋混凝土路面开裂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4884B (zh) 一种预制柱可调模具及预制柱生产方法
CN2093238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柱钢筋定位模具
EP2261430B1 (en) Constructing an overhang
CN111173175B (zh) 一种空间曲面grc幕墙的精确成型方法
CN106884541B (zh) 剪力墙内预留插筋的定位组件、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09468865U (zh) 一种独立基础地脚螺栓整体预埋定位加固装置
CN206220489U (zh) 混凝土柱子浇筑模板紧箍装置
CN105625730A (zh) 一种预制柱的装配方法
CN207327246U (zh) 一种预制梁成型模具
JP6529009B2 (ja) 建物用基礎の施工方法
CN112177169A (zh) 一种固定反力墙加载孔模块杆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0359110C (zh) 一种钢筋砼暗肋梁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6322154A (ja) 建築物の基礎構築工法
CN215671170U (zh) 一种内撑外箍定位框架柱钢筋骨架插筋结构
CN111361004A (zh) 一种墩柱预制件的制造方法及桥墩
CN206902702U (zh) 混泥土组合桩
CN220580213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安装免支撑装置
CN111021252A (zh) 盖梁穿芯棒挂架支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11137618U (zh) 一种横隔板水平钢筋安装定位装置
CN220129104U (zh) 一种空心预制柱模具
CN211447846U (zh) 一种用于钢筋梁施工的定位器
CN211498504U (zh) 一种可拆卸的索塔钢筋定位盘
CN211691544U (zh) 一种调整预制墙板支撑埋件位置的装置
CN201381585Y (zh) 混凝土钢筋定位支撑装置
CN211993473U (zh) 一种预制楼梯的模板对拉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eijing road 563000 i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city Honghuagang District No. 57

Patentee after: The Third Construction Co.,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Address before: Beijing road 563000 i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city Honghuagang District No. 57

Patentee before: THE THIRD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OF CCFE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