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0280U -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0280U
CN209310280U CN201821531082.2U CN201821531082U CN209310280U CN 209310280 U CN209310280 U CN 209310280U CN 201821531082 U CN201821531082 U CN 201821531082U CN 209310280 U CN209310280 U CN 209310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
shell
coil
coi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10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立珍
郭灵华
邓飞忠
仇名贵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10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0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0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0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包括外壳、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至少一组顶部密封的内孔板和盘管,所述出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内孔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进气管道与一组所述内孔板固定连接,并且与至少一组所述内孔板上设置的通孔形成热流进气道,所述通孔和出气管道之间形成热流出气道,所述盘管套设在内孔板的外侧,并且设置在热流出气道中,所述盘管与所述外壳的外侧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水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气管道,通过烟气管道上设置的若干通孔控制烟气的释放速度,防止烟气直接通过外壳,造成热交换的时间过短,提升加热结构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盘管的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冷凝换热器常见于锅炉、化工、空调等行业中。冷凝换热器用蒸汽或高温气体加热设备中流体,设备中流体从而将蒸汽或高温气体冷却。常用的冷凝换热路线有顺流及逆流。冷凝换热器可通过减小传热面积从而减小重量、提高现设备的换热效率、使换热设备在较低温度也能工作等方式提升换热效率。
对于增大换热面积的操作波纹管式冷凝换热器应用最为普遍,但在实际应用中,此种冷凝换热器因用来加热的高温气体在换热器中的阻力小,与被加热的流体接触时间短,浪费大量热量,热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通过降低烟气的流动速度,显著提升烟气和盘管热交换时间的盘管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包括外壳、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至少一组顶部密封的内孔板和盘管,所述出气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内孔板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进气管道与一组所述内孔板固定连接,并且与至少一组所述内孔板上设置的通孔形成热流进气道,所述通孔和出气管道之间形成热流出气道,所述盘管套设在内孔板的外侧,并且设置在热流出气道中,所述盘管与所述外壳的外侧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孔板的底部密封,并且所述进气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孔板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组连接嘴,两组所述连接嘴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并且一组所述连接嘴与所述盘管的进液端连接,另一组所述连接嘴与所述盘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连接嘴连通所述盘管和外界。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连接嘴上,并且与所述外壳液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连通所述外壳的壳体内侧和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还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由上到下向内延伸,所述凹位的底部与所述冷凝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包括本体、换热箱和排气管,所述换热箱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本体和进气管道,所述盘管的进液端与外接自来水连接,所述盘管的出液端与所述换热箱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S形管,所述S形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外接排水管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烟气管道,通过烟气管道上设置的若干通孔控制烟气的释放速度,防止烟气直接通过外壳,造成热交换的时间过短,提升加热结构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盘管换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水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外壳、200——进气管道、300——出气管道、400——交换组件、 401——烟气管道、402——通孔、403——内孔板、404——盘管、500——连接嘴、600——冷凝管道、700——本体、800——换热箱、900——排气管道、1000 ——S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盘管加热结构,包括外壳(100)、与所述外壳(100)铆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的进气管道(200)、出气管道(300)和交换组件(400),所述交换组件(400)包括烟气管道(401)和盘管(404),所述烟气管道(401)包括至少一组顶部密封的内孔板(403),至少一组所述内孔板 (403)周向上闭合,并且在内侧形成烟气管道401,所述内孔板(403)的两端设置有挡板封堵所述烟气管道401,所述外壳(100)上还设置有进气管道(200) 和出气管道(300),所述进气管道(200)与所述烟气管道401管路连接,在一种实施例当中,所述进气管道(200)通过焊接的形式与所述内孔板(403)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200)、烟气管道401,所述内孔板(403)侧壁上设置的若干通孔(402)和出气管道(300)形成热流道,所述进气管道(200)和出气管道(300)焊接与所述外壳(100)连接,所述进气管道(200)通过铆接,固定在所述内孔板(403)上,所述盘管(404)设置在所述外壳(100)内侧,并且套设在内孔板(403)的外侧,所述盘管(404)与外界管路连接形成冷流道,换热器的材料为防腐蚀的不锈钢板。
具体地,水气或烟气从所述进气管道(200)进入,进入所述烟气管道401,并且通过所述通孔(402)缓慢释放在所述外壳(100)内侧,所述进气管道(200)、烟气管道(401)和通孔(402),形成热流进气道,套设在所述内孔板(403) 外侧的盘管(404),与水气交换热量,因为所述水气通过所述通孔(402)缓慢释放,与所述盘管之间的换热时间较长,所以可以与所述盘管(404)充分交换热量,所述盘管(404)与外界连接形成冷流道,所述通孔(402)和所述出气管道(300)形成热流出气道。所述烟气管道(401)壳体通过一组所述内孔板 (403)围城圆柱体或是通过多于一组内孔板(403)围成三棱柱,立方体等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管道(401)的顶部和底部均密封,所述进气管道(200) 与所述烟气管道(401)侧壁的下部连接,有利于烟气的聚集,进一步控制烟气管道(401)内烟气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00)的底部开设有冷凝管道(600),当水气与所述波纹盘管(404)充分进行热交换的过程当中,会因为凝结产生水珠,凝结产生的水珠通过所述冷凝管道(600)流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组连接嘴(500),所述连接嘴(500)设置在所述外壳 (100)的外壁上,连通所述外壳(100)的内侧和外壁,并且分别与所述波纹盘管(404)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连接嘴(500)外延,并且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外接管路通过所述连接嘴(500)装配与所述波纹盘管 (404)连通,便于设置,所述连接嘴(500)通过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与所述盘管(404)固定连接。设置密封圈防止水气或烟气从所述连接嘴(500)处泄漏,造成能量的浪费和连接嘴(500)的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00)底部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向内侧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凹位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嘴(500)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盘管加热结构,包括本体(700)、换热箱(800)和排气管,所述换热箱(800)设置在所述本体(700)内部,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本体(700)和进气管道(200),所述盘管(404)的进液端与外接自来水连接,所述盘管(404)的出液端与所述换热箱(800)连接。所述本体(700)燃烧可燃气体加热换热箱(800),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管进入进气管和烟气管道401,以预设流速释放充分与套设在所述通气管道外侧的盘管(404)接触并对流经盘管(404)的低温自来水一次加热,加热后的自来水通过管路进入换热箱(800)经本体(700)燃烧可燃气体加热,达到最终设定的温度并输出,该方案相较于传统热水器更加节能,加热效率更高。所述冷凝管路还包括S形管(1000),所述S形管(1000)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管道(600)连通,另一端与外接排水管路连接,防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进气管道(200)、出气管道(300)、至少一组顶部密封的内孔板(403)和盘管(404);所述内孔板(403)设置在所述外壳(100)的内侧,所述进气管道(200)与一组所述内孔板(403)固定连接,并且与至少一组所述内孔板(403)上设置的通孔(402)形成热流进气道,所述通孔(402)和设置在外壳(100)的出气管道(300)之间形成热流出气道,所述盘管套设在内孔板(403)的外侧,并且设置在热流出气道中,所述盘管与所述外壳的外侧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板(403)的底部密封,并且所述进气管道(20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孔板(403)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连接嘴(500),两组所述连接嘴(500)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00)的顶部和底部,并且一组所述连接嘴(500)与所述盘管(404)的进液端连接,另一组所述连接嘴(500)与所述盘管(404)的出液端连接,所述连接嘴(500)连通所述盘管(404)和外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连接嘴(5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凝管道(600),所述冷凝管道(600)连通所述外壳(100)的壳体内侧和外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凹位,所述凹位由上到下向内延伸,所述凹位的底部与所述冷凝管道(600)连通。
7.一种热水器,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700)、换热箱(800)和排气管,所述换热箱(800)设置在所述本体(700)内部,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本体(700)和进气管道(200),所述盘管(404)的进液端与外接自来水连接,所述盘管(404)的出液端与所述换热箱(8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形管(1000),所述S形管(1000)的一端与所述冷凝管道(600)连通,另一端与外接排水管路连接。
CN201821531082.2U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Active CN209310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1082.2U CN209310280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1082.2U CN209310280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0280U true CN209310280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6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1082.2U Active CN209310280U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02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368001Y (zh) 整体热管式复合相变换热器
CN202470536U (zh) 双高发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09310280U (zh) 一种盘管换热结构和热水器
CN205842615U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卧式锅炉
CN206942882U (zh) 一种发动机尾气用热交换装置
CN208952418U (zh) 一种燃气导热油炉
CN208520000U (zh) 承压冷凝器
CN209917589U (zh) 一种烟气脱白装置
CN2077012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6803810U (zh) 一种油加热器
CN203657570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烟气热水锅炉换热器
CN213514451U (zh) 一种双热交换器的燃气热水器
CN201306941Y (zh) 一种烟道换热器
CN207528079U (zh) 一种管式加热炉的空气预热系统
CN213396603U (zh) 三聚氰胺熔盐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208602U (zh) 组合式智能相变换热装置
CN214470229U (zh) 一种二阶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17209449U (zh) 一种高温空气预热器用冷空气循环回流预热系统
CN212511314U (zh) 抽油烟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11695415U (zh)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双进风换热装置
CN209558949U (zh) 外冷式高效换热器
CN208703951U (zh) 余热回收装置
CN218672255U (zh) 一种抗露点腐蚀的套管式空气预热器
CN214120412U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内胆结构
CN214582713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用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